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诸兄

到得角门附近时,正遇着张贵督促几十个健仆扫地,冷风拂面,这个管家穿着狼皮大毛帖里,穿着缎靴,头上戴着镶嵌红色宝石和狐狸毛的大帽,乍看过去,不象个管家,反似是贵人模样。

“五哥儿,这早晚了还要出去?莫在外头贪玩出了事,这叫谁也不好交代。纵是无事,回来晚了,上下也不安,何必呢?”

一见惟功,张贵便是夹枪带棒的一大通话砸了过来。

上次在外与人动手,惟功是回来晚了一回,结果闹出一些动静来,张贵的话也是因上次的事而起,纵是知道他成心找着由头寻自己麻烦,惟功也是毫无办法。

他咽了一口唾沫,打定主意,不论是谁找上门来,自己不动如山便是。

同时心里也是下了决心,俟过上几年能够自立了,就说动七叔,一家子搬出去住就是了。

这什么劳什子国公府,大爷并不稀罕!

张贵说的惟功无语,心里一阵舒爽,正欲趁胜追击,一个小厮扶着帽子跑了过来,大声道:“贵大爷,你老怎么在这里?”

“这在这在哪儿?”张贵训斥道:“大爷吩咐今日必须将各角门附近打扫干净,我不在这里看着,他们能安心做事?”

“适才二夫人过去,说是扫云轩那边要人手,叫小的来知会贵大爷一声。”

“混帐东西,怎么不早说!”

听着这话,张贵勃然变色,立刻吆喝人手,往内里扫云轩那边去了。

扫云轩是二老爷张元德所居的别院,张贵此举,归附之意十分明显了。

府里的这些龌龊事情,惟功也懒怠理会,按下被张贵这大管家激起来的心火,仍然继续前行。

角门看门的执事和几个小厮见他过来,虽不上来奉迎,倒也不曾为难他,远远见了惟功过来,便是将门打开,由着惟功自己出去。

踏下五六级青石台阶,果然看到一个书坊过来的伙计,拉着一匹健骡,骡子身上是两边各厚厚的一摞,显然就是一套四十本的武备志了。

出乎意料之外的就是另外有一群人,十余人站在健骡两边,目光灼灼,正望向自己。

细细看去,这些人虽然身材不矮,但明显都不大,一多半是少年,已经留发,在脑后都垂着一袋锦囊,这就是“入囊”,大明的少年,不论是皇室还是勋戚,又或是百姓,十三四岁之前,都是剃着光头,不分男女都是如此,最多在脑门上有两撮头发,抓成长角,谓之“总角”,也有一些,干脆剃光。哪怕是皇女公主,也是一样。

只有十三四岁之后,渐渐开始留发,待头发稍长一些时,在脑后垂一袋锦囊,将头发包裹在锦囊之中,谓之“入囊”。

入囊之后,到成婚之前,又有“加冠”,冠礼之后,就是成人了。

加冠是古礼,现在也不算太讲究,将冠礼和婚礼一起举行的人家,大有人在

民间的规矩可能会渐渐简化甚至失传,眼前的这些人,不论是“入囊”的年纪,锦囊的材质,做工,还是身上的衣裳,举手投足的神态,甚至是站立的姿式,看人的眼神,毫无疑问,都是一群高高在上的天之娇子的感觉。

宗室,勋旧,外戚,才有这些人身上拥有的感觉,哪怕是高官之子,如果不是世代的巨族,恐怕在气势神情上,也是远远不如眼前的这些。

看到这一群人,惟功叹一口气,看来是麻烦找上门来了。

这些家伙,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七八岁,身上都穿着剪裁得体的华服,或大红贴里,或曳撒,或程子衣,或道袍,头上都戴着各色暖帽,饰以名贵的玉石翡翠或是红绿宝石,靴子全部都是有动物毛皮在外的暖靴。

不要说大帽了,便是这些靴子,就是中人之家一年的伙食费也不止了。

以他们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无事站在这里闲晃,想来是半年多前自己打了张惟思,这些人隐至今,今天找上门来算帐来了。

不过惟功倒也不惧,他皱了皱眉,对着前头几个年纪大的道:“要打架我奉陪,不过叫人家书坊的伙计先走吧。”

“五弟你误会了。”

人群正中,有一个头发入囊,年纪在十三四岁之间的少年,身着程子衣,脚着乌履,步履十分从容的走上前来,对惟功笑道:“我等此来,不过是趁着年前这空闲,过来与五弟见个面,说说话儿,我与你是兄弟行,到现在没有见过面,说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这少年话语得体,态度诚挚之极,举手投足更是潇洒从容,哪怕是口音,也是柔和好听,每一个细节来说,都是毫无可挑剔的地方。

“也成,怎么都好,我都可以。”

这样的人在前,惟功倒也没展露出丝毫不如对方的地方,语气态度,亦很从容。

他的模样,在对面的这群少年看来,也就足以叫人称奇,甚至啧啧赞叹了。

一个七岁多的少年,当着突发的这种情形,没有任何畏怯紧张的表情,落落大方,坦坦荡荡,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叫人惊异并暗生钦佩之心了。

“五弟的书我已经给付了银子,脚程钱都开发了。”

说话的那个少年也惊异于惟功的表现,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继续笑意盈盈的道:“五弟年幼,居然已经能看武备志这样的书了?”

“对着纪效新书,练兵实录一起看。”

“哈哈,吾弟真了不得,果然是人家传说的那样,嗜于兵事,酷爱武学,如此天姿又这般努力,难道我英国公府要出一个武状元?”

这少年说话果然十分得体,一番话说的惟功都是心里十分舒服,当下也是展颜一笑,拱手谢道:“书价价值不菲,多谢了。”

“几个小钱,五弟这么一谢,我这当兄长的岂不要愧死?况且吾弟

有志于学,买一套书算什么?”

对方拼命灌迷汤过来,惟功也没有办法,只能一笑罢之。

几两银子对他是一笔钱,对眼前这一伙人来说,怕是真的连零花钱都算不上。贾宝玉身边的丫鬟都不把银子当一回事,自己为了几两银子谢人,怕要叫人小瞧了去呢。

果然,有一个戴着黑色暖帽的小丫头片子,盯着惟功冷哼了一声,小丫头年纪也在六七岁间,肤白似雪,五官精致,虽然年纪尚小,却是明显的美人胚子,只是此时的模样,显然是觉得惟功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其余的贵介子弟,脸上也是显露出鄙夷的表情。

惟功懒怠理他们,既然开发了书价,连脚程钱都给了,也算自己省了一笔开销,开心还来不及,何必计较!

当下喜滋滋搬了书下来,叫来自己的小厮来兴儿,令他搬抬回去。

这一套书,加上纪效新书,都是行军布阵的实际学问,不象六韬,孟德新书,这一类的兵书和孙子兵法一样,都是讲的谋略,而武备志一类,却是从将领的角度出发。

如何增强士兵的体力,勇气,战法,如何练兵,站行坐卧,都有学问,什么地形,布什么阵,弓手在何处,枪兵在何处,火铳在何处,放几门,什么阵形,都记述的十分详细。

然后有旗语,兵器如何制作,金鼓诸法等等,孙子兵法等兵书是文人看的,在大明,将门世家看的却是武备志和纪效新书!

不过眼前这些少年,显然不是对武学有什么兴趣,百年传承,他们这些勋旧人家都不把自己当做将门,自土木堡之变后,勋旧与将门其实已经做了切割,百年之后,已经是各行其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瓜葛了。

所以此时在众人眼前的惟功,便是一个怪胎般的少年。

“五弟,你大约还不知道我是谁……”当先的少年笑道:“我是你大哥惟贤,我身后这个是你二哥惟德,三哥惟平,你四姐想必见过了吧?”

惟功沉默点头,四姐是见过了,但没有说一句话,他这样过继出去的兄弟,虽然仍然在国公府子弟的序列之中,人家却连与他说话的兴趣也没有。

倒是这几个哥哥,形象气质都很不差,特别是大哥惟贤,颇有君子之风,这形象气质,和挨揍的惟思差的太远了。

“我们几个都过了十岁,常年在族学里念书,太爷在这上头管束极严,想溜号那是断不能的。”仿佛看出惟功的疑惑,张惟贤笑着解释道:“年前放了假,就想见见五弟,虽说你过继给了七叔,但我们仍然是兄弟行,不要因为惟思的事情生份了……那小子就是不长进,我早就想揍他,五弟你打的很好。”

一母同胞,相差这么大么?

惟功心中感慨着,却也不便推却张惟贤的好意,当下也是上前两步,与张惟贤兄弟三人再次见礼,这一次,却是气氛比刚刚要和睦的多了。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四百零四章 宁远第一百九十八章 发现第二十一章 明师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厂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三百二十章 舌头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十六章 马帅第二十章 长兄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内第一百六十一章 礼单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动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员第二百九十七章 铁流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七百二十九章 请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层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谕第九百一十二章 归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将第十六章 杀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马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谨祝第七十七章 圣学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边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七章 入京第五百九十三章 异样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万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进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七十一章 顺字行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一百零五章 大丧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梦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动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击第九章 习武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讯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盗第一百一十一章 马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一百六十一章 礼单第五百四十七章 细柳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三十五章 责怪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五百九十章 对立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零二章 解决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一百四十一章 办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号牌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辞官第七百八十一章 筹战第五百零一章 盐业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三百八十一章 复信第五百三十二章 军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气象第七百零一章 笑谈第二章 惊变第五百八十四章 筹备第五百一十九章 亩产第三百六十九章 编制第三百一十章 广宁第一百六十九章 两难第三百六十一章 复信第五百八十八章 笃定第四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八百九十章 扩编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三百四十二章 广宁第一百一十六章 软磨第三百八十一章 复信第一百六十章 国史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欢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四百零四章 宁远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