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瞒天过海

面对着昊天的二十万大军,益州路剑门关守将宋正雨一直是忧心忡忡,因为谁也不知道昊天的这二十万大军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来。宋家为了家族大计,白耳军团以及五万最精锐的大军现在都集中在了益州路东南角的渝州,只要东南的战火有变,宋家的大军就能够顺大江径直南下。现在的益州路内,由于朝廷方面的顾忌,宋正风虽然早有反志,但是也不敢肆意扩军。因此益州六州现在留守的总兵力不过十五万。而剑门关有兵五万,阴平古道有兵三万。如果昊天真的是想报当日的一箭之仇,那么面对着河套二十万悍不畏死的大军,即使是宋正雨有坚城依靠,但他依然没有多大的把握。

至于昊天的心中是如何打算,谁也说不清楚。毕竟在两家之间,还有当初的那么一段恩怨。虽然后来宋家声称这是误会,但是双方都是明白人,昊天为人至情至性,当时是咽下了这口恶气,但谁知道他会怎样做。

因为不敢确定昊天的真实想法,宋正雨是说什么也不肯放河套大军入关,益州路现在的总兵力不过十五万,若是让河套的虎狼之师入关,除非南线的十五万大军立刻北返,否则谁也挡不住昊天前进的脚步。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宋正雨是绝对不能够答应的。借口走剑门关太远,宋正雨是一力建议河套大军经由阴风古堡南下,那里本来就是河套南下的惯例道路,而且路程也要缩短了一些。

昊天很显然是没有想到宋正雨居然是如此的执拗,居然将东南大事置于一边。昊天一怒之下,干脆二十万大军就径直摆在了剑门关外。不仅立下营帐,而且每天都引兵操练,居然是准备和宋正雨耗上了。这情形,倒是让驻守在煌州的孟菲斯看了不少笑话。

昊天这人很是沉得住气,二十万大军扔在剑门关外,一扔就是整整本个月。而宋正雨这边也是毫不逊色,虽然过往的商队是络绎不绝,但就是不让河套大军入关。有介于如此的僵局,正在为帝国兵力短缺的国师庞烨等人都是亲自来信劝说,但是两人就是不为所动。只是随着天气的转冷,昊天大军中操练的士兵也有所减少。最后每天出操的士兵居然下降到了两万人左右,而且士兵的素质比起以前来也要逊色了一些。至少宋正雨就发现了,这些士兵比起最开始出操时的士气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奇怪,我今天看见的那个校尉,和昨天出操的那个似乎是一个人。”剑门关上,宋正雨有些疑惑地说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也许这两天正是这个校尉当值也说不定啊。”一边的宋君临毫不在意地说道。他是今天早晨才赶到剑门关的,随行的还有前来调解的当朝太师司马当归和秦川路世子李萧漠。知道昊天在剑门关和宋家对峙之后,心急如焚的英烈帝立刻和庞烨等人协商,然后决定派遣德高望重的太师司马当归前来调解双方的矛盾。只是司马当归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体素质完全不比不上李萧漠这样的壮小伙,因此从天都圣京抵达剑门关,硬是走了四天。而李萧漠之所以一路随行,主要是因为昊天的大军要抵达江南,最便捷的道路就是通过秦川路的阴风古堡。如果实在不能调解双方的矛盾,那不妨让昊天的大军经由阴风古堡南下。

李萧漠的心中一动,他原本就不相信昊天陈兵剑门关外是有所图谋,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昊天至情至性,绝对容忍不了背后捅刀子的行为,因此都认为昊天大军陈列于此是与当日宋君临的行径有关,也准备来一个趁火打劫,在不济也要拖住宋家的大军,让他们无法在即将到来的帝国内战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特别是昊天陈兵十多日,而且每天出兵耀武扬威之后,所有的人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一直呆在渝州的宋正风都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抽调一部分兵力北上剑门关。

但是李萧漠并不这样认为,他虽然也认为昊天这是别有所谋,但是谋划的应该不是天府之国。昊天为人是至情至性,但是他更心忧天下百姓。如今东南战火正烈,昊天绝对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天下苍生。就行当初他明知道事不可为依然出兵晋州一样,所以以他的个性,河套大军必然是早已经开拨,又哪有闲工夫在这里和宋家对峙?

灵光一闪,李萧漠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转过头来对着身边的宋正雨说道:“宋世叔,你能够将河套大军这些天的具体情况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宋正雨微微一阵诧异,不过他也知道秦川路这个世子向来聪慧,乃是三大世家青年一代中最杰出的人物。他既然这么问,那很显然是看出了什么端倪,他也在好奇昊天的目的,于是也就点了点头,将昊天大军这半个月的情况详细解说了一下。

“宋世叔,如果小侄所料不差的话,靖北侯的大军是早已经开拨,留下的这些人,必然是定州的城防军和由预备役打扮成正规军的民兵而已。”听完宋正雨的叙述,李萧漠长叹了一声说道。

“什么意思?世子能否说得明白一些?”宋正雨浑身一震,连带着身边的司马当归和宋君临都是一阵惊诧。

“宋世叔看见的这名校尉,并非是他这两天都轮值,而是因为他们人数太少,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的场面。虽然借口天气太冷而减少了大军出操的人数,但是为了支撑这么大一个场面,下面士兵的重复次数必然会增加。世叔你想想看,靖北公的大军都是经过了晋州之战之后的精锐,他们的士气他们的素质会是眼前的这样吗?只有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才会露出如此之态。”李萧漠微笑着说道,然而心中却是好生感慨。宋正雨也算得上是帝国排得上号的沙场名将,但是昊天的大军居然能够这样轻易地瞒过他,这说明不仅制订计划的人并非庸手,而且实施计划的人也是颇具心机。对方的情报机构也表现不俗,毕竟这么大的行动居然能够完全将宋家、朝廷以及自己这方蒙在鼓里,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只是下面的这个人究竟是谁呢?能够这样独当一面瞒天过海的人,怎么说也应该是昊天手中的五大战将甚至是军师玄机或者骆详亲自出手吧。

“世子就凭这两点就断定靖北侯的大军已经金蝉脱壳,余下的只是地方武装,这也太武断了一些吧?”太师司马当归疑惑地说道。

李萧漠又是一笑:“太师请听晚辈细细道来。靖北侯的手下确实不乏将才,不愧是经过了晋州之战的精锐之师。他的这番作为,居然连宋世叔这样的沙场老将都瞒过了。然而,他什么都好伪装,就是有一点他伪装不了。刚才宋世叔不是说过吗,靖北侯大营中这些天的炊烟似乎减少了不少,如今天下大旱,粮食异常珍贵,以靖北侯的个性,他绝对不会将珍贵的粮食浪费在这样的迷阵之中。所以他将早饭的时间提前到了日出之前,将晚饭推迟到了日落之后,连带午饭都是零星进行,这就是要达到既节约粮食又迷惑世叔的目的。”

“世子所言,并非没有可能。”宋正雨脸色稍霁,点了点头说道。

“如果小侄所料不差,下面的士兵最多不过五万,其中还至少有两万是民兵。诸位如果不信,那李某就休书一封,他们必然会立刻退兵。”李萧漠胸有成竹地说道。当下也就不在客气,从随从的手中结果纸笔,随便写了几个字,就封在了信封之中。

“萧漠臂力不行,不知道哪位勇士,能够将这封信射入靖北侯的大军之中?”李萧漠封上了信封,环视了一下说道。

昊天的大军离剑门关至少有千米之远,而士兵训练的范围,至少也在六百米开外。清风士兵弓箭的射程一般为150米,而禁卫军团的虎贲弓可达200米有多。最优秀的士兵甚至可以将弓箭射出三百米。然而要想将弓箭射出六百米,站立的诸人虽然都是见多识广,但也未曾有闻。

“属下可以勉力一试。”所有的人都没有说话,良久之后太师司马当归身后这才转出一个人说道。

“这位勇士是?”李萧漠略有些好奇地说道。

“他是老夫的护卫,名叫童跃,有万夫不当之勇。”司马当归笑着说道,不过言下之意大家都听出来了,此人虽然悍勇,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箭术如何?

夏侯并不答话,只是从身边的一名护卫手中接过一张复合弓,很随意的拉了两下之后,又拿过一张,并在一起拉开。然而他还是有些不满,在拿过一张,调试了一下这才满意的展开了眉头。而旁边的李萧漠等人都是一阵色变,军旅之中虽然不乏高手,但是能够拉开两张复合弓的,已经是凤毛麟角,而此人居然是拉开了三张,看来确实是有些门道。童跃?李萧漠和宋君临同时想起了一个人来。而司马当归则是微微一笑,虽然有些吃惊,但并没有太过惊讶,这人毕竟是铁真和君唯明亲自推荐的人选,有一些过人之处也是正常的。

童跃接过书信,绑在一根箭矢上,脸色一阵涨红,只听得他一声大吼,登时弓如满月箭如流星,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那根长箭已经射入了河套的大营,啪的一声射在了昊天训练大营的箭靶之上。余势未衰之下,居然大半透靶而入,只剩下小半箭尾带着上面的书信颤悠悠的在箭靶上晃动。

李萧漠和宋君临的眼睛同时一亮,待到童跃放下弓箭,李萧漠这才问道:“童兄莫非就是君唯明先生的关门弟子?”

“正是。”童跃的话不多,说完这两个字,便隐入了司马当归的身后。

“果然是童兄,某人就说天下间怎生还有如此的年少俊杰能有如此的神射之技。”李萧漠笑着说道。童跃,也是和他一样并列与神州十大英杰之中的人物。只是童跃向来低调,因此少有人认识。

童跃也不答话,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再言语。而下面的河套士兵看见这封来信,当下也不敢迟疑,连忙将其送入军中。一刻钟之后,只见河套大营之中一阵忙乱,所有的士兵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收营撤退。宋正雨注意了一下,果然如李萧漠所说的那样,士兵人数大约五万人上下。

司马当归好奇地问道:“世子究竟在里面写了些什么,怎么靖北侯这么快就收兵了?”

李萧漠连忙答道:“晚辈只是在信中写道,请代李某向靖北侯致以慰问而已。对方的将领也是一个明白人,既然我们已经识破了他们的情况,他们也自然没有必要在伪装。”

“好一招瞒天过海,只是不知道靖北侯这样,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司马当归叹了口气说道。

所有的人都是一阵沉默,昊天费尽心机的玩了这么一招瞒天过海然后又金蝉脱壳,很显然是有他的意图。二十万大军就这样凭空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何方。

宋正雨试探着说道:“难道靖北侯的大军已经南下了?”

“不可能,河套大军若是南下,那么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么从我们剑门关,要么取道阴风古堡,要么就是顺大河南下。可是这三处现在都没有消息,所以靖北公的大军现在必然还没有南下。而且靖北侯现在要迷惑的,也不应该是在千里之外的极乐逆贼,倒似乎是塞外异族。”宋君临摇了摇头说道,虽然他在军事上不如李萧漠等人,但是在这些方面却有他的独特之处。

“塞外异族?你是说昊天准备东征或者西征?”宋正雨疑惑地说道:“北国虽然有长城防线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但是大多数的地方还是一马平川,幽云十六州有东北三国的近百万大军,西北二路有游牧民族的二十多万大军。况且手中还握着嘉峪关和玉门关两大雄关,靖北侯手中就只有二十多万大军,他凭什么和对方硬碰硬?”

全本推荐:、、、、、、、、、

最新全本:、、、、、、、、、、

第259章 朝议(上)第557章 等待第346章 军事改革(上)第18章 北伐(五)第343章 沦陷的秋沐第337章 巨大的战损第756章 乱石荒原(二)第816章 谈判第403章 郁闷的昊天第26章 风陵渡口之战(下)第679章 玄机论势第151章 边重行的义子第657章 登陆第437章 毕其功于一役(四)第355章 淮水张家第491章 再设军团第704章 征东都护府第179章 先发制人(下)第422章 刚烈女子第541章 龙骧军团(下)第97章 援兵何在(三)第37章 骆寒风第129章 名将之对决第223章 极乐内争(一)第235章 间谍第358章 望江桥(中)第339章 无语的独孤宇明第177章 偷香第86章 壶口会战(二)第323章 许州第279章 疑团第519章 天意的遗言(下)第187章 西域追歼战(上)第260章 朝议(中)第530章 神州武盟第808章 公平决战第46章 辛秘第483章 冲锋!(中)第286章 吕布迷第612章 枭雄末路(三)第421章 太牢祭天第543章 酸儒第200章 拦截(三)第95章 援兵何在(一)第740章 空城第46章 辛秘第665章 东倭备战第393章 渡江第474章 东北三国详情第730章 半夜行军第364章 极乐内讧第814章 最后通牒第608章 决战菜子坝(中)第465章 钦察汗的头疼第277章 悲恸第286章 吕布迷第815章 骑虎难下第522章 调兵第340章 北方军团残部第693章 擒王(上)第806章 纵横家第705章 破城第411章 又是合州(上)第640章 睿智李萧漠第312章 困扰第345章 冲突第282章 名分第107章 还须等待第318章 贺怀仁的决心第612章 枭雄末路(三)第217章 奉敬领军(二)第345章 冲突第150章 打赌第273章 得逞第666章 淮水请降第783章 攻与逃第428章 出城第388章 程显清的抉择第333章 清风帝国挽歌(四)第77章 辛皎第127章 说服第108章 勤王令第123章 僵持第409章 忧郁的昊天第351章 屠杀第320章 帅星陨落(上)第154章 昊天出游(上)第309章 援军南下第619章 灭宋(下)第472章 巡视领地第180章 楚相成的劝说第24章 风陵渡口之战(上)第95章 援兵何在(一)第222章 奉敬领兵(七)第297章 全胜第37章 骆寒风第352章 水师覆灭第361章 彪悍的燕悲歌第691章 昊天南巡第207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