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招揽(三)

吴玠乃是西军之中少壮一脉,而且与刘光世,姚平仲等亲贵子弟不一样,起于微末之中的少年军将,总是要成熟一些的。

镇压方腊起义之后,吴玠便随同西军上下再度辗转,北上复燕,这一场战事,西军上下所立之功都是极少,吴玠也不例外,但是所幸,大战之中,径源军损失不算太大。

谁知道就在这关头,这杨凌仿佛就是横空出世一般,就这样屡次三番立下功劳,瞬间就将局势翻转过来,三军收拾士气,第二次北伐就在眼下。

如此大功,即便是老种相公也不由得动容,这才特地遣了吴玠前来,将其争取过来,这番大功,谁若是到了手中,朝堂之中两派党争,局面说不得就会翻转过来。

吴玠此时此刻正坐在州衙府中,一应茶水,自然有人伺候,令他感到惊奇的是,大战之下,整个城中竟然尽然有序,除了来往巡视的宋兵以外,没有一丝战火的痕迹,百姓生活都是如常,这一点极其反常,但凡破城,哪里有不鸡飞狗跳的道理。

吴玠来到此处,便是直接受到岳飞等人的接待,待得听说杨凌竟然亲身前往涿易边境查探之时,吴玠也是有些惊了,当下便是感叹道,“杨都指挥使太冒险了,这番行事,若是有个好歹,谁来担当?”

岳飞本来就是个直性子,不然后世也不会因为劝高宗立太子而遭君王忌惮,最后冤死风波亭,更不用说此时此刻的他年轻气盛,正是锋芒毕露的时候,当下便是笑道:“吴大人有所不知,俺们杨大人从来行事便是如此,易州夺城也不是稳稳当当,杨大人从来未曾胆怯半步。”

吴玠心中了然,虽然他作战之时也是身先士卒,可是除了那等将死生都看得淡的人,怎么会如此行事?易州城之中尚且感觉不到,当杨凌的捷报传入军中,不知道多少军伍厮杀汉,眼泪就是落了下来,数万西军将士埋骨白沟河,如今总算是可以告慰,他们的袍泽兄弟就在天上看着!

吴玠向岳飞道,“某就在这里,总而言之,杨都指挥使回来之后,立即告知于我,此番大事,不得贻误半分。”

岳飞抱拳道:“俺晓得,大人回来之后,自然第一时间告知。”

岳飞告辞去后,吴玠就坐在此间,手指轻轻的敲打在桌面之上,这北伐三军当中,若是当道诸公,都能如杨凌这般,想必此刻,自己已经站在燕京城头,第一次北伐老种相公虽然任了都统制,可是整个行军布署都是在童贯手中,说到底,老种相公除了能直领径源军以外,其他的军务根本插不上手。

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吴玠深知,就是因为老种相公朝中的后台蔡京被童贯一档整下了台,老种相公也不得不屈服,而西军当中小种所领的秦凤军又一向是为老种相公马首是瞻,姚古的熙河军也是隐隐靠在种师道这头,童贯唯一能倚仗的便是刘延庆的环庆军。

每一个西军将领心中都是暗骂,吴玠也不例外,童贯这贼厮鸟还没开战便是起了包揽大功的心思,整个北伐之事,全都由刘延庆的环庆军打了主场,其余三路要不就是为其侧翼,更惨的竟然负责粮草转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宋立国以来,粮草督运自然有其建制,不用正军参与,可是当时的熙河军就真的只是在后面帮忙转运粮草,气得姚古差点闹僵起来。

说到底老种相公的都统制一职,虽然表面上用于统帅全军,并不是常设官职,平时并不给予,兵罢即省,真正的实权还是在宣抚使童贯手中。

都统制直到在后来的南宋才有了临时的实权。

在杨凌的另一个时空,童贯很明显在北伐之前就低估了契丹奚人卫国之决心,惨遭大败,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后,童贯和老种在朝堂之中的角力依旧是童贯赢,赵佶便是如此的一个官家,仅仅凭着一己喜恶行事,童贯是其宠臣,又是宦官,哪一边亲近,一看便知。

更不用说,童贯自有一番说辞,将北伐失利的过错全部都归咎到了老种相公掣肘兵事之上,结果就是吃了败仗的刘延庆反而取代种师道成为都统制,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这一次刘延庆又是大败,童贯将西军北伐精锐折损甚重,若不是西军还有部分未曾出关西,否则大宋兵马更加不堪。

种师道就是在西军儿郎死伤无数,北伐大事一而再的失利的情况下积忧成疾,最后郁郁而终。

童贯在镇守边关的二十年并没有像如此这般浑招跌出,相反,他是知兵的,也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封王的美梦冲昏了头脑,只是费尽心思抓稳自己的权柄,将整个大功尽数揽在自己的身上,太祖有云,复燕者为王,而他就站在大门口,就差最后这一哆嗦了。

只不过,此人做得也太绝了些,本来以前的西军上下对童贯也是有些好感的,要不然童贯也不会从里面拉出一支胜捷军精锐,为其效忠,环庆军上下一体都是听其号令行事,纵然有刘延庆的因素在,下面的人就不会阳奉阴违了?

说到底,之前的童贯确实是还是得了部分西军将士的拥戴,可是自从北伐以来,这位宣帅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寒了西军将士的心。

战事失利之下,西军都没了拼命的心思,大不了回转关西便是,可是就在此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然凭借着一股子狠劲厮杀除了一条生路,为当道诸公上下打开了一条再度北伐的大道。

没有人想到,局面就这样急转直下,易州一下,涿易二州犄角之势顿时不在,燕京之前,防线大开,只要大军徐徐而进,即便是辽人还有数万兵马,又有高粱河作为屏障,可是西军上下又不是打不得硬仗,更不用说,大宋掌兵者历来都是以稳重著称的。

ps:老妈住院了,有些忙,对不住了,明日恢复三更。

第345章 狭路相逢(二)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385章 暗拨乾坤(四)第87章 大功(六)第226章 江山如画(五)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39章 困局(四)第523章 幸进(三)第19章 常胜军郭药师第485章 锋芒暗蕴(五)第729章 家国天下事(五)第76章 夺城(一)第139章 风云动(六)第286章 鼓舞军心第438章 莫须有(九)第484章 锋芒暗蕴(四)第116章 暗潮生(二)第495章 潜雷生(五)第651章 整顿京师(一)第33章 血洗(上)第154章 马蹄急(一)第87章 大功(六)第493章 潜雷生(三)第519章 行路难(九)第285章 初次交锋第199章 风云乱(六)第719章 整军会猎(八)第138章 风云动(五)第608章 大风起兮(八)第两百九十九章第379章 侍郎李若水第488章 锋芒暗蕴(八)第376章 两军财计第167章 马蹄急(十四)第732章 家国天下事(八)第373章 居庸关阵前(下)第327章 行路难(下)第590章 改天(完)第551章 陈桥别(上)第648章 拥驾(十八)第540章 潜龙在渊(完)第617章 北上(七)第564章 杀破狼(十二)第446章 莫须有(十七)第280章 人为财死第283章 民心所向第140章 风云动(七)第136章 风云动(三)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553章 杀破狼(一)第397章 收网(六)第164章 马蹄急(十一)第609章 大风起兮(九)第518章 行路难(八)第283章 民心所向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136章 风云动(三)第506章 大风起兮(六)第416章 风雷齐动(五)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236章 大江东去(五)第233章 大江东去(二)第609章 大风起兮(九)第444章 莫须有(十五)第450章 莫须有(完)第235章 枪挑铁滑车(七)第182章 马蹄急(二十九)第604章 大风起兮(四)第353章 兵发居庸关第445章 莫须有(十六)第60章 暗流(六)第349章 擒将第175章 马蹄急(二十二)第361章 玉麒麟卢俊义第218章 雪满弓刀(十三)第86章 大功(五)第458章 庆父不死(八)第453章 庆父不死(三)第597章 将出(七)第158章 马蹄急(五)第103章 涿州(三)第643章 拥驾(十三)第99章 招揽(八)第402章 收网(十一)第544章 整练禁军(四)第27章 招揽第722章 整军会猎(十一)第16章 雨中第534章 潜龙在渊(四)第64章 局势翻转(上)第60章 暗流(六)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682章 飞马第208章 雪满弓刀(三)第263章 一个不留第720章 整军会猎(九)第45章 呈兵白沟河第679章 东西两面第519章 行路难(九)第559章 杀破狼(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