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家丁待遇

庐山号这边觉得保留这么多银子去澳洲用处不大,土着肯定不认银子的只要有一定数量的银子能在内部循环使用就行了——里面有几个教授经济学和数学的教师准备到了澳洲后开一个澳洲中央银行呢。

各组列了很多物资清单,除粮食蔬果要大量采办外,种子牲畜农具甚至生铁红铜都在采办的范围内——日本红铜和白银是伴生的因为日本的冶炼技术落后分离不出来,庐山号只要将红铜中的白银提炼出来就差不多回本了,红铜几乎是白送的。

这些单子分别交给有兴趣的商铺去办理了,趁此机会西乡半兵卫问了一下金三多,能不能出售火器,长崎城主愿意出高价。虽然没见过这些人背的铁炮射击,但是能造出这无浆无帆便能乘风破浪的大铁船来,这造枪技术想必一定是高明的。

虽然知道这位打着仿制的主意金三多倒不在乎中正式步枪的技术外泄,船上造枪和造子弹的机器足有三十多台,要是买上几杆就能仿制出来,金三多也就没话说了——要是造枪造子弹真这么容易夏威夷共和国何必舍近求远,作为民用品枪支中正式市场上多得是。

现在庐山号船上的那些设备正在调试中,船上的一些枪械爱好者和会机加工以及钳工的人都集中了起来公关枪械。

对于卖枪这事金三多表示要商量一下,过几天给这长崎城主一个回复。

开了一个扩大会议。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卖,银子给够了为什么不卖啊。反正子弹卡在穿越众手里呢。等买来的子弹打光了,买回去的步枪就是一些烧火铳。短时间内穿越众对于日本政权以及朝鲜政权和明国政权都是没有什么兴趣的。等到穿越众真的要打过来的时候,估计那些枪支已经报废了吧,就是没报废,控制好卖出去的数量和子弹数量,也不会产生什么危险,毕竟生产线就在庐山号上面呢。

意见统一后,隔了二天金三多再次见到西乡半兵卫说:“这火枪我们是可以卖的。不过为了让你见到火枪的威力。还请让人在岸上竖一块靶子,用红漆漆了。”

西乡半兵卫问道:“靶子是没问题,请问诸位要从哪里试枪?”

金三多说道:“当然是从船上。”

“可是这里距岸边有三百多步。”

“足够了。我们的枪打得远一些。”

西乡半兵卫从没听说过能打三百多步的铁炮,就连西洋人卖的弗朗机炮也就这个射程。不过对方让自己去准备靶子,自然是有把握的,不多时,一块一寸厚的方形木板靶子从长崎城抬了出来。中间涂了一圈圈的醒目红漆。毛利城主也换了衣服,混在观看的人群中。

等西乡半兵卫再次上船来,金三多拿起自己的中正式步枪,对这位幕僚说道:“看好了。”

金三多瞄准射击“啪啪啪…”连续九声枪响过后,对面岸上三百米外的靶子已经近乎被打烂的状态。金三多目测至少有八枪上靶,不是现役军人。这个成绩还凑合。

西乡半卫兵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铁炮是连发的!”

“九连发。”

“请诸位稍等,我回去商量一下。”

别说西乡半兵卫被镇住了,就是那躲在人群中看热闹的毛利城主也也被震住了。这是什么力量,三百多步外铁炮打的及其精准不说还有破甲能力,要是毛利家掌握了这技术。德川幕府怎么还敢欺压毛利家。

等西乡半兵卫回来和城主一说,这九枪乃是一支铁炮连续射出的。又一次镇住了这位城主——本来大家都以为是一群铁炮才能打出这个效果的只是射程远一些——前装膛线步枪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因为填装子弹不易(要用锤子将子弹从前面砸进去),更多的是作为猎人和贵族打猎用,不过意外的是船上当时并没有冒出白烟。

明白这一切后,毛利城主也知道原本准备出个几百两的价格是不行了,说不好要走当年种子岛的价格。最后毛利城主道:“给我清点库存黄金。”

一番清点下来,这黄金库存居然有五千多两,也就是长崎城挨着长崎港,这里的繁华自然影响了城中的收入,不然仅靠领地上的产出是远不足以凑出五千两黄金的。

“半兵卫,你带着这五千两黄金再去一次。能买多少买多少。”此时日本的铁炮制造技术已经相当高明,就连戚继光抗倭的时候都说到这明朝火器居然不如倭寇——这里说的主要是质量,明朝火器的样式足足有几百种。

毛利城主想当然还是以为买回几支来以后呢,一并仿造,说不定这日后征夷大将军的位子就要换成毛利家了呢。

这边毛利城主处在得意之中,庐山号的众人搞不清要卖多少半自动步枪给长崎城才好。日本铁炮的最高价格历史上是有记录的,那就是铁炮第一次传入日本,种子岛城主用两千两黄金换了两支火绳枪。可是这价格明显太黑了,这种交易根本无法持续做下去,葡萄牙人大约也明白这个道理,第二次收了一个日本女人后又教了种子岛的工匠打制铁炮技术——要知道日本女人是不值钱的,就是远嫁外地,聘礼也不过是几石稻米——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长期航行船上的葡萄牙水手们饥渴的厉害了。

最后有经济学的老师想出一个主意:“咱们就说这枪支和弹药和黄金是等价的。按照他们送来的黄金重量卖给他们枪支弹药。”

这个观点倒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既保证了利润,又不至于让其感觉到是天价。

5000两黄金是按照明朝一斤十六两计算的。每斤600克多一点。换成公制就是187公斤黄金——零头抹掉,这黄金不纯。一支九连发的中正式步枪带弹药重4公斤。7.92毫米子弹一发重25克,这样卖给毛利家25支带弹步枪等于一百千克黄金,凑个整3500发子弹重量还是略微超过87千克的。想必这个数字,毛利城主说不出什么才对。

果然,听这个报价西乡半兵卫大大的惊喜,原本想着能买到十支八支的就算完成任务了,哪怕是对方以为奇货可居只肯给三五支连发铁炮也不是不能交代——城主那点心思大家都明白的。

金三多还让西乡找人来,学习这中正式步枪的拆卸。分解,清理以及装弹,保险,开火等步骤。

看着对方的大名肯放下架子手把手的教城中的铁匠分解步枪,西乡半兵卫心中的感动那是无以复加——金三多也没办法,船上就他一个会日语口语的,枪卖给别人总得让人打响以及维护吧。好在中正式原本就不是一把以结构复杂见长的步枪。手把手的教了几个人十几遍后,终于都学会了。

这笔军火生意谈好,毛利家给招来的流民也开始登船了。此时给移民住的宿舍都完成了改造,屋里的电灯开关都被改在了外面统一进管理——避免这些人整夜的玩电灯——反复开关也是影响电器寿命的。

至于毛利城主招募来的这些流民五花八门,估计连大牢里面都清空了——但是有一些虽然没带武器,但是从其行动举止仍能看出是武士出身——庐山号上面这么多退役的职业军人不大可能看错的。

这些武士出身的浪人和一般平民分开处理。有家眷的和家眷住一个宿舍中,没有家眷的几个流浪武士住在一起。

流浪武士也是无奈之举,自从日本战国时代结束后,各国大名纷纷遣散多余的部队——对这些大名来说战争时期可以多养些兵马,和平时期有多大的碗吃多少饭。不然德川幕府一个聚集浪人图谋不轨的帽子扣下来,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有一家大名甚至只是因为修复被地震损毁的城墙就被夺了封地。

而九州作为日本历史上反幕府统治的大本营。浪人和流浪武士比其他地方更多一些,好一点的做些短工度日,也不乏有聚起来打家劫舍啸聚山林的主。这些日子长崎城除了清空了大牢外,还将附近没工作以及没家徽的主都抓了起来,很是对附近的城下町扫荡了一番——要说有几个是自愿来的那就天知道了。

庐山号的人对此也不在意,反正运到澳洲南部去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了——想游回家去,企鹅也回不去的。

同时粮食水果以及种子农具等物也一一上船,庐山号开动一个船上用的吊车将货物从那些木船上一一钓上甲板来。

在长崎停靠了一共九天的功夫,人员和物资差不多都装上了——这次时间稍稍紧张了些,长崎城共运来船上两千多人,大部分是拖家带口的。虽然没凑足三千,但是庐山号上下已经很满足了,朝鲜那边未必能找到这么多人,说到底还是要以明国的人口为主,多一些外人只是为了不让一个地方的人抱团而已。

在这九天中,虽然毛利城主对新式火枪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基本不会有太大的进展了,可是庐山号上面的枪械爱好者们用两个实验用的坩埚以及船上造枪用的机械,居然造出了一支熟铁步枪来,是用黑火药发射铅弹的后装膛线燧石步枪。

经过测试,这支步枪连开十枪枪膛才发热到危险地步,而且在150米的距离上仍有破甲能力,250米的距离对无甲的人仍有很大伤害,子弹平射最远能飞到500米。500米外就没有动能了,这还是因为只用了圆头铅弹技术。

虽然枪支的制作中用了现代的机械加工,可不管是熟铁还是木质枪托等都是来自十七世纪1628年的长崎港。这对庐山号上面的穿越众来说,这一科技无疑是划时代的。同时这也是比较适合十七世纪军队装备的武器——只是领先了这个时代的火枪半步而已,而且这种燧石火枪的弹药他们想弄多少就能弄到多少。

有鉴于此。庐山号在长崎多停留了一天,又买了些生铁和火药以及硬木才离开。

第十天离开长崎港。去和李银花约定的地方转了一转,居然有三百多人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等在海岸边。只是这些人中青壮男子极少,老人也很少,以妇女和孩子为主——老人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很难长寿,男子也大多因为捕鱼遇到风暴死难,所以这济州岛上多少年来都是男少女多的。

只是接下来的釜山之行并不顺利,长崎港的人看到这无帆而动的大铁船后虽说是一阵慌乱,可终究有地方官员上来搭话。釜山港的朝鲜官员和军民商人看到庐山号这无帆而动的大铁船后跑了个干干净净。

这也是釜山港多年来对付倭寇的习惯——等贼自去。那些倭寇是不会攻击坚城要塞的,等在地方上掠夺够了,自己也就走了。在附近的海面等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结果没看到一个活人来的庐山号只能恨恨离去。离开釜山后又去了一趟济州岛的北部,也就是今天济州市所在。

果然这里的官民看到庐山号的大铁船后也是纷纷退回城中,但是有资格进城的只有官员和军队以及商人工匠,那些被流放到济州岛的贱民不在此列。他们只能在城外的地窝子居住。这次庐山号也想明白了,反正招来人才是真的。于是洛杰船长开着救生艇带着李银花,用电喇叭向岛上的人喊话。

“澳洲招工啦,顿顿白米饭,干活有房子住,有银子拿。种地。做工都可以,干满三年后分地。大家不用在这里做罪人了,和我们去澳洲吧。”其实李银花只喊了一遍她在救生艇上面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安抚那些想上船的人,然后电喇叭用复制功能将其复制后,就在海边向济州岛的罪人之后们进行宣传战。

话说济州岛上面的罪民们活的不比奴隶强多少。等有一个人从地窝子里跑向岸边后,更多的人也跑了过去。在这里进行了三天的宣传战。因为很多罪民家中根本没第二天的余粮,城中有粮的地方那是上等人住的不可能让他们进去,因此很多原本不情愿去澳洲的为了活下去也只能上了这贼船,好歹人家说了有吃的有住的不是,总比眼前就饿死强。

在这里招募了两千多朝鲜朝廷的罪人之后,庐山号离开了济州岛。

现在庐山号上面加上五百穿越众已经有五千人了,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有五千斤,庐山号从长崎港买了近百吨稻米但是仍感觉有些吃不消,这才五千人按照目标一万人来计算,一天五吨稻米,只怕船开到澳州南部没多久就要吃完了——可是日本稻米也不便宜,考虑价格因素庐山号穿越众觉得只要粮食能够支撑到庐山号到越南或马尼拉就可以了。

现在船上的移民不论是日本的还是朝鲜的都很满足,每天白米饭吃着,佐餐的是日本特产腌萝卜和鱼肉——当年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也就吃这个,很多日本朝鲜百姓都是吃饭前先哭一会再开饭。

不少庐山号上的学生以为是十七世纪民俗——还是金三多问了之后才告诉他们,很多人一辈子到死都没吃到过这样的好饭食而且能吃饱。还有一个朝鲜人告诉金三多,他认识一个朝鲜的富商,这位曾经也是个苦出身发迹后每天只吃酱油拌白饭,因为这主穷的时候觉得每天能吃上酱油拌白饭就是人间美味了——你还能再小气一点吗。

下一站,庐山号直接闯入了天津港。面对这小山一样大的铁甲船,天津附近几个临海的卫所不是紧闭寨门不敢出战,就是四散奔逃。这里最大的战舰也就几十吨的被称为苍山铁的舰船,开过来也就是给庐山号挠挠痒痒的命,福船没看到不知道是藏起来了,还是没有。

到了这里就用不着翻译了,在这里庐山号的铁喇叭开始用汉语广播了:“澳洲招工招兵,家丁待遇,每月发饷,绝不拖欠,一天三顿,顿顿白米饭。有技术的工匠从优。”

有明一朝,中后期卫所制度崩坏,有战斗力的部队只剩下了各级官员的家丁——这些家丁都是各级官员养的,自然是粮饷不缺战斗力也强,卫所剩下的士卒说是官兵可是终年难得一饱其实和乞丐也没什么区别了,这明朝家丁制度算是军阀的雏形开启了兵为将有的一个先河早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三百年。他们别的可能不懂,可一听家丁待遇那真是发了疯一样向船上跑——家丁可是能吃饱饭每月还有几两饷银的存在。

明朝毕竟不是避战为主的朝鲜,虽然大部分地区也是使用贼饱自去这招来对付流寇以及蒙古和女真侵略者,但是天津卫的官员一看只几个时辰功夫就跑了几百人去那大铁船上面,这里面还有不少人是天津卫的军户和匠户。这样下去,御史弹劾一本吃不了兜着走啊。

最后一个天津卫的倒霉蛋指挥使杨毅被要求在不辱国体的情况下,把这帮所谓的澳洲人以及大铁船打发走。天津卫,顾名思义,这是北京城的卫城,哪能让人这么嚣张的在这招兵买马。最开始这波人也想动用武力驱逐来着,结果用佛朗机炮刚刚打了一发实心弹,就听“当”的一声钢铁交鸣之声,然后那大铁船上雨点一般的炮弹就落下来了。炮手们被打的七零八落,那炮弹射速之快简直难以想象,就像被几百门佛朗机炮围殴一般。

第291章 要烧无色玻璃第173章 沙子计划第233章 各忙各的第253章 走不走第288章 王子号船长日记第234章 出油了第77章 不安分第193章 狮群第248章 神奈川第10章 战果第167章 问答第145章 非常安全第78章 六月二十二第276章 生意第18章 赎身第72章 汉斯人买舰第283章 绝不还价第293章 正好一起杀第221章 又是一年春第220章 五五二十五第116章 收官与蛙跳第271章 金丹大成风火天劫第89章 风云起第134章 杀虎关第103章 川军团第291章 要烧无色玻璃第214章 收复台湾(上)第84章 国防线第42章 机不可失第26章 整编师第134章 杀虎关第283章 绝不还价第186章 铁和血第40章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116章 收官与蛙跳第79章 整训之师第198章 三笑缘第41章 错不在我第49章 错有错着第129章 故人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205章 新疆王的决断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176章 空投特种弹第238章 元首来河北第140章 师兄弟第120章 见面第98章 川军誓师第2章 独立排第71章 斗到底第41章 错不在我第51章 老衲能吃第78章 六月二十二第274章 招募移民第66章 去县城第216章 老鼠过冬第147章 捷电第149章 最后一课第35章 恩怨情仇第182章 再赴战场第130章 中奖第60章 他们养不起第179章 不一样第272章 金三多第168章 新三皇同盟第275章 家丁待遇第225章 黑心子弹第276章 生意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25章 外交困境第95章 大海战第109章 坑道掘进第130章 中奖第172章 都不容易第75章 动脉建设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98章 三笑缘第189章 还来?第182章 再赴战场第215章 收复台湾(下)第90章 表态第110章 争夺城关第191章 特战延安第156章 桂系入晋第295章 初到贵境第154章 两盘菜第227章 转手生意第239章 我大清第296章 蝎王猎手第199章 炮弹第24章 无耻言论第118章 强渡黄河第101章 七月一日第211章 重建第三师团第23章 增产第73章 怕什么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28章 刮刮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