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节 雨中血战



龙居士第一时间看到了英军的变化。

英军以排为单位,快速的集结成六个刺刀阵,一个摆在北面以挡追兵,一个摆在东面,一个摆在西面,扼住左右两路。余下的三个刺刀阵,一个居中策应,二个向"板车城墙"发动进攻。

雷电交加、大雨滂沱、草木瑟瑟发抖。雨水在地面汇聚,形成千万条小河。似要洪水泛滥一般。奔跑追敌的丁壮有多人跌倒。声势虽大,但很狼狈。

每一道电光过后,刺刀阵发出一片让人望而生畏的亮光。英军人数虽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座座不可撼动的铁山。

龙居士拉住随后随来的何玉成,大喊:"暂停进攻,准备标枪阵!"

两人一起努力,算是稳住了阵角,但是东西两面杀来的乡兵丁壮,不知这刺刀阵的厉害,一窝蜂的撞了上去,想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淹没英军,然而他们撞上是刺刀墙,甫一交手就有十多人被英军刺倒在地,血水混合着雨水下四处横流,在低洼处形成了一个个的血池。

何玉成拼命的挥动"三星黑旗",想要左右两队暂停进攻,但无济于是。乡民们都杀红了眼,哪管什么号令。

执竹矛的乡团在龙居士的号令下集结成阵,正准备投掷,却发现乡民们与英军混战成一团,无法投掷。

何玉成派出亲兵,传达命令。但是这些人,操着不同的方言,隶属不同的村镇和乡团。且不说带着浓重口音的传令兵的话,他们听不听得懂,就算听懂了也未必听令,因为他们又不属于何玉成的部队。相反,有些人见何玉成的乡团不动,反而嘲讽他没种,不敢与敌人刺刀见血。

那些损人的话,刺激着何玉成将黑旗交于传令兵,自己提了一把朴刀就上去了……

急切间,龙居士猛的想到了一个办法--人体扩音器。

他面向乡团道:"我喊一句,你们跟着喊一句,声音要最大!"

"乡亲们,寿佛老爷要作法灭妖啦,快闪开!!"

"乡亲们,寿佛老爷要作法灭妖啦,快闪开!!"

……

龙居士的声音经千人一扩大,在雷雨中能传出数里,雨水都被声波震得倒飞了去。一连数遍,终于有了效果。

龙居士传教已有二年多,在全国各地都有信徒,虽然于广州这一条,其影响力还不能与传统的宗教相抗衡,但也不乏信徒。这些信徒,就算是没见过寿佛老爷的,也听说过寿佛老爷的传言。听闻此言,往北望去,见一土丘上有一白胖和尚挺立,背后有上千人作衬,气势威严,便喊着"佛孝老爷来了!"四处散去。

然而此时,仍有不少新近赶来的乡团民众往前涌……前面的要退,他们的要进,又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好在千人扩音器在继续喊,越来越多的人听从号令,四散的队伍,逐渐形成了两股辙退大潮,分别朝着左右退去,那些前涌的人也被裹着后退。

仍有十几个杀红了眼的乡民,心中

只有眼前之敌,没看周边有什么变化。结果尽数被刺倒在地,尸体横七竖八的躲在地上。英军虽发现敌人辙退,但考虑到自己人少,又怕破坏阵形,不敢追击,就在原地以排为单位,背靠着背,结成四个的刺猬阵。

此时,对中方极为不利。

经此一战,英军仅伤了二人。他们的周围都是中国人的尸体,不知死伤多少。退下去的乡兵,见自己人死伤那么多,英军没死几个,先前的沸腾的热血冷静下去,恐惧伴随着凉凉的雨水直入心灵深处。有的人发足一跑就再也停不下来,直接脱离战场。

"板车城墙"所在南线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英军分作二股,每股二三十人,正用刺刀挑下大车上的树枝、沙袋、推开大车。王韶光带着的乡团用长枪大刀干挠英军意图,又派人把住大车的榬木,和英军"角力",努力稳住"板车城墙"。

由于隔着大车,两边都夠不着对方,变成了一场"角力"战,中方人多,自然在力量上要强,英军无法破开。双方除了一些因为雨天落滑,跌倒刮伤的外,没有人挂彩。

东西两翼的乡团退下之后,英军指挥官立刻指挥居中的"策应队",离开队伍,直奔"移动城墙"的左翼而去。

龙居士一见,心知要糟,在他的布署中,是要集齐数百辆大车的,这样可以摆出宽2到3公里的"移动长城",英军是没机会破此"长城"的。但现在只弄了几十辆,根本不足以将后路全部封死。

不过,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接下来就要看王韶光的临机应变能力了。龙居士没法管那边,将禅杖一指,喊了声:"竹矛队保持阵形随我来!"

其实该叫标枪队的。然而这些村民总认为,手中的武器是竹矛,对标枪这个词完全陌生,既不理解,也无法接受,龙居士也只好入乡随俗。

照标枪的投掷要领,须抓住重心位置,然后助跑,弯腰成反弓形,腿、腰、手臂一齐用力,这样才能射得最远。但这是一群毫无训练的队伍,又没有文化,哪懂这些?

龙居士为什么不准备弓弩?

弓弩的确比标枪好用,但来不及造了,再者满清严禁私造兵器。单个猎户倒也算了,若是成千上万的造兵器,那一定会有一个"私造兵器,意图谋反"的大罪落下来。再加上时间短,制造工艺复杂,制造周期比火枪都要长几倍,不可能大量装备。

英军见一个千人队排着还算整齐的队伍走来,人人手持2到3支竹矛,未免有些胆怯,刺刀阵便收缩起来,队伍靠得很拢,背靠背,人挨人。

龙居士在仅距英军北面刺刀阵十几米的地方停下来,将疯魔禅杖往地上一插,夺过一支竹矛,大喝一声"学我榜样!"便迈开双腿,右手执矛中部,左手空摆,身体反弓,跨前一步,猛的射出。标枪脱手,带着风雷之声,尾部打着旋,去势犹如流星,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这时,正好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照得绿色竹矛发

白,似乎附着了闪电一般。

嗖--

竹矛插入英军刺刀阵,正中目标。从当前之人的右胸穿过,余势不减又刺穿了后面一人,将两名英军串成了糖葫芦。

"佛爷神射!"四面八方看得真切,一起喊了起来。

"还等什么,快射!"

何玉成本是用刀的,现在也抢了根竹矛,望当面之敌阵中射去。

"竹矛团"这才如梦初醒,纷纷依样画瓢,将手中的竹矛奋力往天空掷去。一时间,竹矛遮天,密集如雨。

然而他们不得要领,扔得不远,长矛在制作上也有问题,没有铁制矛头,没有配重,没有标准,很多竹矛都打横了,在空中翻着跟头,更有甚者落在自己人的头上。好在人数够多。上千支矛一齐扔过去,能覆盖数百平方的地面。而一个密集的刺刀阵,不过二三十人,所占之地不过几十平方米,当面之敌,全在矛雨的覆盖之下。

英军用手中步枪奋力拔打竹矛,击飞了不少,但无济于是,数量实在太多了。纷纷被刺倒。虽然大多数没有被刺穿,但只要中上一矛,就是一个血洞,失去战斗力。

三轮矛雨之后,北面之英军刺刀阵,已经无人站立,他们的身上,周边的地上长出了一片"竹林"!

剩下的英军大恐,他们手中有枪不能射,刺刀太短不能远攻,手中又没盾防御,面对"长矛雨"只有被屠杀的份。此时"策应队"已经迂回成功,挡路的移动城墙破了一个口子,英军无心恋战。刺刀阵轰然崩溃,冲着缺口狂奔而去。

远处的乡民见一个英军刺刀阵全军覆没,由于天黑看不情是什么原因,便一齐欢呼呐喊起来:"寿佛老爷降下天谴诛灭英夷!"近处的民众虽然看了个明白,却也跟着呼喊。一时间"天谴神阵大破英军"传遍四野。

"不能让鬼子跑了!"何玉成怒吼一声,接过传令兵送来的朴刀,追了上去。

千人长矛乡团此时手中已经没有了武器,但士气高涨,空着手也敢追敌,他们路过"竹林"时,一人捡了根竹矛,又重新武装了起来,胆色更壮。

龙居士见敌阵已经瓦解,便双手握着禅杖冲到执"三星黑旗"传命兵身边,夺了他的旗,在空中狂舞怒吼:"随我杀敌!"

"三星黑旗"是103乡约定的令旗,令旗所指之处就是进攻之处,虽然在黑云压顶之下,远处的人看不清楚,但大伙见有人开始冲锋了,便跟着冲锋,锣鼓敲得更急,四面八方杀喊声重新变得响亮起来。

老幼妇孺,咸来助战,摇旗呐喊,亦壮军威!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己经形成,英军在人海包围圈中东奔四突,犹如丧家之犬,每当他们突破一片人海,总要面对更加宽广的人海。

英军越打越少,倒地人之被千万人踏成肉泥,而乡兵民团则越来越多。

可惜的是,英军前队已经突破重围,看这样子,想要全歼怕是不可能了。

(本章完)

第053节 周光碧第072节 统筹规划第031节 风雨中第052节 套中套第040节 佛爷天降第093节 圆桌会议第074节 兵力不足第054节 难民潮第095节 三点意见第062节 神仙日子第101节 文明锁第027节 火炮对火枪第072节 统筹规划第023节 八卦阵第052节 套中套第049节 舌战刘耀椿第028 火牛阵现身第102节 银行风暴第088节 镇江之战第004节 化腐朽为神奇第086节 道光帝第095节 三点意见第060节 束手就擒第094节 忽悠也是战略第030节 活捉卧乌古第093节 圆桌会议第042节 神雕大侠第032节 胜败标准第057节 集体领导第054节 难民潮第027节 火炮对火枪第061节 如覆薄冰第078节 浙江武将第070节 超级地雷第096节 利益集团第021节 火牛八卦暴雨阵第056节 光头营第048节 颜伯焘第099节 连锁反应第035节 神风瘟疫第020节 千头万絮第065节 大炮地雷第085节 我是汉奸?第089节 南京条约第008节 雨中血战第063节 退敌三战略第093节 圆桌会议第087节 张胜之第075节 八大方案第014节 中英贵族第041节 鲁一官第032节 胜败标准第007节 咒死毕霞第092节 电梯问题(2)第081节 大宝山之战第077节 扬威将军第085节 我是汉奸?第037节 火箭台风第067节 一个赌注第010节 步步紧逼第094节 忽悠也是战略第055节 水勇营第021节 火牛八卦暴雨阵第057节 集体领导第038节 决死水师第069节 反登陆战第079节 舌战群骚第009节 白炽现身第006节 厚脸铁嘴第094节 忽悠也是战略第060节 束手就擒第033节 大胜之后第019节 不可救药第092节 电梯问题(2)第087节 张胜之第099节 连锁反应第063节 退敌三战略第043节 黄麒英第001节 目标1838!第052节 套中套第088节 镇江之战第031节 风雨中第065节 大炮地雷第100节 南海攻略第061节 如覆薄冰第009节 白炽现身第099节 连锁反应第017节 尸塞门洞第053节 周光碧第085节 我是汉奸?第084节 汉奸问题第023节 八卦阵第012节 从众心理第057节 集体领导第054节 难民潮第090节 一八四二第081节 大宝山之战第056节 光头营第007节 咒死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