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歪打正着

朱由检虽然年轻,可是他身边那些负责教育他当一个好王爷的人,却的的确确都是一个个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文坛巨匠.

他们教给朱由检的东西,虽然那些很多都是腐儒之见,可是终究,还是有着属于他的道理的。

只是看问题,看事情的角度各有不同罢了。

而朱由检看事情的角度,现在还没有彻底定下来,虽然说是被那些老师先生们,教育的有点嫉恶如仇,可是并不代表着朱由检这个小家伙,朱由校没法给他调教过来,扭转他的心态!

古人比起后世那些娇惯坏了的孩子,可要早熟的多,如果是在百姓家,以朱由检的这个年龄,都有可能是孩子他爹了!

再加上是帝王之家,从小耳濡目染,见多了纷争阴谋。

这一切,让朱由检的心智成熟程度,远超后世那些大部分要在温室中待到二十二岁的孩子。

不然朱由检也没法迅速的,就从彻底被朱由校击破心防的情绪崩溃中,找回自己最为习惯的假面具戴在脸上,伪装起来。

“皇兄,你可知道,大明的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更甚于昔日的宋朝?”

“国朝养士二百年,养的又怎么可能都是一群没有用的废物?”

“赵宋虽然养士,可是强干弱枝文压制武太甚,故而北有靖康,南有崖山,可是文人士子,还有名士们的傲骨,风采,都在两宋晚年展现的淋漓尽致。”

“更别提我大明朝的士子,从一开始,就是斗上来的?”

“他们,又岂会没有能力?!”

听着朱由检的话,朱由校皱了皱眉,自己这个便宜弟弟,还是跟着那些腐儒太久了,还觉得,大明朝的大部分文人,都能有赵宋时的范仲淹、文天祥那样的公心呢。

大明朝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重文轻武的体制这一点,就和昔日的赵宋截然不同。

如果不是土木堡战神送了那一波大的,大明朝当权的还得是武勋而不是文人集团,毕竟朱元璋当时杀的太狠了,而紧接着的朱棣和朱高炽、朱瞻基这爷孙三,对文人集团,也没给过什么太多的好颜色。

毕竟朱棣的皇位,就是从重用文臣的建文帝朱允炆手里抢来的,还干下了诛十族的千古绝事,让朱棣在文人们眼中,就是一个大大的暴君,不敢给朱棣添乱,那只是屈服于朱棣淫威之下罢了。

而朱高炽虽然是个仁慈的胖子,可是奈何朱高炽在位时间短,没多久,就被自小被朱棣调教成了朱棣形状的明宣宗朱瞻基继了位。

朱瞻基在史书上的名声,可不咋样,促织天子,蛐蛐皇帝,从这些名号,就能看出,朱瞻基和文人集团,也不是太对路,虽然当时的内阁名臣有着三杨这样文人士子中拔尖的存在,可是这也掩盖不了朱瞻基的名声。

甚至就连土木堡战神当初,也是对文人集团没什么太大的好感,毕竟虽然朱祁镇九岁登基,可是前期的朝政,都是被三杨和太皇太后张氏掌握,直到三杨和太皇太后张氏

相继去世之后,朱祁镇才碰到了这大明朝最巅峰的权利。

以及,一个巅峰期的大明朝。

接着大明朝就被明英(堡)宗玩炸了,自那时起,盛极而衰,一路江河日下,以至于此。

可前文也提过,正是在明堡宗的一通骚操作下,文人集团算是彻底的在大明朝的朝堂之上,站稳了脚跟,更是在文武之争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也就是从那时起,大明的所谓“明学”也悄无声息的兴盛了起来,继承了宋朝“宋学”的明学,当然会堂而皇之的,将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说的冠冕堂皇,仿佛是大明朝祖训一般。

武宗皇帝时期好不容易出了个“圣人”王阳明,一套心学打的当时最为流行的理学溃不成军,顺带着制霸了嘉靖、隆庆、万历几朝。

可是伴随着王阳明一死,心学后继乏力,那些守旧且激进的文人党派,高举着程朱理学,正统儒家大道的旗号,顿时就在原本他们也曾求学过的心学上,踩下了一万只脚。

到了高攀龙,顾宪成的时代,他们更是直接抨击心学是末流学问,称其空疏浅薄,流于禅学,是一种不正之风。

所以到了现在朱由校的这个时代,天启皇帝的时代之后,整个大明朝的儒学,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攻击性,却又没有丝毫攻击性的学派。

东林学派!

对内,他们是神兵利器,内斗天下无敌。

齐楚浙党?

滚!

心学?旁支末流,歪风邪气!

滚!

大明朝,只有我们东林,只有程朱理学,才能够救大明于危难水火之中!

对外,他们是饴糖,是蜜水,虽然喝多了,总有那么几个变质的能造成真实伤害,可更多的,是造成不了有效伤害,反而会让别人很爽的东西。

这水太凉,我不跳!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自幼就接收着东林教育的人,看待事物,还能保持一份平静,就已经是极为少见的事情了。

摸着自己的下巴,朱由校双眼流露出一丝怜意,打量着朱由检这个在被原主封了信王,遣去封地之后,一直被东林调教的小家伙。

这孩子,能够到现在还能够保持住赤子之心,还能够保持着自己的那一份天真。

只能说他作为一个王爷。

还是一个皇帝春秋鼎盛时期的王爷。

实在是沧海中的一粟,引不起大鱼注意,没人会选择去投资一个没有什么太大希望的王爷,从而也没有什么人,去注意到自己的这个皇帝,所以他才没有彻底被教歪而已。

如果真按原本历史上的走向来,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之后,天启帝病倒,东林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换人教育朱由检,最终将这个面前天真却善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少年推上风口浪尖,逼成一个亲手斩杀后妃女儿的变态。

虽然这一年来,朱由检暗中和东林党人的走动,有点频繁,可是就从今天的事情来看,朱由校几乎可以确定,朱由检此时,还没有彻底被东林党给带偏,自己要给他掰正,还来得及!

歪打正着!

朱由校突然感慨了起来,自己将朱由检提前几年召集进宫,让他监国,还真就歪打正着成功了,既可以打了东林一个措手不及,又能够让还没有被彻底带歪的朱由检,落入世人的眼中。

从而,起到一种另类的保护作用。

自己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安插人手,到朱由检的身边了!

第三百零一章 大摆空城计第七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你听明白了么?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的要来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服软第二十八章 兽潮来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古井不波第五百一十六章 想那么多没有用的!先救人!第二百四十章 我大金天下无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哥,你要信我啊!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步,斩将!第四百四十一章 祖某有个外甥叫三桂第一百五十三章 呵,东林第三十一章 主君与我们同在!第四百六十五章 只是第四百五十九章 吴三桂:我燃了!第三百五十章 练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哟?熟人?第五十七章 魏公公,是不是这样!第五十六章 意图谋反,证据确凿!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启帝的教导,制怒第四十九章 体面人魏老太监第五十四章 挨骂,倒也正常第三百四十一章 暗箭第五百零六章 外行不能指挥内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哪来的脸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骆思恭请见第二百一十五章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第一百零四章 朕教他天启铳第三百九十三章 狗奴才李永芳第七十章 见,无妨!第七十三章 找到了个李鸿基!第一百五十章 切磋一下打一架?第一百四十八章 甚合朕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百骑劫营曹文诏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不干净第二百七十五章 糟了!本贝勒完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碎!第四百七十三章 宝塔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敏你这个狗东西!第一百零四章 朕教他天启铳第五十六章 意图谋反,证据确凿!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太极下黑手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后怕第五百一十五章 换个思路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步外,一枪爆头!第二百二十二章 兄弟们,抄家伙,建功立业!第三百六十六章 归来的曹文诏第二百六十九章 咱们小心为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更衣?更衣好哇!第一百九十七章 斩将夺旗!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的要来了!第五百零一章 你真没出卖我?第三百二十八章 定计谋阿敏!第四百五十二章 且听我说来!第二百四十二章 狙击之战!第三百一十七章 求援的乌兰哈啊第四百二十八章 古井不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争也不行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行踪成迷第八十八章 臣弟遵命。第九十七章 朕,给他们做!第六十四章 朕允了!第二百八十章 千军万马避白袍!第三百零一章 大摆空城计第三百一十四章 扬古利第二百四十九章 所以,我拒绝!第二百五十五章 东北大开发计划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世活关羽第五百一十四章 这都是阴谋!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启帝的教导,制怒第一百三十四章 是也不是?第五百四十七章 散了?第八十七章 白银!白银!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路难觅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三百三十二章 抢钱!第九十章 保障第三百五十二章 统帅的自我修养第四百六十四章 给建奴好好涨涨记性!第三百九十三章 狗奴才李永芳第二百六十九章 咱们小心为上!第四百零四章 自听天命第五百一十四章 这都是阴谋!第四百五十三章 这可是要用人命去填啊!第三百六十八章 胜负第三百六十一章 鳌拜的心思第五十六章 意图谋反,证据确凿!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二百二十二章 兄弟们,抄家伙,建功立业!第一百五十六章 咱家,要听真话第四百五十二章 且听我说来!第一章 宁远城下见!第三百六十章 狩猎之风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能否认历史第五百二十五章 骑兵攻城总得有流程第二百七十八章 辽东战略第一百七十章 你是何人?第五百二十章 你别动手我告诉你!第二十一章 恢复锦衣荣光,我辈义不容辞!第四十一章 布大明武德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