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参军

而张平如此重视教育工作甚至把它放在首位也是无可奈何,1915时空中国人的教育程度实在是太低,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十几二十个大头字的就算识字的!知识改变命运,而张平彻底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只能寄希望于教育。

采取素质教育结合因材施教的方式,先重点开始从现有的适龄儿童这一代就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在学习我国建国之初的扫盲运动,大力推广各种形式的夜校和识字班,争取利用一至两年时间从根本上消灭文盲现象。这样的人口素质才能勉强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通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彻底形成与中华帝国相匹配的文化底蕴。

紧接着便是侯氏兄弟俩得到通知,他们双双被召进了新工厂参加工作,开始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不光发了一身美观大方结实耐用的工作服,而且在培训期间还发二十元的培训工资。正式上岗之后每个月都有不低于三十元的工资,而且发的现钱名字比较怪,叫什么“人民币”,有精美的纸钞也有制作精良的金属币,可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金属币。

与此同时,上门的军管会工作人员还分别征求了侯家剩余三人的意见,为了改善家中生活经一家人商量,侯忠的媳妇耿小花决定报名去救国军后勤部新建的被服厂工作,老侯老两口报名参加军管会市政服务人员。

而且军管会工作人员还通知他们,沈阳城马上就要同时开始旧城改造和建设新城的工作,他们可以前往军管会登记后进行无息借款购买便宜的新房,拆迁的旧房也将得到合理的补偿,一家子人一下子马上就要迎来无比期盼的幸福生活了!

可就在当天天刚刚黑下来时,一家人被军管会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到附近的一片空地上观看他们头次听说的电影。电影共有两部,分别是《巨龙崛起》和《旅顺大屠杀》,共时长两个小时左右。气势磅礴的大阅兵震撼了所有观众,现场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当晚在现场观影的人们第一次感觉到了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挺直腰杆的同时,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带来这一切的张平和救国军。无不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紧紧跟随着张平和救国军守卫住自己的好日子。

但随后大屠杀惨烈的真相让他们悲痛不已义愤填膺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现在的好日子远远没有那么牢固,没看见电影最后播放的救国军战士还在朝鲜防守着疯狂进攻的日本人吗,没看见救国军还在各地翻山越岭四处剿匪吗,没看见救国军还在山海关与军阀武装对峙吗!

影片放映结束前,出现了一段张平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扺御外诲统一全国建设家乡重现中华复兴的片段。就像他在最后说的那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需要我们自己付出血汗去建设,需要我们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去保卫!

和现场无数个普通的家庭一样,在候效的极力要求下全家人也一致同意由他代表侯家加入救国军,响应张统帅的号召去保家卫国!现场的十数个征兵点排起了长龙,人们似乎连一晚都不愿去等,此刻只觉得如果不这样的话自己滚烫的心脏就会爆炸一样!当晚沈阳城和解放区其他的城市与地区都在上演着同一幕情景,这一晚整个解放区无眠!

第二天早上,整个解放区都迎来了送自己的亲人子弟参军入伍的高潮,一夜之间救国军在各地一共召收到十几万合格的新兵。他们穿着昨夜报名后领到的新兵迷彩作训服,与亲人们挥泪告别,在征兵军官的指挥下排着队走向飞艇,前往新兵训练基地从此开始军旅生涯,迎接他们的将是为期三个月即紧张而又痛苦的新兵训练。

侯孝眼中含泪恭恭敬敬地给强忍着伤心的双亲敬了一个刚刚学会并不标准的军礼,然后是一脸担心之色的大哥大嫂,最后抱起上学没几天就在学校吃得脸色红润的小侄儿,狠狠的亲了他几口,强忍着不舍放下孩子扭头就走。可没等走出几步,侯耀祖追了上来将自己昨晚亲手画的一幅图画交给了他。

在这天真可爱的涂鸦作品里面,侯效穿着花花绿绿的军服手执夸张的大刀笑得正欢,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脚下踩着的丑陋家伙一看就知道是日本兵,另一侧画着侯家人在漂亮的新房门口为他鼓掌喝彩。侯孝在这一瞬间突然觉得自己代表着全家人的嘱托,代表着下一代的希望,那当家做主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感让他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沉重的压力。他转身向家人大声说道:“放心吧,我绝不会给咱们老侯家丢人的!有咱们统帅和救国军在,咱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侯孝走了,进入军营从一个青年工人开始蜕变成一位合格的铁血战士,而侯家和沈阳城与千千万万个家庭和解放区其他城市、地区一样,也在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在这不到四十天的时候里,各解放区内随着各个小学、中学陆续建设完工交付使用之后,整个解放区7—13岁的孩子们被要求全部强制入学。不知道怎么回事,在调皮捣蛋的孩子一进入校园就会喜欢上学校和老师们,每天根本都不用家长催促就把自己打整的干干净净后开心的上学去了。而且仅仅在学校食堂吃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的体质就越来越健康,嘴里也越来越多的冒出一些父母亲人们听不懂的新名词。

又过了不到一周时间,解放区各地又建起了不少寄宿制的高中和职业学校,还在沈阳、青岛和台北三地各自建立起一座大型综合性大学,所有14—20岁的青少年被要求强制参加入学测试,20岁以上的青年可自愿报名,之后根据各自的情况分别进入高中、职校和大学中去学习。

和他们上小学初中的弟弟妹妹一样,他们也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甚至连寄宿需要的衣服和被褥等生活用具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这项政策虽然受到一些鼠目寸光人士的质疑,但解放区绝大多数的人民是坚决支持的,这一惠及后代子孙的仁政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救国军和军管会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动力!

接着便是各地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建设新城的工作同时展开,旧城改造工作并非是大拆大建,而是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拆除老城内一些不合理的建筑。例如脏乱差的贫民区,防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规划设计中的公共场馆等位置上的建筑,等等等等不一一介绍。其实就是在尽量保留老城原有的人文底蕴和历史遗迹的同时,加入现代化的市政配套设施。

张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甚至不惜频繁的使用金手指加入建设过程,不仅将一些具有一定价值却处于拆除范围之内的建筑,整体移动到它合适的位置上。而且利用制造中心强大的修复功能,将所有保留下来的老旧建筑全部修缮如新,就连古老宏伟的城墙都没放过。没想到这一神迹似的行为,搞得整个解放区甚至大江南北都在胜传张统帅是天神下凡!

旧城改造的标准非常之高,按张平的要求是至少五十年之内不进行大拆大建也能跟上时代步伐,所以仅从老城双向十车道加上中间和两侧绿化带、人行道、自行车道的主干道就可见一斑,更别说沿着各条道路深入地下三十米处,庞大的永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市政综合管网系统,和深入地下八十多米处的地铁工程和人防工程,更是以百年大计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

并在老城区内拓展了足够的城市公园绿地和休闲广场,更是高标准严要求,整个城市规划设计标准之高,估计就是现实世界高福利的欧洲各国也拍马难追!而围绕着老城建设的一个个卫星新城,并不是连成一体,而是在每个卫星新城和老城之间预留下广阔的森林空间,各个卫星新城的最外网才是广袤的农田和一个个集村并寨后美丽的乡村。

卫星新城的设计规划更是不用说,绝对是融合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再加上注入的科技力量,标准的一副高大上最宜居城市景象!不见水泥森林却也高楼林立,没有钢铁城市只现鸟语花香!因为现阶段的人口数量有限,所以张平要求各城市只建设满足十年发展所需的几个卫星新城即可,其他的规划用地全部保留不得占用,并在上面暂时进行植树造林。

张一心强大的工作能力显然是勿庸置疑,在这样复杂繁琐的环境下,他带领着自己两万多的生化人专业团队,指挥着招募的市政工作人员,条理清晰分毫不差的制定和执行着各项政策与工作,直到目前没有掀起哪怕一丝波澜,这让张平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

第三百零一章 百岁第三百零三章 暴动第一百三十六章 原平第三十七章 扫货第二百零三章 开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征途2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穿第九十九章 退耕第一百七十四章 伴侣第九十六章 改造第一百八十七章 引进第一百章 探查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军第七十五章 参军第一百六十八章 除患第一百一十七章 探索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战铁血穿越周年感言!第十八章 东京第八十二章 入蒙第二百零二章 亮相第二百五十七章 侦察2第一百一十三章 国土第一百一十章 混编第二百一十六章 征途3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第八十七章 灵种第二百八十八章 困扰第二百零五章 突破第一百九十三章 显圣第三十二章 二计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穿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锁第二百六十六章 底牌第八十章 入关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击第四十六章 神速第十章 试枪第七十二章 稳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最帅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第二百八十六章 征伐第二百二十一章 破烂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关第七章 风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九十章 英烈第十六章 炮轰第十四章 巨贼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关第一百三十四章 迎敌第四十五章 开工第一百五十七章 公推第一百四十七章 体系第二百六十七章 圈套第九十七章 迁徏第二百六十章 戏精第二十章 宣言第十三章 大盗第一百一十一章 夺岛第一百一十章 混编第三十九章 立项第二百六十八章 金山第四十一章 商议第一百九十九章 最帅第五十九章 **?第三百零六章 复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起因第八十三章 进京第一百零八章 日俄第一百一十章 混编第五十章 重视第一百五十九章 问题第十章 试枪第二百九十三章 成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征途3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生第七十章 受袭第二百零五章 突破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第八十六章 练兵第二章 现世第一百九十九章 最帅第一百四十二章 来袭第二百三十五章 规则第二百二十八章 往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转折第二百零六章 恶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十年1第二百六十三章 预感第十章 试枪第二百六十三章 预感第一百九十五章 订婚第六十八章 全歼第三百一十三章 团聚第一百四十七章 体系第七十章 受袭第二百五十五章 为难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第三十三章 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