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哭(第一更)

南京!

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既陌生同样又熟悉的地理名词,在过去的两百余年间,这里一直被称之为“江宁”。而现在这座曾经的明帝国的帝都,终于恢复了其本名。在南京“教匪”投降,被肃清的第二天,由大汉都督府发布布告中,即将“天京”改为“南京”。

这一布告一经张贴,各省士民皆是为之一惊,同时又认为理所当然,确实是的理所当然,且不说南京是其本名,更重要的是众所周知,那位解民倒悬与教匪邪众之手解救数千万黎民、活民千万的“汉公”,就是朱洪武……不,应该说是高祖之后,高祖定都于南京,有明一朝,虽建文失以江山,永乐迁都北京,可南京依然是大明朝之都。将其改名为南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是了!

这很正常嘛!

而现在对于人们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就是南京还源溯本,那么,那位汉公会何时继承大明朝的正统。

在“五行之说”深入人心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满清气数已尽。至于大明朝的火如何克的水,读书人自然会有其解释——火嘛,火器的火,汉公得以天下全凭火器,火器助以火德,那满清的此许水德,又能如何?

在人们牵强附会的说着这些的时候,人们更关注那位为“建庶人”之后的汉公,何时来南京,在其到达南京后,又会干什么?

这些当然是人们所关心的,也正是在人们的关注之中,一艘长江水师的军舰泊于南京的码头。此时距离南京光复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在过去的半个月间,义军先后夺取扬州、镇江,兵锋直指江苏巡抚所在苏州,与此同时,南京同样也在进行着清理——数十万俘虏,除了极少的人被放归之外,大多数人都被关押在外城的战俘营内。至于南京,几乎是一座空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直置身于安庆的朱宜锋,才乘军舰抵达南京,抵达已经成为一座空城的南京。

在抵达南京之后,朱宜锋并没有去城中的“太阳城”,那座洪秀全经营数年还未完全建成的的小天堂,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紫禁城”,成为他未来的住所。而是在文武官员的簇拥下,乘着马车直接前往紫金山。

九月十九,这天天气显得有些阴沉,在通往孝陵的道路两侧,随时可以看到卫兵,在工兵的整修下,翻新道路虽说未铺路石,可却还算平整,马车缓缓的朝着孝陵驶去,坐在马车上的朱宜锋偶尔会把视线投向路边,此时的南京外城已经不见了昔日的繁荣,曾经的屋宇大都毁于战火,断垣残壁间更是长满了野火。

战争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

朝远处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报恩寺塔,看着那座残破的琉璃塔,朱宜锋那凝重的神情中,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至少自己保住了一些东西。是的,至少保住了一些东西。保住的不仅仅只有这些死物,更重要的是还将会保住这个国家的一些灵魂,现在的人们不会像五十年后那样,面对西方文明显露出自卑的心态,以至于怀疑这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或许,这里的人们还有些自大,但只要加以引导,未尝不能以海内百川的开放心态去学习,吸引外部的先进文化,将其化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国人从不曾拒绝学习,中华文明从未曾拒绝过向外部学习,只是这个习惯在满清奴役下被彻底打断了。除了妄自尊大,满清还会什么?而正是这种妄自尊大几乎毁掉了彻底中国,而当其真正意识到需要学习时,那种与妄自尊大截然相反的自卑,又使他们恨不得彻底从根本上否定自身的文明。

如果没有了中华文明,那么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此时朱宜锋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感叹,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已经发生了变化,他早不是那个上海县里那个郁郁而终的少年,更不是那个为了金钱不惜生命的商人,同样也不是靠着投机夺取了湖北的投机者。

现在自己是人们口中的“汉公”!

不!

是汉王!

他日自己将会再进一步!

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从今天起,自己需要为四万万人负责,需要为这个伟大的文明、伟大的民族负责。

内心的感叹,更多的升涌出一阵阵激动的情绪,为何会这般的激动,原因再简单不过,权力就像是春药,任何品尝过的人都不会放弃,而作为男人,即将迎来事业巅峰的朱宜锋自然会沉迷于这种无上的权力之中。

甚至心甘情愿的在来到南京的当天,率文武官员拜谒孝陵,拜谒这位自认的“祖先”,到底是真是假?

谁又知道呢?

“若是未来,有人对明陵进行考古发掘,会不会通过dna检测,发现自己这个“建庶人”之后,与朱家没有任何血源关系?到时候会不会给自己扣上一个攀附之名……”

想到这,朱宜锋甚至佩服起朱元璋拒绝攀附的勇气来,当初自己为何没有那个勇气呢?

不是没有那个勇气,朱元璋拒绝的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至于自己,认这门亲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利用“反清复明”收揽人心罢了!

“哼哼,如果是姓赵的话,没准你也会认的!”

尽管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建庶人”之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如那些文人所说的那样“为天命所系”,但是朱宜锋却并不排斥这些,毕竟这一切都将会从根本上巩固自己的权力!

对于政客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来到了,来到了孝陵。

在马车停稳的时候,刚一下车,朱宜锋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没有想到呈现于自己眼前的居然是如此破败之状——所有的建筑全都变成了断垣残壁,谁能想到这会是孝陵。

曾经在后世时参观过孝陵的朱宜锋,没有想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会是这样的一片断垣残壁,甚至就连“治隆唐宋”石碑,也不过是临时粘合的。尽管杂草都被清理了,但是猛然被眼前这一片破落的冲击下,看着那块康熙手书石碑上“治隆唐宋”,看着那裂痕,朱宜锋只觉得心中顿时一酸,面色顿时一片凄然。

这难道就是那个驱蒙元与塞外、匡复中华的英雄身后所得吗?

想着朱洪武的孝陵居然被破坏至此,朱宜锋只觉得心中郁积着一团痛苦,终于郁积于心的痛苦让泪水从朱宜锋的目中流露出来,一时尽然泪如雨下一般,无关其它,只因其为中国立下的不世之功。只因其身后受其之恩的后辈却不能保全其陵墓。

在朱宜锋跪下的时候,跟在他身后的张亮基、骆秉章、胡林翼、李子渊、林郁青等文武官员,无不是连忙跟着跪下去,作为人臣的他们,自然深知主忧臣辱的道理。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找什么借口,就在他们犹豫着是否流泪时,只听到身前传来一阵泣不成声泣声。

“高皇在上,自甲申华夏陆沉,宗室不德,失以江山,或为虏杀,或以身殉国,或颠沛世间,不孝子孙上不能保全社稷,下不能保全宗庙,实是愧为人子……”

这一声哭泣,既是认了这门亲,同样也把自己的责任撇了个干净,准确的来说是把建文系的责任撇了个干净,毕竟无权既无责。被圈林、软禁、监视了几百年,又岂需要为大明的灭亡负责。

有那么一瞬间,朱宜锋反倒是庆幸着自己认的这门亲,准确的来说是老朱家攀的这门亲,“建庶人”至少这一支系不需要为大明的灭亡负责。

“……今日不孝子孙终还以河山,救我黎民,如此方不负高皇,不负父母,不孝子孙宜锋无愧无怍。”

这一声“无愧无怍”实际上也是在撇清自己的关系,撇清孝陵被毁的干系,若不然,将来谁知道会不会有那个自许的“满清遗民”写本什么书,骂自己不孝。不是不孝,而是忠孝不能两全,有了这番泣诉,即便是朱洪武自己也说不出话来,至于那些个什么遗民,自然更说不出话。

在听到这一声“无愧无怍”后,一直跪于其身边,同样是满面泪水的骆秉章便起向前搀扶着朱宜锋,说道,

“还请主公切昔伤怀,高祖皇陵毁于战火,实为满虏、教匪之罪,非主公之过,主公今日还以我汉人江山,即大功于我中国,高祖在天之灵,亦得以欣慰!”

被左右参军扶着,痛哭失魂状的朱宜锋完全展露出了自己的伤心,但至少还需要表露一下身为人子的愤恨。

“向荣为阻以教匪于高祖之陵设以大营,以期其投鼠忌器,满清毁我祖宗陵寝宗庙如此,此仇不报,焉能为朱家之后!”

在朱宜锋咬牙切齿的道出这句话,更继续说道。

“他日北伐之时,非毁满清之陵,方可泄本公切骨之恨!”

————————————————————————————————————————————

有时候,影帝还是需要的做的,任何时代,对于政治家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先当个影帝……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532章 太贵(第一更)第243章 何惧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332章 赏赐第261章 赏识(第二更,求支持)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359章 利益交换(第二更)第567章 军人职责(求支持)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584章 世界大战的回报(求支持)第400章 演戏(第二更)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荐)第195章 说服(第二更)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291章 义熟(第一更,求支持!)第567章 军人职责(求支持)第416章 离别(第一 更)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366章第143章 说客(第二更,求月票)第74章 钱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荐)第262章 将功赎罪(第一更,求支持)第350章 户部学堂(求支持)第139章 赵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16章 省城内(求推荐)第233章 问仙(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354章 买卖(第一更,求支持)第554章 决断第501章 黑血(中)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360章 从军(第一更)第111章 抵达(第一更,求推荐)第104章 敌情(第二更,求推荐)第676章 大后方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542章 不列颠迎接挑战第182章 战地教学(第一更,求月票)第652章 咸水埠(第二更)第544章 生存或者毁灭第222章 京城城(第二更,求月票)第583章 火种(求支持)第10章 交易(新书不易,求推荐)第553章 法兰西的选择第142章 "阴谋"(第一更,求月票)第345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第472章 洋员(求支持)第131章 义军之变(新书上架求支持)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荐)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荐)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第222章 京城城(第二更,求月票)第552章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450章 离经叛道(三)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132章 新营新丁(新书上架求支持)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443章 归途(第一更)第230章 决定(求月票,求订阅)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420章 论诛(第一更)第243章 何惧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商议(第二更)第456章 天命(祝书友新春快乐!)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589章 燃烧的都柏林(求支持)第504章 天变(求支持)第690章 区别(为新书求推荐、求支持)第162章 投资(第二更)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荐)第199章 难择(第一更,求月票)第469章 北伐(求支持)第526章 选择(第一更,求支持)第13章 出发(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第409章 铭记(第二更)第138章 盐之用(第一更,求月票)第451章 离经叛道(四)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荐)第104章 敌情(第二更,求推荐)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第207章 决心(第一更)第427章 仪凤门外第375章 溃兵(第一更)第119章 投名状(求推荐)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第614章 帝国擎柱(第二更)第680章 父与子第634章 时代之门第374章 夺城(第二更)第371章 潼关(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