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袭盛京

是夜,王朴大帐。

王朴把小七找来,问道:“小七,营中的火器大概有多少?”

小七是王朴的亲信家将,军中的军需粮饷归他分管,当下从怀里摸出个帐本看了看,答道:“算上鸟铳、火铳和三眼铳,营中实有火器两千三百余支,不过……”

“不过怎样?”

“不过真正能用的也就一千来支吧。”

王朴怒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只有一半不到的火器能用?”

小七委屈道:“将军您忘了,您说维护这些火器太费银子,就扔在仓库里没人管,所以一半多的火器都生了锈不能用了。”

“行了,一千来支就一千来支吧,马上派人把这些火器全部收集起来,再按数配好两倍份量的火yao和铅丸。”王朴皱眉道,“另外再把所有的家丁都召集起来,哦对了,再配发每人三天份的干粮。”

小七愕然道:“现在?”

“对。”王朴沉声道,“现在,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话可不是瞎说,洪承畴还想着明天和清军决战,可唐通、吴三桂这些家伙肯定已经在想着连夜逃跑了,等这些家伙一逃,清兵就会趁机发动进攻,到了那时候就什么都晚了,所以,一定要抢在唐通、吴三桂他们逃跑之前行动。

“好,小人这就去办。”

小七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小七就把千余家丁召集到了校场上。

王朴环顾四周,亮如白昼的火光下,千余骑兵正一瞬不瞬地望着他,这千余骑兵全部都是王朴的亲信家丁,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他们眼里只有王朴这个主人,而没有大明帝国。家丁部队是大明军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明军军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畸形产物。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大明帝国的军制: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创立了世兵制,把全国的军队编入各地卫所之中,按人头分给田地实行屯田养军,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军队的粮饷供给,又保卫了地方,世兵制在初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兵制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军官肆意侵占田产,把卫所的公有资源据为私有,处于底层的军户逐渐沦为各级军官盘剥的奴隶。

因为不堪忍受各级军官的层层盘剥,越来越多的军户选择了逃亡,到了嘉靖年间,各地卫所兵员的缺额已经高达70%以上,剩下没逃跑的30%也大多是老弱病残,不堪一战,朱元璋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强大卫所军已经名存实亡。

为了补充兵员,明朝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别的办法,于是有了征兵制,征兵制因为征集的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快就被募兵制所代替,到了明朝后期,募兵已经成了军队的主力。

不过遗憾的是,募兵制也有着无法解决的先天缺陷。

手握兵权的地方总兵克扣军饷,吃空饷成为普遍现象,他们只愿意把钱花在私有的家丁部队身上,而不愿意把钱花在国有的常备军上,因此大明帝国的常备军普遍存在兵员不足、武备松驰、缺乏训练等等各种问题,才会导致明军屡战屡败。

最典型的是萨尔浒之战,明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上最多也就七、八万人,不懂军事的杨镐书生意气,还搞了一个分进合击的战术,结果让奴尔哈赤捡了个大便宜。其实,就算是四路分兵,就算是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要不是因为明军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仅凭后金当时那五、六万装备落后的八旗兵,奴尔哈赤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也赢不了萨尔浒之战。】

看见千余家丁个个精神饱满,气势骠悍,王朴满意地点了点头,问身边的小七道:“火器和干粮都发下去了?”

“都下发了。”小七点头道,“每人双份的火yao铅丸,还有三天份的干粮。”

“马嘴都上套了?”

“都上好了,马蹄也裹上棉布了。”小七道,“将军你放心,夜间行军不能发出声音,这点常识小人还是知道的。”

“这就好。”王朴道,“熄灭火把,出发。”

小七紧跑两步,站到阅兵台前,扯着嗓子吼道:“将军有令,熄灭火把,出发!”

千余家丁纷纷熄灭火把,然后翻身上马,在漆黑的夜空下向着辕门汹涌而去,如此规模的军队调动根本不可能瞒过营中的士兵,越来越多的士兵从帐蓬里跑了出来,这些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开始猜测起来,不安的气氛开始在军中弥漫。

“总兵大人等等。”

急促的急蹄声中,大同副总兵赵物竹驱马追上王朴,激动地问道:“总兵大人,你这是干什么去?”

“怎么?”王朴沉声道,“本将军出兵还要向你请示不成?”

“这……”赵物竹道,“总兵大人既然要出兵,总该让我们知道啊,再说大人你不说一声就带着亲兵走了,大营里这一万多弟兄怎么办?”

王朴道:“你是大同镇的副总兵,本将军如果战死或者外出,大营中的一万多弟兄当然是由你指挥了,这么简单的军规还要本将军教你吗?”

赵物竹道:“可是……”

王朴喝道:“废话少说,让开。”

见王朴眸子里杀机流露,赵物竹不由打了个冷颤策马让开去路,王朴勒转马头扬长而去,临出辕门时,王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眸子里掠过一丝恻然,王朴并不想抛弃大营里的一万多大明将士,可他别无选择。

笔架山失守,松山之战败局已定!

洪承畴还想着和清军决一死战,可唐通、吴三桂他们根本就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留下来是死,跟着唐通他们逃跑也是死!

满清奴酋皇太极早已经调兵谴将,派出多路精兵守在明军逃跑的必经之路上了,所谓兵败如山倒,明军一旦开始后撤,全军将士就会丧失斗志,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再加上清兵的前堵后追,历史上的悲剧将再次重演。

就算王朴能从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逃回山海关,最终等待他的命运也只能是死,崇祯皇帝对败军之将可是从来不姑息的,历史上的吴三桂之所以能逃过一死,是因为当时的大明帝国实在是无人可用,只能靠他来支撑关外局势。

那么,留下来和洪承畴一起死守松山?

那也是死路一条!洪承畴麾下的十三万大军已经是大明帝国最后的机动兵力了,崇祯皇帝已经派不出多少军队来解松山之围了。

逃跑是死,留下来还是死,王朴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了?

其实不然,王朴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奇袭满清的都城——盛京,然后绕道朝鲜夺船出海,从海路返回登州。只要王朴能攻下建奴的老巢盛京并且抢到一样东西,就足以抵消兵败松山的塌天大罪,王朴就还能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大同总兵。

当然,奇袭盛京可以说是凶险万分,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绝不过份,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的大同总兵王朴可是混混出身,坐以待毙、患得患失从来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风,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会坚持到底。

既然是奇袭,讲究的就是个“奇”字,靠的就是出奇制胜,而要想出奇制胜,就需要隐匿形迹,就需要快速突进,所以王朴不能带上大营里的一万多将士。原因其实很简单,带上这一万多将士之后不但隐匿形迹无从谈起,而且还会严重迟滞行军速度。

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此前的王朴肆意克扣军饷,盘剥士卒,军中对他早有怨言,一旦让这些士兵知道王朴要带着他们去攻打建奴的都城,那肯定会引起哗变。与其到时候误了大事,那还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直接把这一万多将士给舍弃!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再说王朴带着千余家丁离开大营,趁着天黑往前走了几里地,就拐进一处低洼地里潜伏下来,前面不远就是清军大营了,再往前走很容易被清军发现,这个时候可是非常时刻,如果王朴没有猜错,大营中的清军只怕早就横戈以待了。

这个时候一旦被清军发现,那就完了。

PS:新书上传,请弟兄们推荐票支持。

;

第123章 建奴铁骑第299章 回马枪第197章 恶战第212章 血战襄阳第167章 找个擅舞的秦淮艳妓第87章 攻陷归化第204章 阳明书院第三十六章第123章 建奴铁骑第188章 去他妈的伦理道德第51章 劫法场第309章 奇袭襄阳第20章 反间计第120章 激战第115章 趁机勒索第98章 攻敌所必救第222章 暗杀第165章 柳如是第339章 德川幕府的反击第261章 军事科学院第107章 找个什么理由留下?第126章 摧敌锋第176章 小宛被劫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2章 松山之战第152章 十面之网第61章 殉情第251章 一身正气第253章 黄泉路上也好搭好伙第185章 有银子了第64章 丁忧回家第60章 死保王朴第296章 杀胡令第132章 绞肉机(下)第125章 官匪合作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188章 去他妈的伦理道德第50章 是男人得有担当第148章 心照不宣的默契第231章 陷阱(上)第162章 当头棒喝第332章 出兵日本第272章 激战正酣第198章 孤注一掷第256章 逼他们狗急踏墙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战马第129章 没有人能救我们第328章 进逼西安第97章 围点打援第167章 找个擅舞的秦淮艳妓第71章 闹事第170章 这娘们跑不了第75章 哗变第30章 赤脚张三第42章 女刺客第245章 叛军的意志第314章 金蝉脱壳第102章 千锤百炼第301章 大战结束第280章 继续北上第299章 回马枪第40章 红娘子第5章 小人真有才第239章 后院起火第177章 新帐旧帐一块算第66章 响马盗第13章 两千万两白银第94章 信心第209章 这下麻烦大了第144章 把戏演足第155章 拖下去,当街砍了第141章 萝莉有三好第76章 如何收场第147章 决战前夕第279章 都是汉奸惹的祸第339章 德川幕府的反击第11章 皇太极回京第159章 断了王朴回大同的路第314章 金蝉脱壳第181章 荒岛艳情(上)第205章 流贼进京第68章 放他们一马第264章 扶植工商第222章 暗杀第274章 科尔沁的报复第261章 军事科学院第78章 三千家丁第212章 血战襄阳第314章 金蝉脱壳第145章 草料丢了第237章 打破僵局第11章 皇太极回京第50章 是男人得有担当第88章 纪律第247章 活剐左良玉第338章 甲贺之战第146章 这一仗必须打第258章 三堂会审第281章 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