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和买

庞雨站队站得惊天动地,至少这两日王大壮不敢下毒手,还得了个差事,心头一高兴起来,昨晚的劳累都一扫而空。

不过和买这差事到底如何办,他心中还没底,也只是昨晚听谷小武闲聊时听了一点,知道能捞些油水而已。

现在焦国柞在家养伤,衙门里面只有何仙崖相熟,准备去八字墙寻他,却发现何仙崖正在甬道对面。

他显然也听到了刚才庞雨的演讲,吃惊之余,何仙崖也发现庞雨脑子确实灵光不少,看庞雨的眼神跟刚才都大不一样。

庞雨兴冲冲的拉住何仙崖,经过片刻的认真学习,搞清楚了什么叫“和买”,为啥买东西不叫买,而要单独取个名字,就因为衙门买东西不走寻常路,买就得叫“和买”。

和买本来是公平交易的意思,但明朝税收奇怪,朱元璋把商人列为士农工商最后一位,地位说是最低,但又只收他们很轻的税,比如对于城镇中的门摊,上交朝廷的杂项里面门摊税是定额的,桐城县全县一年才可怜的四十两,简直跟没有收一样。

地方衙门与民间交道密切,商人赚多少钱他们都知道,地方上不可能呆板执行那么低的门摊税,却又没有朝廷律令为依据。

收必定是要收的,怎么收就只有衙门拍脑袋来定,除了收的现银之外,县衙里面有需要采办的,往往就要少给,当作变相的商铺税,这个就叫和买。

所以各房采购,基本能给到一半的银子就不错了,就这一半的银子,店家也是不容易拿到的。

何仙崖平日主要跟着焦国柞,也办过不少差事了,没有庞雨的新鲜感,见庞雨高兴的样子不由笑道:“二哥你还说你做大生意的,不过出去和买,就变成这副模样。”

庞雨哈哈笑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何仙崖稍微躬身道:“那过几日花些银子找户房买张牌票,去乡里比较钱粮,那可比和买赚得多。”

“乡下怎比得城里。”

何仙崖低声道,“二哥你有所不知,乡下确实比不上城里,但咱们只是衙役,城里好点的店面都动不了,你以为都像周拥田一样客居的,遇到士绅乡官啥的,命都丢给人家。

还是乡里人老实,啥也不懂,咱们怎么收拾他都成。”

庞雨得了差事,一时不想考虑那么多,只催何仙崖出门办事,出门时发现周月如自己来了,还等在八字墙那里。

庞雨看到谷小武在大门探头探脑,想起此人好歹算是统一战线,昨晚对庞雨又颇为照顾。

于是也招呼谷小武一起同去。

谷小武知道有利可图,兴高采烈的便要跟来。

只听门里一声吼叫,“谷小武你想上哪里,去把房后落叶扫干净,留下一片打你十板,扫完就给老子滚去北峡关。”

正是王大壮的声音,谷小武脸色一黑,低头闷不做声的回去了。

“谷兄弟,帮不了你了。”

庞雨耸耸肩开始第一趟公差。

…身穿皂隶的青战袍,身后还带着女秘书大摇大摆走在街上,看到周围人等竞相躲避,庞雨心头那种得意难以言说,他前世是有钱,但心中有时也羡慕当官的,如今这衙役虽小,却也代表着官府权力。

两天前收拾周掌柜的时候,何仙崖可谓穷凶极恶,现在跟周月如一起办差,却完全看不出任何不自在,仿佛理应如此。

何仙崖是帮闲里面的精英,一说和买笔墨,就立刻接道:“桐城笔墨纸店,大小总共有六家,但有三家是士绅家中开的,叶家、刘家、方家,这三家不能去。

剩下南街的何记纸店和日盛记笔墨店,还有东街的周记…”庞雨咳嗽一声,何仙崖抬眼看看周月如,只见周月如一脸阴云,马上改口道:“但咱跟周家啥关系,那是不打不相识,现在都是一家人,咱们就只去南街。”

庞雨哎一声道:“这才对嘛,周家小姐在我这里帮闲,咱们就是利益共同体,不但不能去打搅周掌柜,连这笔和买,周月如也都要分钱的。”

周月如探头问道:“我真的有银子分?”

庞雨转头看她吓一跳道:“小心小心,口水都要出来了,一个女子家矜持一点,要注意形象,为一点银子就流口水,穷成那样了么。”

周月如白他一眼,“还不是你们害的,隔夜的米都没了。”

庞雨毫无同情心的道,“那你一会去砍价,砍得越狠,你就分得越多,砍得少了,就没买米的钱。”

周月如听了不停的咬着嘴唇,不知在想些什么。

说话间,三人径自去了南街的何记纸店和日盛记笔墨店,快要到何记纸店的时候,何仙崖叫两人加快速度。

果然何记纸店的小二一看他们方向,感觉衙役是奔自己这店过来,赶紧便去拿门板要封门。

庞雨哪能让他那么容易逃脱,正要加速时,身边人影一晃,已经超过了庞雨,仔细看去竟然是周月如。

周月如就像一只发疯的雌虎,对着那门板就硬撞过去,小二一声惨叫,被门板压着摔在地上,跟着周月如又摔在门板上,压得那小二连声求饶。

周月如在门板上滚了一圈爬起来,披头散发的径直奔到柜台后一把抓住掌柜,“掌柜的,衙门买…和买。”

掌柜被这女子惊吓不轻,又从未见过女帮闲,这个场面颇有点超出他的想象力,张着嘴巴不知说什么才好。

庞雨两人此时才赶到,正好见了这番景象,何仙崖喘气低声道:“我说二哥,这女子帮闲都是埋没了她,你今日要是给她十两银子,怕是能把这小二杀了。”

庞雨赞同道,“你别看她在衙门里面哭哭啼啼的,若不是衙门威武,怕是没几人拿的住这女子,你是没见当日还想拿棒子打我呢。”

两人来到铺中,把牌票拿出,对着那惊魂未定的掌柜道:“呈文纸五刀,中墨一斤五两!”

掌柜愁眉苦脸的缓一口气,“几位稍待。”

刑房买的呈文纸七刀,阴阳买呈文纸三刀,总共十刀,呈文纸价格较贵,市价三两五钱,中墨三斤,市价是一两三钱,他们当然不在一家买齐,而是一家买一半,把衙门的票一拿出来,何家纸店只得乖乖的备货。

等把货备好,何仙崖上去仔细验看,还不等何仙崖开口,周月如便上去挑了一堆的毛病,她干这和买一学就会,不断挑些毛边虫洞的压价。

那掌柜原本想用次品蒙混,也被周月如识破,她家里就是开纸店的,纸张笔墨都有,对各种品相说得明明白白。

这样又杀到另外一家如法炮制。

最终算下来,按市价本来是四两八钱,刑房就只给了二两四钱银子,王大壮过手就扣掉了四钱,就剩下二两。

庞雨几人总要赚点,总之必须按最次品结算,何仙崖和周月如直接杀价到了一两,两家店子自然是亏了,店家末了还得给三人各五分银子孝敬,否则这些衙役还不会满意,直接给货品定个“不中程”的品相,更多的银子都要赔出去,以后更不知闹出多少麻烦来。

庞雨见好就收,并不欺压过甚,按何仙崖所说,城里不比乡下,不说人多眼杂影响不好,就说商人的油滑和见多识广,就不是乡下人能比,万一惹急了闹出啥事儿来,最先顶罪的就是衙役了,所以多年下来,衙役和商家总会找到中间的平衡点。

庞雨第一次出差办事,虽然三人总共只捞到一两多银子,但事情办好了,积累了经验教训。

鉴于周月如的出色表现,庞雨当场便给她分了三钱银子,这女子满面红光,细细收了放在钱囊中。

待几人回到衙门,早上庞傻子那篇吹捧县丞的雄文,早已作为爆炸新闻传遍各房各班,好些人都主动跟庞雨打招呼,眼神中带着同志般的温暖。

送纸笔到刑房和阴阳房时,刑房里面只有三个人在,昨天刑房超过一半人被打板子,本来也没剩几个,刑房昨天遭受重创,司吏众叛亲离。

房中气氛压抑,两个书手抬头看看庞雨又埋下头去,既不打招呼也不来交接物品,司吏只得自己起身过来,连面对庞雨都赔着小心。

送完刑房的东西,还有三刀呈文纸要送给阴阳官。

阴阳的办事房在大堂东侧,典史衙署的旁边,总共只有三个开间,平时值房就阴阳官和一个小厮,他带的十几个阴阳生则在另外那两间屋中。

刚到门口,就见一名身穿青色直身中年人,美髯垂胸文质彬彬,他对庞雨笑眯眯的招呼道:“原来是皂班的庞小友。”

庞雨没料到他这么客气,县里的阴阳、医官和教谕都算杂官,但主要从事技术岗位,平日间与衙门关联不多,大概属于专业技术序列的事业编制。

因为这几个杂官相对独立,行政长官一般也不多管他们,但他们毕竟是个官,在衙门里面的下人面前还是有官架子的,所以庞雨也明白,阴阳官这副笑脸不是讨好自己,只是对自己今日的表现感兴趣而已。

“见过大人。”

阴阳对庞雨招招手,示意他过去坐下,庞雨过去先放了东西,等到坐下才发现屋中还有一人,仔细一看竟然是县丞的幕友。

果然如谷小武所说,早堂时这幕友一直就站在县丞侧后,庞雨发现县丞好几次作决定前都跟此人商量,显然是县丞的心腹之人。

庞雨屁股刚沾到椅子,见到此人立即触电一样弹起来,“小人庞雨见过先生。”

余幕友摆手道:“不用多礼,余某非官非吏,来谭大人这里也是个客,我们都不客气。”

阴阳就是谭大人,他笑着对庞雨道:“我与余兄都喜庄老之学,有闲时候便坐在一起探讨一番。”

余幕友笑道:“谭大人所擅不止庄老之学,余某是来讨教,不是探讨。”

“余兄说笑了,我所学不过是些杂学,学得再多也是无用,总是比不得县丞大人科举正途。”

阴阳官说完又转向庞雨道:“先前之时亦见过庞小友几次,谭某也不妨直说,当时庞小友双目呆滞言语不畅,但今日再见,庞小弟眼神清明双目灵动,今日早上那一番话,谭某恰逢其会也是旁听了,条理是甚为清晰的。”

庞雨见幕友在侧,乘机继续站队道,“小人那是出于义愤,因为都是实话,是以脑子一时便灵活了,自然说得顺畅,莽撞之处,两位先生不要笑话才是。”

阴阳官摇头笑道:“庞小友这造化,足可令人感叹天地造物之神奇。”

余幕友此时插话道:“论庞小友此事,余某也听闻了,说庞小友前些时日伤在头顶,只怕也有干系。

头为六阳之首,阳气凝聚之处,庞小友之前阴重而阳虚,阳气不行于头则眼神不聚,此间得了个机缘,全身阳气贯通,眼神自然清澈如新,才有如今的庞小友。”

阴阳官道:“庞小弟有如此奇遇,日后有大的福报也说不准。”

庞雨听得一头雾水,但好像听着又有些道理,想想后勉强接道:“确如二位先生所言,头上阳气汇聚开了窍,是个奇遇不假,但小人现在也是诚惶诚恐,古人说兴一利必生一弊,事物都有两方面,小人自觉对人亦是如此,特别不能得意忘形,有时候刚得个好处,还没享受到就突然遭个难,你说气人不气人。

所以小人现在还不敢想大的福报,反而要小心应付这奇遇之后的世道。”

庞雨自然是说的自己前世,谭大人和余幕友听了,却同时露出惊讶神色,阴阳官道:“兴一利必生一弊,庞小弟说是古人说的,不知是在哪本书见到?”

庞雨说的都是他自己的遭遇和想法,闻言吃惊道:“不是古人说的么?”

那两人都同时摇头,余幕友道,“闻所未闻,此语言简意赅,世间至理又暗合阴阳之说,若是有此言语,其他人或许不知,但我等好庄老之人必应是知道的。”

其实这是清代的阮葵生《茶馀客话》中所写,谭大人两人自然没听过。

庞雨也不知道出处,但马上猜了个大概,眼珠一转道,“不怕二位大人笑话,小人从来不看书,但有些道理偏偏就像生在脑子里,方才就是脱口而出。”

谭阴阳官叹道:“那便是庞小友有些非常之才,若是能修习一些庄老之学,成就当远超老夫了。”

庞雨对什么庄老之学没兴趣,却明白这两个都是衙中有些地位的人物,闻言哧溜一下就跪在地上,“小人愿拜谭大人和余先生为师,终生以师礼待二位先生。”

谭阴阳官哈哈笑道:“庞小友打蛇随棍上,也是个真性情,不过本官带的已有十余阴阳生,实在无力再教授其他,余兄你便收了这个弟子如何?”

庞雨知道谭大人是在帮自己,那余先生虽然身无官职,但是县丞的幕友,在县衙中的实际权力远超阴阳官。

见那余先生没有答话,庞雨已经一个头磕了下去,“庞雨拜见恩师。”

余先生只是个落魄秀才,明末之时因为积压生员过多,科举之途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自觉科举无望的秀才投充为吏目,或者就是当讼棍等,有特殊技能的就当幕友,比如熟悉刑名、钱粮等,也就是后来清朝的师爷。

幕友依托官员的权力,官员依托幕友的技能和智慧,幕友就像是官员的私人秘书,在衙门之中是很有能量的角色。

在桐城这里三年,想走幕友路子攀上县丞的人不少,但还是第一次有人腆着脸要拜他为师,作为一个曾经有科举理想的人来说,为人师是一种荣耀,但还不足以打动余幕友。

余先生立即回绝道:“余某自己都是科举不中的,教不了庞小弟什么东西,怕是耽搁了你,此事总是有些为难处,不提也罢。

堂尊那里还有些俗务,先告辞了。”

他说完跟阴阳官拱拱手,起身便出门而去,一点不给庞雨继续水磨的机会,留下庞雨还尴尬的跪在地上。

阴阳官哈哈笑两声,伸手扶起庞雨道:“庞小弟无需介怀,余先生便是如此脾性,在桐城这三年少有与人往来,既是幕友本分,亦是惧了家中河东狮吼,他那夫人未准许的事情,他一件不敢应承。

然则余先生确有才学,桐城县衙中说到公门实务,可说无出其右者,既是一时不成,庞小弟日后再等候机缘,有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

说到“金石”二字的时候,阴阳官特意将语气加重,对着庞雨眯起眼睛。

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零七章 侦骑第八十一章 群体第二百一十五章 急令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一百六十四章 烂摊子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零七章 老爷第五十三章 张扬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鸣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七章 圆筒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关第六十八章 编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两难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二百零二章 天赐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二十七章 后门第二百一十四章 群殴第四十二章 士绅第一百八十九章 犹豫第一百三十一章 问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敌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江船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战第四十六章 时机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四十章 心思第二十九章 催缴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五十九章 缉凶第三章 退婚第五十一章 凶残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一百零九章 城头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交锋第一百七十一章 开漕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态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驱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八十一章 群体第七十五章 官贷第二百一十四章 群殴第九十五章 腊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三十六章 避难第十四章 仗义第一百八十章 例会第二百二十章 群鸦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机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机第一百九十二章 狭路第八章 申明亭第十二章 六扇门第七十二章 阮导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头第六十一章 和解第七十五章 官贷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质押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军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码头第一百三十五章 码头第二百一十二章 考核第一百五十三章 访谈第九章 调解第一百七十九章 银庄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一百七十四章 费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营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鸭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十八章 户房第五十章 掌控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资第二十一章 明珠蒙尘第八十章 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