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让

能和元辅这么嘻嘻哈哈的吹牛皮,也就惟功等寥寥几个人了。

自张居正夺情成功之后,在朝中势力进一步的上扬,连皇帝都受制于张居正和冯保的铁杆联盟,如同一只被蜘蛛网网住了的小虫,尽管心有不甘,却也是根本挣扎不出,只能被困在网中。

以前,皇帝称张居正为先生,只是口谕,并没有宣诸于文字,现在的诏旨之上,已经是公然称为少师元辅张先生,头衔十分尊贵,也是显示出张居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地位。

朱元璋若是知道他的子孙之中,栽培出了张居正这么一个权势还超出胡惟庸的权相,怕是也要气的在孝陵里满地打滚了。

“你走一次张凤磐家里,将适才之事,告诉他吧。”

惟功走后,自屏风后闪出一个中年男子,白白胖胖,目露精明,当然是张居正的心腹,和府的总管游七。

当着自己心腹的面,张居正难掩疲惫之色,他还有不长的时间就要预备离开京城,来回最少三四个月时间,在他离开之前,一定要将很多事情给解决掉。

张四维现在看来不是合格的接班人,心思太多,牵涉晋党事务太多,没有胸怀全局和天下的器宇和格局。

至于他打算在近期推入阁的礼部马自强,更是庸人一个,而且身体也不佳,只是一个过度型的人物。

至于吕调阳,自请离职是必然之事了,有了夺情前后吕调阳一系列的表现,张居正不会容他留在朝中为次辅的。

张居正现在真正开始培养的,还是守在外头的一个中年官员,这个人才是他心里真正的接班人,在十年之后,他精力衰颓而不能支撑之时,这个人才四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由此人接班,可保他晚年无事,而更关键的,就是保住他的种种施政的大政方针,不会被轻率的改变和扭曲。

至于皇帝如何,张居正倒是考虑的不多。事实上从成化到弘治年间,内阁权重,正德年间国家政务其实就是内阁在运作进行,嘉靖早年虽有反复,嘉靖甚至斩杀内阁首辅,又流放了一个首辅,但内阁负责制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哪怕是嘉靖那样的皇帝,也没有办法彻底漠视规则,以当今皇帝现在的智慧格局来看,张居正觉得这是一个弱化版的嘉靖……肯定是比不上隆庆皇帝的大气和对内阁的信任了,但最少,当今皇帝不是笨人,应该会明白,在成熟稳定的文官运行体系之下,皇帝个人怎么扑腾,无非也就是打掉这架机器上的几个零件,但整辆大车,仍然会往既定的轨道上运行,最关键的,还是驭手的位置而已!

这也是张居正自信膨胀,甚至多次顶撞太后和皇帝的信心所在。

成熟稳定的文官体系已经运行了二百年,身为这个体系现在的最高掌舵人,张居正是有信心与皇权掰一掰手腕了。

整个大明王朝现在和未来数十年的布局全部在张居正心中,只要按他的布局来进行,大明最少还有五十年长治久安,府库充足的日子,甲兵锐利,当然也不成问题。

至于五十年后,那就天知道,张居正也不觉得,自己的影响力能超过百年。

事实上,能有五十年,足矣!

“是,老爷。”

游七答应一声,却没有马上动弹。隔了一阵之后,才又对张居正道:“老爷,惟功这小子,潜藏的实力不弱。”

“你是说他在舍人营里的经营?几千兵马能有什么用?俞大猷掌握的六万车营精锐才是众人瞩目所在,他小子那点兵算什么!”

“舍人营倒真不算什么……”游七最近听到一些风声,似乎是宫中有人在运作将张惟功排挤出舍人营,他也知道自己家主的打算,放张惟功到舍人营只是能力上的一种锻炼,换个地方继续做事,反是好事,所以就不提了。

他只是道:“我是说顺字行的那些伙计,凶悍异常。”

“哦,怎么说?”

“最近顺字行和朱国器的人械斗好几场,都是打的朱国器的人无还手之力。”

“朱国器?”张居正眼中闪过轻蔑的光芒,他沉声道:“一个喇虎,混成会首团头了就算祖宗有灵,还不安份,叫惟功好好对付他,铲平了他,这是好事,你不必多操心了。”

“是,小的明白。”

游七天天在京城各处游走,每天请托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南城最近几次大的风波,他当然不可能懵懂无知,现在提起来,只是试探张居正的态度。

这么一试,他就知道,朱国器完蛋定了,谁也救不了这个南城大豪。

……

惟功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申时行迎面而来。

此人生的面如冠玉,三缕长须飘然若仙,身着宁绸长袍,戴方巾,一身儒袍打扮,是典型的江南士绅模样。

“见过少宗伯。”

惟功一见,连忙行礼。

“是惟功。”

申时行点了点头,笑道:“元辅召你么?”

“说一点杂事,已经说好了。”惟功在申时行面前执礼甚恭,从个人观感来说,朝中大员,惟功最敬服的除了张居正外,大佬之中,也就王锡爵和申时行还象个大臣的样子。张四维本人十分机敏,处理政务是好手,也是一等的聪明人,但身陷晋党之中,身染铜臭,利益当前,也就说不上什么节**。

至于申时行和王锡爵两人,操守和风评在士林中都很不错,王锡爵有担当一些,申时行手腕更加高明,但惟功对此人有一点疑虑,就是申时行不管是本姓申家,还是当年寄居的徐家,都是江南大族,此人能否脱离江南士族的影响,一心跟随张居正的政策,很难预料。

但申时行受到万历的尊重是毫无疑问的,当初的太子讲官和现在的天子讲官人数众多,包括马自强这个大宗伯在内,都曾经给万历天子讲过书,但真正能被天子以“先生”视之的,除了张居正外,就只有申时行一人。

君臣两人经常一讨论就是半日,万历的学习,除了张居正的压迫和严厉鞭策之外,就是申时行的循循善诱较为有效了。

而每隔三五日,宫中必赐给布匹,酒食,以大明天子一向的小气来说,是很难得的荣宠。

“惟功,听说你做的好生意。”

申时行点头笑笑,道:“连皇上都私下和我说起过,说你是日进斗金。”

“哈哈,皇上这是拿臣下说笑

了。”

“说笑么,也不尽然啊。”

申时行对张惟功从印象不佳也有所转变,毕竟惟功待人接物毫无瑕疵,对他也十分恭谨,没有武臣勋臣子弟的那种骄矜之气,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亲近了几分。

点了惟功一句后,申时行便自行入内,他的身份,与惟功这么说笑几句,已经算是给了惟功不小的面子了,若不是在御前经常见面,以他少宗伯的身份,惟功是不够资格攀谈的。

“见过元辅。”

“汝默你来了。”张居正点点头,示意申时行坐下,然后便道:“你我来商量一下,吴中清丈的细节。”

申时行一笑点头,答道:“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游七告辞离开后,庞大府邸一角中的书房之中,张四维沉吟不语,张泰征,张甲征兄弟二人都是有如释重负之感。

“张惟功这小子还算识趣。”

“那是父亲大人说动了元辅,他敢和整个内阁对抗?”

“嗯,这小子无非就是皇上的宠信,还有英国公府的背景,这些对咱们都不算什么。也就是皇上那边有点麻烦,但这阵子皇上也喜欢张惟贤,这小子地位并不稳了。”

“孙海和客用在上次万岁山的事情之后,恨极了这小子,张惟功的麻烦在后头……他现在当然不敢处处竖敌。”

张泰征和甲征兄弟都是自幼在京城长大,对京师勋贵圈和文武官员子弟的圈子十分熟悉,平时议论事情,结合京城各方势力的分析和讨论也还算准确,但在此时此刻,张四维听着的,却只有厌烦。

“两个蠢材!”张四维忍不住骂道:“人家就是退出一些皮毛,幌子,却是将为父的面子抵消掉了,元辅也不会再理会此事,这小子还在元辅那里得了印象分,我真不知道,你们的高兴劲打哪儿来?”

“父亲,可是他退出钱庄和银号,也不开质铺了……”

“那是屁,这小子油盐不进,哄咱们来着!”

张四维毫无风度的大叫道:“他的粮行车队,开始是三百五六十辆大车,现在最少有千辆,每日奔走通州口外蓟州平远山海保安州宣府各处,只有大同和山西还算留给咱们,京城的钱庄银号才几个利钱,质铺生意是咱们一家的吗?他只是以退为进,等他在北边各镇的生意稳固下来,难道还会把银子拿到咱们这里来兑换熔铸?他的票号是干吗使的?有票号,发汇票,还要大宗的银钱兑换吗?”

一席话说的张泰征和甲征面面相觑,兄弟二人,都是被张四维所描绘的场景给惊呆了。

晋商现在是在发展阶段,到乾隆年间会发展为以八大家为核心的超级商业集团,身为这种集团的核心人物,张氏兄弟二人当然明白张四维所说的前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毛皮,茶,粮食,银钱汇兑……除了盐业还能握在我们手中之外,大半的利润,都不复为我们晋商所有了。”

张四维的声音极为平静,但却是带着叫人战栗的力量,在这一刻,他的两个儿子心中已经明白,看起来风度翩翩,一脸君子像和国之大臣模样的父亲,在这一刻,已经下定了决心了。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四章 隐忧第四十五章 说古第三百九十八章 辽商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阁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三百七十章 争抢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第二百八十九章 强兵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五百七十章 进献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八十八章 爆发第五百七十章 进献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报第三百八十七章 压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见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胁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赏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时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愿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八百零八章 收复第三百六十九章 编制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进第五十四章 反转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骑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第三百九十七章 转念第三百零五章 挑镇第九百零七章 宁夏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十三章 苦练第五百三十四章 肃清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一百五十三章 气息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章 激发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强第八十七章 愤怒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乱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八百零五章 处理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四章 温谕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气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四十五章 镇东第四十二章 铺子第八百八十九章 准备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八百章 工厂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礼单第五百二十二章 军民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声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六百九十章 倒个第六百三十八章 捣巢第四百九十一章 猎骑第六百八十章 粮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学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镇夷第五十三章 发动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办法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八百三十七章 责罚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跷第六百四十九章 猎骑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犯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八十三章 威胁第七百八十二章 抢风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绑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