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论

“果真俊,果真秀,果真俊秀子弟。”

眉楼的二楼窗缝间,几个丫鬟偷偷观望,俊秀的庞守备在楼下花园中品茶,初春的暖阳照在脸上,显得明快而朝气,矮个丫鬟看得入神,还不停摇头感叹着。

顾眉过来看了一眼,揪了矮个丫鬟的脸颊一把,“你看他模样,可是能两手一抖,将流贼震出七八丈外?”

矮个丫鬟摸摸脸颊,“倒是不像,姐姐你说这位庞公……守备看起来,怎地就不像张飞。”

“嗯,也不像李逵。”

顾眉听了轻笑道,“更不是赵子龙。”

矮个丫鬟奇怪的道,“他怎地连个左右二将都没有,那出《秦叔宝见姑娘》里面,唐王都是有的。”

“他一个小小守备,哪里来的左右二将。”顾眉把手往侧面小院一指,“再说人家也带了兵来,外边侯着那几个不是么。”

高个丫鬟探头去看,来眉楼的人都是非富即贵,随从一般都是从边门进侧边小院等候,果然青色的墙沿外,能见到几个身穿青色短衣的人,头上一律包着青色方巾,鞓带上挎着腰刀,平常富人的家仆是很难这么统一的。

“便是这些家丁,也比他像勇武之士。”

矮个丫鬟抬头看顾眉,“原来他是诸葛孔明,带武将打仗的。”

顾眉轻轻呸一声,“他一个买监生的,怎称得诸葛孔明,你当儒将那么好作的,王阳明那也是先中进士后领兵,你看这些新来的复社士子,日后才是诸葛孔明,总是要读书才有见识。”

矮个丫鬟转头去看,只见方以智和几个士子正走入园中,都在跟庞雨见礼,似乎大部分都认得。

“都是桐城来的士子呢,孙临孙公子、蒋臣蒋公子……啊呀,听说这个蒋公子可是进了方正贤良科,不科举就要入朝做官了,是不是跟民间俊秀子弟一般。”

“天差地别。”顾眉缓缓转身,到一面锃亮的铜镜前梳妆,将才买来的荼蘼露少少倒出一点,往头发上轻轻抹匀,口中一边说道,“方正贤良科,乃朝廷求贤若渴,由江南大儒推举,皇上金口定夺,岂是那花钱买监生的能比。”

几个丫鬟见客人多了,纷纷起身各自去预备,矮个丫鬟过来帮顾眉梳妆插花,选了一个红珊瑚的发钗,从顾眉发髻的旁边插进去,“还好今日刚到了荼蘼露,抹在发上真个清香透鼻,一准迷死那些士子。”

顾眉噗的轻笑道,“总归是些身外物,姐姐还要靠些许香露才能迷住那些士子否?”

“奴婢又说错了,姐姐兰心蕙质知书识礼,就算披头散发也能迷死他们,踏破门槛来给姐姐送红笺。果真便如余怀说的,眉楼便是迷楼。”

顾眉捂着嘴咯咯的笑起来,好一会歇住,回手在矮个丫鬟腿上一打,“就你会说话,用心插你的花。”

“姐姐要多插些还是少少插些。”

两人说话间,只听得方以智等人的声音已经进得楼下,听得其中还有一个大嗓门。

顾眉听到这声音,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又是那个吴应箕,还是姐姐说得明白,国门广业社里,确实都是些屡试不中的。”矮个丫鬟摇头道,“姐姐可是要出去,奴婢就插快些。”

顾眉轻轻叹口气,“让后楼屏儿她们先陪着,你慢些梳妆,姐姐不急着出去。”

……

“这次还是多谢了顾兄,眉楼的订帕都交到了一两月后,若非顾兄让出来,等闲还招待不了庞兄。”

庞雨听了方以智的话连忙道谢,他来眉楼是因为这里名气大,这家谈好之后,以后好推动在秦淮妓家连锁广告,没想到眉楼的位置还这么难订。

这次方以智请的人不少,除了桐城的熟识,方才都打了招呼,还有三名是初次见面,一时还没有话题,庞雨尽量表现得更谦逊一些。

此时他们刚进到楼里,这眉楼在桃叶渡风景最佳的地段,内外都有庭院,掩映在茂密的花树之间,在外看上去只有一栋小楼,实则内有乾坤。

方才所坐的花园正对秦淮河,园中假山池鱼花树参差,与河堤上的垂杨相互映衬,此处底层陈设雅致,内又有小池盆景,门窗方圆交错,处处与园景交融,虽非庞大园景,但入得厅来,却步步有景,景景不同。

有一清丽女子在前引路,庞雨跟在方以智之后上了二楼,视野为之一开,庞雨才发现园中花树都经过修剪,刚好在窗台上,秦淮河堤尽入眼帘,水上画舫往来碧波微澜,可谓既有园景又有野景。

这里二楼才是待客之处,沿着窗下摆设了一圈小桌,每桌之上皆有插梅花瓶,庞雨见过阮大铖和方家的庭院,但与此处比起来,却又少了淡雅清幽的味道。

二楼的西侧有一面山水屏风挡住了门,应该就是那位顾眉梳妆待客的地方,此时还未出来。

方以智招呼众人入座,庞雨算是今日主宾,坐在方以智右侧,四五个丫鬟入得厅来,各自奉上茶具,又提来两个铜壶,蹲下细心泡茶,头遭茶皆倒回铜盆中。

第二回泡好,茶香四溢,连庞雨这个不太喝茶的人,也觉得想品尝一下。

稍等片刻后,庞雨端起抿了一口,清香中似乎还有点若有若无的甜味,那接待的清丽女子知道庞雨是主宾,特意站在他旁边介绍道,“庞将军大概不知,眉楼所用茶叶乃休宁松萝茶中上品,但有一条又与他处不同,便是第一杯所用之水乃从凤凰泉中送来,第二杯用水乃从瓦官泉送来,饭后所饮第三杯则来自雨花台甘露泉,泉水皆是每日清早送来,绝不留到第二日,如此方能保住泉水的甘冽,这几种泉水各有风味,庞将军可细品。”

庞雨恍然,那松萝茶他也喝过,确实比今日少了一丝味道,看起来眉楼主人很会做生意,用这些细节提升档次,庞雨知道眉楼主人并非顾眉,到此时仍未见到。

第二杯茶泡好,丫鬟又奉上五六盘小吃,庞雨一眼看过去,每盏之中的食物都十分精致,分量不多却颜色各异,应是饭前小点,有些见过有些没见过,那清丽女子观察一眼后俯身下来低声道,“禀庞将军知道,由左起依次是福建福桔饼、江西丰城脯、苏州松子糖、金陵山楂糖、嵊县龙游糖。”

庞雨知道女子是看出自己没吃过,低声说话是照顾庞雨的面子,以免其他人听到觉得自己土,可见也是颇会接人待物,当下偏头过去微笑道,“多谢你介绍,请问你贵姓?”

那女子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客人还这么客气,连忙回道,“庞将军叫我屏儿便可。”

“那可是姓李?”

女子抿嘴笑了一下,“公子倒是想得远,但奴家是屏风的屏,倒确实跟妈妈姓李。”

“跟我想的有些不同……”

女子又低笑道,“公子跟那时报上也有些不同。”

庞雨觉得有趣,本还待调笑两句,却听旁边方以智道,“方才仓促,此时再介绍三位复社社友与庞将军认识。”

女子知道客人说事,连忙直起腰来站好,庞雨也坐好面向方以智。

方以智伸手向庞雨右侧道,“这位是池州吴应箕兄,字次尾,江南时报上选录复社文章,便是经次尾之手。”

还不等庞雨见礼,那吴应箕先站起大声道,“因时报之故,与何仙崖往来已久,常闻庞将军大名,将军身为武官却愿为天下文事破费,此一奇也,今次又受将军千里救援金陵之恩,先受在下一拜。”

庞雨连忙回礼,吴应箕却不像其他士子,大大方方的行了礼,又请庞雨坐下,庞雨立刻对此人留下了印象。

另外一个叫做何厚明,来自松江府,也是复社士子,他比吴应箕要稳重得多。

何厚明面对庞雨神态尊重,语气沉稳的道,“自流寇临江,南都竟无可靠之兵,金陵内外人心惶惶,在下与密之皆心急如焚,向南都各部上书守江之策,最要莫如练兵,在下听闻密之谈及安庆练兵之法,多有切合戚少保兵书,此乃将军连战皆捷之因。”

方密之对庞雨道,“何兄遍览历代兵法,最为推崇者乃戚少保,常言不知练兵则不足以言兵。”

庞雨仔细打量一下那何厚明,此人见解确实比一般空言兵法的读书人要高,口中附和道,“在下与何兄所见略同,练兵为兵法之基,无论将官如何运筹帷幄,敌人不会被运筹死,总是要兵将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何厚明拱手道,“先自辽东陷于东奴,后又西北乱起,复社虽以兴复古学为己任,但拟古未必通今,实学致用之学,兵学亦是致用之学,社友之中精研兵法之人不少,但终究有流于空谈运筹之嫌,庞将军却是学以致用,且已见实效,在下自愧不如,若是天下武官皆如此,寇乱何至于此。”

另外一人不等介绍,便起身插话道,“何兄此话虽不错,却有失偏颇,试想若是一众莽夫即便练得一身蛮力,上阵一股脑上去便打,终究也是乌合之众。练兵只乃兵事之一,兵制兵法兵阵缺一不可,兵制不更定,则练兵只是无根之木,为将不知兵法兵阵,强兵虚掷于险地,用不到要害之处,练兵则成空耗功夫。”

庞雨没想到还有反对者,而且说得很有道理,连忙转向那人,“兵事确不可偏废,还没请教先生名讳。”

“在下黄宗羲。”

方以智介绍道,“黄兄乃东林忠烈之后。”

黄宗羲挥手道,“在下尚未说完,用兵再精也是凶事,以兵灭寇终归是治标之法,闻香教之乱不远,奢安之乱方平,流贼之外尚有北虏东奴,天下纷乱四起,一处有乱便用兵剿之,处处生乱处处用兵不成。究其根本,灭寇平奴安靖天下之法,不外六个字。”

庞雨心中有些赞同,不知这位黄宗羲还有何高论,连忙谦虚的道,“请先生指教。”

黄宗羲高仰着头,义正严辞道,“近君子远小人而已!”

庞雨张口结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但看黄宗羲的神态,似乎确实是如此认为,这里新认识的几个人里,吴应箕性情豪爽,对武人没有歧视,何厚明的见解则偏重实用,让庞雨对最后一位的期望很高,黄宗羲的立论也甚高,但最后给出的答案却又让庞雨有些吃惊。

孙临、蒋臣都埋头吃东西,何厚明不动声色的笑笑便坐下,只有那吴应箕神态有些不耐,看着想要反驳的样子,但被方以智打眼色制止了。

“先生高论振聋发聩,在下铭记于心。”庞雨说罢看酒还没上来,赶紧端了茶水道,“先以茶代酒敬先生一杯,以表在下仰慕之情。”

黄宗羲倒不倨傲,而是客气的请庞雨共饮。借着这杯茶将尴尬化解之后,庞雨不敢再和黄宗羲说话,马上转向左侧的蒋臣道,“听密之说,蒋兄得中方正贤良科,不日便要上京,蒋兄若是能面见皇上,当将黄兄这等金玉之言上达天听,在此也祝蒋兄前程无量。”

蒋臣领教过庞雨言语,此时见庞雨也不敢跟黄宗羲多说,眼中带着点嘲讽的笑意,仍是举杯客气道,“谢过庞将军良言,在下是得贵人之助,得了大儒推举方侥幸得中。在此也同祝庞守备,想相识之时,将军尚是桐城县衙一皂隶,那一棍果真有神助,如今年余已是领兵千里破贼的守备官,日后前程也是无可限量。”

这两句话一出,黄宗羲和何厚明神态都有些不自然,当次天下纷乱之时,武官地位正在提高,与武官同席尚可接受,但听闻此人还曾是皂隶,大家都有些不快。

庞雨也感觉到席中气氛有点微妙变化,没曾想蒋臣还挺记仇,当日因纸钞一事,蒋臣在桐城泽社被庞雨问得有些难堪,此时不动声色把庞雨的旧事点出来,也是要庞雨难堪。

方以智见状正要说话,那吴应箕却高声道,“寒微之中亦有英雄出,庞将军在县衙之时,便孤身入云集寺,斩杀乱贼三十余,运首级于桐城县衙之前,此乃桐城万千百姓共见,民乱遂得平,之后又入国子监,以监生弃笔从戎,与寻常武官自是不同的。”

黄宗羲神色又缓和下来,吴应箕看着有点愤愤不平,他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庞雨,但平日跟报社关系密切,看过不少吹嘘庞雨的文章,大概已经形成了既定的印象,不能接受别人这样看待庞大将军。

庞雨倒并不在意,这里的士子也许能中进士,但能直接管辖到他的可能很小,因为他们都是南直隶士子,是不能在安庆做官的,所以他们的看法并不要紧。

此时丫鬟撤了小点,各色菜肴陆续上来,第一盘就让庞雨有些吃惊,据旁边女子的介绍,是一盘鸟脑子做成的豆腐,这一小盘应该就是数十只鸟脑才能做成,看上去白嫩爽滑,却总感觉有点恶心。其后几道菜也是各地方物,庞雨虽然参加过不少安庆的接待宴会,却也从来没见过,不由对今日这顿饭的费用有点好奇,肯定比他吃过的所有宴席都要贵。

但此时已经要开席,还没有见到眉楼的主人,也没见到那位顾眉,庞雨不由有点担忧广告位的事情。

此时楼下上来一个丫鬟,在方以智耳边询问片刻又下楼而去。

方以智转头对庞雨道,“今日还有一个社友,却是将军识得的,将军可猜得出。”

第二百零九章 石牌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二百零五章 水营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枪第二百四十二章 闯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码头第二十三章 小红人第六十章 迷雾第十四章 仗义第一百九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八十章 静立第六十三章 漩涡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敌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十七章 站队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阵第二百零七章 整顿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码头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一章 恶隶第十一章 干一行爱一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群殴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零八章 城门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二章 桐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从军第二百二十二章 两难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备第七十一章 钞法第四十六章 时机第八十二章 马快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一百零九章 城头第四十二章 士绅第一百五十七章 开解第二百二十七章 鸭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庆第八十九章 光时亨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二百六十五章 关山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监第九十四章 神棍第一百二十章 铁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一百三十一章 问官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贼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八十章 静立第八十八章 投柜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战第九十九章 凶恶第一百二十章 铁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七十五章 官贷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十六章 小鞋第二百零二章 天赐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码头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尸山第一百六十章 旧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十八章 和买第二百四十九章 东葛驿第九十四章 神棍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一百零八章 城门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关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两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二百一十四章 群殴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六章 南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