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篇肆——商鞅的演讲

主持人:“应商鞅先生要求,一问一答的形式不方便其直抒胸臆,所以今天就改为商鞅先生的独家专场,以个人演讲的形式呈现,我这个主持人就暂且回避了。”

商鞅先生上台,礼毕,开讲道:“我研究了一下你们现代人的企业,经商我不如范蠡、吕不韦,所以商业部分我暂且不谈,就说一些我变法的故事,结合你们的现代企业管理谈一谈吧,现在开始!”

徒木立信

我变法之初,恐民不信,于是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徙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我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从此以后我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

现在企业管理也是一样,所立奖惩制度必须实施,如果没有条件奖励,就不要设立该名目,一旦达成如果不按事前约定执行,那就没有人会再相信企业的制度了,大到企业、小到门店,必须做到奖惩一致,不能有徇私偏袒。我后世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提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立信、立威!这是法家思想能有有效执行的前提。

人性本恶

我曾向孟子说过:恶,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人性之恶,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范恶意;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

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无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与复古之论,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伪之言!

简单说就是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法来约束,如果把世间安定团结都归结于人性的善良,那就是大谎话了。企业也是一样,人都有贪欲、堕欲,如果员工犯了错误,对此处罚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反思是什么制度给了他犯错误的机会,制定规章制度的人同样不能免其责,不要指望人人都能自发的为企业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用严谨规范的制度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设置目标

秦公曾问我:“秦国可否一统天下?”我回答到:“可与不可,不重要,想与不想,才是关键!”

这也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问题。企业的战略目标分为长期的、中期的和短期的,秦国统一六国对我和秦公而言可谓是一个长期性的目标,从我们之后,一共奋斗了六世才得以实现。如果一开始我们没有建立这个奋斗目标,那又靠什么信念支撑我们走下去呢?

你们现在有个马云,一心想要改变国人的购买方式,放在若干年以前就是痴人说梦,世人都觉得他是个骗子,可后来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了,他设置了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终成大器!

中共一大的时候参会人员十余人,在座的谁敢相信,就凭着这最初的十多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就创造了一个新中国,并且在今天依然高速的发展着。

还有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区区三人,最后终成帝位,这就靠敢想,敢做!要勇于奋前!

法家执法

立法立制就是要以洞察防范人之恶性为出发点。秦国私斗每年动辄死亡数千人。秦简公六年,举国四十余县私斗死人两万余。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唯有惩恶才能扬善,所以想要根除私斗,惩治凶犯决不能手软。但法家诛行不诛心,诛心非法治。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犯了和宋朝皇帝一样的错误,“莫须有”是不能成为罪名的,不要因为他的思想进行惩治,一定要落实到行为上。没有实际上的行为犯错,不应该追究其过错。你们现代的企业老板就太容易犯这种错误,“耳根轻”,当事人还没做什么呢,就因为一些闲言碎语就影响其工作,这是极其不明智的,应该以他实际行为结果进行评判。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旦犯法,则惩罚绝不能手软,放任其过失。公子虔是秦公的亲大哥,我变法之初也全依仗他的支持,他是秦公儿子赢驷的老师,也就是太傅。有一次,赢驷放纵杀人,触犯了秦法,被贬黜成庶人,放归山林,而作为太傅,也必须惩以劓刑(把鼻子割了),秦公向我求情,对白如下:

秦公:不能变了?

我:法立如山!

秦公:不能缓?

我:法贵时效!

秦公:不能减?

我:减刑溃法!

秦公:不能特赦?

我:法外无恩!

最终公子虔被施以劓刑,与我交恶,最终我也死于他手,但又能怎么样呢?为了法的有效执行,也只能如此了。像公子虔这样的人最终都必须伏法,何况普通人乎?

企业管理也是一样,我们在面对生死时都如此毅然决然,最后终成大事。如果企业内部有偏私,那失败也在所难免。现代的商场犹如我们的战场,所行之事瞬息万变,今日所言请诸君听之、信之,免于追悔莫及。

商鞅先生发言毕,又转身从幕后拉出一人,说道:“好了,我要说的大致说完了,没说完的就由他补充吧。”说完再次转身走了,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留在台上之人,身强体健、仪表不凡、一脸英气,绝非寻常之辈,他看商鞅离去,于是走到了发言台前,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好,我是李斯!”

“李斯!”台下不禁发出一阵惊呼,其人面相甚伟,一看就知非等闲之辈,但谁能想到眼前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帝国男二号、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两千年封建帝制的谋划者——李斯!

李斯显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此情此景倒也不怯场,于是开始了他的演讲:

春秋、战国历经战争数百年,后经吾皇一统天下,其功甚伟!大秦开国之初,这就考验了秦皇和我们一干人等的智慧,因为面临如此巨大的帝国,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治国先例,于是我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

为了发展经济,我们统一了车轨、驰道、货币、度量衡;为了保家卫国,我们连接了长城、修建了秦直道;为了发展文化,我们统一了文字。。。但无论怎么变化,有一件事我们始终坚持下来了,那就是依法治国!这个是治国的根本!

商鞅先生开创了法家治国的先河,无论人员怎样更替,我们始终沿袭法制,最后才取得了天下,自秦孝公起,往后六世并非所有的秦君都贤明,但我们还是延续了强大,依靠的就是法治。商鞅先生为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民就围绕两个字生活——耕战!这就足够了,目标明确,奖惩清晰,打战能封爵、耕种也能封爵,这是战争年代两个最重要的事情,而我们围绕这个目标终于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你们现代企业也是一样!搞一大堆不知所云的东西,为什么就没有想过提炼核心呢?求务实、求激励,从实际出发,力求企业综合实力的发展?

奈何我大秦可悲、可叹啊!秦皇一驾崩,到了秦二世手里,有了赵高这等小人当朝,纲常崩坏,不再执行法度,以人性治国,才导致这千秋基业短短数年就不复存在!大国尚且如此,你们的企业又能承受得住吗?你们难道没有二代交接、人事变动吗?如果没有好的体制和制度,当这些发生变化时,你们又将如何应对,最终还不是有可能面临我们大秦一样的局面!

刘邦是个聪明人,实施了“汉承秦制”,虽暂暂时用道家思想治国,终究没能舍弃法治,才有了四百多年空前繁荣的大汉,后来的各朝各代,直到你们今天也是提倡依法治国,这对于我们法家人来说,不可不说是一个慰藉。

好了,我也不多说了,关于法家思想已经说得够多了!企业管理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感悟了!毕竟作为古人只能告诉你们历史,希望你们以此为鉴!深虑之!勿再行错!

说完,李斯叹息一声,也随商鞅一起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剩下的只有我与诸君共同思之。

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术篇叁——宗教之用附文一:企业管理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法篇壹——“我为法人”术篇贰——孔明的市场营销法篇叁——商鞅说法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术篇壹——财、货、场、营销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壹——何为人性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叁——商鞅说法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术篇伍——造势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贰——法的起源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法篇壹——“我为法人”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叁——“逐利者”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术篇玖——建立归属感术篇壹——财、货、场、营销附文一:企业管理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壹——何为人性术篇伍——造势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术之柒——鬼谷子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玖——绩效与情商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术篇肆——品牌价值术篇玖——建立归属感术篇贰——孔明的市场营销术篇肆——品牌价值术篇肆——品牌价值附文一:企业管理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术篇贰——孔明的市场营销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人篇捌——企业英雄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术篇伍——造势术篇拾——帝王之术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捌——企业英雄术之柒——鬼谷子人篇叁——“逐利者”术篇拾——帝王之术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贰——孔明的市场营销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壹——何为人性术篇肆——品牌价值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术篇伍——造势法篇叁——商鞅说法术篇拾——帝王之术人篇贰——初步识人法篇叁——商鞅说法术之柒——鬼谷子人篇贰——初步识人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壹——何为人性术篇肆——品牌价值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玖——建立归属感法篇叁——商鞅说法法篇贰——法的起源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术之柒——鬼谷子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术之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