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

二八二 声势浩大的大游行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在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

孙中山先生首创这所学校,命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以长久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由于是省里数一数二的高校,更由于该校一直持开放的理念办学,所以,这所学校一直在当代扮演一个前卫的角色,该校在省里的号召力非同一般。

这次的抗日大游行,学生方面就由这所高校负责组织和统筹。

何晓军知道后来的中山大学设有四个校区,但在当时,它只有一个位于省城中心的校区。

前世在省城呆过的何晓军,虽然没有进过这所他们省著名的大学,但他也清楚它的位置在哪。

不过,由于当时的市区与前世的市区差别颇大,为了不浪费认路的时间,也为了梳理一番思路,刚从省党部出来的何晓军,马上从附近召了一辆人力车,跳上车就让车夫拉着往目标赶了过去。

省党部离中山大学并不远,十多分钟之后,何晓军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入了中山大学之后,何晓军的第一感觉就是校园大,第二感觉就是人超多。

入了学校门口,就是一个有一两平方公里大的草坪,此时这个大草坪里,竟聚满了密密麻麻的人。

草坪上的这些人,有的三五一群在集会,有的几人一起在聊着什么,还有的在制作标语、横额等应该是游行用的物件。

何晓军粗略估计了一下,聚集在眼前这草坪上的人,起码超过万人。按那时的就读率,一所学校的学生,又哪有这样的密度?

何晓军从眼前的人中,看到了不少年纪明显偏大或偏小这情形估计,面前的这些人,应该大部分不是学校的人,只为明天的游行聚集在此。

从万人中找几个人,不亚于像大海捞针,但无计可施的何晓军,也只好运起了他那超群的眼力,先把现场的人分割成几块,逐一在每一块的人群中,寻找起了他要寻找的目标人物来。

也不知是现场的人太多,而且有流动性,还是两位市长千金和胡峰他们根本就不在这里,何晓军用了两个多小时,踏遍了每一寸的草坪,也没有找到要找的人。

此时,已经是晚饭的时分,草坪上的人流动性更大,给何晓军的寻找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这样瞎找下去不是办法,而且,天色也已经开始暗下,再过一会就认不清人了,怎样才能有效地找人呢?

停下了脚步沉思的何晓军,在把自己全副的精神集中在脑里时,本来还人声鼎沸的现场,觉察了自己有这个抽离外界情景的功能之后,何晓军好奇地试验起这个功能来,看自己对这个抽离功能的控制程度。

通过了体内的内功静心,做了几次控制试验后,何晓军更惊奇地发现自己在集中精神之后,就是不用看,也对周围的一切了如指掌,如果单纯运用一种感官,那威力就更不得了。比如,如果只用耳朵的话,何晓军能听到大概三十米之内的每一个细微的动静。

证实了自己有这个功能这后,何晓军大喜之余,马上就验证这项新发现功能的应用,把这项功能运用到了找人中去。

既然两位市长的千金她们来的是一班人,那平日的生活习性,会让这班人在自己人对话时,说自己常用的语言,何晓军就是要用自己那神奇的听力,通过方言的来分辨找人。

再次划分了区域,把整个的校园几乎“听”了一遍的何哓军,虽然惊奇地发现,集中校园的人中,不但有他所在的省里四面八方的方言,还有在这个人口并不流通的地方很少出现的北方方言,但他却没有听到自己家乡的方言,也就是说,他的这趟寻人,还是无功而返。

这一趟下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再盲目找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何晓军只好停下了行动,在已经逐渐静了下来的校园里,找个无人的凉亭坐下,思考下来的行动。

晚上,相信这批明天要参与大行动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动作,而且,就算有什么集会之类的行动,也会在室内进行,所以,这个时候就更难找人。

何晓军思量了一会后,决定在这里静坐一宿,待明天集中在这里的人,集合出发游行时,再设法寻人。

当晚,何晓军就在中山大学那个凉亭里坐了一宿。

当然,为了打发时间的保持精力,他的这一宿就在练功中渡过。

不知是校园的环境合适练功,还是这个时光合适练功,何晓军感觉到了他这晚练的功,功效要比平日好多了,一晚下来,不但这两天马不停蹄的劳累已经完全消退,精神恢复到了最佳的状态,而且,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感官,好像也有了长足。

第二天的早上,天才露出一丝鱼肚白,静坐了一晚的何晓军,见到了校园运动场上那他前世读书时常见的、而到了这个异世之后却没有接触过的各种运动器材,心中生出了一种久违的感觉,不由自主地上前来到了这些器械前,进行了逐项的锻炼。

早上七点左右,在何晓军锻炼时还空荡荡的那个草坪,仿佛在一眨眼间,就从地上钻出了密密麻麻的人来般,在那颇大的草坪上已经塞满了人后,从四面八方、甚至从校外涌了过来的人,还在不停地加入,好像不把这片草坪塞爆就不甘罢休似。

见到了这般的情形,何晓军不由暗里叫苦,要在这人山人海中找几个人,那不是比登天还要难上几分?

快步登上了草坪边的一个小山岗,运足目力察看了一阵草坪上聚集人群的整体情况之后,何晓军终于有了一点头绪。因为,目力不凡的他,见到了黑压压的人群中有一个不大的方阵,这个方阵中高举着一面写着“外地学生声援团”字样的旗帜。

谢市长的两拉千金她们不是外地学生吗?她们应该就在这个方阵内吧?有所发现的何晓军,急忙向着这个方阵那边赶了过去。

虽然已经发现目标,而且,目标的距离也不远,但要在那人挤人、人迫人的情形之下,挤到人群的中央位置,比过五关斩六将容易不了多少。

亲自经历这乱哄哄秩序的场面后,何晓军不禁替谢市长的两位千金担忧。因为这样的场合之下,一旦失控,就是惨剧发生的时刻,谢婷婷她们姐妹那样柔弱而无经验的人,置身这样的场合确实相当令人担忧。

一身功夫的何晓军,虽然他已经运上了内力不住地拨开人流往前挤,但人真的太多、太密了,他挤了一身臭汗,也走不了多远的距离。

何晓军还没有接近目标,学校外面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响彻云霄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南京军民的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日本鬼子滚出中国”,“还我河山”……

校外传来的口号声就似号令,集中草坪的游行队伍听到了口号声之后,马上开拔了,向着校外涌了出去。

当人流往一个方向涌去时,你一个人想逆行或横走都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哪挤得过上千成万的人?

此时的何晓军也只好跟着人流向校外走,只是他在人流中,有意识地向着那外地学生方阵的方向一寸一寸地靠拢过去。

出了中山大学的校门后,望着眼前那浩浩荡荡、人头涌涌的人流,何晓军不禁给这次游行的规模吓了一跳。此时,置身人流中的何晓军,也无法准确判断这次游行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只是从眼前那人流塞满了整条街的情形估计,这次的游行应该不下于十万人。

刚才在学校的草坪上,何晓军已经大略推测了一下当时的人数,估计草坪上的人不下四万,而现在,外面街上走着的人,到来比校园内人强马壮多,双方的队伍汇合一起,还不超过十万人?

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的

上页当前第4页,共4页

跳至

页跳转

二二七复兴社的考察行动一四一用强势处理了纠纷二九九曾社长的打算促成这香艳疗伤四十二学会了用短枪五十一不速之客竟是雕楼的主人三六三乘船遇袭二一四阿梅她们姐妹的想法九十二并不公平的比试三零一受到两位省级要害部门老大的拉拢二一八给调戏了四更求花十四绮梦连连三十引蛇出洞之策与瓮中抓鳖计划三零五难消美人情三五二沦陷后的省城三零零戏弄佳人二五八初临省城五十八实地考察二八七无奈出击二十六何晓军的思想转变三零一受到两位省级要害部门老大的拉拢三四八天机子道长一四六突击小分队二五五船上赌局二二七复兴社的考察行动三十八受到了县政府的嘉奖一一八土匪开始试探攻击十七荒唐奖励的内幕一五一设伏六十七又增添了一样生涯三二四积极备战二一一餐馆的革新三五二沦陷后的省城三六九看不过眼的出手五十二确定了老人的身份三三四战火的迫近一七五司徒大小姐的大小姐性子八十一出手修车六十五生意开始起色一四八突击任务完满成功二五五船上赌局二二一香艳的惩罚三八六战区采纳了何晓军的作战计划三二五两套道家功夫造就了一个武林高手六十九醉香楼里卖艺不卖身的女孩二六七遭遇抢劫一六一只好带伤上阵一二五接过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十二应聘做教头四十二学会了用短枪二十五欲罢不能的畸形情爱二五六拆穿千局三更求花一一七突然在县城出现的匪踪八十五向县长索墨宝八十引诱两位萝莉下水二七四宴席中临时想出的生意三三五要改变历史三六七发现目标二零三突如其来变故二八一省城的形势七十八意外之事二三一还是被美食吸引住了二九八无限旖旎二三五被监视了三二四积极备战五十五辞行二二二再次被众金钗打败二一零几位卖艺姑娘对何晓军的倾心二四六以力制巧二六七遭遇抢劫二四七救助曾经跟自己动手的人七十四憨厚的大牛也有心事九十七帮助陈村致富二一四阿梅她们姐妹的想法九十五拳怕少壮二二零阿梅姐妹的担心事三五三又见美女特务一六二内功在绝境中得到了提升三更求花一零零二小姐拥趸团十八异世后的第一天生活三二一回乡二五一妥善解决了冲突三十三差点又要转世了三二二战争带来的影响三更二八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四十一军营的夜晚二六五入蜀三更求花九十九县长的两千金三三八离城移居山野五临时客串二八零暗夜暧昧三二三荣升市长的特别助理一六三在匪巢里制定作战计划二七二江沙帮二八四出手解围三一零游山遇险一七零劝投三更求花二五零拒绝招揽带来的冲突三一三再次出击三三七何晓军思想的再度转变三九七战火中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