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海之东(下)

母邦上国!

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为新鲜的词汇。

东亚,曾存在以中国为顶点的册封体制,日本虽曾一度加入该体制,但早在公元607年,圣德太子在遣使小野妹子递交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就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无恙”,608年,日本在回函中又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言下之意,日本和中国平起平坐。,

自隋末开始,日本就非常自觉并且特别注重保持与中国平起平坐,对中国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如今,日本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史实就是,虽然日本曾派遣遣唐使向中国学习文化,但是从不向中国称臣。

日本人在形成“小中华思想”的同时,还力图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中心和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但要想成为“上国”,就要有自己属国。比如其对琉球。

但是这一切,却都随着“黑船来袭”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米国人的黑船以及随后中国舰队主动担负起保卫日本的“责任”,零丁洋海战全歼美国远东舰队后的外交谈判,使得整个日本都被置于中国的保护之后,令幕府得已重新锁国。

而这也意味着,自汉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能够真正意义上左右日本的国政,而在开宏元年,江户幕府第十四代将军十三岁的德川家茂接受将军之职后,跪接中华帝国册封诏书时,也曾像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跪接明朝诏书,导致日本国内群情激奋,有人甚至痛哭流涕,大呼着国将不国。

但是江户湾中的铁甲舰、黑船却在清楚的告诉每一个日本人——力量决定着一切,而中华帝国的力量,是日本无法挑战的。

也正是从那天起,中华册封体制达到了顶点——作为顶点的象征,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藩属条约》,不仅确定日本从属中国,为中国藩属的法律依据,而且使中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

横须贺、佐世保海军基地开设,舰队进驻的同时,长崎等地亦被开辟为向中国商人开放的通商港,而在这些通商港内亦设有租界。

“勿失上国体面!”

在离开位于码头的仓库时,乔致庸又一次叮嘱着身边的伙计。

作为一名商人,对于他来说,挣钱从来是第一位的,他不希望自家的伙计像其它人一样,在朝鲜人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东家,您放心,我等又岂不知道和气生财的道理!”

长栓等人纷纷跟着说道。

在伙计们的言语中,乔致庸笑着说道。

“记住就好,走,咱们这次要赶好几百里路!”

说着话,十几辆四轮马车便从这驶出,在马车驶出租界后,看着道路两侧的水田,乔致庸整个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乔家能在自己的手中重振昨日风采吗?

现在的乔家已经没落了,不仅仅只是乔家,应该是整个晋商团体都没落了——数年前,教匪涌入山西,给山西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晋商更是战乱的最大受害者——教匪言称晋商祖上皆为汉奸,动辄抄家灭门,不知多少晋商家破人亡。曾经名满天下的晋商也自此没落。而且山西的人口也大量死于战乱,直接造成了山西人口锐减,人物凋耗,田土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

而乔家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多次为教匪洗劫。能保住性命已经实属不易了。在汉军入晋之后,面对的家族败亡的现实,乔致庸立即动起了重振家业的想法。

他并没有和其它的晋商一样,重整商号进入蒙地经商,而是将视线投向了他地,投向了当时尚是一片处女地日本。日本是中华的藩邦,随着条约签署,朝廷非但派有监国大臣,监其国,督其政,更是设立租界,鼓励对日本贸易,也正是在这个风潮下,他来到了日本。

过去的四年间,乔致庸就像其先祖开拓蒙地生意一般,走遍了大半个日本,与普通的商人不通文墨不同,他毕竟曾有秀才功名,结交日本官吏、士子,在各地设立商号,不过短短四年,那个曾闻名塞北的“复盛公”便名扬日本,成为日本最知名的华商商号之一。

从五千到一百万,四年间“复盛公”的资本增加了两百倍,可尽管如此,对此乔致庸仍然不甚满意,因为在他看来,这距离重振乔家家声的目标仍然太过遥远。

“难啊……”

想到国内越来越兴盛的工商业,乔致庸便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现如今的中华朝不似当年的大清国,当年士人耻于经商,而令,国人却无不以经商为荣,擅长贸易的粤商、长于实业的楚商、湘商,再加上徽商、陕商,他们于国内创办银行、兴建厂矿、修建铁路,无不是风声水起,而相比之下,晋商却早已经为人所遗忘——即没有晋商的银行,也没有晋商的工厂,甚至山西省内的厂矿皆是外地人所设,晋商早就不见昨日的兴盛。

即便是有些人家勉强恢复一些元气,但又岂能和那些豪富商家相比,就像报纸上提到的陕商所投资的耗银数千万元的陇海铁路完工的消息,更是压在他的心头,陕商之富,不逊粤商。若是晋商未遭此浩劫,恐怕亦也能集股修建入晋铁路,但是现在……却只能眼看着人家一日胜过一日。

哎!

长叹口气,乔致庸有些无奈的看着远方,现在晋商与各地商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就像自己的商号一般,百万资本看似不少,可实际上呢?和国内那些大公司相比却根本不值一提!

往远处一看,乔致庸便看到远处路口隐约的朝着这边走来的一阵人,待离近了可以看到,那是数百名年青女子,看到那些女子时,乔致庸的眉头不由一皱。

“东家,你看……”

坐在马车顶上的孙茂财指着路边那些女子说道。

“这些女子他们从乡下买来的时候,最多15元,然后买张35元的船票,运到非洲殖民地也就是50元的成本,等到了非洲之后,这一个女子售予移民为妻可得百元之多,一艘千吨飞剪,一趟利润不下万元,一年只需数船,获利即可达十数万元……”

看着那些与身边经过的孙茂财说道。

“现如今,这可是全中国最挣钱的生意,我听说,上个月,单就是从长崎港出国的日本女子,就不下万人之多,非洲、太平洋、南洋,这几年移民不下百万,所需女子,又岂下数十万,东家……”

扭头看着东家,孙茂财委婉的劝说道。

“东家何不如也于长崎设一公司,专事移民之事?”

面对长幕的劝说,乔致庸却摇头说道。

“茂财,虽是移民,可实则不过只是人口买卖,如此毁名之事,又岂是乔某所为,茂财以后断不可再提此事!”

作为商人,乔致庸有着自己的坚持,有些生意可以干,有些生意万不能从事。此时他所思所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佐贺藩名下的高岛煤矿!

对于乔致庸来说,他深知现在不同过去,仅仅只靠商贸,万万不可能重现乔家昨日的风光,如今的中华朝的发财之道唯有四者——船、路、厂、矿,只要能够抓住这四者其中之一,既可让乔家重振。

而相比于船、路、厂三者,矿或许是最简单的,尽管其投资不菲,但其收益却持续不绝的,尤其是煤矿,相比于其它矿产,煤矿才是真正的新兴产业,工厂的蒸汽机、发电厂以及轮船都离不开煤炭,长崎港的煤炭半数依赖从唐山输入,其它各港大都也是如此。

将来日本又会需要多少煤炭?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长崎已经出现了第一座纱厂,尽管那是由国人投资的工厂,但是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的十几年间,日本的工厂必定会接连出现,毕竟相比于国内,日本的劳动力更为廉价,且于日本设厂可以就近销售。

工厂需要煤!

这意味着煤炭生意将大有可为,尽管长崎的煤栈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唐山煤,但若是能够在日本开采煤矿呢?有了就近的煤炭,至少海军不会再不远千里从本土运煤吧,到时候唐山煤就会被慢慢的取代。

而对于乔家而言,这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产业,有了煤矿作为根基,他就可以以煤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而投资其它产业,像滚雪球似的,用银行的钱不断的创办工厂,从而重现乔家昨天的风光。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说服日本人把煤矿卖给自己!

而那些日本人对于中国人是什么态度?

在过去的四年间,乔致庸接触了太多的日本人,那些日本人的性格各异,但是其中相当于一部分对于中国人却很抵触,佐贺藩的藩主同样也是如此,在他的眼中,固然在中国的帮助下,日本得已攘夷,但是今天的中国却从方方面面控制着日本。

“六口通商、数万驻军,铁甲黑船林立于港间……”

想着那些日本人在提及汉军驻日部队时的那种羡慕中的不满,乔致庸不由的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驻日部队,日本会像现在这么驯服吗?

显然不可能!

通过过去四年的了解,乔致庸非常清楚,日本人骨子里崇拜强者,其之所以在中华朝的面前表现的如此驯服,正因为中华朝的武力——可以轻易摧毁其眼中不可一世的美国远东舰队。

至于横须贺的铁甲舰、黑船,更是不断的提醒着日本人——中国的力量,不是他们可以挑战的。

力量……正是力量让日本人选择了臣服,而这种臣服是向中华朝的,或许国商在日本享有超然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驻日总监会迫使日本当局将矿山卖给国商。

“这件事,难办啊……”

就在乔致庸这么想着的时候,那边的孙茂财却轻轻一笑。

“东家还在想着高岛矿?”

乔致庸点点头。

“不能不想啊!”

这么一块肥肉,谁又怎么可能放弃。

“东家,其实这件简单,无非就是一个字——利!”

“利!”

孙茂财的话让乔致庸一愣。

“对,就是利,咱们看的是利,难道佐贺藩就不重利吗?现在高岛煤矿一年获利不远万元,可若是采用新法开采,一年获得岂止数十万,若是咱们一口吃不下,不妨考虑合办!”

“合办?”

孙茂财的建议让乔致庸微微诧异道。

“合办煤矿,你是说咱们和藩主合办煤矿?这怎么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你没看报纸上说嘛,就连舰队日本都可以与咱们合办,更何况是区区一个煤矿!”

孙茂财的唇角轻扬着,他口中的合办舰队,自然是中日联合舰队,不过所谓的联合舰队,不过是日本负担帝国驻日海军的部分军费,帝国驻日海军接受一些日本官兵进入舰队,实际上,还是中国舰队,只是舰队中多了一些日本人罢了。

“人均一万元!”

置身于“长崎号训练舰”上,胜海舟的心情显得极为复杂,尽管8年前,日本就拥有了第一艘西式军舰,但是在重新锁国之后,西式军舰却被售予中国,这是8年来,他第一次登上军舰,再次踏向远航。

“一年担负两百余万的军费,于帝国海军中就职的不过只有两百余人,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胜君,这个代价并不大!”

置身于舷边的永井尚志,手指着大海说道。

“帝国舰队一年军费超过7000万,一艘铁甲舰造价不下百万!海军所需的千万军费,又岂是日本所能负担,今日有帝国海军于日本常驻,于日本而言,反倒是件极幸运之事,若不然,指不定现在日本已经尽为西洋鬼畜所占领!”

在这番感叹之后,永井尚志看着大海说道。

“毕竟,日本太小了!日本想在生存,就必须要依赖强者!”

“是啊……日本太小,但是依赖强者,不等于让强者主宰日本……”

胜海舟点点头,并没有否认这一点,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却无法接受现在中国对日本的“监国”。

“胜君,追随强者,是弱者的本能!”

永井尚志并没有理会胜海舟的不满,而是颇为激动的说道。

“这次,我们出海,将会前往亚美利加,到了那里,也许,你就明白,为什么弱者需要追随弱者,在现在的这个世界之中,已经没有了弱者的立足之地!”

说着他转脸看着身边的胜海舟说道。

“印度亦曾是大国、强国,可却完全沦为西洋人之殖民地,现在这个世界所奉行的无非是弱肉强食之“丛林法则”,若是日本不能置于中国的庇护之下,那么疯涌而来的西洋人就会蚕食日本,像是米国一般,先夺以通商港,再寻找借口迫使我们割让土地,最终,那些西洋人会勾结在一起,分割日本,到那时,还会再有日本吗?”

永井尚志的这个观点是现在日本上下最为流行的“西洋威胁论”,在过去的几年间,这种言论在日本大为盛行——当然是在中国的推动下。

尽管一方面中国在日本享有大量的特权,但是这种特权却被巧妙的置于“保护日本免遭洋夷奴役”的借口之中,进而让日本人接受这一观点。当然日本人之所以接受这一观点的原因,还有当年“黑船来航”的影响,再就是西洋人不断对东亚跃跃欲试的举动,让日本人不得不相信这种威胁,在这种威胁下,依赖中国的庇护就成为对日本最有利的选择了。

当然,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种依赖,多少总带着那么点无奈,可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现在的日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为中华之藩属,得中华之庇护,虽然牺牲一些利益,但日本总归是可以得到保全的。要么就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寻求自立,但是自立的代价是什么呢?是西洋人逼入家中,进而夺取日本,令日本上下尽为洋夷之奴,胜君,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个道理你是懂得的!”

有些苦涩的点点头,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是胜海舟也知道永井尚志说的是实话,这是身为弱国、小国的无奈。

“我们这次东航,是不是先经过夏威夷,然后再前往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然后越过麦哲轮海峡,经阿根廷和巴西进入西南非总督区?”

胜海舟这么问,自然带着转移话题的意思,但是永井尚志却突然冲着他颇为神秘的笑了笑,然后轻声才说道。

“我听说在帝国海军中有一个声音!”

“什么?”

胜海舟反问道。

“如果有可能的话,海军很有可能会占领夏威夷!从而控制太平洋!”

什么!

在胜海舟的惊讶中,永井尚志又低声说道。

“也许,这很有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所谓的夏威夷王国!被占领,这就是弱国的命运!”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581章 强硬(求支持)第282章 这里不是日本(第一更,求支持)第571章 新大陆的迎接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93章 将计就计(今天加更,求推荐)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荐)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460章 君与臣(第一更)第414章 平衡(第一更)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荐)第29章 谋划未来(求推荐)第238章 太平变(第二更,求月票)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649章 日本的未来第570章 目标,新大陆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169章 天国暗线(第一更)第250章 十三行(第一更,今天加更!)第450章 离经叛道(三)第673章 结束第351章 政府之责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286章 海军的未来(第一更,明天加更)第710章 灾难性的后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88章 报复(求支持)第7章 花烛夜(新书不易,求推荐)第153章 湖南忧(第一更)第317章 燃烧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104章 敌情(第二更,求推荐)第87章 长蛇阵(第二更,求推荐)第122章 天京议政(第一更,求推荐)第24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更)第383章 爱护(第一更)第127章 畅想曲(上架,求支持)第507章 驻屯(求支持)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第47章 开玩笑吗(求推荐、求收藏)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16章 离别(第一 更)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590章 爱尔兰的眼泪(求支持)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450章 离经叛道(三)第24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更)第62章 夺城(第二更,求推荐)第379章 天京乱(第一更)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523章 伦敦(求支持)第548章 大西洋上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第193章 英国(第二更)第117章 骑兵(求推荐)第572章 伦敦忧第442章 新大陆(第二更)第18章 “小公主”(求推荐)第583章 火种(求支持)第682章 为了未来第620章 工程师的战争(第二更)第291章 义熟(第一更,求支持!)第169章 天国暗线(第一更)第246章 新君老臣(第一更,求月票)第482章 曾经(求支持)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第227章 进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订阅)第338章 梦(第二更,求支持)第520章 选择(求支持)第253章 国舅爷(第一更,求支持)第419章 向东(第二更)第121章 咸丰问计(求推荐)第257章 眼红(第一更,今天加更)第400章 演戏(第二更)第607章 时代开端(第二更)第588章 觉醒的力量(求支持)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第362章 在这里(第一更)第458章 曾氏第582章 潜伏者(求支持)第21章 谈判 (新书不易,求推荐)第647章 天朝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624章 屠场(第二更)第319章 岭南春(第二更)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第336章 点亮(第二更,求支持)第503章 命运(求支持)第79章 借头(第二更,求推荐)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144章 忘责(第一更,求月票)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521章 巴拿马(求支持)第673章 结束第189章 败兵(第二更,求月票)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169章 天国暗线(第一更)第379章 天京乱(第一更)第15章 遭遇(新书不易,求推荐、求收藏第213章 经济(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