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前陛下侍从官与水户女爵喜结连理……”

《帝国日报》上的一篇报纸,显得很不起眼,不过只是豆腐块大小的文章,简单的报道了一下,袁世凯——这位陛下侍从室出身的陆军中校与水户伯爵继承人李美惠小姐的婚礼。

在报纸上,有比这更为重要的新闻,比如发生的美国中西部州的独立浪潮——在过去的二十四年间,美国(华盛顿)中西部州有超过三千万中国移民移入,即便是直到现在,大规模的移民也没有停止,这也使得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各州人口皆以华人为主,他们说着汉语,居住着中国式的房屋,而相对应的是,他们对华盛顿的认同几乎为零,而四年前,在帝国的三十年国庆当天,中西部各州的移民纷纷用悬挂国旗的方式表示庆祝,对此,华盛顿方面批评中西部州的百姓,忘记了他们的身份。面对这个批评,中西部各州的参众议员以及百姓表现的极为激进,他们开始呼吁独立。

在过去的四年之间,独立的浪朝在中西部州愈演愈烈。这一切正如当年朱宜锋的判断——中国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国家,当中西部的人口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他们会用投票的方式,去改变那里的归属。

中西部州的独立浪潮是现在的大新闻,而对这一切早就有所意料的朱宜锋,并不觉得这是什么新闻,毕竟,对于这一天,早就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一但他们宣布独立,接以他们的邀请之后,中国军队就会进入,随后,他们的议会会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并入中国。

二十四年前之所以选择停战,甚至没有美国割地、赔款,就是为了这一天,为了能够顺利的吞并中西部地区,从而达到从根本上瓦解美国的目的——两个美国之外,还要尽可能的削弱美国(华盛顿)。

在整个报纸上,能够吸引朱宜锋注意力的,只有这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文字了,放下电话报纸的时候,朱宜锋再也没有了睡意,他望着头顶上的天花板发呆,天花板上的漂亮的云纹,并不在他的注意范围内。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人——袁世凯!

袁世凯的命运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改变?

是五年前自己在陆军军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后来,后来似乎在他于侍从室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对他有过太多的关注,而现在,当袁世凯再一次进入他的视线的时候,朱宜锋没有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的他的视线。

“他居然会娶了一个日本,不,南本州的女伯爵,嗯现在还不是……”

朱宜锋笑摇着头,似乎是在为历史人物的命运变化,而感叹,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办的“窃国大盗”,居然成了南本州省的“上门女婿”,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变化之一/

其实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日本了——现在的日本不,应该说是帝国海东四省,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心之地——三十年前,近两千万青年男女的迁出,直接导致了现在日本的人口不过仅只有两千万出头——即便如此,还包括有超过六百万中国移民和他们的后代生活在那里。

至于所谓的“和族”,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被改变,一千万年青的和族女子嫁给了中国人,而那些男人大都娶了非洲女子,他们生育的子女,大都是“牛奶加咖啡”,不过并不是没有优势,甚至在十年前举行的帝国运动会上,有三分之一的金牌和一半的奖牌,都被殖民地摘取,而朝裔、日裔以及越裔非洲混血儿,则是拿金牌的主力,他们确实继承了黑人优越的运动基因,不过,仅此而已。

“再过几十年,也许纯种的四省人就会成为历史吧……”

心里这么寻思着,朱宜锋第一次感觉似乎自己有些过份了——他从未想过屠杀日本人,但是他成功的摧毁了日本——从根本上毁掉了他们的存在,现在日语即便是海东四省,也只有一些老人会说,在城市、乡村的四十岁以下的青年,都是说着国语,也就汉语。在朝鲜、越南都是如此。其实,在菲律宾殖民地,同样也是如此,菲律宾殖民地的土著,也必须要学会国语,不过他和殖民地的土著一样,他们没有进入帝国本土的权力,根据《帝国户籍法案》殖民地的民众,除华人不需要护照之外,荣誉华人需要获得签证,至于原生土著,他们非皇家特赦不得进入帝国本土,即便是在非洲为中国殖民地的情况下,直到现在,除了在少数几个城市中的博览会中,有用于展示土著人生活的土著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土著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中国。

即便是非正常的渠道,也是极为有限的,数量不超过百人。不过,他们现在似乎也正在变成历史——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数以千万计的青壮年男性作为契约劳工在移民的农场、种植园以及铁路工地、矿场上工作。而数以千万计的土著妇女嫁给了日裔、朝裔以及越裔移民,一个新人种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另一个人种的衰退,南部非洲的土著正在慢慢的消失,也许,再过几十年,除了那些“奶茶”土著就会从非洲殖民地消息,也许,到时候,可以适当的放开。

“不过,几十年后的事情,自己还能考虑得到吗?”

突然,就在这个念头浮现的时候,一个久违的声音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出来。

“你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是他!

当那个没有丝毫情感的声音浮现出来的时候,朱宜锋猛然做了起来,此时的他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五十三岁的老人,他的动作极为敏捷。

“是你!”

是他!

是脑海中的那个所谓的人工智能,他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了?十年,还是十五年?不过尽管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但是中国今天的科技工业的领先地位,与他的帮助有着根本性的关系,尽管朱宜锋提供的那些碎片化的技术理论同样推动着中国的科学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他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人工智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自己影响了多少人,向那些人的大脑中灌输了多少碎片化的“灵感”,他们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取得一些关键性的突破,就像五年前,飞机的出现一样,1888年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于另一个时空的1888年,与其说是1888,倒不如说是1908。

但是,自从十五年前,按照他的要求,开始一项工作之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朱宜锋再也没有听到他的声音,现在他又一次出现了。

“你说什么?”

就像是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似的,在片刻的激动之后,朱宜锋自然更关心另一个问题。

“你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没有丝毫情感、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平静一如三十六年前,第一次听到他的话声时的那种机械似的声音。

“你是说,我只能活二十年吗?”

三十几年前,已经经历过太多事情的朱宜锋,并没有感觉到恐惧,那怕是一丝的恐怕。

“二十年……”

“你不害怕?”

那个机械似的声音响起时,朱宜锋愣了愣,然后摇头说道。

“害怕?”

会害怕吗?

朱宜锋在心底转了一下,似乎没有找到一丝的恐惧。

“到时候,我七十三岁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也算是长寿了!而且……我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去做事情,”

还有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自己可以办很多事情,比如,推行真正的立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立宪,尽管三年前,中华帝国的宪法获得的通过,但是中国的立宪更类似的德国。

1871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依然如另一个时空中一般击败的法国,从而在俄罗斯与法国的夹缝之中崛起。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的版图。当然,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毕竟这关系到欧洲的平衡,而作为胜利者的德国,同样也是中国学习的对象,其中德国的宪法,就为中国所借鉴、学习,并最终以其为基础制定了钦定的《中华帝国宪法》。

德国所实行的君主立宪制,与被奉为样板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大不相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二元制,不同于英国的内阁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专制,也不是所谓“专制是实,立宪是虚”。俾斯麦考虑了君主、贵族、有产者乃至无产者多个阶层的需要,彼此融合,形成了这个制度。德意志皇帝的权力比英王大,但远远小于君主专制的沙皇和奥皇,且只有行政权力,还要受到议会、首相、法院乃至各邦的多重制约。他只是各邦君主中的一号,而非英王和沙皇一样的君主。但是,尽管皇帝可以任命首相,君主的政令(不包括军事命令)需要通过首相副署才能生效,副署的决定权在首相手中。议会也可以对政府进行制约,不光立法和批准预算,政府也需要受议会监督,虽然它对皇帝负责,因为议会党团不进入政府,他们对政府的监督甚至更加严厉,而不是所谓“橡皮图章”。德国不是主权在民,也不是在君,而在于国家。

作为后来者,朱宜锋当然很清楚,德意志宪法的软肋在什么地方,世袭的皇帝掌握行政大权,皇帝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行政,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威廉二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俾斯麦的下台也与它的皇帝任免首相有关。而中华帝国的宪法之中,也存在着同样的软肋,甚至皇帝的权力更大,理应受到进一步的制约,而这正是朱宜锋在未来需要克服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威廉二世一样,推行所谓的“世界政策”。

不过,似乎他也不需要如此,毕竟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广阔的殖民地。

“说实话,也许我应该感谢你!尽管我从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如果没有你的帮助,也许,我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切,至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切!”

坐在椅上,朱宜锋显得很平静,他能够看到空气中的浮尘,那是静止的,现在时间是静止的。

“嗯,我们是在互相帮助,我需要在你的帮助下,去实现一些目的,十五年前,你曾经问过我,我为什么要准备这一切,现在,你可以知道了答案了……”

那个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在他的讲述中,朱宜锋整个人都惊呆了,他简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所有的推测,都在这一刻,被推翻了,而推测了几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尽管这个答案让人有些无法接触,甚至让人……让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从他的口中得知了理论这一切的朱宜锋,终于从惊愕中清醒过来,他突然苦笑道。

“似乎,我根本就没有选择对吗?”

“是的,其实在二十六年前,当我决定帮助你的时候,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帮助你,比如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显然,现在的这个方法更为稳妥。而且,我们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这同样也涉及到你的利益。”

当然没有这个办法稳妥,现在我可以调动一个国家的力量,去完成接下来的事情。朱宜锋有些无奈的想到,他没有想到答案居然是这样的答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其它的选择。

“二十年……”

片刻的沉思之后,朱宜锋突然笑摇着头说道。

“二十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这些了,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谈判了,面对未知的人工智能,朱宜锋作出了一个选择,一个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他还需要和它进行一次谈判。这个谈判直接关系到未来!

《铁血宏图》已经进入尾声了,无语的新书《大明铁骨》已经布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如果大家手里有推荐票的话,还请支持下,再顺便收藏一下,再次拜谢!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o536833一起讨论小说。欢迎报名龙套!再求推荐、收藏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248章 杀鸡(第一更)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荐)第542章 不列颠迎接挑战第322章 掩饰(第一更,求支持)第311章 财政(第一更,求支持)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4章 加价(第二更,求推荐)第147章 工业初步(第一更)第55章 暗号(第一更,求推荐)第30章 归家(求推荐,求收藏)第546章 动员(第二更)第80章 当世俊杰(第一更,求推荐)第471章 计划(求支持)第668章 过湖第536章 一触即发(第一更)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515章 珍珠(下)第440章 放逐(第二更)第126章 灌输(求支持)第76章 黑店(第一更)第324章 目标(第一更)第279章 群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21章 谈判 (新书不易,求推荐)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第179章 岳阳楼上(第一更,再次爆发!)第607章 时代开端(第二更)第462章 汉阳第298章 岭南学院(第一更,求支持)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251章 宴请(第二更,求支持)第213章 经济(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第678章 夜话第566章 (求支持)第404章 军医(第三更)第689章 从女王到女皇(新书发布,求支持!)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09章 铭记(第二更)第228章 着眼未来(第一更)第563章 游说(求支持)第107章 狙击(第一更,求推荐)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502章 黑血(下)第112章 你该如何(第二更)第302章 降服弱者(第三更!)第39章 阴谋(第二更,求推荐)第595章 人心(求支持)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发!求月票!)第346章 广西(第一更)第42章 投名状(第一更)第680章 父与子第255章 礼物(第一更,求支持)第407章 帮助第500章 黑血(上)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313章 机会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664章 张伯伦的浮想(第二更)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532章 太贵(第一更)第357章 产业(第二更)第332章 赏赐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第218章 硕鼠(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第587章 共和军(求支持)第60章 “飞船”(第二更,求推荐)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7章 花烛夜(新书不易,求推荐)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第33章 不甘(第二更,求推荐)第134章 文山义熟(第一更,求月票)第81章 聚义(第二更,求推荐)第402章 应对(第一更)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620章 工程师的战争(第二更)第558章 战地(求支持)第156章 匪袭(第二更)第273章 后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54章 异心(求推荐)第104章 敌情(第二更,求推荐)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第512章 海之东(下)第408章 解决之道(第一更)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第199章 难择(第一更,求月票)第315章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74章 钱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荐)第309章 名义(第一更,求支持)第298章 岭南学院(第一更,求支持)第621章 预备第587章 共和军(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