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

一座座竹梯翻倒下去,流寇纷纷后退,终于一阵铜锣声响,步兵落荒而逃,在城下留下了几十名死伤,逃远的流寇有些人坐卧在紫来街上,大多都是被石头所伤。

东墙上欢声雷动,社兵们兴高采烈,这一波流寇的表现九六差劲,让社兵们感觉自己的力量非常强大,流寇也不过如此。

庞雨听到附近有人大声鼓动社兵,都是些桐城的生员,协助东城的士绅以王文耀为首,总共有十名生员,间隔部署在整个东墙,这些人不停的向社兵灌输流寇的凶残。

昨日入城的难民,带来了巢县和庐江杀戮的消息,从昨晚到此时,已经传遍桐城。庞雨希望把百姓的恐惧转化为战斗意志,眼前这些生员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那千余流寇搀扶起伤兵,在墙上的社兵大声叫骂声中,往紫来桥退了回去,接着那些红衣射箭的弓手也陆续退出,流寇似乎没有其他手段了。

城外的流寇继续安营,骑兵散往郊野地方让马喝水吃草,摆在城下的流寇步兵无人理会,城壕对面黄旗下的贼首停在原地,与身边两人不停的商议着什么。

庞雨心头也比较放松,作为主力的社兵士气高昂,面对危险没有一哄而散,后面的仗应该比较好打了,希望流寇能早些知难而退。

今日流寇的第一波攻击几乎没有威胁,在庞雨的想象中,攻城就该像魔戒里面那样,有高过城头的攻城车,还有投石车、撞城车等等,那样的话桐城恐怕难以守住,但看起来流寇的确是轻型兵种,器械就是就地取材做了些竹梯。

如果就是这个水平,那庞雨认为桐城基本就守住了,古代攻城就是要逾越城墙,流寇今日的攻击手段单一,不足以攻克城墙。

整个下午流寇没有再攻击,但又有一批红衣者过桥,这些人大多手持弓箭,比第一批的弓箭还要多,同样的三五成群散入紫来街,接着有一些步卒挑着担子在两岸往来,大约是给这些弓手送来的补给,至于那批弓手的作用,庞雨觉得是要控制紫来街,防止守兵晚上过河偷袭,当然庞雨根本没那么想过。

夜幕渐渐降临,桐城之上高灯尽数点燃,又添了不少灯笼,因为刚过大年不久,城中灯笼数量庞大,将整个城墙照得如同白昼。

城下开始送来饭食,社兵就在城头用饭,轮流在草厂中休息。城下络绎不断的百姓,将砖石灰瓶等物送到城头,连妇女小儿都在帮忙搬运,整个桐城都动员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

城外旷野上的的同样灯火辉煌,无数篝火和灯笼如满天繁星,从东郊一直蔓延到南郊,流寇的规模之大,远超庞雨的想象。

他们的营盘中人影幢幢,还有连绵不断敲打木头的声音,不知是在扎营还是在制造器械。

庞雨沿城墙巡查一周,查看其它三面城墙的情况。

北墙方面,流寇那队骑兵下午登上西北角的观野崖,此处山顶位置高于城墙,他们直扑此处,显然预先取得过情报,或者是在附近有向导,才会知道此处是城防的一处薄弱环节。

春节时庞雨坚持搭建的木台发挥了作用,壮班的弓手依靠木台的高度,牵制了观野崖上的流寇,没让他们压制城头,那些流寇骑兵试探一番,发现没有优势,便离开了观野崖,双方伤亡都很少。

城南的流寇只是朝城头发箭,并一直绕行到西门,东面铜锣敲响之后,他们才撤回营寨。

这几面城墙上各有一名官员,周县丞在西墙,杨尔铭在南墙,徐典史在北墙,更有许多里老士绅在城墙协助,江之淮、蒋臣、姚棐孙、方文等都在城头,这些人并不强壮,但都是民间声誉比较好的,在社兵中有很好的影响力,在守城战中起到了骨干的作用。

与民乱之时不同,那时百姓、士绅、衙门互相对立,主要还是利益之争,但现在面对流寇之时,官民同仇敌忾,因为巢县和庐江的消息表明,一旦流寇破城,才真是官民一体玉石俱焚。

所以此次官民关系和谐,县衙得到了民间各阶层的一致支持,杨尔铭来到向阳门的时候,虽然面色憔悴,但疲惫中有一丝欣慰。

跟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周县丞,他今日在西墙值守,虽然有流寇经过,但没有发生任何交战,如果就这样打退了流寇,他既无危险又有守城之功,看庞雨的时候也特别顺眼。

少年知县原本一副严肃神情,看到庞雨顿时露出笑,“庞班头的预案可谓周密,但流寇今日无功而返,明日定然还要前来,城墙上还不可松懈。”

“属下理会得。”庞雨拱手回道,“所有社兵都不下墙,晚上轮流休息,当可保持体力。今日流寇新到,虽然初攻不利,但毕竟人数众多,估计明日他们怎样都还要打一下,人数必定要比今日还多。”

杨尔铭指指不远处的王文耀,“士绅捐银献物,百姓踊跃守城,人心向背一目了然,定无让那流寇得逞的道理。”

“如大人所说,白日获胜之后,百姓有了底气,东墙士绅今日在城头督战,确实帮了大忙。”

杨尔铭又皱起眉道,“说起来,衙门此次还不如士绅。春节之前收本色之时,特意叮嘱要多存粮食,以备守城之用,前日备战之际,预备仓、丰豫仓竟然仍是颗粒无存,银库亦是空空如也,本官,本官…”

他一脸激愤,年轻的脸上丝毫没有掩盖情绪的意思,虽然话没有说出来,看得出他对户房和各仓都颇为恼怒。

庞雨不太担心粮食和银子,因为城中粮店里面有粮,士绅捐助了银子,今日他在城头许的奖励就是用的那银子,就算预备仓、丰豫仓无粮,也不至于影响城防。

反倒有些为唐为民担心,他惯着那袁仓子一杆人,此时还打库粮的主意,必定会触怒杨尔铭。

周县丞与唐为民关系尚可,听了没有接话,庞雨赶紧转圜道,“想那预备仓、丰豫仓流弊已久,非是如今才这样。好在流寇不会久留,城中粮食应是够的。”

杨尔铭看向城外的灯海,长长叹一口气道,“只是可怜了城外的百姓,天黑之前本官看到南郊有些百姓被骑兵掳获,不知能否保住性命。”

庞雨没有答话,东郊也有不少百姓被抓,甚至昨日紫来街上都有不少,流寇突袭向阳门失败之后,在紫来街上搜出了上百人,都是留在家中死活不愿进城的。

原本县衙的打算,是获得明确警讯之后,这些百姓自然就会进城。结果没有等到警讯,流寇一个突袭,所有城门都关闭了,这些人成了瓮中之鳖。

庞雨难以理解这些人,竟然对流寇的逼近不闻不问。他们中很多人不进城,都是怕县衙乘机烧了他们房子,当时哭天抢地,终于成功保住了他们的房子。现在被流寇抓住之后,依然是在紫来街上哭天抢地,但此时再没人理会他们的感受了。

他也不想说这些人,城外有数万流寇,数千骑兵,桐城壮班是没能力去救人的,提起他们只能是自寻烦恼。要是早知如此,该把刘秀才锁在东来楼里面,留给这些流寇。

那周县丞估计也不想提,转了一个话题道,“庞班头估计,城外流寇统共有多少人?”

庞雨指着东北方,那边的天际上有朦胧的光晕,“大人你看那边的光比其他位置亮,定是有后续的流寇在官道扎营,加上已到城外的,必定超过四万人。”

周县丞吸了一口凉气,一时说不出话来。

庞雨安慰道,“人数虽多,但能战者应该是红衣为首,白日攻城那些人战力平平,来多少也攻不下咱们桐城,请大人放心。”

杨尔铭指着城外大声道,“我等官民一心,必能胜那流寇。”

……

子时之前,流寇大营逐渐暗淡下来,桐城四野恢复平静。

城墙上依然灯火通明,庞雨刚刚完成夜间第二次巡城,回到了东作门的城楼,他也打算休息一下。按他估算的流寇攻击时间只能持续五天之内,今天也才第一天,还需要坚持四天,必须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才能在白天精力充足的应付进攻。

进楼之前庞雨往紫来街看了一眼,突然发觉不妥,当即停下脚步,只见紫来街上火光闪动,连续出现了数十处火点,火光中能看到无数晃动的黑色人影。

庞雨高喊道,“敲锣备战!”

旁边的快手还不及敲锣,密密麻麻的亮点在庞雨的眼前升起,它们划过天际,将明亮的轨迹画满夜空,有的直射墙上的悬帘,也有抛射的火箭,针对的目标是城墙上的草厂,城头上噗噗之声不绝于耳,被火箭射中的悬帘和草厂很快开始燃烧,墙上浓烟弥漫。

紫来街上弓弦震响连成一片,几乎没有间隔,庞雨估计至少有数百名弓手在发动夜袭,他们躲在房屋之后,用火盆给火箭点火,射速非常之快,短短时间至少有三千支火箭射向东墙,城头上的悬帘几乎都着火了。

墙头浓烟滚滚一片混乱,值守的社兵手忙脚乱的救火,城头每十垛有一个水缸,但面对众多的火点几乎没有作用。

在最初设计悬帘的时候,是用布匹测试的,木架也就定下规格,用数层折叠的厚布打湿水之后挂在木架上,可以抵挡火攻,但木架做好之后发现没有那么多布匹,就用棉被代替,而棉被加水之后重达数百斤,会很快把木架压垮,于是便直接将干的挂在上面,同样能起到防箭的作用,这样一个疏忽,在此时酿成了恶果。

“把草厂里面的火雷、火罐搬走!”庞雨朝着两边大声叫喊,视野之中到处都是飞舞的火箭,在漆黑的夜里十分刺眼。

城墙上到处是惊慌的叫喊,庞雨转到女墙一看,北边和南边的城墙上同样火光闪动,流寇显然是针对悬帘而来,至少有超过半数的悬帘在燃烧,因为悬帘是挂在垛口外边,恐怕很多都难以扑救。

庞雨万万没有想到,流寇竟然能在夜间组织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各处铜锣声急促的响起,东作门大街上待命的两班衙役开始往城上运水,但庞雨估计恐怕难有效果。

此时城墙上一片惊叫,庞雨抬头一看,只见流寇发射的位置更近了,他们已完成对悬帘的攻击,在城下以房屋为掩护接近城墙,朝着攻击城墙之内。

无数的火箭穿过城头的浓烟升上天空,变作漫天火雨朝着城内倾泻而下,城墙下火头四起。

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一十七章 圆筒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一十四章 群殴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杀第一百八十章 例会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关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七十章 泽社第三十四章 机缘第一百三十七章 仓子第二百四十章 炮袭第二十八章 户房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二百零五章 水营第八十九章 光时亨第二百六十五章 关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阵第四十九章 暗黑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十五章 家奴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选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争抢第十一章 干一行爱一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开解第一百零九章 城头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四十三章 汇集第一百六十一章 从军第二百章 灵宝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论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二百章 灵宝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绩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一百零七章 老爷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二百二十章 群鸦第二百二十二章 两难第二百四十二章 闯王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七十四章 费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桥头第二百六十三章 夺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对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论第二百一十一章 军力第十四章 仗义第一百三十五章 残营第十七章 站队第二百一十二章 考核第二百四十八章 为之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态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七十章 伤科第二百六十章 击发第五十章 掌控第二十三章 小红人第二章 桐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惊魂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一百八十九章 犹豫第一百三十五章 码头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三十一章 问官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二百零四章 杂务第二百零四章 杂务第一百一十七章 圆筒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十七章 站队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资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二百二十七章 鸭子第六章 南监第四十章 心思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暴雨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论第六十四章 来客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两难第十三章 官威第十三章 官威引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二百五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庆第二十七章 后门第四十五章 设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对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鸣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