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鬼谷一脉

“自从鬼谷先师仙逝之后,门下的弟子便将先师多年来的学说谋略整理成书,以供后人研究。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先师天纵奇才,所学之博,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在神算窥天、运筹帷幄和武功兵法这三方面,更是独步天下。门下弟子虽然才智过人,但是面对着先师丰富的遗著,依然特别头疼。无可奈何之下,弟子们只好将先师的生平著作分为了三部分,分别由门下最杰出的三个弟子传承。这就是鬼谷窥天一脉、神机一脉和英武一脉的由来。”庞烨细细的解说道。他的声音空灵透彻,不带有一丝感情色彩,但是众人依旧听的心神激荡,无可自拔的沉醉在了鬼谷先师的追忆之中。

“在择才授艺的时候,先师的弟子们就考虑到了一点。虽然他们的才智不足以将先师的各种著作融会贯通,但是天下总会有人能够办到。于是,在弟子们授艺时,又将先师所有的著作集中到了一起,由三脉中最年长的窥天一脉保管。而三脉的弟子,由于神机和英武注重入世,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授徒。所以门下的弟子规定,三脉的传人在出山之前,都要集中在一起学习。这样既是为了因材施教的方便,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接触这些著作。说不定在这些传人中就有些弟子能够将先师的著作融会贯通。只是千年来,除了上古时代的名相卧龙,还没有谁能够将先师的学说融为一炉。即使是将两派学说学好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趁着庞烨追忆的当口,血杀插话问道:“师叔,你说三脉的传人都必须从小一起长大,可是我从跟着师父开始,就没有来过这里。那师父为什么要收我为徒?”

“你是英武师兄的弟子不假,但是严格地说,你并不是他的衣钵传人。他真正的传人应该是刚才站在淡泊身边的那个年轻人刺皇。我们鬼谷一脉分为三支,我们两人的衣钵传人都是由师门直接选出,然后由大师兄统一授艺。当然,大师兄也不是全部精通,他只是将我们两派的著作和前人研究的心得分别授予门下弟子让他们自行研究。就像我的弟子玄机,严格地说,我并不是他的师父。只是因为他继承的是我这一派的学说,所以他才尊称我一声师父,师兄才是他真正的师父。我想英武师兄之所以收你为徒,应该是看你资质奇佳,是个可造之材吧。”庞烨缓缓说道。而昊天等人都是会意地点了点头,这样的方法,确实将鬼谷一脉的传承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鬼谷门下能够制定出这样的规定的人看来也非凡人。

“我们鬼谷三支,窥天一脉擅长观察星象推演天地。就像大师兄,他的窥天之术已经登峰造极。只是这种妄测天机的事情最是折寿,因此窥天一脉的传人向来身体虚弱。除此之外,窥天一脉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守望传承。鬼谷一脉的所有著作都是由他们在保管,因此他们必须努力寻找能够继承这些学说的人。英武一脉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擅长兵法,先师曾云:天若失道,我必诛天;神若堕落,我必杀神;若为苍生,当行仗义。因此英武一脉的任务就是在国家失道之时为天下苍生改天换日。而神机一脉的任务则是运筹帷幄济世救民。士以辅君,这一脉最大的报复就是辅佐明君,开创一代盛世。只是老夫无能,不仅不能泽被苍生,反而让天下生灵涂炭,老夫愧对先师啊。”庞烨有些痛心疾首地说道。

“国师不必自责,我朝之弊,由来已久。自先帝登基开始,朝政就近乎荒芜。如果不是国师等人尽力扶持,帝国早已经不能支撑到今天。”向行连忙说道。他这话说的不假,神宗在位二十年,朝政就荒芜了整整二十年。而且由于奸臣作梗,神宗更是穷奢极欲,是那种典型的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人物。如果不是庞烨等人忍气吞声的兢兢业业,还不知道清风帝国现在是否已经亡国。饶是如此,在三大世家和奸臣相逼之下,朝政依旧混乱不堪。

“唉,当年你出山之时我就对你说过,你想要辅佐的皇帝并不是什么明君。你跟着他,除了劳心劳力,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可惜你就是不听。”天机老人闭目说道。

“那也未必!如果师兄和二师兄能够和我一起出山,天下未必是这副模样。”庞烨不服气地说道。他当初就曾力邀两人一起出山,只是二人都没有答应。想到现在朝廷弊病丛生,庞烨的心中自然有些不舒服。

“师弟,世事皆有定数。以一己之力扭转天下大势,除非是先师复生,否则绝无可能。你的任务是济世救民,所以你入朝为官,我不拦你。我的任务是守望传承,所以终其一生,我都必须呆在这里。而英武师弟的任务是逆天杀神,如今朝廷腐败,身为英武一脉,他应该做的就是奔走天下,为推翻一个腐朽的王朝重建一个为百姓民族繁荣昌盛的帝国努力。可是他一直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还有你这样一个师弟在朝为官。这些,难道还不够吗?三大世家的家主无一不是老奸巨猾之人,加上户部尚书安永昌,任何一个的精明都不在你之下。别的不说,就说这次北征军溃败,以你的智计,在这之前都没有看破他们的阴谋。那即使是我们一起助你,也不过是徒增笑话而已。”老人缓缓说道,而庞烨的脸色则变得异常难看。

“我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狠心,那可是三十万精锐士兵和八百万河套子民啊!”庞烨一脸哀痛地说道。

“国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这次惨败还另有隐情?”向行敏锐的抓住了庞烨话里的漏洞问道。本来一开始他就觉得这一仗败得不明不白,如今听庞烨一说,自然也就更加怀疑。

“将军你难道不觉得我们这一仗败得特别奇怪?帝国六十万大军北征,领军的乃是帝国名帅定北侯张明镜,大营外面的斥候乃是老夫和张帅共同布置的。可是钦察汗的十五万大军居然能在一夜之间渡过大河,绕过我军的层层侦骑夜袭我军,并且一举成功。这么大的动静,我军居然毫不知情,你说这可能吗?如果他率领的是一支只有千人的小股部队,那还有可能。但是这可是十五万大军啊,那可是柔然最精锐的铁甲弓骑,如果夜袭失败,柔然必定会一蹶不振。我军整整六十万人,其中还有十万最擅长防守作战的玄武军团士兵,他凭什么这么认定他能够一举成功?而且最为诡异的是,在夜袭发生之时,白耳军团、赤眉军团和黄巾军团居然毫不犹豫的后撤到了阴风山脉,而青龙玄武和白虎军团则是全军覆没。你说,这其间究竟有没有问题?”这一席话在庞烨的心中想来也憋了很久,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他自然是一吐为快。

“国师,你的意思是,这是三大世家设下的圈套?”昊天最先反应过来,有些苦涩地问道。

“不过,这次北征,本来就是三大世家的阴谋。”庞烨点了点头说道。

“这怎么可能,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们为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消灭那三十万大军?”向行不敢置信地说道。

“昊将军,还是你为向将军解释一下吧。”庞烨叹了口气说道。向行这人打仗虽然有一手,但是对这些阴谋诡计却不甚明白,反倒是这个昊天,居然是一点就透。

“将军请听末将解释。将军久居军旅,想来对我清风地势特别熟悉。我清风国土,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六路,即河北五路和河套路,江河之间和大江之南三部分。帝国皇室直接控制的军团有驻守东北长城防线的北方军团和玄武军团;驻守西北长城防线的西方军团和白虎军团,驻守扬州路的青龙军团,豫州路的东方军团,南方沿西江布防的南方军团和朱雀军团,以及天都圣京的龙骑军团和禁卫军团。而三大世家直接控制的是淮水路张家的黄巾军团,秦川路李家的赤眉军团和益州路宋家的白耳军团。去年塞外异族南侵,西方军团和北方军团全军覆没,白虎军团退守河套,玄武军团退守豫州。今年春,南方三越和金花王朝举兵北犯,牵制住了南方军团和朱雀军团一部,东倭不断骚扰我东海海岸线,又牵制住了青龙军团的兵力。因此,除去必要的防守力量,帝国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也就是玄武东方和白虎军团三十万人。这样的兵力虽然无法收复河北五路,但是巩固大河防线却是绰绰有余。对于云集于天都圣京附近的这三十万兵力,对三大世家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三大世家本来就心有异志,向来拥兵自重。只是近几十年来帝国虽然已经衰弱,但是虎威犹存。朝中国师太师和兵部尚书等人都是忠贞善谋之臣,军中定北侯靖南公等人也是一代名将,三大世家虽然经营百年,但是依然不敢撕破脸皮。可是这次异族入侵,却给了他们天大的机会。两个军团全军覆没,玄武白虎军团损失不小,河北五路全部沦陷,朝廷为了挽回声望,必定会举兵北征。而如果帝国北征,那居于帝国腹地的兵力必定减少,三大世家的机会也就来了。”昊天很细致的说道,他刚才只是想通了一个大概,但是细细分析之下,昊天居然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帝国的三个军团全军覆没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向行虽然明白了一些,但是仍然不服气地说道。

“其实这一战无论胜负,对三大世家都有好处。如果北征军胜利了,帝国必然会乘势收复河北五路。三大世家虽然捞不着什么明显的好处,但是为了光复故土,三大世家是又出钱又出兵,这样的好名声是怎么都跑不掉的。而且河北五路的朝廷势力和民间势力基本上都已经被塞外异族清洗一空。故土收复之后,他们正好安插自己的势力。如果北征军战败,那他们就落井下石。这三个军团已经是朝廷最后的机动力量。如果他们全军覆没,那朝廷将再没有任何力量来压制他们的野心。将军你想,塞外异族若想南下牧马,要么从西面地势险要的血色高原经由益州路东进,要么从河套穿过阴风古堡或是剑门雄关,要么从东面横渡大河。西面海拔太高,而且上面还有一直忠于帝国的血色一族,他们的精锐骑兵即使是塞外异族的铁甲弓骑也无法比拟;中路雄关如铁,并且有宋李二家的精锐私兵;东线有大河天险,而且还有帝国的蛟龙军团。所以帝国即使战败,但是他们只要能保住这三条战线的完整,那么塞外异族就只能在北方游弋。至于帝国的那三个精锐军团,他们更希望的恐怕是让他们和异族拼一个两败俱伤吧?”

“你是说三大世家和塞外异族早有勾结?”向行的眼神顿时变得异常的犀利,身上也散发出了一种只有在沙场上九死一生的人才能够具有的浓烈的杀气。他的双手也因为太过用力而变得有些苍白。在那一仗中,他无数的战友和部下都喋血沙场,而自己也沦为俘虏。因此对于塞外异族,他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而如今听到三大世家居然和他们有所勾结,他怎能不怒?

庞烨摇了摇头,插话说道:“不是早有勾结,而应该是临时起意。至少在去年长城防线还没有攻破之前他们还应该是势不两立。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我们终究还是小看了他们的胆略。这一仗应该是他们故意将消息泄露给了塞外异族,所以对方才能够在我们严密的侦骑下面偷袭成功。而战事一起的时候,三大世家的直属军团就已经开始后撤,一直后退到了阴风山脉这才止住了阵脚。哼,李铁战还说什么他是接到假命令然后率领着残兵败将后撤。如果真的是残兵败将,那为什么就只有他们三大军团的人跑了出来,而帝国久经战阵的东方玄武白虎军团却全军覆没?你仔细想想吧,为什么塞外六族在击溃了我们帝国的北征军后没有继续南下?难道真的是因为天气转凉,这还不是因为三大世家早有后手,悄无声息的就拖住了他们的后腿。不然以塞外胡虏的天性,他们岂会各自在定州留下数万驻军便启程北返?”

全本推荐:、、、、、、、、、

最新全本:、、、、、、、、、、

wωω_TTKдN_C〇

第44章 战荒原第382章 大湖陷落第331章 清风帝国挽歌(二)第320章 帅星陨落(上)第224章 极乐内争(二)第98章 国殇第638章 名帅对决之云雾水道(三)第537章 居庸关上第342章 云朵金诏第172章 谁是内奸第162章 火亮金的溃败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181章 燕悲歌第182章 初战江南(上)第649章 平郎之死第293章 看破第314章 突变第389章 再组联军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129章 名将之对决第473章 闻星繁第212章 雪倾城的建议第108章 勤王令第298章 夜巡第377章 欧阳靖忠第622章 楚相成南下第364章 极乐内讧第624章 高丽傅江楼(下)第269章 骆祥的心思第617章 灭宋(上)第167章 胜利告终第29章 靖北侯府第54章 山海关的真相第293章 看破第629章 破天都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0章 大河遇险第57章 祭春宴会第531章 最后的冲锋第405章 各有所想第699章 拜京援军第68章 英烈帝的赐婚第356章 秦川事变第166章 朴志成的小计第172章 谁是内奸第229章 张贺对话第540章 龙骧军团(中)第358章 望江桥(中)第251章 名将对面第790章 背信第197章 纳兰冰婵第692章 进军金花第432章 程显清的怒火第71章 难题第192章 初露锋芒(二)第744章 火熔冰城第412章 又是合州(中)第180章 楚相成的劝说第191章 初露锋芒(一)第649章 平郎之死第174章 楞叶第465章 钦察汗的头疼第799章 封赏第182章 初战江南(上)第184章 初战江南(下)第669章 定东城第636章 名帅对决之云雾水道(一)第163章 独孤训话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195章 风起晋州第325章 名将宿命(下)第435章 毕其功于一役(二)第676章 小儿女情怀第284章 花园渡口(上)第431章 混战中的温馨第256章 回家第358章 望江桥(中)第544章 内奸之怒第677章 潜在的新世家第344章 新帝登基第740章 空城第750章 靖远城下第449章 衣锦还乡第276章 刺杀(下)第474章 东北三国详情第782章 无奈出击第461章 又是密云城第657章 登陆第96章 援兵何在(二)第91章 壶口会战(七)第399章 朱兆突围第255章 金川海子第545章 逆天之举必遭天谴第287章 又见纳兰冰蝉第517章 麒麟灭青云破第208章 战极乐(上)第528章 冰封天下谱第815章 骑虎难下第807章 国土分封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