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

“呵呵,原本是有事来求天官,现在看来倒不必说了。”

“老七有话直说吧。”张瀚将自己心中想了多日的话说出来,心头也松块了不少,有些事,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现在后悔都晚了,但他不愿与张居正闹的太不愉快,因此便向游七道:“不管是何事,只要老夫能勉力办到的,绝不会推辞。”

“哦?”游七冷笑一声,道:“两件事,一件是我家老爷吩咐,请天官上奏朝廷,带头奏请夺情。”

“此事已经有吕阁老,张阁老两位阁老奏过,也有御史奏过,老夫何必多这个事?”

“当时并无旨意!”

游七厉声道:“今晚会有中旨到汝家,天官接还是不接呢?”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把张瀚惊的差点跳起来。在此之前,皇帝和太后都是态度不明,所以张瀚等人才决定追随吕调阳,如果真有中旨下,说明内廷之中就有新的决议了,到时候自己就成了首鼠两端的小人!

一念及此,张瀚反而下定了决心,安然道:“政府奔丧,宜予殊典,此礼部事,问吏部何为?老七,请将此话,带回给元辅知道。”

“好,好的很!”

游七没想到,一直在自己面前恭谨有加的张瀚会如此硬派,叫张瀚这个重要的朝臣再次上奏夺情,这是冯保的主意,下中旨也是他提前做出的决断,张瀚虽然不是阁臣,但地位要紧,是负责人事工作的吏部天官,不论是京察还是平时的考核,吏部都掌握着普通官员的升迁与贬黜,所以天官一职,犹为尊贵。

表面上是大宗伯更清贵一些,但从内阁入阁的序列来看,天官和大宗伯并驾齐驱,没有谁强谁弱的问题。

甚至,强势的吏部天官根本无需入阁,照样会有阁臣的能量和势力,嘉靖年间的杨溥,便是其中最显要的一个。

此前虽然有两阁臣上书,但吕调阳此后的动作使群臣都明白了他的真实意思,人心就立刻变了,但以张瀚是张居正绝对心腹的身份加天官的地位,一上奏之后,张居正和冯保,还有内廷的心意,想来外廷的朝官们就全明白了,那时候,这群最擅长马屁功夫的家伙会怎么做,也就不用多操心了。

谁知道张瀚居然如此硬气,打死也不肯上奏,这一下此前的计较全白费了。

“还有件事,老七你还没说。”

“哼,不必说了。”

游七此来还有张居正另外的交待,就是吏部不管怎么样,不准将沈榜贬黜的太厉害,虽然对马自强也要有交待,张居正默许了张瀚将自己这个门生知县暂时免职的做法,但不代表他能容忍将沈榜贬落到京外去。

无论如何,要保一保沈榜,否则门生和恩师之间还有什么利益可言?

但张瀚连上奏之事也不肯答应,这件事就更不必提了。

游七拔脚就走,张瀚也是一脸苦笑的回到堂上,一见他的脸色,吕调阳便是好奇的问起发

生了何事。

待听到有中旨令张瀚上奏时,吕调阳原本红光满面的脸庞立刻变的惨白一片,手中的汝窑小盖钟也是拿不住,“啪嗒”一声,摔倒在吏部大堂的方砖之上,跌成粉碎!

……

“太后,皇上容禀,仅是这不到二十天的光景,天下已经快大乱了。”

冯保今年四十左右,还是当年隆庆皇帝在潜邸时任用的亲信太监,后来隆庆继位之后,冯保先入司礼,后来慢慢又执掌东厂,最终在隆庆逝世,万历继位的关键时刻与张居正这个外朝大学士联起手来,造了当时的首辅高大胡子高拱的谣言,说是高拱瞧不起小皇帝,有不臣之心,高拱也确实是被人抓住了痛脚,说错了话,所以被逐还乡,狼狈而出,冯保心狠手辣,为了防止高拱将来回朝,又唆使人诬告高拱谋反,张居正在这件事上立场不谨,态度暧昧,这使得士林极为不满,后来在朝官们的集体努力下,张居正劝说冯保收手,高拱这才保住了性命。

国朝士大夫互斗,除了当年严嵩害死夏言外,几乎没有这么刀光剑影的情形,大家斗来争去,无非是那张椅子和其代表的权力,又不是皇位,没必要你死我活的,以大明优容士大夫的传统,回家之后就是乡官,一样是过的舒舒服服,何必你死我活?

张居正在士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一落千丈,有权相和奸雄的感觉出来,就是因为冯保要杀高拱一事上的态度。

在这件事上冯保是猪队友,在夺情之事上,开始张居正在犹豫,拒绝了冯保给他站队的请求,结果十几天下来,支持夺情的寥寥无已,反对夺情的人越来越多,冯保不觉得这是众意,反而对张居正的软弱大为不满,他在自己的私邸对游七大骂朝官无义,也指责张居正太软弱,最后他大大咧咧的保证,只要自己在皇太后面前奏请夺情之事是事属必要,那么皇太后就会一定支持,中旨,想要立刻就有。

这种自信是冯保这么多年在内廷建立的势力的基础上,他要说什么,底下的人就跟着说什么,他说黑,就没有人敢说白。

在中午时起,他就罕见的跑到慈圣宫,当着皇太后和皇帝的面,说起这阵子地方情形不稳,百官懈怠差事,清丈,条编法,驿站等诸多事情已经无人理会,改革这么多年的成果,眼看要不保,同时冯保还大肆渲染边境的北虏有异动,因为张相国将要去位,北虏觉得中国无人,可能会再次犯边,几千里的边境,将有可能同时燃起战火。

这些话用来打动李太后还算轻松,但是想欺骗万历就几乎没有可能了,现在西北到大同沿线的北虏老实的不得了,蓟镇对面是小王子和黄台吉等俺答的子孙,是有些桀骜不驯的感觉,但镇帅是戚继光,有戚继光在还担心北虏闹什么事不成?况且宣府还有一个马芳,辽东还有李成梁和祖家将,京城里头则是与戚继光齐名的俞大猷,这样的豪华配给还担心有边患,冯大伴是欺朕无知焉?

皇帝一时忍不住,

同时亲政的渴望在心中翻来倒去,实在难以按捺得住,当着皇太后和潞王的面,也是罕有的与冯保唱起对台戏来。

“皇上,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在万历长篇大论之后,冯保并没有退缩,而是用居高临下的口吻道:“各方镇帅这么效力,能镇的住,这是谁的功劳?戚帅,李帅,俞帅,都是谁选拔重用的?若是张先生不在了,这些镇帅会不会靠不住,谁知道?”

万历勃然大怒,十年前冯保这么和他说话,他还听着没什么,现在帝王的尊严越来越难以叫人触犯,冯保还是这么哄小孩一样和他说话,令得他十分愤怒。

如果有可能,他很想立刻下令将此刁奴拖下去打死算了,但想想也是不可能,只能冷哼一声,重重转过头去。

再看到好弟弟潞王似笑非笑的表情时,万历心中的愤怒就更足了。

李太后被吵的不厌其烦,她这几年过的十分舒服,除了自己那个二百五的爹经常进来要钱要人找麻烦,还有需要给大佛捐黄金时张居正会反对一下,除此之外,就是天下唯我独尊的第一人,说皇帝是天子,但这个天子没事就得被罚跪,这天下还有谁比她更尊贵?这样的好日子过下来,她对张居正的信任是没有保留的,况且她也是从嘉靖年间过来的,嘉靖嘉靖,就是家家干净,府库无钱,百姓无钱,养兵没钱,养官也没有钱,连裕王这个皇帝长子都过的穷酸之极,当年的李选侍想给自己置办点头面首饰,裕王都是拿不出银子来,那种日子都经历过的人,对现在张居正创造出来的这一切,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库有一千万石以上的余粮,边境稳固,太仓还有二百万以上的存银,这个功劳,李太后感觉给张居正封爵都是应该的,现在强逼着这个能干的元辅丁忧,她的心里也是十分的不甘。

但如何说服有点倔强和自主的儿子,这就是李太后在头疼的地方了。

她再强势,终究还是要归政给儿子的,否则就会被人讥评为恋权,太后无论如何也不想背上这种名声,所以冯保上窜下跳,只要万历不松口,太后也不便直接下令,只是太后已经很不耐烦,看向自己儿子的眼神也就越来越不善了。

再看看一直乖宝宝模样坐在自己身边的潞王,李太后心里突然有一个危险的念头涌上心头,但她又很快将那种念头给驱散了。

“皇帝到底如何是想,总得有个态度!”

听到皇帝和冯保辩论,李太后最终道:“不论如何,张先生是有大功于国,现在皇帝到底是怎么个章程,总得有个说法。”

万历心底当然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个小秘密就是扶植别人,建立自己的势力,大婚之后迅速亲政,抓住权力不放。

但眼前一个是亲娘,一个是大伴,还有一个好弟弟,万历的小心思实在没有办法说出口来。若是和儒生一样强调夺情有违孝道,连万历自己都会将自己看轻了,实在太不成理由的理由了。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一百二十章 财货第八百六十七章 变迁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七百九十六章 连珠第八百九十五章 东望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团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腾第六百四十九章 猎骑第八百零三章 斗气第一百三十章 激发第五百一十一章 遗折第五百二十一章 将领第七百三十章 调戏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万第一百二十章 财货第一百三十章 激发第九百零九章 选将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六百八十章 粮道第六百五十七章 参谋第一百零六章 传奇第六十九章 心术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镇东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约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零三章 再杀第五百九十一章 军伍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五百章 牛酒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十八章 境遇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零六章 兴狂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致第三百八十六章 借口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二十九章 谈话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营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别第五章 蓟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八百八十五章 隐忧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六十六章 诏狱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七百七十章 离去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零七章 商税第二百四十章 会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斗第三百五十章 乱战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斗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贽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规划第三百五十一章 抢功第七百八十一章 筹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四百六十五章 图门第八百四十六章 简报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营第三百四十九章 骑战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零八章 礼佛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胁第六百二十九章 关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乱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局第八百零七章 商税第三百五十九章 东宁第四百二十四章 边墙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示第七百八十章 会盟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见第二十九章 禁军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