若是以后太子殿下登基真为皇,那他们对太子忌惮,最后不是招了太子的忌恨,让太子殿下把那铡刀横在自己脖子吗?
大势如此,这些朝廷重臣开始重新估量太子殿下的地位。
这小小的皇椒搅的一阵风雨,倒是让太子殿下在朝廷重臣的心忽然变了一个模样
这辣椒送出去的多,杨惜婉自己留的也多。
二十亩辣椒其实特别多,杨惜婉反正按照自己心里调配好的例,让这些佃农摘好,该留的留,该寄往京都的寄往京都。
至于刚买的另外五百亩田里。
杨惜婉决定好了,明年自己那五百亩那田里,起码要种一百亩辣椒,二百亩棉花。
至于今年的那五百亩田,杨惜婉决定种两百多亩田花生和两百多亩玉米。
玉米的历史在前世大概是1531年,和这个时代差了大概十几年,差不多刚好传入国各省。
换了一个平行世界,这里也是差不多如此。
玉米已经有人尝试种植,可是因为玉米虫害多,大家又没有种过,怕种了也是最后被虫给吃了,这十几年来种的人寥寥可数,几乎没什么人敢尝试。
这一年绝收便是冬季挨饿,谁敢种啊。
之前买好地的时候,杨惜婉托赵辰煜给自己收购玉米种,所以这段时间,除了辣椒寄往京都,赵辰煜搜寻的玉米种子也纷纷寄往了杨惜婉手。
玉米种子全国收集,也差不多最多能种两百多亩,整个国家凑出来不过是如此多,可见这玉米大家都没经验,收成少,没人种。
不过有这些杨惜婉已经很高兴了,和自己预想的还多了不少。
还有花生,杨惜婉记的是和玉米差不多的时间传入,可在这里,花生似乎没人知道,不过在没人知道,杨惜婉只要和赵辰煜这么一提,凭着赵辰煜的人脉和威信,很快搜寻到了杨惜婉口的花生作物。
花生很少,都没有玉米种子一半多,最多加起来也一百亩多的种子。
和自己预想种那么多还是有差距,不过即使如此,杨惜婉心里也满足了,总没有好对吧。
至于番薯,马铃薯什么的,杨惜婉不急。
这大齐国海运并没有大开,都是大齐国本地一些远航商人带回来的东西,这远航的商人少一只手掌都数的出来,若是有契机,她一定要让赵辰煜大开海运,把那些海外的东西都一一引入大齐国。
让大齐国的本土人,不在因为粮食挨饿。
这是杨惜婉的初衷。
因为要种玉米和花生,这两样东西,没有人有什么经验,所以杨惜婉都没有在医馆,都天天钻在田间教这些点佃农要如何种植。
花生种下去非常简单,只要土壤肥沃,种下去不需要打理,方便的很。
玉米较娇气了,从一开始播种出苗,要拔草,免的杂草吞噬了田间的营养,让玉米长势不好,而且玉米长到半途一定要施肥,这样结出来的玉米才会颗粒饱满,不至于撕开玉米皮,里面光秃秃,玉米粒分布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