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下第一军(三)

五月的北京,天气还是有点凉凉的。迎着晨风,咸丰早早地站在了点将台。耳边是低沉的号角声在招集昨天才升级为武卫军的御林军集合。天色还是灰暗,这一个多月来,咸丰似乎养成了这时候起身的习惯了。望着远处还是灰蒙蒙的天际,咸丰感慨万千。晚清的中国,不一样如这天际一般,正胧罩在一片灰蒙蒙的夜色里吗?

一万多人的队伍,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集结好了,整齐的队伍,严肃的军容,在告诉人们这是一支精锐之师。咸丰扫视了一下台下,今天的队伍与昨天已经完全不同了。方阵分明。在队列的最前端还站着些高级的将佐。这是咸丰的疏忽,由于人数远远不够达到一个满圆的师级单位,而经咸丰得新整改过的武卫军中有很多副级将佐是由下层将佐昨天临时提调上来的,因此职位上就多出许多将佐来。

无法咸丰只得将其中有些文化的将佐先出来充当参谋官,阿赤赫仍为武卫军统领。这些将佐还要等待从德国来的专业新式军官来教会他们新式战争的方法与思想。暂时咸丰先搭了个架子出来了而已。

“全体连以上的军官出列到台前来。”咸丰重新将高级将佐分配好了以后对着台下高声命令道。咸丰的任务是首先要教会这些低级军官军姿,队列,口令一些毛皮的东西。他打算用七到十天的时间来让部队熟悉这些基本的要领再进行强化训练,计划是三个月将武卫军带出个样子来。三个月,那时候德国那边也应该有消息了吧。

“哗啦”这是衣甲相碰的相声音。队列刚刚被改用新官名的将佐还是对新的职称熟地很快。还是整齐划一的动作,小跑着在咸台面前站列成两排。

“今天,你们要将朕教给你的口令,动作熟悉,然后再教给排长,班长。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整体操练了,将要分成以连为单位各自操练。”看着眼前的肃立的大小将佐,咸丰放下了帝王的架子,站了一个军姿。从这一刻起他已不再是皇帝,而是一名军人。不管将佐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咸丰开始大声地向将佐们讲解口令与动作分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这些思想还沉静在冷兵器作战时代的军人们,咸丰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耐心的为他们讲解着每一个动作要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咸丰不想去多讲,军人都要明白,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现代军代初期的训练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训练士兵的服从性。

全校场的武卫军士兵都在看着前面的长官们随着皇帝做着奇怪的动作。当每一个将佐都充分熟悉了所有的口令和动作的时候,咸丰终于停了下来,满意的点点头。发了整整两个多时辰这些旧式军官终于领悟了。这比他想像到的效果要好上很多。咸丰之所没让那些士兵解散,那校场看着自己就是要先给他们一个适应该的过程,希望他们在以后接受的过程里能快些。

“全体都有,向后转,归列!”咸丰用新的口令命着台下的军官们。台下刷得一声,数百军官整齐而又正确的向后转去,小跑着归到自己的建制里面。咸丰很庆幸自己选择从御林军开始编练新式军队的决定是对的。如果换到一般的八旗绿营,效果要差上不止一等两等了。

口令动作都教授完成了。天也大亮了,咸丰决定开始今天的第一堂训练,而力训练。咸丰望了望远处的一座隐在雾里的山坡,目测了一下,大概在五里路以上。咸丰拿后对着小山坡一指:“现在各连长听着,带着你们的士兵向着那座小山跑步前进,再回到军营。最先到的加餐,最先到的减餐。明白了吗?”

“明白。”回答有些稀拉,很多士兵都还懂这些,只有刚刚接受训练的军官们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很正常,咸丰也不以为意,有些东西是要强加上去的,等习惯了什么事都好说了。

“大点儿声,明白了没有?”咸丰再一次用更大的声音命令道。

“明白!”这次效果很好了,士兵们学着军官们齐声的回答着。

“开始!”咸丰说完,下了点将台。看着军官用老式的口令命令的士兵。然后排成几列小跑着出了军营。队列是齐整的,咸丰知道这样的齐整在连续不断地跑步进行了五里路之后是很难再继续的,何况还要爬山。咸丰估计着,这些人能跑回来就已经不错了。第一次长途行军训练,咸丰不报多少希望。等待着最后一支人马跑出的军营,咸丰也小跑着跟了上去。他斥了退了想要跟上来的侍卫和太监宫女。这些太监宫女是图先留下来了,咸丰虽然不喜欢,但也不好太过用强了。等以后一切都上了正轨,这些都是要去掉的。军营就是军营,怎么能像皇宫大院一样呢。

咸丰的到来,让整个武卫军队列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皇帝在跟自己一起跑步,让武卫军的官兵们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说不清为什么。咸丰没有理他们,只是用一个严厉的眼神示意士兵继续。士兵的反应让咸丰很满意,他要就是这种结果。清朝的军队之所打仗越来越不行,很重的一点就是兵将不相知。很多地方,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出现在外的将领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才设下的规定,这样是有效的防止了这一样现像的出现,可也最终断送了整个国家的军队的战斗力。古代的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着将领的个人魅力凝聚的。咸丰现在要作的并是说要让这些武卫军凝聚在自己的周围,他已经是皇帝了,天下所有的军队都要听他的调动。他只是希望这些武卫军们明白一点,在武卫军里,官和兵都是一体的,都将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而努力,没有谁是特殊的。

五里的路程不是很长,也不是很短。原本高速前进的队伍,跑到一半的时候开始慢了下来,咸丰更是已经满头大汗了,连咳带喘的在不时的擦着头的大汗。但是咸丰没有留下来。在他心里,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军人,而且这样长跑对自己身体也是有益处的。反正自己平时每天也要做做运动,煅练身体的。又能提高士兵的士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接下来的路程由奴带领就可以,您还是回军营着吧,龙体紧啊。”不知道什么时候阿赤赫小跑着来到了咸丰的身边。他心里也是很震惊的。万岁爷和自己一起训练。作为一个将领,一个原御林军的统领,这种恩遇恐怕哪朝哪代也不曾有过吧?本来最开始的时候阿赤赫就想向咸丰进言劝阻,可是碍于咸丰为武卫军发班发下来的军队纪律不敢违抗而已,那可是圣旨啊。

“混蛋,阿赤赫你现在是武卫的统领,要记住你自己的职责。你现应该在前面带队,而不是出现在朕的身边。身为统帅,你尽敢擅离职守。回去后自己去面壁思过。还不快回去?”咸丰看到阿赤赫来劝谏自己,不但没有欣慰,反而有些怒气。这种旧军人的思想,他居然还没有改过来。咸丰虽然能理解,但是他不能容忍这种情况一直下去。所以他并不领阿赤赫的情。

“是!”阿赤赫无奈,只得大声应了声,又加快脚步,一边呼喝的士兵,一边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回来五公里的路程,并不是每一个们都能承受得了的。中途终于出现了士兵掉队的现像。咸丰二话不说就跑上去,用脚踢,用拳打,大声骂。就是不让这些已经身体透支的掉队者停下来。忍耐力不是一时半会能提上来的。这咸丰知道,他也很累,为了鼓励士兵,咸丰一直都在慢慢跑着。掉队的士兵看到连皇帝都在一直坚持着,原本不支的身体开始慢跑起来。努力地跟上大部队。

时到中午的时候,一万多人的队伍才终于全部稀稀拉拉回到了大营。有的人已经累得走不动了靠着彼此扶持着才慢慢回来。一回到大营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动都不想动一下子了。咸丰最终没能坚持住,那些被他斥退的宫女太监并没有听话,一路上都远远的跟着,咸丰在距离大营还有一里来路的时候,累晕过去了。被宫女太监救想过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咸丰抬到龙辇上。他们可不敢真把皇上给累趴下了,要不然皇后那怎么交待?大臣那里怎么交待?更别说图公公了,要是皇上有个闪失,自己死个几百次都不够。

虽然咸丰没能坚持到最后,但是他的行为让全体的武卫军心里都感激涕淋,一个个看着累得瘫软在车架上的咸丰,都忘记了一时的疲惫,矗立着,静静注视着皇帝。

“解散进餐,之后由连长带领继……训练!”瘫软在龙辇上的咸丰没有管大家神情,依旧气喘喘吁吁地发令,“刚刚最后到大营的几个今天早餐减一半。”

“是!”不管是被罚的,还是没有被罚的,都是一致的大声回答着。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心里沉佃佃的,咸丰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了这群耿直的军人的尊重。每一个武卫军心里都觉得这样的皇帝是值得自己去命去保护的。这就是在中国人常说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德操吧。

咸丰在下完最后一道命令后终于失去了知觉。宫女太监们一阵手忙脚乱将咸丰移回了营帐。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咸丰只觉得自己全身都是酸疼难忍,就好像自己回到了后世自己跳楼触地的那一瞬一样。眼前是一片白雾,只是耳边时断时续的口令声让他觉得自己还是咸丰皇帝。

“来人,”咸丰勉强睁开了双睛,帐外回复到了时晨时的灰暗,他轻轻地呻吟了一声。帐外急急地跑进一个小太监来。咸丰对他招了招手,“扶朕出去看看!”

“喳!”小太监脸上看到咸丰醒来,明显很兴备的样子。躬身走到咸丰床前扶起咸丰。

“向左转!”

“向右转!”

“原地踏步走!”

……

校场上一阵阵新式的口令声,尽管夜色将起,但被咸丰的行动感动着的官兵们依然在努力的练习着,他们要用努力操练来回报皇帝的知遇之恩。咸丰笑了,看着满场认真操练的武卫军,咸丰笑了。他知道这支军队正在快速的成形,正在向着自己想的方向前进。看了一会咸丰吩咐那不太监,传命叫阿赤赫停止训练,整队休息,明天再继续训练。

阻止了各位军官强烈要求来探望咸丰的要求之后。咸丰带着酸疼的身体再次进入的梦乡。第一天的训练有了一点效了。更重要的是,咸丰那这群旧式军人的认识起了变化。他们感到了被尊重,感到了荣誉。清朝的军队普遍没有地位,被文人们说成是一群丘八,军人没地位,饷银也是出奇的低。当将领的还好,至少饷银比士兵高很多倍,养家糊口足够了,可是士兵不同,他们连养活一家子都困难,这就形成了晚清是,军不如匪的恶果。不过今天,咸丰让他们感到了被尊重的味道。咸丰以堂堂一国之尊用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士兵的行动告诉他们,在他咸丰的眼里,军人是重要的,是值得尊重的。

接下来的日子,咸丰除了休养了几天,依旧陪着武卫军一起训练。长跑和官兵一起,练队列时候,他们在旁边看着,有人做得不对他就过去指正,讲解。武卫军的风气终于在咸丰的努力下慢慢沿着咸丰指定的道路前进着。

期间朝庭里的大小官员们听说皇上和当兵的一起同吃同住,纷纷上折进言要求咸丰尽快回宫,不可失了礼法,都一一被咸丰一句话也没说地付之一炬。图先在第三天回到了军营。在听说咸丰差点累病了之后,不能找咸丰出气的图先只能找那些可怜的宫女太监臭骂了一顿,之后又好言地劝谏咸丰,希望他能回到宫中去。咸丰一样没有答理。只是让图先将督造处做好的两面军旗让人做好。在第四天的时候在点将台上发话,各团各自训练,月底的时候汇操,得到第一名的团才有资格获得“天下第一军”的边旗,惹得各团官兵训练之气如一团热火。

天下第一军,那是什么样的概念,那就说自己是整个大清最精锐的军队。军人什么最重要,这些天,咸丰告诉了他们答案,那就是荣耀。天下第一军就是武卫军荣耀的标志。各团团长们各自的都斗着气,等待的早日到月底看看到底谁才是这天下第一军。十天之后,班书押着一万支木枪来到军营。咸丰又开始讲解拿枪的动作要领,练习描把。为了增回木枪的重量,每一支枪上都掉块石头,士兵就看样蹲着描把。真的步枪,班书的话就是,现在军械局才刚刚建到一半,等建好了,每月的产量也不会超过二十支。咸丰能理解这些,也没有怪罪班书。只是督促他尽快将步枪投产,并教会他流水作业的方法以提高产量。

十天队列练习之后,武卫军的训练科目变得丰富起来。早晨长跑,之后就是队列,再就是描把和跨越障碍训练。当然由于场地的原因,跨越障碍训练只能分团进行。就这样,咸丰在军营里一呆便是三个多月。每天吃住都和军人一起,这种亲切的行为为咸丰赢得全体武卫军的好感,增加的彼此之间的默契。

今天有点事情,只写这点了,大家见谅!!!

第二oo章 四国和谈六第124章 巡防直隶第79章 利益才是王道(下)第60章 浴火玫瑰(上)第93章 天若有情(下)第二o五章 四国和谈十一第112章 收服三将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第77章 利益才是王道 上 完整第159章 决战天津(七)第247章 承德春狩(四)第20章 德国来使第二o五章 四国和谈十一第93章 天若有情(下)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二o八章 奇怪的商人一第218章 整肃黑帮(二)第8章 肃顺振灾(一)第253章 英法干涉(上)第356章 战争动态第99章 巨龙的腾飞第75章 帼国刺客(上)第62章 取舍之间第132章 虎门硝烟(中)第二八o章 十年一剑第二o一章 四国和谈七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186章 伊利沙白计划第一二○章 春天到了第一五o章 铁血军魂上第187章 中德合资(上)第三六o章 突变中第212章 奇怪的商人(五)第349章 日本内战(上)第139章 东海炮声(下)第二o五章 四国和谈十一第95章 京华浮云(四)第145章 血战台湾(五)第二八o章 十年一剑第216章 烟雨江南(四)第312章 给我个孩子第76章 帼国刺客(下)第369章 复国者(上)第一○七章 英雄末路六第313章 导火线第三o八章 九州平定九三五八章 三个宝贝第223章 整肃黑帮(七)第336章 巨大的火药桶第288章 屠夫入疆第143章 血战台湾(三)第78章 利益才是王道(中)第155章 决战天津(三)第55章 风云变幻第199章 四国和谈(五)第346章 去患(下)第99章 巨龙的腾飞第三o五章 九州平定六第116章 一五计划(下)第338章 战争的前凑第41章 誓师出征第132章 虎门硝烟(下)第100章 天国分裂(上)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245章 承德春狩(二)第228章 缘孽纠缠(下)第15章 长沙之战(三)第228章 缘孽纠缠(下)第181章 冲过额尔古讷河(四)第三o八章 九州平定九第一九o章 又见倭奴上第199章 四国和谈(五)第96章 京华浮云(五)第176章 血染冰城(五)第37章 与民同乐第二二o章 整肃黑帮四第12章 改革初议(三)第三八o章 决战海上中第179章 冲过额尔古讷河(二)第191章 又见倭奴(中)第294章 侵略者的下场(中)第34章 新北京(四)第271章 踏平鹿儿岛(中)第二四o章 美梦难成一第71章 两难全(中)第77章 利益才是王道 上 完整第133章 沉痛的撤退(上)第272章 踏平鹿儿岛(下)第168章 关门打狗(四)第261章 血腥肃贪(下)第129章 最后的布防第216章 烟雨江南(四)第27章 武昌陷落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场(下)第287章 邀狼入羊群第189章 中德合资(下)第185章 雪中大计(下)第二八o章 十年一剑第254章 英法干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