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圣

可以说,论儒学中的名气和在人内心的地位,辽阳的这些名士,比如名动全浙的袁黄袁了凡,曾经名动天下的大名士徐渭徐文长青藤先生,或是湖广老名士宋尧愈,加在一起,在真正的儒学生员心中,都是比不上一个李贽名头来的更大更响亮,更叫人重视。

原因很简单,上述各人虽然名气大,袁黄也颇有著述,但全部都只是举人或秀才的身份,在读书人心中,没有进士及第的人谈学问,当名士,始终是有一些叫人无法服气的地方。

真正大聪明人,讲谈学问,首先自己得成为进士。

没有这个招牌,就真的无法使人心服口服。

什么前七子,后七子,当世真正的儒学领袖王世贞等人,都是有这么一块招牌。八股固然是敲门砖,但确实也是要真正打磨出一批人才出来,能做成八股的人,不论是诗、词、歌、赋,或是写曲子,戏文,样样都能,因为在考八股的时候,这些基本功已经融在了骨子里头,基本功之扎实,那是没有话说的。

当然,把真正聪明人的才智全用在这样的东西上头,本身确实是严重的浪费,所以只要拿敲门砖把门打开后,就没有哪一个还抱着八股不放的,李贽这样的海内名士,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贽还不仅仅是自己游学,他寄寓各处,都是名儒大臣的家族之中,每当讲学,从者甚多,现在他在麻城讲学,学员最多有数千人之多,这还是在张居正禁止讲学的高压之下,如果这些年不是禁止讲学,恐怕李贽的名头还要大上许多。

而且他是心学泰州学派的嫡传,心学在大明虽然远远不是统治学说,但也是理学之外的第二学说,影响十分广泛,最重要的就是心学传人有不少高居庙堂……纯粹的江湖学派是不会有吸引力的,只有在庙堂之上有一定势力的学说,才会广为流传,并且成为正经的学派,慢慢流传下来。

心学能在大明崛起,并且流传到清季,甚至在八国联军之时,还有理学传人和心学传人之间的斗法,说来可笑,但也是不移的事实。

李贽现在就是心学的一面旗帜,在何心隐死后,李贽一面纪念这位良师挚友,一边自己开始潜心冶学,不仅讲学时门徒甚多,他的几本著述,流传也是甚广。

这样的一位人物,不仅仅是普通的名士,而是一派学说的代表,是一面旗帜,是正经的学问宗师,哪怕徐渭名气再大,在这上头也是不能比拟的。

“既然是卓吾先生,学生告辞。”

李贽虽然是大宗师,王铎等人,却都是理学一脉。

大家学识不同,自然也没有更多的话可说,王铎等人勉强一揖,便是告辞离去。

“此人来了,辽阳自此多事矣!”

走出不多远,王铎喟然长叹,这一次风潮,居然引来了李贽这样的人物前来辽阳,这是何等异数,但以他的学说名望等级想要对抗李贽亦是不可能之事……刚刚已经有不少生员向李

贽问好致意,泰州学派也是统治学说之一,李贽本人的人脉其实也不坏,如果李贽有意在辽阳讲学的话,恐怕比麻城讲学还要轰动的多。

李贽在内地讲学的区域,一个县自大明开国可能有过百的举人,几十个进士,文风昌盛,对他这种大名士的抵抗力也相对强一些,象辽东这样的地方,二百多年就没有象样的儒学宗师出现,一个卫连民户好几万户十几万户,等同内地大府强州,但开国至今可能就几个进士,几十个举人,北方文气原本就弱,在太祖高皇帝时因为南北榜之事还开过杀戒,就算太祖扶持,北方毕竟经济已经远不及南,文教之事与经济息息相关,非人力可以挽回,就如盛唐和北宋时,经济中心在北,自然文教也在北。

李贽一来,辽阳儒学的分裂也是势所必然,王铎的哀叹,自是由此而发。

“只能寄望于庙堂之上了。”李珍也是十分沮丧,刚刚他看到周永泰和王政和等人含恨离开,说明地方文官势力已经无法压制惟功,只能寄望上层,当然他们也没有明白过来,地方的行动其实来自上层的授意,地方无力,上层也是没有办法的。

一场大型集会,就是这样和平的过去,除了被逮捕的几百个倒霉鬼之外,进城闹事的普通民户和佃农们被放走了,在他们离开之后,相信会在短时间内,做一个十分明确的选择。

整个辽阳,就是在被惟功用这样展示肌肉的办法稳定了下来,一场绝大的风波,最少在辽阳这个层面上,已经被惟功破解,而庙堂之上,失利似乎暂且无可避免,而惟功心里也明白,真正的角力较量,应该是刚刚开始。

……

……

“卓吾先生,能够大驾光临,这是辽阳之幸,也是我们整个辽东之幸。”

李贽不喜荤腥,酒倒是饮的,在西花厅惟功摆了一桌,拿出自己最华丽的阵营来招待这位海内闻名的大儒。

宋老夫子,袁黄,孙大胡子,徐光启,加上一个徐渭,这个阵容可以说是超级豪华!

在正经的辽阳的历史上,虽然徐渭曾经在广宁担任李家的塾师,教育李如松李如梅等李家子弟,但也就是他一人,而且几年之后,就告离任。

整个辽东,可以说是文化上的荒漠。

此时此刻,也算得上是群贤毕至了。

大明的总兵武将,在国初时与文人交往是十分犯忌的事,太祖的侄儿功高盖世,到底因为与文士交往被鞭责,最终见罪。

现在总兵们倒是以与文士交往为荣,但幕府之中,能招致眼前这样豪华阵容的,放眼大明,亦是别无分号。

“总兵官客气了。”李贽来者不拒,很快喝的满脸通红,他的脾气就是这样,投脾气了就很好相处,若是叫他不喜欢的,便是一个字也懒得多说。

这种名士狷狂之态,其实是他后来取死之由,但在辽阳这里,显然是宾主之间,相处的十分愉快。

待酒过三巡,

李贽放下酒杯,微笑道:“总兵官设宴相请,这般客气,总不会是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话,也可以直说了。”

惟功笑道:“先生说话倒也率直。”

李贽道:“正因为总兵官今日说的话十分率直,符合童心,不是那种虚头八脑的假话废话,是以吾在此恭候高明,如果一味客气下去,那只能告辞了。”

他的“童心说”就是请人返璞归真,说话率直,符合童真,惟功能得到他的欣赏,其因也正在于此。

“好,我就直说了吧。”惟功知道眼前这位老者的脾气,当下很认真的道:“我的意思,是请先生在辽阳居住,开门授徒,传播学说。”

“哦?”李贽道:“那么于我有什么好处?”

“辽阳这里,大兴学校,不少优秀的少年需要有真正的学问家来教导。先生著作颇多,讲学颇多,曾经有人责先生离经叛道,先生说,一生所著,并无一书无益于圣教,既然如此,辽阳有我坐镇,则先生可以在大学堂对数千,上万的学子授课,于先生难道还没有好处?”

李贽一生子女众多,但除了长女长大成人之外,其余子女全部夭折,曾经剃头,但并不是为僧,因为他一生最恨僧道之流,更恨道学先生,所以剃头只是绝俗念,现在孑然一生,用财帛富贵来劝说他是自取其辱,而以光大他的学说来劝说,才是惟一留住这个当世大儒的唯一可能。

在惟功劝说之后,李贽默然不语,两手下意识的敲击桌面,一时厅中寂寂,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决断。

半响过后,李贽方道:“吾之学说,确实有不少非圣之处,但这不要紧,要紧的,乃是吾从孟子,实为民本之说。”

李贽的哲学思想,用后世概括来说,是有朴实的唯物主义和绝对的唯心主义,他的文学观是童心说为主,历史观则是不以孔子是非为非,将那些孔门之徒言必先圣说成是“丑妇之贱态”,对孔子也是评价为“孔夫子不为一庸人乎?”,同时反对历史保守主义主张“与世推移”的历史发展观。“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行,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哉?”提出“于世推移,其道必尔”的主张。认为春秋替三代,战国代春秋都是一种正常的历史发展现象。

至于民本思想,比孟子更进一步,孟子是民为贵,君为轻,而李贽则是“天之立君,本以为民”,君主是为百姓服务,比起孟子来,确实更为先进了。

此外就是尊重妇女,提倡个性自由,反道学,惟功当然看过李贽的书,对其中的进步之处,十分赞赏。

此时李贽的意思,也是十分明显,他最为当权者所恶的不是对孔子的态度,而是他学说中对皇权和大小官员权力不受制约,压制性灵的激烈思想,这才是最为致命的地方。

他的死于非命虽然还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但在此时,李贽已经算是一个高危人物,收留他,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一十九章 亩产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八百五十九章 预感第六百四十九章 猎骑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报第八百四十一章 记帐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断第四百五十四章 荐人第八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二十四章 惩罚第四十章 官店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谕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断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桢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八百八十四章 计划第一百零八章 责任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七百六十五章 饮酒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别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四百八十七章 栋鄂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飞驰第四百九十一章 猎骑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十一章 冲突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六百四十九章 猎骑第一百六十四章 温谕第七百四十九章 齐集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团第七百七十三章 后来第四百四十章 两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欢笑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马第九百一十二章 归心第二章 惊变第六十一章 托付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九十九章 杀侄第四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七百八十六章 统算第八百三十七章 责罚第七百零四章 随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机会第一百三十一章 车战第八百三十九章 郑氏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边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党第四百章 意外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绞第八百零九章 劝说第四百九十章 堡内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银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十九章 诸兄第四百七十一章 阁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勋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医院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八十三章 发誓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杆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七百七十三章 后来第七十一章 顺字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令第五百一十七章 盐场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十八章 强项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五百九十三章 异样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八百零八章 收复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