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韩氏先入为主,觉得刘氏是个和善的人,觉得她特别的亲切。

这年头能把儿媳当成亲闺女疼的婆婆,可不多见。

韩氏听过田氏的遭遇,以及她在田家受到的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以后,对刘氏的印象就更好了。

刘氏第一眼看像韩氏,也觉得面善。一想到这个人是自己儿媳妇的亲娘,又可怜她丢了孩子,病了那么多年,所以一见到韩氏也特别热情。

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两家人站在门口略微寒暄了几句,就一起进了院子。

曲氏父子负责往院子里面搬东西,高大山得了令,也帮着一起搬。

杜河清可是见过世面的人,虽然说白汉英曾经当过县令,身上颇有官威,可是他见过镇北侯啊,连统兵十万,常年驻守边关的镇北侯他都见过了,面对白汉英的时候,自然也就应付自如,没有显露出任何的不自在了。

“看尊夫人的气色,似乎好多了?”

白汉英并不知道杜家会手眼通天,跟镇北侯有什么交际,他只觉得杜河清这个人,看上去就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敦厚,淳朴,给人特别踏实的感觉。

“是的,多亏了玉娘和柳姑娘,内子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

两人边走边说,从后面院子绕过来,杜家小院的全貌就显露了出来。

从格局上看,就是两个方方正正的院子改成了一家。墙上开了一个月亮门,东西两院各自为局,上院四间正房带着耳房,西边各有一排厢房,东边有两小间仓房。院子整体来说算不得敞亮大气,但是青石铺路,摆着石桌石椅,看着感觉干净利落,心里头舒服。

左边有一排葡萄架,右边靠近月亮门那边,垒了两个小花坛,里头种着月季花,开得正灿烂。

怎么瞧,这小院都是赏心悦目的,让人移不开眼睛。

李氏正看着双生子玩呢,她把六子放在地上,用两只手掐着六子的腋下,带着六子学走路。

“娘,您看谁来了。”

韩氏和白汉英一进院,眼睛就粘在双胞胎身上了,他们知道这两个孩子是田氏生的,如果田氏是华章,那他们岂不就是自己的外孙了?

杜玉娘上前为李氏介绍:“祖母,这位就是白叔叔,这位是他的夫人。”

李氏点头,把六子交给杜玉娘抱,“家里孩子多,没人照看,有失远迎啊!”

“老夫人,您这是哪里话,是我们打扰了。”

李氏笑,“我可不是什么夫人,您太客气了!”她就是一个乡下的老婆子啊!

“有话进屋说吧,快请进!”

没看到田氏,韩氏有些心急,但是想到杜家可能有别的安排,就把这份着急压了下去。上门是客,她是客人,别喧宾夺主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上房走,韩氏却看到了杜河清身后的杜安康,不由得停住了步子。

这是一个长得非常体面的小伙子,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年纪。身材高大,相貌虽然不是顶好的,但是浓眉大眼,瞧着一身正气的模样。

杜玉娘就道:“婶子,这是我大哥!”

果然是华章的丈夫!

杜安康是有点紧张的,但是这种紧张主要是因为眼前这两个人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岳父岳母,而非是紧张他们的身份。

“大哥,这是白大人,这是白夫人。”杜玉娘之所以会这么介绍,主要是怕田氏跟亲生父女相认以后,大哥会尴尬。之前都叫过叔叔婶婶了,再改口叫岳父岳母,怎么样想怎么别扭啊!

“白大人,白夫人。”杜安康点了点头,目光中略带一丝激动。

自己媳妇的容貌,跟眼前这两位有很多的相像之处,一想到他们就是自己媳妇的亲生父母,他能不激动吗?

“哥,我们先过去,你一会儿把嫂子也带过来吧!”

杜安康点了点头,“好的。”

白汉英和韩氏十分激动,在杜家人的催促下,去了上房。

夫妻二人进屋后,悄悄打量了两眼屋子,也很满意。

杜家人的情况,他们都很了解,知道他们以前是在乡下,日子也苦过,后来到镇上开了面馆挣了钱,这才过上了好日子。

这家人不浮躁,家里摆的用的,简单实用,瞧着就是脚踏实地的人!跟那些突然有了钱的爆发户可完全不一样。纱窗一看就是今年的新换的,淡淡的绿色,瞧着就舒心。堂屋里摆着的家具,倒也不是什么好的料子,可是款式瞧着挺新颖大气的,打理得也很好。

家里干干净净的,看着就舒坦。

一般人家待客,也是男女宾客分开招待。但是今天情况特殊,所以大家都在堂屋坐了。

白汉英让曲氏父子把带来的礼物呈上来,几个人搬的搬,抬的抬,阵仗不小。

李氏看了看刘氏就道:“这……太客气了,不必如此。”

刘氏就悄声问:“你怎么也不拦着点。”

一般客人上门,带礼物表示一下,也是常事。

可是白汉英和韩氏,这是买了多少啊!?

曲氏父子加上高大山搬了三四趟还没搬完。

杜玉娘也是无语,一车的东西呢,哪能三两下就搬完啊!再说了,来的时候她劝了,人家也不听她的啊!

白汉英和韩氏的礼物,让刘氏和李氏都感觉到了一些压力。这么多东西,光看盒子就知道价值不菲,万一两家做不成亲戚,这可怎么好。

韩氏以前也是县令夫人,自己的出身也不差,怎么可能看不明白刘氏和李氏的担心呢!她微微笑了笑,才道:“婶子,大姐,你们不用有心理负担的。我们是过来找女儿不假,但是即便……她不是我的女儿,我也是要感谢你们的。我来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大好了,能不能撑过这个年都不一定呢!还是玉娘给我请了柳大夫看病,治了一段时间,病居然好了!我现在跟个正常人一样,还多了好多年的寿命,这都是托了玉娘和柳姑娘的福。所以,这些礼物也是我对救命恩人的感谢!”

李氏看了看大儿子,没表示什么,毕竟这种时候因为这种事情推过来,推过去的,确实有点不像话。

刘氏的杜河清的想法和李氏也是不谋而合。

六子发现家里多了生人,就一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去看韩氏。

杜家的孩子长得都不差,六子像个粉团子一样,一双眼睛像是被水洗过似的,黑白分明,配上他那粉嘟嘟的小脸,就别提多漂亮了。

韩氏稀罕的不行,十分羡慕。

没想到刘氏的命这样好,竟然老来得子。

虽然说杜家不缺儿子,但是谁不希望家族昌盛,多子多孙呢!

“您真是太客气了!”刘氏道:“玉娘这孩子心善,救人一命,那是功德事,应该的。”

韩氏不由得道:“还是你和大哥教得好。”

杜河清轻笑一声,“算了吧,我就是个粗人,哪儿会教孩子。”

白汉英很自然的接过话:“教孩子,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杜老弟,你把孩子教得很好。”

屋里的气氛轻松愉悦,两家人相处得很融洽。

说话间,门口人影一闪,正是杜安康带着田氏过来了。

夫妻二人刚走到门口,韩氏和白汉英的身体就僵硬了起来。夫妻俩的背挺得直直的,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韩氏的手不呼使唤的抖着,她只得将手缩回袖子里,免得失态。

田氏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她穿了一件素气的湖蓝色细纱长裙,小腹高高隆起,四肢却很纤细,从后面瞧,几乎看不出来她是个孕妇。

养了这么多年,田氏的皮肤早就不是当年的黑黄之色,取而代之的是晶莹如玉的小脸,配上秀气的五官,怎么瞧都不像是个乡下的小媳妇。

“华章~”韩腾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要不是小喜眼疾手快扶住了她,只怕她就要摔倒了。

白汉英也十分吃惊,来人的模样和气质,有五六分像韩氏年轻时候的样子。母女俩都不是很惊艳的长相,但是很耐看,越看越舒服。

二十几岁,正是一个女人年华最好的时候,比起花骨朵和凋零的残花,怒放的花朵也最能吸引人的目光。

田氏此时,就像是那朵怒放的花朵,因为怀孕的关系,她身上像是被罩上了一层光辉一般,让人觉得分外亲切。

杜玉娘一直暗中观察屋里人的反应。

韩氏最激动,白汉英也是一样的心情,但是他毕竟在官场沉浮了十几年,很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爹娘的反应倒是不大,毕竟情况不明,也不太好表露什么情绪。大哥呢,一直紧张的盯着嫂子,生怕她这边有什么突发状况似的。

田氏本人,很平静,可是眼底的期望之色,却出卖了她的真实想法。或许她只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考虑,所以也在克制自己的情绪吧!

韩氏这会儿已经在小喜的搀扶下,来到了田氏的身边,她越看越觉得像,不仅跟自己像,跟她的小女儿华雅也很像。

白汉英也发现了这一点,两口子都有些激动。

田氏想了想,突然把带在脖子上的那块玉摘了下来。

韩氏一见那块玉,眼睛瞪得老大,眼眶不自觉的就红了。

大伙也不是瞎子,任谁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

“能给我看看吗?”

田氏就把那块玉佩递了过去,杜安康看到她的手不自觉的抖了抖。

“汉英,你快来看,这是咱们华章的玉佩。”当年那个丫头,把孩子抱走时,孩子身上戴着的,就是这块玉。

白汉英接过来一瞧,可不就是当年的那块玉吗,错不了。

“这玉是我亲自找人雕刻的。当年我年少轻狂,四处游玩,总想着把这大雍的版图都用脚丈量一遍,才不枉真男儿。那年在沙洲,我无意中得了一块石头,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喜欢。后来经人指点,从石头里取出了一块玉石,也不大,经人打磨雕琢以后,做成了三枚玉坠。”

白汉英一边说,一边从腰带上扯下一块玉来,拿给田氏看,“还有一块玉,在你妹妹华雅手里,这三块玉放到一起,可以拼凑出一个山石的图案来。”

田氏不懂玉,也不懂雕刻,但是那两块玉佩的材质真的相差无几,任谁看了,都能分辨出它们是出一块料子。而且图案也是能连上的,虽然中间缺了一块,但是依旧能看得出来是同一副图。

田氏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激动,也有欢喜,但是她并没有急于认亲,反而十分理智地道:“玉佩虽然一样,但也有可能是巧合,人虽然长得有些相像,但这世上相似之人总会有的,你们的女儿,还有别的线索吗?”

她这是怕认错了,再伤心一回。

韩氏忙不迭的点头,“孩子,你颈后是不是有块红痣?”

田氏点了点头,“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吧?”

白汉英连忙道:“事事巧合,就是巧合能解释得通的了。玉佩,相貌,红痣,这些都符合了,又怎么会有错呢!”眼前这个田氏,一定就是自己的女儿。

田氏还在犹豫。

这种事情,杜家人也帮不上忙啊!

认与不认的,当事人自己决定才好。

李氏也看明白了,孙媳妇这是害怕呢!

田氏越是犹豫,白汉英就越是觉得这孩子就是自己的女儿。

像她那样的出身,从小苦大的,若是心术不正,得知来认亲的人出身不俗,又是个当官的,还不得一口认下,哪怕混淆了血脉,也不以为然?

可是这孩子呢!从始至终都怕他们认错了。

韩氏就问田氏,“孩子,咱们能不能单独说说话?”

田氏本能的去看了看杜玉娘。

杜玉娘想了想,就道:“夫人,您不介意我陪着嫂子点吧?”

“应该的,应该的。”

就这样,杜玉娘扶着田氏,带着韩氏去了田氏的屋子。

韩氏先问,“我能看看你颈后的红痣吗?”

田氏没拒绝。

韩氏看过之后,激动不已,握着田氏的手问道:“你腋下,是不是还有一块红色的胎记?”

第四百零九章 交待第六百八十章 初雪第六百零三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先下手为强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变第四百七十一章 解决第四十一章 没有第四百三十四章 畸~恋第三百四十八章 冰冷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锦的回答第二百三十四章 那些事儿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见面第五百九十二章 谈话第三十一章 张氏挨打第二百六十五章 拆穿第六百六十八章 能去哪儿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上门第四百七十章 疯狗第三百九十一章 揭开第十九章 肉丸子第五十章 王氏又来第五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十四章 秘密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客来第二百八十九章 撞到大娘第二百九十五章 怎么样?第二百四十七章 下套第七百七十四章 怀孕?第三十六章 猜测第三百零四章 不说破第三百九十三章 为了啥第一百二十九章 揍第二百三十八章 对峙第七百四十七章 常氏送人第三百零一章 出门没看黄历第五百零四章 规矩第三百五十五章 讨好第二百七十章第四十九章 弄到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熬骨汤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信第五百九十章 新主意第七百九十一章 高调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二十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告知第八十八章 卖方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找错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来闹事的妇人第八十七章 熟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岩镇第五百四十九章 原因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做梦第三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说铺子的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赵老板第六百四十七章 心服口服第四百四十三章 没想到第五百二十四章 等着第一百三十五章 割麦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换了个缺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来客第六百七十四章 秘密第四百三十五章 闲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谁欠谁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那些事儿第八百零一章 一笔勾销第六十二章第七百一十六章 道谢第四十六章 听你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魂儿第六百七十五章 回来第五百四十二章 还在镇上第三百零九章 奇葩第六十五章 下药第二百九十八章 远处走来一个人第四百零一章 三书六礼第四百三十章 让齐小妮嫁过来第五百五十八章 差不了第四百五十章 想明白第一百一十八章 干啥第五百五十九章 问清楚第四百八十一章 柳下惠第二百六十九章 去还是不去第二十章 日常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摩擦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逛街第四百八十六章 胡咸来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决第七百零五章 心寒第一百七十四章 商议第二百三十五章 告知第七百八十七章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