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

周月如大步走在路沿上,这样可以避开路上几道深深的车辙,踩在那上面凹凸不平,不但容易崴着脚,也会把脚底磕着痛。

初春的时节,路边的农田里还有些农人在劳动。往日车马如流的官道上冷清清的,有一些零落九六的百姓背着行李,从北往南行走,或许是要去安庆府城避灾的,也或许是往南投奔亲戚,还有人挑着担子,估计挑着东西去城里卖,却因封城返回的。

桐城已不远,路边开始有零散的民居,大部分都铁将军锁门,但从两家门前过时,发现里面还有人在走动。

“他们难道都不怕?”周月如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几日天气似乎又冷了一些,但这趟路走下来,还是有些发热。

远处一声大鞭炮一样的声音远远传来,周月如抬头往前方看去,桐城方向的天际上,有一道白色的烟雾。

路上行走的人纷纷回头查看,周月如停住脚步,片刻的功夫,又一声炮声传来。

“是…号炮!”周月如突然想起,前日封城时操演的时候,曾在门楼上放过,是一根铁管子。

路上的行人显然也有些惊慌,纷纷加快了脚步往南。他们是往南可以赶路,周月如却是往北,她停在原地,不敢往前迈步。

正不知道如何是好,前方拐弯处跑来两个农民,他们仰着头,拼尽全力的跑着。

两人飞快的跑近,一个背着行李的人大声问道,“桐城怎地了?”

跑在前面一人大口吸气,只喊出一声“跑”,随即便一晃而过,

周月如脸色一变,赶紧朝着第二人问道,“是否流寇来了?”

第二人朝着众人连连挥手,也没有减速,竭力吼道,“在…打桐城,骑马的…来了。”

路上众人一呆,随即有一人尖叫一声,跟着那两人顺着官道拼命往南跑。

远处果然有哒哒的马蹄声,周月如惊慌失措,也跟在一人之后往南跑了几步,突然停下来,庞雨说过的话出现在脑中。

“你们不要走官道!”周月如朝着朝南的那些背影尖叫道,“把东西丢了往西边跑,进山去!”

一群急奔的背影扭动着狂奔,没人理会她。

周月如满脸通红的一跺脚,往左右一看,西边一片稻田外就有丘陵,一些坡度稍大的地方并未耕种,坡底附近长满杂草。

当下提起裙摆朝着丘陵拼命跑去,官道上的蹄声逐渐清晰,周月如在田埂上发足急奔,凹凸不平的硬泥路在平时是硌脚的,此时却完全没有感觉。

前方的丘陵在视野中剧烈的摇晃着,田埂快跑完了,呼吸越来越急促,腿脚却没感觉到疲惫,在如此急迫之中,周月如还是偷空回头看了一眼,官道上还没看到骑马的身影。

但似乎有几个身影跟在自己后面,周月如不及细看,拼了命接近了丘陵,这座丘陵旁边有几座坟包和一片竹林,田埂过来的道路穿过坟包和丘陵之间,自己要是能绕过丘陵当然最好,但似乎蹄声已经很近了。

杂草触手可及,周月如一头扑入草丛,顾不上喘息便抬头往北看去,一个红衣的骑手刚刚出现在拐弯处。

再看来路上,方才发现的几个身影是一男两女,两个年轻男女手中各抱着一个孩子,他们已经跑不动,躲入了几个坟包之后,跑在最后的是一个老年女人,她背着一个蓝色的包袱,仍在田埂上的缓慢的跑着。

“别往这里跑。”周月如在心头想着,恨不得朝那女人大叫,但那老女人撑着腰,一手托着包袱底部,仍然跌跌撞撞的往这边跑来。

骑马的身影飞快的接近,有人喊叫了一声,一人飞身下马,沿着田埂大步追来,周月如透过草丛,能看到他手中雪亮的刀刃。

周月如心头狂跳,在草丛中缩了缩身体,把头趴在地上,不敢再做出丝毫的动作。

眼前全是密集的草叶,耳中除了那轰鸣的蹄声,还有那老妇激烈的呼吸,她的喘息就像是在剧烈的拉动风箱,显然已经拼尽了全力。

剧烈的呼吸中断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跌倒的声音,然后呼吸声继续响起。

周月如微微偏头,在草丛缝隙中看到那老女人已躺在地上,刚好在坟包的位置。

一双黑鞑靴出现在她身边,追来的人影已来到老女人身边,距离周月如藏身的草丛只有几步远,周月如抬高目光,透过遮挡的草影,还是能看出是一名红衣的少年。

他提着锋利的腰刀,一脚踏在老妇的身上,高高举起了腰刀,忽然察觉有异,一抬头看到了坟包后的两大两小。

双方都是一惊,四人惊恐的看着那少年,年轻女子低低的惊叫,旁边的男子赶紧伸手压着她的手臂,示意她不要说话。

那红衣少年动作顿时停下来,周月如的心都跳到了喉头,那年轻夫妻显然看到了周月如藏身的地方,要是他们被抓住,很可能交代出周月如的位置。

官道上的大队骑手往前一路追击,迅疾的追上了沿官道逃窜的人,将他们全部俘获。

有几个红衣骑手停在田埂处,看向这个方向,似乎在等这个红衣少年人,从他们的角度看不到坟包之后的四人,更听不到几人说话。

正当周月如以为自己也在劫难逃之时,少年人眼中出现了复杂的神色,他并没有大声叫喊,也没有举刀过去砍杀那夫妻。

那男子抖动着手,从怀中摸出一个钱囊,举在身前低声哭道,“求千岁爷爷饶过我一家人,这些银子孝敬千岁爷爷。”

那少年人没有说话,也没有继续看坟包的方向,只把头埋下看向地上的老妇。远处的几个流寇并未起疑,仍在原地等候。

那男子看到了希望,赶紧接着道,“求千岁爷爷放我一家人一条生路,日后我等每日给千岁烧香求福,终生不敢有断。”

那红衣少年沉默片刻,这短暂的沉默,周月如感觉如万年般漫长。

官道上抓住的百姓被聚在一起,有人让他们跪在成一排,几个红色身影提着一种更大的刀在比划。

周月如心惊胆战之中,少年终于低声开口道,“捂着孩儿的嘴,有声就全杀。”

他依然看着地上的老妇,给远处人的感觉,似乎是在问那老妇的话。

夫妻俩赶紧各自捂着怀中孩子的嘴巴。

官道上哭喊一片,周月如看去时,一人已经身首异处。

年轻男子似乎想到什么,又急迫的道,“求千岁爷爷饶过我老母,她已六十有余,千岁大恩!”

地上躺着的老妇终于喘过气来,她听了忽然开口道,“有伴当看着了,千岁杀老身罢了。”

年轻男子急道,“娘你…”

少年不等他说完,举刀猛地扎在那老妇心口,老妇脑袋向上一弹,脖颈紧绷着,嘴巴大大的张开,随即脑袋一歪跌回地面。

年轻夫妻紧咬着嘴唇,脑袋不停的抖动着,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两个小孩眼睛睁得大大的,眼中满是惊恐,嘴巴都被夫妻俩死死捂着。

周月如屏息静气,看着那少年抽出刀来,锋刃上殷红的鲜血那样刺目。

少年在老妇的衣服上擦了刀,把蓝色包袱打开装模作样翻找片刻,最后往那两大两小看了一眼,缓缓往官道走了。

待他到了官道,等候的几名流寇一起大声叫嚷几句,便上马往南边飞驰而去,再无人留意这边。

周月如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那一家四口在坟包后看着老妇的尸体,低低的啜泣着,近在咫尺的亲人,却不能去触碰。

过得片刻后,男子擦去泪水,抱着孩子朝老妇磕了两个头,随即一手拖着女人,借着竹林的掩护,往西南方的丘陵去了。

周月如粗重的呼吸两口,趴在草丛缓缓往西面爬去,草丛中锋利的草叶在她脸上和手上割出许多的血口,竟然也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终于爬到丘陵的背面,再也看不到官道的方向,周月如才站起身来,头脑一阵眩晕,在原地站立片刻后,认准方向,顺着丘陵间的小路往桐城的城西赶去,此时天色渐渐黯淡下来。

……

夜幕降临,桐城城外一片漆黑,不知那些流寇隐伏于何处。

桐城的城墙上灯火通明,每隔五垛就有一盏高灯,明亮的的城垛之后是密密麻麻的社兵,东作门至南薰门作为防守的重点,设置是每垛两丁,每五十垛有一个十人的支援小队,也是社兵,三个中队的壮班分别驻扎这三个城楼,另有一个中队在窦家桥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这段防线。

向阳门城楼内,杨尔铭脸色沉重的坐在案前,一边看着庞雨的城防图,一边听着庞雨的汇报。

“流寇突袭向阳门之后,有百余红衣骑马者由官道到达,见未能夺取向阳门,有多半骑兵顺官道往南,留在城外的骑兵只有五六十之数。”

杨尔铭紧张的问道,“他们为何放过我桐城,却往南去了?”

“据小人获得的消息,他们在庐州也是如此做的,应是截断官道,堵截百姓逃走的通路,如此也可阻止消息传递,为下一步攻打安庆其他县城提供便利。”

“原来如此。”杨尔铭粗粗的吸了一口气,有些担心的问道,“今日才一两百流寇而已,差点便攻克桐城,庞班头你觉得,咱们能否真的守住桐城?”

庞雨看着杨尔铭坚定的道,“今日虽险,但属下却比昨日更确定我们能守住,大人是一城人心所系,更应坚信此点。”

“哦?为何庞班头更确定了?”

庞雨躬身道,“先说流寇,昨日之前属下也从未见过,但今日赶到城墙之后,属下仔细查看紫来街流寇,以及其后赶到的骑兵,有些浅见可供大人参详。”

杨尔铭点点头,庞雨接着道,“首批乘马车突袭的流寇皆为青壮男子,此股流寇担当突袭锋头,必是流寇精锐无疑,其攻击狡诈迅速凶狠,差点夺取向阳门。第二批骑马赶到的流寇,少年人居半。这两批流寇来说,其人皆着红衣,未见有人身着铁甲(注1),兵器多为腰刀、长刀,部分为狼牙棒大斧短矛,有二三成配备弓箭。其弓箭在开初射杀城头数人,因守城社兵探头张望,常停顿于垛口不动,其后城头设好悬帘,社兵不露头投掷,流寇弓箭几无杀伤,其后流寇便无其他后手,可见其并无多少手段反制城头,守城之时咱们是占优的。”

杨尔铭听得有些道理,没想到庞雨一会能看出那么多道行,感觉稍稍放心了一些,他转头看向漆黑的城外,还是有些担忧的道,“今日到的只是流寇前锋,不知是否还有大队在后,他们那大队恐怕有其他手段。”

“从属下掌握的消息看来,巢县、庐江已被攻克,合肥县情况不知。流寇行军甚速,巢县逃来的百姓提供的消息看,流寇是二十二日到巢县,与他们攻击合肥的时间大致相等,间隔大约两天之后,开始攻打庐江,也即是说这几处不是同一股兵力。流寇应是在庐州分兵,攻打附近各处城池,他们可能还会同时攻打舒城。从这些消息推断,流寇的攻击强调速度,攻击一处县城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只要我等众志成城,流寇必定知难而退。”

杨尔铭突然看着庞雨道,“若流寇是分兵攻打桐城,那便就今日到的,不过数百人而已,若是他们要往河南退走,便不会有大队前来,就是这数百人而已。”

“如此自然最好。”庞雨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城楼道,“即便流寇大队前来,桐城有两千多社兵,属下将壮班部署在东南三个城门,只要确保城门不失,即便流寇攻上某段城墙,也只能上来少许。”

杨尔铭连忙摇手道,“万不可让一人上来。”

庞雨拱手道,“大人请放心,我桐城壮班虽是创立不久,但今日已出现许多忠勇之士,一定能护得桐城周全。”

“庞班头费心了,听你这一番话,心中也有底了不少,本官还要跟江之淮、王文耀一同巡查城内各坊,城头就请…”

正说到此处,城内一阵阵紧迫的梆子声,杨尔铭愕然停住说话,一名快手急急跑入门楼道,“禀大人,城内起火了!”

……

注1:流寇的装备问题,在崇祯十六年的记录中,张献忠所部侦骑晚间侦查,听到河对面的骑手有甲叶摩擦的声音,以此判断是官军哨骑,因为“只有官军有甲”。流寇在多次与官军作战中,肯定是缴获有铠甲的,所以判断流寇是极度强调机动性,但即便保留下来,在逃窜之时也会首先丢弃,至于当时有人记录的高迎祥所部三万重甲骑兵,一点不靠谱,有三万重甲骑兵何用抱头鼠窜,早就问鼎天下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残营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场第一百五十一章 前夜第十七章 站队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四十四章 物理引子第四十九章 暗黑第十七章 站队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第一百六十章 旧人第五十七章 公道第七十六章 名声第一百三十七章 仓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开漕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十章 按揭第一百零七章 老爷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七十五章 时刊第八十章 静立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二百零五章 水营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场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备第四十九章 暗黑第四十三章 汇集第七十章 泽社第十一章 干一行爱一行第九十五章 腊八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缩第一百六十章 旧人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狭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阵第一百一十七章 圆筒第八十章 静立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选第四十章 心思第四十二章 士绅第二百六十一章 赛点第一百九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杀第七十六章 名声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贼第一百七十章 书办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头第五十四章 平乱第三章 退婚第二百四十四章 战报第一章 恶隶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选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十章 按揭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三十章 吏目第二百二十六章 惊魂第二百六十一章 赛点第一百三十七章 仓子第七十一章 钞法第十九章 估值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五十三章 张扬第七十三章 风骨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一百零九章 城头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七十五章 官贷第二百六十九章 市场第二百三十九章 尸山第八章 申明亭第二百零一章 拦路第八十章 静立第六十章 迷雾第二百五十章 陈于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闯王第七十章 泽社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二百六十三章 夺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群殴第一百五十章 通几第十九章 估值第四十二章 士绅第八十六章 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