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

“嗖……”

随着一声尖锐啸声越来越近时,大沽口的清军却已经被炸的肝胆俱裂,重达数百公斤重的炮弹冲着目标直飞而来时,它们在空中发出尖锐、有如气笛般啸声。

那声音就像是于空中鸣响的火车汽笛,听起来震人心弦,而对于大沽口的清军来说,这汽笛声就像是催魂的咒语一般,让每一个闻之其声的清军兵勇,无不是魂飞魄散似的试图躲避这个声响。

突然,那气笛声嘎然而止了,剧烈的爆炸声瞬间成为战场上唯一的声响,和着一团剧烈的爆炸,高达百米烟柱和着吨位的尘土升腾至少半空的同时,炮台附近未急逃散的清军兵勇身上军衣甚至被撕成了碎片,他们同时倒了下去,他们的身体上看似没有任何伤处,但他们的器官却已经被冲击波震成了碎块,直到他们死去的时候,那脸上还带着发自内心的惊恐。

在过去的近一个小时之中,丰海号、平海号两艘铁甲巡洋舰的十英寸舰队发射的重达数百公斤的炮弹,无疑是这片战场上最为恐怖的存在——在其爆炸半径数十尺内的敌人,即便是未被破片击中,亦会被活活震死、震晕,以至于大沽炮台上的敌人甚至被硬生生的炸至崩溃——许多炮手更是直接逃离开了炮台。即便是守炮台的清军官佐行以军法,也无法避免这营啸式的溃败。

毕竟相比于军法,海面上舰队的炮击,对于他们而方却是毁灭性、实难性的,那炮火不但能摧毁一切抵抗,甚至还能炸毁数千斤重的洋铁炮。

在大沽口,十数艘汉军舰队的军舰朝着大沽炮台挥洒着炮弹的时候,在十余艘商船之间,这会已经布满了一艘艘白色的登陆舢板,那些舢板上满载着陆战队员,他们奋力的划动着船浆,朝着岸上划去,而此时,那些在炮火中挣扎着的炮台守军,根本顾不上他们,整个登陆过程顺利的超出人们的想象——上千名陆战队员登陆期间,没有遭到任何抵抗。

当陆战队员接近炮台时,在海军停止炮击的时候,冲进炮台的陆战队员无不是被眼前所看到一幕给惊呆了——在被完全摧毁的炮台内部,放眼看去,尽是残肢断臂,除了那些在血泊中挣扎着、哭喊着的人之外,似乎这里只剩下了尸体,遍地的尸体。

端着步枪,进入炮台的钱发奎尽管早就适应了战争,但是看着这满地的残肢断臂,他依然被惊呆了,他没有想到炮击的杀伤居然会如此猛烈,以至于他们甚至都没有来得急战斗,一切就结束了。

在他们进入炮台的时候,一些满面硝烟的清军从角落里钻了出来,他们的脸上无一例外的带着惊恐之色,在看到这些陆战队员时,非但没有表现出敌意,反倒显露出了解脱之间。

“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千,千万千万别再打炮了……”

甚至他们在提到“炮”的时候,那些人都是浑身一颤,惊恐的朝着天空看去,生怕炮弹再一次落到炮台上。

“钱士官长,都结束了……”

营长将手枪塞进腰间的枪套时,看着那些正在投降的清军,他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这一次炮战与当年对北海的炮击不同,这次海军的炮击更为密集。

对于防守于炮台上的敌军而言,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放眼看去,整个炮台上完全看不到任何完好的地方,整个炮台被彻底摧毁了,甚至就连那厚过数丈的护墙也被10英寸舰炮摧毁,在炮台内部,一个个巨大的弹坑,一门门被炸断的,甚至被炸成碎块的岸炮,提醒着他,长时间的炮击给炮台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即便是钢铁都无法在这样的炮击中幸免,更何况是人类的肉体。

就在他的脚边,一截断肢提醒着他,这里的守军遭遇了什么,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密集的、最具毁灭性的炮击——海军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摧毁了炮台上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炮台亦或是炮台上的人们。

“是啊,都结束了!”

说话时,钱发奎看着炮台间的一株断树,那被炸断的树梢处挂着一截肠子,血淋淋的肠子就那么挂在那里。甚至还可以看到血正在从上面滴下。

“咱们甚至都没有放一枪……”

钱发奎的语气显得极为平谈,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发出这么一声感叹,在说出这句话之后,他便朝着被炸塌的炮台上走去,他一直走到一面旗杆的面前,在旗杆上,一面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旗正在迎风飘扬着,这是中华帝国的国旗。

在几个小时前,这面象征着仁义礼智信的旗帜还未曾插在这面土地上,而现在,这里已经为汉军所光复,很快,整个北方都会被汉军收复,至于满清也将会成为历史,成为这个国家最黑暗的回忆的一部分。

结束了……

钱发奎的心里这么想着,他朝着海口的方向看去,十数艘商船在小吨位军舰的护送下,正在开进海河。

船冲破海河的河水逆流而上,为了防止意外,战士们大都坐在舷边,怀抱着步枪,随时准备战斗,而作为团长的刘涛,则在站在船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两侧的河岸。

一股股浓烟冲向天空,从风中偶尔传来舰炮的轰鸣声——海军的几艘小炮舰护送着舰队。就在前方,一艘海军的炮艇上,可以看到操作着机关枪的水兵。

尽管刘涛指挥的四十三团并没有装备机枪,但是他却曾目睹过机枪的射击——就在几个小时前,发现岸上出现一队清军的骑兵,不等船上的步兵开枪,几艘炮艇上的六管机枪首先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便笼罩了那几个骑兵。甚至只用了不到一分钟,战斗便结束了,在战斗结束时,那几个清军骑兵无一例外的都变成了尸体。

“如果每个步兵团都装备这种机枪,那该有多好?”

刘涛在心里头这么嘀咕着的时候,船便在海河中抛了锚,这里泊着二十多艘运输船,这里距离天津很近,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炮台的残迹——炮台都已经被海军的炮舰所摧毁。

这一夜,部队是在船上渡过的,在战士们睡觉的时候,在他们的头顶,整夜响着哨兵来回走动时皮鞋的声响,从圆窗中望出去,可以看到窗外那平静的大平原,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天津正在等待着他们。

第二天清晨,在这片水域已经出现了五十多艘汽船,其中既有五六百吨的大汽船,也有五六十吨的汽船,在这些汽船上挤满了各步兵团的战士们。

汽船继续前进的时候,开始遇到了攻击,不过岸上不知藏在那个角落的敌人只是偶尔用步枪攻击,子弹偶尔会打在船舷上,对船上的士兵来说没有造成任何威胁。这种攻击实际上只是散兵游勇自发的攻击,对于部队而言,没有任何影响。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部队开始登陆,不过并没有发生预想中的战斗,先前部队甚至找到了一匹马,作为团指挥官的刘涛自然当仁不让的骑上这匹马。

骑在马上,刘涛可以看到部队除了沿官道行进外,还有两个连队于两翼一百七十多公尺外的田间平行推进,他们是侧翼的警戒部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于侧翼保护,才使得主力可以以行军姿态前进。

而在部队最前方的也是一个充当尖兵的步兵连,这种行军是根据过去的演习总结出来经验,沿自拿破仑时代的行军,不注重侧翼以及前方警戒,而在汉军的演习中,曾一次又一次的凭借后装线膛枪以及迫击炮,将行军中的部队撕成碎片,甚至不等对方组成线列,战斗就已经结束了,也正因如此,汉军才会改变行军战术,采用现在这种可谓是极为谨慎的行军战术。

尽管明知道清军没有迫击炮,没有后装线膛枪,但是使用着这些武器的汉军战术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应该快到天津了吧!”

骑在马上的刘涛这般想着的时候,他的唇角一扬,朝左右看去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另一个偏头来——这清军都死那了?这部队都快打——应该说走到天津了,怎么还没见个人影。

别说是刘涛,就是对于天津的各国领事馆的官员们来说,他们同样也是愕然的看着眼前的骤然急变——从昨天到现在,这曾经鲜少有人进入的租界,现在已经挤满了前来避难的百姓,其中有天津本地的富绅,当然也难免会有不少官员,甚至还有一些一瞧模样,就知道是武官的官员。

与五年前的上海发生小刀会叛乱一样,现在,天津租界,这个开界三年来,一直限令只准西洋人居住的地方,成为了天津百姓躲避战乱最好的去处。

此时,整个天津城静悄悄的,那敞开的城门向人们宣布这是一个没有任何防备的城市,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被丢弃的杂物,路边的店铺大门紧闭。

空荡荡的天津!

天津,在汉军到达前,似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按道理说应该守卫这里的清军,消失了,就像是不曾存在过似的,至于那高耸的城墙上,一门门天津制造局铸造的洋炮旁边尽管摆放着成箱的炮弹、火药,但是却不见了操炮的兵丁,兵丁当了逃兵,至于那些官佐,这会同样也不见了。

非但天津城内如此,就连城外的天津制造局,这会同样也是看不到人,门外应该守卫着制造局的兵丁没了影子,至于那些工人,这会也大都是躲藏在家中,谁都没有外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汉军正在进攻天津,尽管离这里还很远,但是守卫在这里的清军,却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发生在大沽炮台的惨状——数千炮台兵,甚至都没有来得急打炮,就被炸成了碎片,至于那炮台更是被夷为平地。

各种各样的谣言从逃兵的口中传到了天津,然后被添油加醋的扩散开来,最终守卫天津城的那些兵丁在谣言的左右下,于夜晚纷纷逃离了军营,在这个时候,没有谁还会认为,大清国还有希望——多必阿兵败、大沽口十数万汉军登陆,在这种情况下,大清国怎么可能不亡?

对于那些士兵来说,他们知道,在大清国没有指往的时候,谁会去追究他们这些逃兵,当然,也没有谁再会发给他们军饷。逃,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一夜之间,守卫在天津的两万多清军,除了极少数部队外,大都变成了逃兵,将天津城以及城外的制造局整个丢给了汉军,因为没有接到情报,汉军并没有乘船直抵海河的天津码头,而是在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登陆,准备强攻天津,但很快,他们就接到了从城内传来的情报——清军溃败!

“闻敌而逃为下勇,见敌而逃为中勇,接战而溃为上勇……”

来到了空荡荡的天津制造局,看着空荡荡厂区,刘涛在嘴里嘀咕着,曾几何时,这曾是对清军的评价,现在看来,这个评价似乎有点高了。

“他们的心里压根就没有什么“勇”!”

嘴里这般说道着,刘涛走进一间厂房,这工厂是西式的,厂房同样也是西式的,在厂房之中可以看到悬于空中的天轴,还有那一台台整齐排列的机器,那些机器都是从美国购买的世界上第一流的造枪机器,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数以万计的洋枪、洋炮就是从这里制造出来。

然而这支被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军队,又有什么用呢?

置身于厂房之中,看着一台机器旁的一支支仿英国恩菲尔德p53的步枪,刘涛不禁想到那些举手投降的清军,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都没开一枪就投降了,这就是满清耗尽财力操练的洋枪队,即便是被他们寄予了厚望的多必阿同样也罢了,而且罢的那么惨。

“也不知道,那个满清皇上,现在是什么模样?”

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189章 败兵(第二更,求月票)第146章 初见(第三更!)第442章 新大陆(第二更)第383章 爱护(第一更)第627章 新丁第100章 问计(第三更,求推荐)第112章 你该如何(第二更)第230章 决定(求月票,求订阅)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荐)第185章 归顺(第二更)第233章 问仙(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185章 归顺(第二更)第500章 黑血(上)第662章 龙洋的魅力第570章 目标,新大陆第543章 中国将要挑战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507章 驻屯(求支持)第22章 各怀鬼胎(新书不易,求推荐)第219章 金融(第一更,求月票)第569章 变化第146章 初见(第三更!)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184章 劝降(第一更)第543章 中国将要挑战第49章 渔村新贵(第二更,求推荐)第554章 决断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590章 爱尔兰的眼泪(求支持)第557章第327章 国运(第二更,求支持)第398章 内事(第一更)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214章 开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订阅)第331章 钢铁时代(求支持)第203章 心生变(第一更)第350章 户部学堂(求支持)第304章 日本锁国(第二更,求支持)第249章 外来者(第二更)第427章 仪凤门外第314章 远征第59章 东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荐)第538章 科隆海战(中)第411章 天京乱(第二更)第270章 助手(第一更,求支持)第522章 帝国第126章 灌输(求支持)第368章 师徒策(第一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荐)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第529章 谈判(第二更)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167章 辫子(第一更)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第456章 天命(祝书友新春快乐!)第200章 主与臣(第二更)第683章 远征船队第343章 征服(第三更,求支持)第178章 舰队(第三更,求月票)第561章 商业利益(求支持)第73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316章 炼狱(第一更,求支持)第29章 谋划未来(求推荐)第303章 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578章 本性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荐、收藏)第629章 商人之用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60章 君与臣(第一更)第201章 大报恩寺(第一更)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第565章 目的所在(求支持)第343章 征服(第三更,求支持)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80章 不列颠第115章 谋略(求推荐)第79章 借头(第二更,求推荐)第88章 野望(求推荐、求支持)第434章 东与幕(第二更)第199章 难择(第一更,求月票)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516章 咽喉(求支持)第34章 聪明人(求推荐、收藏)第291章 义熟(第一更,求支持!)第331章 钢铁时代(求支持)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