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

商场如战场!

这句话不知什么时候起,就一直在中国的商场上流传着。但生意场与充满血雨腥风的战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战场之中,同样存在着出人意料的商机。

什么是商人?

商人就是可以看到一切商机,那怕是在最危险的地方,同样存在着出人意料的商机。

作为一个商人,王炽都记不清楚,自己是怎么一脚踏进这个行当,甚至直到现在,在来到印度的几个月后,他仍然觉得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马帮的帮头——几年前他在斗殴杀死表兄姜庚逃至四川重庆,随后才用母亲卖掉陪嫁玉镯的10两银子做本钱经商,与旅渝滇商合营“天顺祥”商号,来往川滇互贸,从赶马帮贩运开始,从一匹马到去年手下也不过仅仅只有十一匹马,不过只是西南很常见的小马帮罢了。

按照道理来说,即便是他苦心经营,恐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也不是三年五载便能成就的事情,可有时候,人的命运真的很奇妙,就像他打死表兄一样,这件事使得他跳出了大山,成为了一个小马帮的帮头。

而现在,战争的爆发,同样也在改变着他的命运。在战争爆发之后,为了保障向缅甸方面物资运输的顺利,鉴于西南特殊的山地地形,军队几乎征用了一切可以征用的运输力量,整个西南所有的马帮,都被军队所雇佣。当时领着一个小马帮的王炽自然也不例外,他和很多马帮一样,被军队雇佣,用骡马为军队运输物资,在部队打到仰光之前,在无一例外的那些被雇佣的马帮上下都挣到了一笔不菲的佣金。

只不过相比于在多数马帮的帮头在军队攻下仰光,纷纷与军方结算佣金后返回国内不同,王炽却在那里发现了新的机会,他在在结算佣金时,发现军队拍卖于港口缴获物资的商机。

发现这个机会后,王炽立即毫不犹豫的卖掉了他所有的马,然后加上刚刚结算的佣金,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一批被军方扣压的物资——大都是英国的工业品,即有棉纱,也有一些日杂商品,实际上当时他并没有那么多钱,而是通过预付定金的方式用不到两千元就拍下了价值十数万元的商品,随后又转售批发给仰光本地的商人以及其它的马帮,而一千元的拍卖保证金,足以让那些马帮望而却步,王炽的胆量使得他果断的通过卖马、借钱,凑足了这笔钱。

通过这次战利品拍卖挣到第一桶金的王炽,并没有因为挣到了几万元的巨款而选择离开仰光,在处理那些货物的时候他发仰光商业繁盛,又居水陆交通要冲,考虑到西南不临海,而且在战争期间,他接触的军官都谈到将来肯定要在缅甸修建铁咱,以便实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就近出海,而位于河口的仰光无疑就是最佳的出海口,将来只会更加繁荣,所以他便选择在那里设庄开始从事贸易,于是,租得临街房屋一间,正式挂出了“天顺祥”商号。开始在这仰光做起了生意。

“天顺祥”商号的生意很多,从仰光的大米到中国的棉布、搪瓷盆等各种各样的物资,只要是市场上需要的商品,“天顺祥”商号都会卖,当然,他真正的生意却是在仰光的军方拍卖会上,拍下的那座没收自英国人的,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印度人于三年前创办的纱厂。

军方的拍卖会与普通的拍卖会不同,军方往往指定只有华人才可以参与拍卖,而王炽的几笔生意都是得益于这一规定——这直接将缅甸本地商人排除在外,而当时国内的大商号并未随军队进入缅甸,至于进入缅甸的大都是小商人,他们没有那个资本,正因如此,王炽才能够拍得大量的物资,甚至只需要支付押金,也正得益于此,他才能够拍下那座刚刚建成的纱厂。从那时起,纱厂就变成了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切,相比于其它任何时候,在中英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之后,整个亚洲的市场都出现了大量的市场空白,在已经习惯了机纺纱、机织布的下缅甸来说,更是如此。

在英国资本撤出之后,下缅甸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对于纱线和棉布的需求从没有得到满足,但是除了中国,他们几乎没有其它更好的来源,而在中国国内产能不足、纱价布价上涨的情况汇报下,商人们自然不会把丝线运往缅甸,而王炽的天顺祥纱厂因此成为整个缅甸唯一的纱线供应商,从而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暴利。

可以就,正是纱厂成就成了天顺祥的今天,当初只用不到十万元买下的工厂,现在银行的估价已经超过120万,这甚至远超过其设备的价值,究其原因还是天顺祥纱厂于下缅甸的垄断地位,还有其所面对的兴旺的市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王炽可以躺在床上数银子,国内纱厂无法避免的原料不足的困境同样限制着天顺祥工厂的生产,与国内的工厂依靠从美国南方运来的棉花可以维持生产不同,在商船运输受到军队控制情况下,无法获得稳定棉花来源的王炽,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向了缅甸的近邻——印度。

此时的印度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当英印总督调动力量防备来自缅甸的进攻时,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另一个国家会越过波斯向印度发起了进攻,俄罗斯对英国宣战后,调动了十数万军队从波斯向印度发起进攻,

后方的空虚几乎不设防的现实,使得英印当局在最初的几个月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几乎直到俄军一路深入到德里附近的时候,英印当局才勉强在德里一带重新组织起了防线。

不过的仓促而起的防线,并没有阻挡俄国人的脚步,英印军面对俄军的进攻并没能守住德里,而更致命的是,相比于孟买以及孟加拉等英国传统治地,德里一带正是几年前印度大起义时,刚刚吞并的土邦,即便是附近的一些土邦的土邦主也存在着反英情绪,在俄国人的策动下,数十个北方以及德干高原北部的大小土邦,先后倒向了俄国人,使得俄国人轻易的控制了印度北方地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面对原料不足、工厂无法开工的现实,王炽并没有退缩,尽管知道印度仍处于战争之中,但是他还是搭乘商船来到了印度,来到了卡拉奇。

俄罗斯军队之所以敢于越过波斯,向印度发起进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全力支持,为了支持俄国人在印度的作战,甚至成立了一家“中俄印度洋航运公司”,以保障从中国运出的物资可以顺利的运到印度,当然,这些物资无一例外都是俄国人从中国购买的,俄罗斯驻华公使馆内的军事采购代表团,享有与中国军队同等的优先采购权,正是从中国运出的数以十万吨计的物资,保证了三十万俄罗斯军队在印度的作战,而王炽正是搭乘这些运输船抵达了卡拉奇,然后沿着俄军的进攻路线一直深入到到了刚刚臣服于俄罗斯的那些土邦之中——印度的产棉地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尽管在卡拉奇就能够买到棉花从而保证工厂的施工,但是王炽并没有满足这一点,在来到印度之后,他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甚至还没有人注意到。

“棉花!”

骑在马背上的王炽手指着眼前的如白色海洋般的棉田,对身边的李顶一说道。

“这些棉花就是我来到这里最根本的目的!现在国内什么都缺,但是最缺的就是棉花,印度的棉花质量虽说远不及美国棉花,但是却比国内的棉花质量稍好,最适合纺织16支纱,当然,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棉花比美国便宜,即便是从印度运回中国,也比美国棉花便宜三成以上,这其中的利润可以说是极为惊人的……”

作为商人,王炽从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工厂主或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在他看来,只要是挣钱的买卖他都不会放过,他在缅甸发现了印度棉,而在印度发现又这里的棉花产量高,且质量颇佳的时候,他立即想到将这里的棉花运往中国。然后卖给国内的工厂主,当然,他甚至已经想好了,通过把廉价的棉花卖给国内的工厂主,然后再和他们签字购货合同,把他们生产的一部分纱线、棉布运到南洋,这样的经营利润之大,远超过寻常的经营。

机会人人都有,就看你能否抓得住,而对于王炽来说,他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就像现在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不惜冒险深入印度德干高原腹地一样,毕竟在这里依然还有英国人的支持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印度这个地方,他的相貌着实有些太过显眼了,可尽管如此,他仍然来到了这里,为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

“……而且现在运回中国的运费根本就不值一排,中俄航运公司的商船,基本上都是满船来,空船回,船舱那样放着也是浪费,而且因为商船紧张,他们都是帆机并用,空船也省不了什么煤,我已经和公司敲定了,运费按常价打3折,对于他们来说,这3折的运费都是白赚的……”

提及运费的时候,王炽口中的语气平静,可是他脸上却显得极为得意,为了谈下这个运费,他甚至直接去求见刚刚上任的印度总督——当然是俄罗斯委任的印度总督,然后告诉他,中国对棉花的需求对印度,准确的来说是对俄罗斯的意义,那是一个每年超过五千万元的庞大市场,如果印度棉花能够大量出口到中国,每年总督府将会直接、间接获得上千万元的收益。

而这对于在战争爆发后,支付着巨额军费的俄罗斯来说,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王炽拿出了50%的股份赠送给了那位总督以及十余位总督府的高级官员和俄军的少数将领,这才是其倾力支持王炽的原因所在,并不是他提出了这个建议,而是因为他的建议可以让所有人都得到好处。

王炽的大胆得到了回报,在总督的直接干涉下,中俄船运公司同意给予天顺祥最优惠的运价,至于棉花商队,也得到了军队的保护,就在三天前,第一批产自德干高原的价值200万元的20万包棉花,已经通过水路运出了产地。

尽管知道这批棉花运到广州之后,天顺祥就可以获得的上百万的利润,但王炽并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仍然在各个土邦之间游走着,游说那些土邦主——他们不仅是土邦里的“国王”,同样也是土邦最大的地主,他们大都拥有土邦内半数以上的土地。

正因如此,王炽才会带上李顶一,这个昆明同文学校英文系的毕业生,作为他的翻译,以便于那些土邦主进行沟通。

“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劝说这些人,尽可能多的种棉花,毕竟这里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正适合种棉花,他们种的越多,咱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棉花,到时候,这里自然可以取代美国的棉花……”

王炽的话让李顶一有些好奇的问道,

“东家,这里将来肯定都是俄国人的地盘,即便是他们种的再多,将来这里归了俄国人,万一要是俄国人不让他们把棉花卖给咱们,到时候怎么办?”

他的担心让王炽先是一愣,随后又是一笑,然后他得意的说道。

“你放心,俄国人不会那么干,现在,俄国人或许会那么干,但是当整个德干高原所有的土邦都种上的棉花的时候,俄国人即便是再想,他们也不敢那么干!”

今天只有一更.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139章 赵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35章 决断第694章 和平(为新书求收藏)第112章 你该如何(第二更)第8章 难题(新书已发布)第273章 后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515章 珍珠(下)第2章 众生态(求收藏、求推荐)第157章 黔勇大营(第一更)第160章 何为天命(第二更)第145章 选择(今天加更,第二更)第359章 利益交换(第二更)第252章 (第三更,求支持)第375章 溃兵(第一更)第180章 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百姓(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580章 不列颠第523章 伦敦(求支持)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567章 军人职责(求支持)第466章 愤怒(求支持)第255章 礼物(第一更,求支持)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第566章 (求支持)第188章 决裂(第一更,求月票)第150章 宏图(第二更)第377章 谋划(第一更)第459章 父与子第303章 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451章 离经叛道(四)第466章 愤怒(求支持)第298章 岭南学院(第一更,求支持)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501章 黑血(中)第416章 离别(第一 更)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第10章 交易(新书不易,求推荐)第661章 战争迷雾(第一更)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276章 会谈(第一更,求支持)第714章 江户之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144章 忘责(第一更,求月票)第96章 强抢民女(第一更,求推荐)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第481章 仓皇(求支持)第289章 北国春(第二更,今天加更!)第219章 金融(第一更,求月票)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荐)第88章 野望(求推荐、求支持)第13章 出发(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530章第614章 帝国擎柱(第二更)第347章 机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68章 由它决定(第一更,求支持)第401章 何为忠奸(第二更)第374章 夺城(第二更)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470章 战火第376章 应来之事(第二更)第404章 军医(第三更)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第180章 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31章 各色人生(明天加更,求推荐)第500章 黑血(上)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519章 华盛顿(求支持)第610章 企业未来第360章 从军(第一更)第594章 国族(求支持)第96章 强抢民女(第一更,求推荐)第454章 心忧(新春快乐)第366章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第536章 一触即发(第一更)第360章 从军(第一更)第189章 败兵(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第503章 命运(求支持)第376章 应来之事(第二更)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535章 绝不退让(第二更)第114章 解决之道(求推荐)第278章 岭南(第一更,求月票)第474章 阻击(求支持)第481章 仓皇(求支持)第201章 大报恩寺(第一更)第188章 决裂(第一更,求月票)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