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节 超级空间站

油价还在持续暴涨,美国的经济,受到高昂油价的影响,正在走下坡路。

而兰芳本身也是一个产油国,苏联也是产油国。虽然缩小化的苏联只能开采冻土下面的石油,开采成本很高,但是油价已经高到成本可以或略不计的地步,所以苏联的经济也跟着发展起来。

有了钱之后,做什么事都好办了。

更多的航天火箭被发射上天,兰芳和苏联合作的,超级空间站——未来太空城市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建造的超级空间站,目前的规模正在扩大。按照设计图,第一座太空城市,将会是一座圆环形的太空城市,大圆环好像轮胎一样,这个大轮盘的半径就能达到惊人的1500米!而轮胎自身的直径达到300米。

这座巨型空间站,在未来将会是太空城市大圆盘的中心,中心区域是处于失重状态的,这里面将会建立一座太空农场,在失重的太空中,加上提供更高浓度的氧气,在这里的动植物可以长得更为巨大,可以想象得到,能够养出大象那么大的猪,种出树那么高的麦子,这样就能利用太空农场的食物养活更多人。

太空城市的圆盘是旋转的,产生的离心力制造了人工引力,这样生活在“轮胎”里面的人们就能有引力,能够和地球上一样生活。

修建太空城市,只是兰芳计划的一部分。其实在修建太空城市之前,兰芳已经想到过建造航天母舰的计划。

以目前地球上的科学技术,巨大的航天母舰是没办法直接从地球送上太空的,而是必须把各种零件送上太空之后,在太空上面组装。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选择在引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在上面建立基地,在上面生产航天母舰,再发射到空中。

应邀登上兰芳巨型空间站的美国航天员马克·范德赫和乔·阿卡巴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入了太空。

虽然是兰芳的巨型空间站,但是在航天技术方面,兰芳、苏联和美国之间却进行合作,当然打出来的幌子是和平利用太空。真实历史上,美国还不是同俄罗斯合作,美国的航天飞机给俄罗斯空间站送去水和设备,美国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也居住过。

这次美国宇航员将会乘坐美国的航天飞机,进入兰芳的空间站。

虽然之前马克·范德赫和乔·阿卡巴早就听说过这座超级空间站,但他们第一次抵达这里的时候,还是被这座空间站的庞大所震撼了。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座空间站已经十分庞大了。每次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都有一座舱室同空间站对接,对接之后的舱室就成为空间站的一部分,宇航员乘坐返回舱,从空间站返回地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接,空间站的长度逐渐增长。

但是对接毕竟是头尾连接,只能变长,直径没有办法变大。于是兰芳和苏联的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侧面对接以及太空施工。

侧面对接,就是在太空中,飞上天的宇宙飞船在空间站的侧面连接上去,经过多次的对接,空间站的直径就能逐渐增加。之后在进行太空施工,航天员离开飞船,在太空行走,把新运输上来的零件在外面连接起来。经过多次施工,空间站的外壳也增大了。

如今美国人抵达这座空间站的时候,这座空间站已经拥有了140米长,直径达到了20米,是不折不扣的一座太空庞然大物。

空间站内,已经有了专门提供航天器停靠的机库。航天飞机抵达空间站的时候,空间站的机库大门打开,航天飞机进入机库内。随后,机库大门关闭,空气被注入机库内。等到空气都注入到机库内之后,航天员就能直接走下航天飞机,经过一条通道,进入空间站内部。在航天飞机离开空间站的时候,宇航员登上航天飞机之后,抽气机会把机库内的空气抽走,毕竟在太空中,空气十分宝贵,不能白白浪费了。等到空气都抽走后,机库大门又会打开,航天飞机被释放出去。

航天飞机进入机库,被固定在甲板上。等到提示充气完成,里面一扇门打开的时候,马克·范德赫和乔·阿卡巴走下了航天飞机。

机库通往内部的大门打开,兰芳宇航员刘志彪站在门口,迎接两名美国人到来。

“目前的空间站,已经可以容纳一百人同时在里面生活了,在这里面,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刘志彪向美国人介绍说。

这艘超级空间站,就好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巨轮,里面可是应有尽有。

空间站内,虽然里面都是有空气的,但还是分成了一个一个的隔舱,每个隔舱之间,都有可以随时关闭的气密门。平时气密门是打开的,由传感器和电脑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哪个隔舱漏气了,气密门就会自动关闭,以保证整个空间站的安全。

空间站内自然是失重状态,所以空间站的通道走廊地板是网状的,宇航员的鞋子上面有钩子,可以勾住地面的网,保证自己能够在空间站内走动。

三人走进空间站内部之后,后面的气密门自动关闭。

“这中间是一条走廊,两边和前面,都有独立的隔舱,每个隔舱都有气密门。”刘志彪向两个美国人介绍说。

之后,两名美国人被安排在一间最靠近外面的舱室,这间舱室有玻璃窗,可以看到外面的太空。

从空间站内眺望太空,可以看到,漆黑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烈日,那是因为没有空气,虽然太阳照射,但是空中还是黑的,烈日和星星共存。

“很快,你们就能看到,我们太空战斗卫星的实验了。”刘志彪对美国人说道。

这时候的兰芳,根本就不担心美国人看到他们在实验太空武器,这本来就是用来欺骗美国人的星球大战计划,让美国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太空武器实验的时间到了,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被宇宙飞船推送到空间站附近。不久之后,一颗战斗卫星通过变轨,也出现在空间站附近。

虽然从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外面的场景,但是两名美国宇航员还是选择,在舷窗观察外面的场景。

漆黑的太空中,战斗卫星变轨,抵达报废卫星附近,突然战斗卫星的中间射击孔打开,高能激光炮射出一道耀眼的蓝光,那颗报废卫星立即变成无数碎片,洒落在太空中。

“天啊,这又制造了多少太空垃圾!”乔·阿卡巴叫喊起来。

刘志彪道:“我们有专门的清理飞船,这些垃圾将会被送进大气层,就会烧毁的。”

也就在兰芳邀请美国航天员进入他们的空间站实验的时候,地球上的中东地区,各种针对油井和输油管的袭击行动此起彼伏。

在一条被炸毁的输油管跟前,几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人员站在那里,地面上有一架简易无人机的残骸。这是那架无人机袭击了输油管之后,被附近的卫兵用机枪击落。

“这真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无人机!”一名美国情报人员说道。

那架无人机,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平板一样的东西,四个角上各有一副旋翼,能像直升机那样起飞。

“是用电池提供能量,电动机起飞的,这种无人机的价格不过几千块钱。该死的恐怖分子,居然在这种无人机上面挂了迫击炮弹!”另外一名美国情报人员愤怒的说道。

这种最便宜的东西,挂上两枚迫击炮弹,就能到处袭击有价值的目标。使用电池当成动力的无人机,虽然飞行时间不过一小时,而且控制距离很近,不过几公里,但是隐蔽性比迫击炮要好多了,操纵者可以坐在汽车里面遥控无人机,而且无人机的攻击精度和可操作性也比迫击炮强多了。

迫击炮要准确击中目标,特别是攻击输油管这种细的目标,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很难击中目标,但无人机,只要随便一个人,简单训练一下,就能把炸弹准确的砸在目标上面。所以这种无人机成为美国人很头疼的东西。

“要防这种武器袭击,我们不得不加强警戒,这又需要多耗费多少钱!”一名沙特军官说道,“这又增加了石油开采的成本。”

“最好的办法,是采取电子屏蔽,就好像我们对付路边炸弹一样,对无人机进行干扰,那样总比到处派兵省得多了。”美国情报人员说道。

随后,美国人就向沙特、阿联酋等国的石油公司提供了专门用来干扰无人机的设备。接下来,武装分子的无人机袭击行动宣告失败,不仅他们的无人机受到干扰,驻守在油井和输油管附近的军队还顺藤摸瓜,击毙了躲在附近遥控无人机的武装分子。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的结束,武装分子使用无人机攻击失利之后,又采取了传统的游击战的办法,甚至是声东击西,在另外一处佯攻,把油井和输油管附近的军队吸引开来,然后再对目标发动袭击。

一辆皮卡车在沙漠中行驶,这辆皮卡车上,装有一枚射程可达30公里的仿制的小牛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被兰芳改成了可以简易发射的地对地导弹,采取了电视制导的办法。

“无人机无法靠近了,但是无人机可以在远距离上,给导弹提供方位。”坐在皮卡车内的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第五十三 出击贝加尔(3)第七十一 收复归绥(7)第十五 日本特工队(1)第五十七 突围(3)第三十五 攻击大分(4)第六十 抗美援阿(14)第二百四十八章节 太空城市第八 歼灭悍匪(2)第八十六 斯大林之死第八十八 天降神兵(2)第十六 袭击运粮车(上)第七十四 德国订货第六十四 太平洋空战(12)第四十五 攻占库伦(4)第三十一 密会萨达姆(上)第五十五章 再出贝加尔(4)第一百八十九章节 菲律宾大海战(四)第二十二 新式导弹抵达第一 九六式轻机枪第四十五 入侵伊朗(9)第四十 美国航空兵(4)第二十六 本间雅晴和麦克阿瑟第九十七 巴顿末日(7)第四十二 二战徐州(5)第一百零九 伊朗来人第三十二 美日战赤塔(2)第十 围点打援(1)第三十三 裂印(4)第五十三 国内局势(7)第三十八 重返南京城第九十七 抢占地盘(4)第三十九 踏上本州岛(3)第十六 日本特工队(2)第二百二十四章节 叙利亚战争(1)第四 崭露头角(2)第五十七 太平洋空战(5)第二十五 收复大同(10)第四十二 二战徐州(5)第二十四 整军待发第三十七 入侵伊朗(1)第三十三 鏖战(8)第一百二十四章 联霍抗美第二百零五章节 第三次世界大战(二)第七十六 对海攻击(10)第一百六十三章节 阿尔德哈尼入狱第十五 朝鲜练兵(1)第六十八 大空战(3)第二十章一节 冲绳大战(5)第四十七 再袭胶济线(3)第一百三十章节 伊沙科谈判第五十八 山东大会战(5)第一百零一 重磅计划第三十五 美日战赤塔(5)第一百零九 收复平津(9)第七十九 攻击直升机第三十二 鏖战(7)第二十六 德国防空军(4)第二十八节 转战胶济线(6)第七十六 德黑兰之战(5)第五十二 出击贝加尔(2)第七十四 赫鲁晓夫第五十三 反扫荡(2)第一 全线反攻(1)第七十三 华北大空战(1)第七十四 德黑兰之战(3)第七十三 中央军倒霉第八十六 摧毁空军一号第五十三 抗美援阿(7)第一百五十二章节 再施一计第五十九 回马枪(5)第二十八 攻击熊本(8)第六十八 美军地面进攻(6)第三十六 雨花台失守第一百零六 收复平津(6)第二百零一章节 日本新首相第七十三 送美国的礼物(5)第四十一 美日战赤塔(11)第六十六 重创台湾旅团(5)第六十六 太平洋空战(14)第十 美军大登陆(9)第二十二 争取美援第七十二 炮台对海军(7)第五十四 国内局势(8)第十 鲁中血战(3)第四十九 日军战俘第二十四 德国防空军(2)第二十二 新式导弹抵达第三十五 攻击大分(4)第五十五 抗美援阿(9)第六十一 回马枪(7)第八十二 驱逐美军(1)第五十七 出击贝加尔(7)第六十五 叶尼塞河(4)第七十五 最后一击(1)第四十六 攻占库伦(5)第五十六 平息内战(2)第六十二 山东大会战(8)第十 歼灭悍匪(4)第十八 福冈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