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为何要救祖大寿?

听着袁崇焕脱口而出的十三山,秦良玉陷入了一阵沉默。

川陕之地本身就有不少的土匪,这些土匪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活不下去了所以选择落草为寇的可怜人。

山海寨的鼎鼎大名,就连纵横湖广的山匪都知道,更何况川陕之地?

所以经历过辽东诸多大战,对辽东有了好奇之心的秦良玉,自然也知道在辽东有着一个名叫山海寨的山寨存在。

毕竟摆在明面上的情报,哪怕是不想听,它也会自己飘到秦良玉的耳朵中来。

山海寨这个在关外鼎鼎大名的山寨匪帮,就是位于十三山当中。

更何况,秦良玉也是知道十三山的。

当听到袁崇焕提到十三山之时,秦良玉就想到了一段往事。

在沈辽广宁等战役之后,秦良玉认识了孙承宗。

而在之后和孙承宗的书信往来中,秦良玉曾经得知过一个事情。

那就是曾经在袁崇焕初来乍到之时,曾经有提过一次十三山。

那时的袁崇焕请示孙承宗说,十三山有着数十万难民,若是在宁远驻扎五千兵力以壮宁远声威,让建奴瞻前顾后。

同时派出将领救援十三山。

宁远距离十三山若是全程走大路的话,不过区区二百余里,而锦州更是防备空虚,建奴大军早就回去舔舐伤口了,乘着这个机会,将锦州拿下,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听了袁崇焕说法的孙承宗跑去找当时的蓟辽总督王象乾商议了一番。

结果就是王象乾选择了派遣三千战败士兵驻扎宁远,而孙承宗则是让辽东经略王在晋出兵驰援十三山,却因为各种问题,王在晋最终功败垂成,甚至还丢了十三山诸多辽民的民心。

数十万人,救回来了不到区区六千人,更多的人马除了惨死之外,就是回到了十三山中,继续猫着。

当初的孙承宗写书信跟自己说这个事情,还是因为秦良玉和孙承宗曾经有过数面之缘,秦良玉敬重孙承宗的为人,仰慕孙承宗的兵法韬略,所以自以学生居之。

而孙承宗对秦良玉这个巾帼英雄,也十分有好感,亦以学生待之。

所以这封书信,秦良玉知道了孙承宗告诉自己的道理。

那就是不论如何,用人一定要用自己信得过的。

但是十三山这个地名,自那时起就深深的被秦良玉记在了脑海之中。

任何一个名将,都是擅长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要素的行家。

而秦良玉既然知道在建奴后方,就有着数十万难民,那么自然就会想到如何利用起这些难民的方法。

只是伴随着时间过去,秦良玉下意识的以为,建奴后方十三山中的难民,应该早就被建奴杀光了才对。

山海寨作为一个纵横辽东的匪帮,更是建奴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对,没理由现在还存留着。

建奴哪怕是再蠢,也没理由能够干出在自己腹地养寇这样的事情来。

所以袁崇焕在此时提到十三山,莫不是建奴真的失了智,在坐稳了锦州等地之后,没有选择围剿十三山?

看了看袁崇焕,正准备翻身上马的秦良玉低声问道:

“袁兵备,十三山中的辽民,现在莫非都还幸存着?”

秦良玉问出来的这句话,在袁崇焕听来,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就是惨死在了援辽之战中。

而浑河之战当中,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更是战死两千余人,秦良玉哪怕是心再大,也自然会关注辽东的局势。

杀兄之仇,又岂能不报?

所以秦良玉知道辽东,知道十三山有着无数大明难民,也是情有可原。

袁崇焕点了点头,也翻身跨上了另一匹战马,掂量掂量了一下手中从一个白杆兵那里借来的白杆,一字一句道:“没错,十三山中的辽民尚在,并且在不少曾经经历过诸如广宁之战,浑河大战,沈辽之战的残兵整合统领下,形成了辽东一个极大的势力,山海寨!”

好家伙,袁崇焕这话一出,秦良玉呆住了。

原来山海寨的来历,居然是这样!

民间武装啊这是!

但是下一刻,秦良玉心中不知为何,又升起了一股希望。

袁崇焕不是说,山海寨当中有着很多的大明残兵么?

那么这些大明残兵当中,是否会有西川的好儿郎?

当初自己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渡浑河和建奴血战,兄长秦邦屏战死沙场,弟弟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带去的三千白杆兵近乎死伤殆尽,只回来了区区数百人。

而后当自己亲自领军三千前往辽东之时,却又因为一大堆狗屁倒灶的事情以及辽东战事的逐渐平息,而变得不了了之。

同年九月,兵部让自己回乡征兵之时,奢崇明造反,自己也就错失了回辽东的机会。

对于很多走失在辽东,没有明确阵亡记录的白杆兵,秦良玉自然是希望他们还能活着的。

听到袁崇焕的说法,秦良玉猛然对这山海寨也提起了兴趣。

一拍自己胯下战马,秦良玉扭头往后一看,高呼道:“川军的将士们!随老身出城,迎接大明的英雄回家!”

“杀!”

“杀!”

“杀!”

伴随秦良玉嗓子嘶哑怒吼而出的三个杀字,宁远城中,顿时又是杀声震天了起来。

“唏律律!”

战马马蹄炸响,马鸣阵阵。

曹文诏挥舞着自己的大刀,人借马力,从脖颈处的薄弱位置又一次斩下一个建奴的头颅。

“来啊!狗建奴!来追老子!”

一边厮杀,曹文诏一边带着调侃的长啸着。

说到底,自打回了山海寨之后,发现山海寨已经被凤一留下的护龙卫战士给全盘洗脑之后,一切后续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山海寨的撤离,以及一路上的转移迁徙,仿佛就像是水到渠成一般,非但没有一点建奴的阻力,甚至就连沿途上的好几座城堡,都空无一人。

顺顺利利的,就达成了基本的目标。

而曹文诏在这个时候,被震天撼地的炮声惊到,料想宁远已然开战。

所以当即曹文诏就让黄得功等人做好了准备,领上了一支精锐骑兵,从驻地杀出,驰援宁远。

这一来,还正好就赶上了建奴全力围剿祖大寿的这个时间点。

当即曹文诏就带着人马,杀了过去。

“叔啊!咱们,为什么要救祖大寿?”

看着那建奴军阵当中摇摇欲坠的祖大寿旗帜,曹变蛟砍死了几个身边的建奴之后,看向曹文诏问道。

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凌河堡第一百零五章 什么叫先下手为强!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步外,一枪爆头!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们发达了吖!第五百一十章 东林逆党袁崇焕!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责第五十九章 危机感,升起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世活关羽第四百七十五章 乡勇?第三百一十八章 带孝子莽古尔泰第九十四章 随朕来!第三百一十九章 冲冲冲第四百六十二章 东江镇,毛文龙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就是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你不愿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捡了个同党第三百四十六章 腾格里!第三百三十四章 这一局,牛刀小试!第四百四十九章 尔等伏地乞降者,不杀!第四百三十六章 你是知道我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大,你愿不愿意去做这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狙击之战!第三十三章 重创!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请!第二百四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四百七十章 江左少年之父第二百六十六章 吓晕了一个第七十五章 好好见一见!第六十八章 个人勇武可否?第九十四章 随朕来!第三百三十九章 别无选择的大礼!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你们尽管死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让子弹飞一会!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刽子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糟了!本贝勒完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衔尾而追击之!第九十章 保障第二百四十四章 换俘!第四百一十八章 蝗灾第一百六十八章 孙承宗第七十三章 找到了个李鸿基!第一百四十五章 岂能不高兴?第一百三十章 轰他娘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关外难民,回归!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话说。第二章 何为阉党?!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给莽古尔泰第四百七十七章 当我儿子吧!子龙!第二百一十五章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老曹遵旨!第三百二十四章 随朕,入城!第三十七章 朕要训话!第二百四十九章 所以,我拒绝!第三百七十二章 夺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帝将归第二百二十章 咋地?又是贵族是吧?第一百一十章 陛下,兵部那边?第四百七十九章 悍勇!第三百零八章 当大明朝的狗实在是太好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少年意气第四十九章 体面人魏老太监第一百九十四章 由刀入枪,又有何难?第二百五十八章 灰头土脸袁崇焕第四百二十四章 游击足以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又有什么看法?第一百七十章 你是何人?第四十四章 拿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必将与你重逢!第一百四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三百四十章 补枪!第三百九十三章 狗奴才李永芳第三百二十八章 定计谋阿敏!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凌河堡第四百章 辽东十三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哟?熟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就像个战神一样第一百九十九章 野猪皮,不是说笑而已!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再畏惧第五十一章 糜烂辽东第三十五章 天下谁的第一又如何?!第二百一十五章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第三百三十三章 毒计第六十八章 个人勇武可否?第五百三十五章 怎着?不能吃?第一百七十一章 好好伺候一下几位建奴大爷!第一百四十六章 子时集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朕累了,交给你们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的要来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添桥?!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事不可为,你带我走第五百二十四章 就像个战神一样第五百四十章 哦?什么秘密?第三十九章 神威!第二百零一章 海东青之殇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看到了,你去死吧第二百一十四章 穷则分割击破,富则聚而歼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斩将夺旗!第二百五十四章 留他一命,还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