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军事科学院

王朴急切地问道:“你是不是笛卡尔?”

“哦,不。”异教徒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叫威灵顿,笛卡尔是我的导师,他现在正在尼德兰潜心研究解析几何理论。”

王朴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是点头道:“威灵顿教授,很荣幸地告诉你,你的研究项目已经通过审核,等军事科学院的院长回来,你就可以来去备案并领取经费了。”

有了威灵顿开头,剩下的异教徒也踊跃报名,纷纷向王朴提出了审请。

这些异教徒的学术领域包罗万象,有天文学的,有数学的,有物理学的,不过最多的却是哲学的,虽然没什么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可一个个也的确都有些真才实学,他们基本上都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很有研究。

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之后,神学的统治地位遭到严重削弱,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当时的大明则被建奴和流贼搅得焦头烂额,在学术研究上已经落后于西方了。

好在差距不是太大,王朴有足够的信心在短时间内扭转这种局面。

大约半个时辰的审核之后,三十几个异教徒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满怀喜悦地去阳明大学报到了,阳明大学的校舍已经全部建成,一百多万册图书也已经到位,只等第一批学生招进来就可以正式开学了。

不过现在的阳明大学还只有孙传庭、宋应星、方以智、李长福等几个院长以及三十几个异教徒教授,师资力量显得单薄了些,再加上语言障碍,外籍教授的效率就会更低,以这样的师资力量最多也就招收几百学员,再多就教不过来了。

更棘手的是,大明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有系统的大学教育,而大明没有,像宋应星、方以智这样的“异类”都是靠着自学才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这样的人才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所以阳明大学的师资还得从西方去请。

至少在第一批学员毕业之前,阳明大学的师资还得仰仗西方世界的异教徒。

王朴有求于约翰,正想着如何开口时,约翰却首先开口了,说道:“尊敬的总督阁下,您先前许下的诺言……”

王朴笑道:“亲爱的约翰,只要您获得教皇的授权,您就是大明帝国的红衣主教。”

约翰喜道:“那么,总督阁下答应援建的圣母大教堂呢?”

“也不用担心。”王朴微笑道,“等你带着教皇的敕令以及建筑师回到南京的时候,就可以开工建造圣母大教堂,本督会派给你足够的工匠,并且提供充足的资金,当然,神职人员你最好还是从西方聘请,本督担心大明百姓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贵教的教义。”

约翰欣然道:“尊敬的总督阁下,您的睿智足以照亮整个帝国。”

“不过……”王朴语气一转,接着说道,“本督还有件事要麻烦主教。”

约翰心头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总督阁下尽管吩咐。”

王朴道:“主教,你能否替帝国再从西方聘请一批教授?比如说留在尼德兰潜心研究解析几何的笛卡尔,比如说伽俐略先生的学生,你告诉他们,大明帝国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研究基金以及绝对自由的学术氛围!而且,只要他们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就能成为科学院的终生院士。”

约翰道:“乐意为总督阁下效劳,只是……”

“哈哈哈。”王朴大笑道,“当然,本督也不会亏待了主教大人,这样,先赠送一万盎司的黄金作为主教大人的活动资金,事成之后再奉送一万盎司黄金的报酬,如何?”

反正大明是银本位的货币体系,黄金在国内根本没办法流通,一万盎司黄金大约有两百八十多公斤,这点黄金对王朴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送人也送了,可对于约翰这个天主教徒来说,一万盎司的黄金却是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够他买下一个城堡了!

“哦,上帝。”约翰听了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您是我见过最慷慨的总督,您的英明和慷慨不久将传遍整个欧洲,全欧洲最优秀的学者都会仰幕您的英名,他们将非常乐意为您效劳,为此不惜远涉重洋来到遥远的东方。”

王朴伸手,微笑道:“合作愉快。”

约翰紧紧握住王朴的右手,激动地说道:“合作愉快。”

文华殿。

积压了好几天的公文终于处理完了,孙传庭长长地舒了口气,有些疲惫地斜靠在太师椅上,问钱谦益道:“钱阁老,阳明大学招生的事得抓紧了,尤其是外语速成班的两百名学员得尽快招齐,这些学员到时候得负责给外籍教授当语言翻译。”

钱谦益与吕大器交换了一记眼神,说道:“孙阁老,门下和吕阁老的意思是这两百名学员最好从福建、两广去招,因为福建、两广的学员与西夷商人接触的机会较多,比浙直生员相比更容易掌握外语。”

孙传庭摇头道:“从福建、两广招募生员怕是来不及了,王朴的意思是十天之内外语速成班就得开学!”

“啊?”钱谦益失声道,“那就只能从南京周围各府招收学员了。”

孙传庭道:“钱阁老和吕阁老多费点心吧,这可是大事,耽搁不得。”

“侯爷和孙阁老所虑甚是。”吕大器连声附和道,“门下这就和牧老草拟一个章程,最迟后天就向应天、常州、苏州、扬州、镇江、松江各府发布公告,让这几个府年龄在十八到二十岁之间的秀才进京赴试。”

“那好,招收外语速成班学员的事就这么定了。”孙传庭揉了揉太阳穴,说道,“现在再议议银子的事。”

钱谦益想了想,斟字酌句地说道:“孙阁老,皇宫年久失修,每逢雨天连奉天殿都漏水,的确应该修缮一下了。”

“唔。”孙传庭颔首道,“钱阁老以为拨多少银子合适?”

钱谦益道:“眼下国库空虚,太多银子肯定拨不出来,就五千两吧。”

孙传庭道:“五千两太少了,拨八千两吧。”

吕大器苦笑道:“孙阁老,牧老,门下刚刚查过户部的账本了,国库里已经空了,不要说八千两,就连八百两都凑不出来了。”

钱谦益失声道:“怎么会这样?难不成真的要挪动中央军的饷银?”

孙传庭摆了摆手,说道:“银子的事问题不大,王朴的意思是把南京城内的官营作坊统一拍卖,让江南的商人来接手经营,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官营作坊的生产潜力,促进与西夷留见报的繁荣,二来可以给国库进项至少上千万的收入,三来呢每年还能增加大量税收,可谓一举三得!”

钱谦益的眸子亮了一下,失声道:“上千万两银子?”

吕大器想了想,却不无担心地说道:“孙阁老,真要把盐、铁、丝、纺、茶、瓷等官营作坊拍卖给了商人,朝廷再想干涉那就难了,那些商人要是品行端正也还罢了,要是品行不端故意哄抬物价,那可怎么办?”

“这个老夫已经和王朴初步核计过了。”孙传庭道,“到时候户部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明文禁止商家人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同时还要在户部增设商业司,专门负责监督这些私营作坊的经营贸易活动。”

“对。”钱谦益附和道,“一定要监督他们,要不然任由这些商人乱搞,把粮食、武器卖给建奴或者流贼,岂不是就要天下大乱了。”

孙传庭道:“不过这是件大事,需要制订的规范也要尽量考虑周全,还要考虑到商人的顾虑和情绪,光靠老夫和王朴显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吧,抽个时间,老夫把王朴请来文华殿,再请几位南直隶有名的大商家,大伙一起议议。”

“对对对。”钱谦益连声附和道,“这样最稳妥。”

王朴刚刚送走约翰,吕六就进来禀报:“侯爷,宋老先生、方先生还有甄先生已经从浙江建德回来了。”

“哦?”王朴欣然道,“人呢?”

吕六道:“已经在前厅等候了。”

王朴二话没说,直奔前厅而来。

前厅,宋应星、方以智和甄有才正在兴高采烈地讨论什么,看到王朴进来,三人赶紧起身拱手行礼道:“卑职等参见侯爷。”

“罢了罢了。”王朴连连摇手,问甄有才道,“有才,怎么样?”

甄有才难抑眉宇间的兴奋,说道:“侯爷,卑职与宋先生还有方先生到了建德实地考察之后,果然发现建德境内的富春江水力充足,就让建德、淳安知县发动五千民夫筑了两处大堤,据方先生测算,这两处大堤拦截的水量足够三百台水力钻床使用一年。”

“兵工厂呢?”王朴急道,“兵工厂筹建得怎么样了?”

王朴最关心的还是兵工厂的问题,步枪的装备率始终是制约中央军扩军的一个瓶颈。

什么时候兵工厂的产量上去了,中央军才能摆脱枪支不足的窘境,真正实现从冷兵器军队向火器军队的过渡;什么时候兵工厂的产量上去了,建奴和流贼的末日也该到了,恢复中原也就为时不远了。

说到兵工厂,甄有才的脸色就跨了下来,苦笑道:“侯爷,建德、淳安两县没有专门的器作木匠,他们造不出合格的水力钻床,不是选材不对,就是刨出的转轴不直,或者不够光洁,经常是用了不到几天就报废了。”

在当时,由于制造手段的限制,兵工厂只能使用木制的水力钻床,除了用来钻穿枪管的钻头外,其余的部件像主轴、基架、绞轮、还有支撑架几乎都是木制的,木头容易加工,却也容易损坏,而且对木匠手艺的要求很高。

就说那根主轴吧,没有十几年经验的木匠根本就刨不圆!这主轴要是不圆,旋转起来就难免会有扰动,不但影响钻孔的加工精度,还会严重影响转轴的使用寿命,同样一台水力钻床,南京兵器作坊里的老木匠做出来能使用半年,建德、淳安县那些木匠做出来就只能使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王朴道:“为什么不从南京调老木匠过去?”

甄有才道:“卑职这次急着赶回南京,就是来调老木匠的。”

王朴的眉头霎时皱紧了,虽然甄有才没有正面回答,可王朴已经知道答案了,建德兵工厂还在草创阶段,根本就没有形成生产力,要想用上建德兵工厂生产的步枪,至少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现在是四月底,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秋后与建奴的决战了。

这就意味着秋天与建奴决战的时候,王朴最多只能获得五千支火枪,只够重新装备一个火枪营,加上赵信手下的那个火枪营,中央军的主战兵力还是只有一个炮营加三个火枪营,王朴还得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一想到这层,筹建建德兵工厂却反倒不是那么急切了。

王朴已经有了新的想法,阳明大学还没有正式开学,西洋来的三十六名异教徒既然领着军事科学院发放的高额政府津贴,就不能让他们每天瞎琢磨什么哲学,得给他们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做。

王朴决定让他们都打发到建德兵工厂去研制机床,把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镗床、锻压床都给造出来,尤其是镗床最要紧,一旦造出了水力深孔镗床,大明朝的造炮工艺就会突飞猛进,红夷大炮的射程就会大大增加。

这些机床的结构设计没什么难度,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大明,都已经出现了相应的木质机床,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木质机床的主要部件由木头换成钢铁。

看着王朴眉头紧锁的样子,甄有才自责道:“侯爷,都怪卑职无能,没有把差事办好。”

“不,这不能怪你。”王朴摆了摆手,淡然道,“先不说这个,有才,宋老先生还有方先生,我给你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衙门。”

“啊?”

甄有才三人面面相觑。

王朴微笑道:“这个衙门就叫军事科学院,有才你是院长,宋老先生和方先生为副院长,我还给你们找了三十几个西夷学者打下手,回头你们就能见到他们了,呵呵,这些人可都是人才,你们一定得好好利用。”

第108章 陕西民变第305章 结盟第281章 狭路相逢第20章 反间计第4章 死中求生第101章 我们的军旗第131章 绞肉机(中)第146章 这一仗必须打第148章 心照不宣的默契第173章 利用白莲教筹建情报系统第73章 无中生有第44章 女刺客跑了第343章 五十年后第284章 打掉建奴的底气第151章 爷,不要第230章 聊城之战第29章 抱得美人归第258章 三堂会审第72章 护犊子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战马第160 炸开城墙第284章 打掉建奴的底气第106章 回家第314章 金蝉脱壳第35章 丽影翩跹第159章 断了王朴回大同的路第100章 三进三出第38章 白莲教第153章 洪承畴被俘第120章 激战第223章 素女经第164章 女中诸葛第338章 甲贺之战第121章 功亏一篑第298章 幽会第221章 治军之道第194章 蹩脚的离间计第84章 整肃军纪第317章 兵发辽东第341章 大捷第83章 练兵第4章 死中求生第328章 进逼西安第147章 决战前夕第187章 拍卖建奴女人第171章 姐姐依你就是了第114章 兵临城下第303章 骑兵营第152章 十面之网第24章 转进朝鲜第211章 立福王?立潞王?第240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12章 运筹帷幄第143章 建奴还差得远第39章 引蛇出洞第21章 多尔衮第260章 人彘第281章 狭路相逢第134章 来多少杀多少第340章 上野原之战第333章 男人阉了,女人为奴第336章 屠城第129章 没有人能救我们第294章 抓住多尔衮了第45章 回京第335章 摧毁欧洲的金本位贸易体系第225章 两情缱绻第237章 打破僵局第300章 跨海逃命第244章 五十万太监第302章 北直总督第297章 北部牛仔第65章 浮图峪第110章 李岩要打大同第276章 血战第35章 丽影翩跹第53章 当殿对质第221章 治军之道第327章 中央军入陕第130章 绞肉机(上)第286章 重创第148章 心照不宣的默契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274章 科尔沁的报复第167章 找个擅舞的秦淮艳妓第314章 金蝉脱壳第333章 男人阉了,女人为奴第189章 王朴的禁脔第213章 见死不救第3章 奇袭盛京第342章 东京大屠杀第65章 浮图峪第190章 瓦解白莲教第304章 暗潮第70章 贿赂第215章 军务秘书第93章 反守为攻第250章 非此即彼的选择题第109章 招兵买马第107章 找个什么理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