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贯夫石

一阵沉默之后,贯夫石这才说道:“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要将这四百万父老乡亲救到安全之所,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也在所不惜!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同宗同源的神州百姓,主公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即使是倾河套之全力,我们也在所不惜!”奉敬坚定地说道。

迎着城头还带着几分寒气的大风,老人须发飞扬,有如清风的国势,在大风中飘摇不定。而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脚下的这片土地,眼中满是深情。

奉敬很显然也是发现了老人的异样,他不禁好奇地问道:“贯老这是在担心何事?”

“我们这四百万人之中,有四十多万人是当初被东北三国掳掠去的精壮男子。他们虽然受到了长时间的折磨和摧残,但是当初的底子毕竟还在。将军不妨从这些人之中挑选优秀者充入军队。他们虽然不谐军事,但是毕竟是我神州的热血男儿。而其余的三百五十万人,有一百多万是四岁以上十三岁余下的孩子,一百一十万妇女,一百二十多万老人和孩子。奉敬将军不用奇怪,老夫在这些百姓心中还略有些地位,现在又是同舟共济,要想将他们分派完毕并非是难事。”

奉敬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贯老这是何意?”

“老夫只是一时感慨。奉敬将军,若非倾神州之人力,我们这四百万人万万不可能全部逃走。但是那一百万孩童,将军务必将他们带走,他们乃是我们神州子民的希望所在。”老人很是感慨地说道。右手轻轻地抚摸着身边孩子的头发,老人的眼中满室爱怜。

“爷爷!”他身边的孩子摇着他的手臂叫到。

“这是老夫的孙子,贯之纯。这孩子也是苦命,他的父母和几个兄长都已经葬身在了当年的战乱之中,就只有他一人,一直陪着老夫度过了这么久的艰难岁月。只是这孩子完全没有我贯家书香门第的意味,整天就只知道耍枪弄棒。如果有幸能够逃过这场劫难,还请将军将他培养成一名沙场将士。”贯夫石双目迷离地说道。

奉敬一惊,他自然明白老人这是在交代后事,不过愣了一下,他还是点了点头:“贯老请放心,奉敬必定不负所望!”

贯夫石叹了口气:“老夫今年也六十有五。除了这个孩子,也再没有任何的牵挂。老夫这一辈子,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望月书院的建设传承以及教化百姓之上。朝堂之上,老夫常常规劝其偃武修文,以文德教化天下。草庐之侧,老夫也时时劝慰百姓宽厚仁慈以德报怨。每每朝廷欲与周边异族开战,老夫都是极力反对。每每朝廷有俘获异族的士兵,老夫也是一力坚持以仁德教化,然后让其归还本族以宣传我天朝的仁义。数十年来,这样被放回的异族士兵不下于二十万。”

听到这里,奉敬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阵哀伤,正是他们这些文人雅士的如此思想,这才酿成了清风朝野上下的酸儒之风。不过,他并没有出声,因为他知道贯夫石的话还没有说完。

“老夫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直到两年前,这个想法才得到了纠正。”贯夫石说道这里,他的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泪水,哽咽了一下,他这才说道:“那一年,东北三国联手攻破了东北长城防线,河北三路幽云十六州全部沦陷。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夫这才明白自己当初犯下了多大的错误。可悲的是,老夫自己居然就是这场大祸乱的祸根之一。这明明是我们这些酸儒之士的错误,却偏偏要幽云十六州的三千多万百姓来承受。河北三路,幽云十六州,两百多万公里的土地,三千多万神州父老乡亲,对于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们,塞外异族居然没有一丝的仁义道德。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曾经的繁华之所变的白骨遍野荒无人烟,数百万精壮被掳掠为奴,数百万妇女被奸淫虐杀,上千万父老乡亲死于非命,四五百万妇孺老幼颠沛流离。而当初那些被放回的异族俘虏,不仅没有起到教化他们族人的作用,反而成为了这次屠杀的急先锋。我洋洋天朝向来是以德报怨,哪知道别人居然是以怨报德。数千万的百姓啊,就是因为老夫这样的酸儒存在,这才让他们白白死在异族的屠刀之下。奉敬将军,请你务必记住这一句话,这也是我幽云十六州三千多万百姓用生命总结出来的血的教训,那就是:我天朝的仁慈,仅仅是针对我神州百姓而言。而对于那些狼心狗肺的异族,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老夫还有一事相求,他日将军的铁蹄若是能够踏足塞外,请将军务必代我幽云十六州的三千多万百姓向塞外异族讨还一个公道!”

林太岳从来没有这么迅捷过,从延州到克州,又从克州到秦川路康州,再从康州马不停蹄的奔赴天都圣京。原本对他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言至少需要三天的路程,居然让他只是一天一夜就完成了。当他看见天都圣京那高耸的城墙和湍急的护城河的时候,虽然他已经疲惫不堪,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涌起了一股兴奋。因为他总算是赶在早朝之前到达了,而早到一天,那晋州城中的数百万百姓也就多了一分生还的希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金銮殿上,虽然林太岳已经筋疲力尽,但他还是拖着瘦弱的身子上了大殿,勉力高呼道。

“林爱卿平身。不知道爱卿风尘仆仆的前来所为何事?”英烈帝的脸上满是好奇,虽然他已经知道了林太岳的来意,但这在程序上还是不能少的。

“微臣林太岳,奉我家主公之命,特请我皇即刻派遣援兵北上援救晋州被围困的四百万父老乡亲!”林太岳嘶哑着声音大声答道。

“林爱卿能否说得明白一些?”英烈帝不动声色地说道。

“回皇上,我家主公部下的血杀将军奉敬将军和信刻将军已经率领着还在敌军势力范围内坚持战斗的六万骑兵攻占了晋州,然而城中有整整四百万幽云十六州的百姓,而他们的粮草仅仅能够支撑五天的时间。在晋州城外,现在已经云集了东北三国的大约五十万精锐大军。我家主公欲发兵晋州去拯救这些陷于重围的神州父老,但是我河套六州之内,只有二十万未经整训的步兵,我们又没有水师的支援,根本无法保证渡河的安全和拯救被围困的父老。与此同时,在我河套西部的铁鹰秋明部落也是蠢蠢欲动,大大的牵制了我方的力量。另外,在我河套定州南部,剑门关和阴风古堡的军队也是频繁调动,所以我家主公恳请皇上,立刻派出水师蛟龙军团和精锐士兵北上共同救援晋州的百姓。”林太岳本人的口才其实是很不错的,只是旅途劳累之下,加上太过悲愤激动,是以语句也有些混乱。好在基本上还是将事情说清楚了。

“林大人,我军在剑门关的调动只是正常的换防行动,本王敢保证绝对没有其他的意思,大人千万不要误会了才是。”定西王宋正风连忙插话说道,而靖西王李铁鸣也同样如此。

林太岳的心中虽然很是鄙视,但是他毕竟不是刚出道的雏儿,于是嘴上也赞同着说道:“两位王爷向来是高风亮节,素来以国事为重,想来断不会在这种时候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林某刚才语言上有所冲动,还请两位王爷海涵。”

英烈帝挥了挥手,打断了三人的话语,一脸严肃地说道:“林大人,但不知靖北侯要朕派出多少兵力?”

“大河防线上的五万蛟龙军团水师以及配属的两百艘战舰和三百艘大小运输船只。主公已经计算过了,如果四百万父老乡亲要想全部通过大河,即使是倾河套之物力搭建五座浮桥,但是也需要只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如果有了帝国的蛟龙军团,那不仅可以为渡河的乡亲们提供武力保障,而且其余战舰和运输船只还可以帮忙运送百姓。东北三国都没有水师,现在大河防线上即使没有了这五万水师,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对豫州路形成威胁。另外,朝廷的北方军团和东方军团都已经整训完毕,如今朝廷的各条战线都还算平等,所以我家主公希望皇上能够抽调一个军团挥师北上,共同抗敌!另外,如今国难当头,三位王爷向来是以天下苍生为重,如此危急存亡之时,必不会坐视四百万百姓惨遭屠戮。所以我家主公希望,三位王爷能够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派出援军共同奔赴晋州。”林太岳大声说道。

“不行!”英烈帝还没有开口,除了庞烨三人的嫡系人马,满朝文武都是齐声说道。而这里面,又安永昌和三大藩王的声音最为宏亮。

安永昌率先出列说道:“皇上,大河防线上的水师绝对不能够抽调!东北三国虽然没有水师,但是东倭王朝的水师现在是称霸东海,如果他们乘虚而入,那不仅可以将大河沿岸化为废墟,而且他们还可以顺着洛水直杀天都圣京。而最为严重的是,如果他们和东北三国相互勾结的话,凭着他们水师强大的投放能力,以青龙军团和数万豫州路驻军,根本无法保证大河防线的完整。而大河防线若是有失,那我清风危也!”

此话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一阵附和。而庞烨则是冷哼了一声,安永昌的心思他自然不会不知道。安永昌对周边异族向来没有好感,尤其是东倭王朝,当年他曾秘密筹划了一次对东倭国主德康信服的刺杀,结果消息走漏,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至交好友当时都丧命在了灵虚幻忍德康信之的手中。因此安永昌对东倭也是恨之入骨,只是这几十年来清风的防御重点都是在北方,因此安永昌也没有机会如他所愿的去遏制东倭。但是对东倭的愤恨,他却是从来没有掩饰过。如果仅仅从这一点来说,安永昌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太大的错误。但是庞烨并不这样认为,他坚持认为,安永昌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保存实力。当年北方军团重建的时候,安永昌就在里面大肆安插势力。他本来就是户部尚书,而且有辅政王刘显的支持,北方军团很快就成为了他的天下。东方军团虽然也已经组建完毕,但是东方军团现在驻扎在扬州路西部地区,如果朝廷真的要派遣援军,那必然是北方军团。深知东北三国兵锋的安永昌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嫡系出去送死。

而太师司马当归则是出言反驳道:“难道安尚书的意思是坐视着这四百万百姓覆灭吗?尚书大人可别忘记了,他们身上可是流着我们同样的血脉,他们乃是和我们血脉相连的神州子民!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想方设法的去营救。”

“太师为国为民,安某拜服。只是太师想过没有,如果蛟龙军团北上,那我们怎样去妥善应对东倭的水师袭击?如果东倭水师真的沿河西进,我大河防线上没有一兵一卒,我们该怎样应对我人的虎狼之师?”安永昌不屑地说道。他和庞烨三人的矛盾由来已久,从神宗显烈皇帝登基开始,几人就这样争论了二十多年。

铁真出列沉声说道:“皇上,我军若是按兵不动,那岂不是寒了天下百姓之心?我五万水师虽然是北上河套,但是留下的空当,完全可以由靖西王和威远王的水师前来填补。两位王爷的水师加起来也有十万兵力,其实力完全不下于分隔两地的蛟龙军团。想来有两位王爷的相助,大河防线必然是固若金汤。”

“铁尚书言之有理。”庞烨也跟着说道:“若是调走了部分兵力,我大河防线上的力量是会减弱。但是靖西王的赤眉军团和威远王的黄巾军团距离大河防线都不是很远,不若让他们暂时协防大河防线,而我军则是北上晋州。”

全本推荐:、、、、、、、、、

最新全本:、、、、、、、、、、

第84章 决战前第297章 全胜第804章 刮地皮第300章 太行风云再起(二)第250章 流氓将领第294章 后撤第280章 极乐圣教的反攻第160章 摊牌第726章 辛皎进言第346章 河套军人第655章 千帆竞渡第348章 昊天的迷茫第294章 后撤第737章 好睡莫过妹子?第240章 秋沐的劝说第653章 劝说第372章 血色第422章 刚烈女子第69章 英武之问第302章 太行风云再起(四)第246章 沉溺沼泽第304章 太行风云再起(六)第143章 昊天的担心第225章 极乐内争(三)第331章 清风帝国挽歌(二)第264章 大动作第364章 极乐内讧第268章 探底(四)第350章 新兵第289章 布防第194章 幽云十六州第195章 风起晋州第216章 奉敬领军(一)第614章 枭雄末路(五)第637章 名帅对决之云雾水道(二)第380章 克州第658章 难波第195章 风起晋州第287章 又见纳兰冰蝉第367章 昊天家宴(下)第264章 大动作第229章 张贺对话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37章 骆寒风第160章 摊牌第217章 奉敬领军(二)第357章 望江桥(上)第520章 名儒之死第269章 骆祥的心思第280章 极乐圣教的反攻第716章 名帅之威第640章 睿智李萧漠第284章 花园渡口(上)第315章 争论第486章 龙铮扬威第146章 骆玄对话(下)第268章 探底(四)第37章 骆寒风第294章 后撤第151章 边重行的义子第700章 无奈撤军第53章 卜先至第641章 灭极乐(一)第121章 犹豫不决第347章 昊天之怒第406章 杀光王八蛋,回去吃早饭第198章 拦截(一)第386章 大雾破敌第190章 覆灭第356章 秦川事变第294章 后撤第289章 布防第66章 英武居士第193章 初露锋芒(三)第388章 程显清的抉择第136章 议事第397章 最残忍的死法第274章 刺杀(上)第770章 楼兰第511章 风乍起第191章 初露锋芒(一)第314章 突变第158章 独孤领兵(中)第617章 灭宋(上)第756章 乱石荒原(二)第644章 灭极乐(四)第168章 周季龙第346章 河套军人第351章 屠杀第437章 毕其功于一役(四)第326章 祸不单行第347章 昊天之怒第471章 藩镇人选第264章 大动作第735章 逆转第389章 再组联军第60章 大河遇险第171章 名将朱兆第701章 海西中计第691章 昊天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