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报界换天

金镛很快就看到了何朝琼的大手笔,应该说全香港市民都看到了。

当年黄玉朗买下《天天日报,一度将这份报纸的销量提升到全港第三。不过在卖给康剑飞之后,由于受一系列的内部整合和人员流动的影响,《天天日报的销量已经落到第五,每期销量勉强超过0万份。

而销量排在《天天日报前面的四家报纸,分别是:东方日报、明报、成报和星岛日报。

就在今年上半年,何朝琼在将东方出版社理顺以后,又被康剑飞调去主管《天天日报。仅仅用一个月半的时间,何朝琼就将报社管理层换了三分之二,接着就是对《天天日报本身进行换血似的大改革。

八月底的某天,全港市民都注意到一份配图精美、排版清新的报纸。

“这是新版的《天天日报?”

“好赞嘢,头版居然没广告。”

“排版看起来也很清爽,一点都不觉得乱。”

“而且所有的版面都是全彩的。”

“全份全彩的报纸很贵吧,多少钱一份?”

“不贵,还是原价3块钱。”

“……”

这些都只是香港市民对新版《天天日报的第一印象,如果自己观察,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新闻标题口语化等等。

当康剑飞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看到香港报纸时,就注意到此时的香港报纸的不同。

所有的港报,头版如此重要的版面。居然大部分都是广告,而且基本是昂贵的地产广告。最多只有重要消息的导读属于新闻。

其次,香港所有的报纸。只有副刊或者风月版、广告版属于彩印,其他版面都是黑白的。排版、配图这些,也都死板古董,给人的阅读体验非常之差,包括销量最高的《明报和《东方日报都是如此。

康剑飞买下几份报纸之后,就一直想要进行报纸改革,但却抽不出时间专注此事。直到前段时间,他才跟何朝琼好好地聊了一下改版的事情。

何朝琼接掌《天天日报后,不仅将管理层换血。就连报纸的版面编辑、美术编辑都换了一茬,还特地从法国《世界报请来一位资深人士担任《天天日报总编辑。

……

星岛报业大楼。

胡仙把报社的高层都叫来开会,而每一位与会人员的面前,都摆着一份今天的《天天日报。

“大家对《天天日报的改版怎么看?”胡仙问。

《星岛日报副总编说:“非常漂亮的报纸,对年轻人有一定吸引力,不过全彩印刷成本太高,而且取消头版广告也大大降低了报纸的收入。这种改版不足取。”

“我大致同意张副总的看法,不过《天天日报的版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另一位说道。

“我不同意改动现有排版,”突然有人拿起《天天日报。反驳说,“你们看这份报纸,虽然它的排版看起来清新脱俗,但这却是牺牲内容刊载量来完成的。同样内容的新闻。传统排版只需要一个版面就可以刊载,而用《天天日报这种排版,至少需要一个半版面。这无疑增加了成本。更何况,这多出的半个版面。我们用来刊广告多好?读者看的是新闻,又不是看的版面是否漂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天天日报的改版看起来出色,但无论是全份彩印、取消头版广告、精心排版配图……这些改革措施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入,是一次彻头彻尾失败的报纸改版。

有人在会议上笃定地预测道:“我估计,《天天日报一个月都撑不xiàqu要么改回原来的样子,要么提高报纸售价。”

看着手下人对《天天日报的嘲笑,胡仙心里总感觉不妥,她隐隐然觉得这次《天天日报的改版,会在香港报界掀起大风浪。

此时此刻,不仅是星岛报业在关注《天天日报的改版,香港绝大部分的业内人士,都注意到了新版的《天天日报。

没办法不关注啊!

一个报亭几十上百种报纸,买报的人一眼就能从种类繁多的报刊中发现头版全彩配图无广告的《天天日报,就如同在一堆矮穷挫里看到个高富帅,简直可以用鹤立鸡群来形容。

但却没人认为《天天日报的改革能成功,他们的看法与星岛报业的管理层一样,增加成本、减少收入的改版得不偿失。

所有人都等着看《天天日报的笑话。

一个靠拍电影起家的幕后老板,一个年纪轻轻毫无经验的女社长,一个从法国请来不知香港行情的总编。这怎么看都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组合!

而事实呢?

……

卢新生擦了把脸从盥洗室出来,帮着菲佣把早餐准备后,冲卧室喊道:“阿兰,快起来吃饭了!”

喊了几声没有应答,卢新生只得走回卧室,看到老婆陈月兰还睡得正香。他走过去拍拍老婆的脸蛋儿说:“快起床了,待会儿又要迟到。”

陈月兰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伸出手说:“老公,我不想动,拉我起来。”

卢新生无语地将老婆拉起来坐到床上,陈月兰这才打着哈欠穿衣服起床,然后披头散发地梦游着去洗漱。

卢新生对此很是无语,结婚前的陈月兰简直就是女神般的存在,结婚后他才发现老婆是如此的邋遢、懒散和逗比。

没错,这个卢新生就是在本775章出现那个草根凤凰男。当初他住的是笼屋,如今却搬进了高档公寓,因为他把楼下那间公司老板的千金泡到手了。从一个普通的销售销售经理变成公司部门主管。

卢新生当初只是暗恋没胆子追,最后看到康剑飞导演的《楚门的世界。才终于鼓起勇气大胆追求。他制造各种机会与陈月兰偶遇,结果真的碰巧在一次车祸中救了女神的命。然后又每天去医探望送好吃的,两人这才真正地开始交往。

陈月兰的父亲也就个身家一两千万的小公司老板,发现女儿交了个草根男朋友并没有立即反对,而是雇佣私家侦探调查卢新生的底细。

最后的结果是,卢新生入赘只有一个独生女的陈家,成了生门女婿和公司的接班人。

卢新生和岳父陈博桥坐在沙发上聊着公司的事情,等陈月兰洗漱好了再一起吃早餐,这时菲佣拿着报纸过来说:“老爷,先生。这是今天的报纸。”

陈家订的报纸有四份:《信报、《经济日报、《明报和《天天日报。

其中《信报和《经济日报都是财经报纸,作为商人的陈博桥每天必读,而《明报则主要看一些时政、民生和文学内容。

至于《天天日报,这份报纸的读者群体以30岁以下的年青人为主。是卢新生入赘陈家之后,才开始订购的。

其实卢新生以前看的是《东方日报,但自从康剑飞买下《天天日报后,他就转而选择这一份报纸。

理由很简单,卢新生认为康剑飞是他的恩人,如果他不是看了《楚门的世界受鼓励。根本就不可能把现在的老婆追到手。他不仅每天订阅《天天日报,康剑飞每次出新片他也会抢购首映门票捧场。

岳父陈博桥直接捡了一份《信报读起来,而卢新生则是去翻最底下的《天天日报。

不过等卢新生翻出《天天日报后,他惊讶地说道:“咦。今天的《天天日报怎么不一样?”

“有大新闻?”岳父陈博桥看向卢新生手头的报纸。

卢新生说:“头版的广告没了,你看这里还有好多大小标题,只看第一版就能zhidào全份报纸的主要内容。而且每个标题后面还有版面页数的提示。这个样子读报能节省很多时间,这个设计又方便又贴心。”

陈博桥接过《天天日报翻了一下。惊讶的发现居然全份彩页,而且那简洁清爽的版面。也让他这个有些老花眼的人看起来毫不吃力。

认认真真地比较了新版《天天日报和其他几份报纸的区别,陈博桥赞赏道:“这报纸读起来方便又舒服,如果《信报也能照着这样改一下版就好了。”

卢新生笑道:“康先生做生意果然厉害,《天天日报被他买下来是件好事。”

陈博桥想的却不一样,他的公司近期要代理一件日本新产品,正考虑着到底在哪家报纸打广告呢。此时看着改头换面的《天天日报,陈博桥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以一个小商人的精明头脑,意识到这份新改版的报纸必然受到欢迎和追捧,趁早拿下广告位可以省不少的费用。

……

《天天日报本就是在年轻读者中销量前三的报纸,甚至是超过了《明报(《明报主要读者群是中产阶级)。如今改版之后,清新的版面更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至少看起来就比其他报纸更加时尚大方。

而像陈博桥这样上了年纪的读者,喜欢上《天天日报的理由则很简单,因为它的排版比其他报纸更便于阅读,不怕老眼昏花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看错了行。

“快催一下印刷厂,加印的5000份已经卖完了。”

“经理,外面又在催货了,看样子加印8000份都不够!”

“稳妥起见,今天最后再加印5000份,再催都不印了。”

“……”

东方传媒集团的销售部简直就成了菜市场,从上午开始就嘈杂不堪,好些员工连中午饭都没时间吃。

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没有固定看报习惯的,往往是走到报纸销售点,凭心情选则一份报纸购买。而今天,这种人中十个有九个都选择买《天天日报,因为这份报纸的版面设计和彩色印刷太抢眼了。而且头版的大标题、大图片导读远比那些刊广告的报纸更能激起读者的购买和阅读**。

何朝琼对报纸改版后的销量预测还是很保守的,只让印刷厂比平时多印了一万份。结果万5千份《天天日报没到中午就销售一空。

为了不打断自身的经营秩序,《天天日报只选择了加印三次共万8千份。改版第一日3万3千份报纸全部售罄。

改版第二日,《天天日报的印刷量提高到5万份,依旧全部卖完。

每天逐步提高印刷数量,一个星期过后,《天天日报的销量连续超过《星岛日报、《成报和《明报,以9万份的恐怖销量与《东方日报打成平手。

香港的众多资深报业人士,被《天天日报的销量奇迹搞蒙了,这特么也可以?

其实,《天天日报的改革。就是另一个时空黎志英创办《苹果日报后玩的那一套。只不过黎志英那厮更狠,市面上报纸均价5块钱一张,他直接将《苹果日报定价2元还送一个苹果,招来无数报界同行的嫉恨。

《苹果日报的一系列改革,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报界秩序崩溃,死守老路不改革的报纸一家家倒闭,包括办报历史悠久的《华侨日报、《快报、《香港联合报等报纸,都在《苹果日报攻势下先后结业。

而生存下来的香港报纸,甚至包括《明报、《大公报等报纸在内。或多或少都模仿了《苹果日报的改革以适应竞争,香港业界将这种变化和改革统称为“苹果化”。

《天天日报虽然没有如同另一时空《苹果日报那般降低售价,但仍然无比地强势,其他报纸或多或少都感到自己的销量在降低。因为读者被《天天日报抢走了!

直到此时,香港其他报社的人还在按兵不动,他们期待着《天天日报承受不了亏损而自己完蛋!

没错。《天天日报虽然销量惊人,但高额的成本以及取消头版广告的行为。使得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何朝琼很快就有新动作了。所有想在《天天日报打广告的商家,都收到了广告费涨价的通知——《天天日报增加的成本,最后还是转嫁到了广告客户的身上。

一家报纸销量剧增,广告费增长是肯定的。其实在《天天日报销量超过6万份以后,其广告收入就足以收回成本了,但随后《天天日报的广告费还在涨价。

没办法,想要实现报纸的高额盈利,广告费就必须猛涨价!

超过八成的广告客户对此强烈抗议,近半的客户直接取消广告单子,以此要挟《天天日报的广告费降回原价位。

何朝琼的回应是:不予理会!

因为现如今《天天日报的销量都快超过《东方日报了,根本不愁没有广告客户,每天报社广告部的电话根本就没停过。

最终,广告客商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乖乖地把钱掏出来。

半年之内,《东方日报、《成报和《星岛日报先后改版,而《明报也取消了头版广告并增加彩页。

《天天日报掀起的改革风潮,一直在香港持续了数年之久。当读者习惯了全份彩印、排版精美的报纸后,那些阅读体验差的传统报纸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要么跟着改革,要么关门大吉,无一例外。

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敢再轻视何朝琼这个千金小姐了。因为《天天日报的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所以外界都将改革的全部功劳安在她身上,还被好事者尊称为“新一代的报业女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康剑飞现在只想让金镛看到何朝琼的能力,然后让何朝琼去跟金镛谈收购《明报的事情,他这个所谓的左派人士自始至终都要置身事外。

而金镛,这时也正拿着《天天日报在感慨:不能小觑任何人啊,赌王千金好手段,香港报界改革势在必行了。未完待续……)

740 疯狂宣传476 再看一场132 记者会230 斩获颇丰047 不可以的297 临时院线894 服服帖帖594 宣传695 采访现场040 两个妹妹607 敲定人选908 都是狠角色789 百合花300 眦睚必报515 何家家宴九百五十 网恋时代825 N0.1267 凤凰涅盘576 事情闹大老王说几句811 英雄迟暮399 联合首映211 天后上线440 各有妙招267 凤凰涅盘857 爱她,就降低她的智商459 康剑飞的娱乐王国267 凤凰涅盘425 花落各家641 物价闯关092 投钱问路131 善解人意616 韩国是块**地793 疯狂派对九百九十八 我命由我不由天138 人至贱则无敌九百四十九 风声发力254 美人销魂687 再创佳绩九百七十七 正式上岗的蔡艺浓760 元宵团聚735 楚门的世界849 妖精吃我一棒655 黑得丧心病狂284 雷老板的打算九百三十七 恶趣味588 无人识的影后339 浅水湾4号256 靓妹仔748 其乐融融250 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10 红姑的坚持789 百合花588 无人识的影后432 制造话题236 大师你会开光否641 物价闯关306 徐老怪的万年巨坑832 康先生的狩猎日常395 损人不利己一千零五 0金小姐131 善解人意898 UFO九百四十八 刻苦训练的李美人535 古龙挽联156 好马与回头草447 文化界访京团560 很傻很天真541 大战前夕016 第一桶金324 抢时间拍片697 被摆了一道九百六十一 印度取景一千零五 0金小姐011 这将是我的香港550 神怪成风505 走运的宇宙丹九百四十 红磡摇滚之夜一844 征服者520 警.察同志,就是这个人005 扮死尸做起175 1981年的开端873 出人意料的受追捧426 贪心不足797 神秘礼物九百八十三 老马496 上官小宝268 台湾艳星902 不管死后洪水滔天139 亲密接触 1/3400 致命快递722 康老师教学2.0774 不择手段一千 寒冬568 芳芳217 千千阙歌661 签下罗大佑585 玫瑰不好摘737 神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