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明朝疑云下

代宗与喀山、金帐二国结盟除了想截杀英宗之为也另有心思,他想借喀山、金帐二国之势除掉杨家。

代宗最惧怕的是杨家的武装力量,杨家除有杨凡掌战兵数万外,另有一股江湖秘密力量。其实杨凡的兵还好说,再怎么说领的是朝廷粮饷,并不全是他杨家的私兵,一道旨意下去就可以夺了他的兵权。难办的是那些高来高去的江湖人物,这些目无法纪的江湖人是什么事都可以做的出来,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大明不知有多少官吏死于那些人的手上。现在好了,有了外来势力的协助,杨家的江湖力量不可怕了,因为有了介绍信宫中供奉自然会护的了他的周全,这种周全不管是在宫里宫外。

代宗与喀山、金帐二国结盟也不是出于实心实意,待除了杨家与英宗也就是和那两国翻脸之时。

于是一场大阴谋无声的笼罩向杨家与英宗,其实这阴谋的背后还有着更大的阴谋。

喀山、金帐二国狼子野心,一个区区瓦刺之地岂能填饱贪欲,他们根本就是想入主神州大地。

喀山汗国大汗自击败莫斯科公国军队后自信心高度膨胀,总想开疆拓土、吞并领国,但因国内贵族反对声太大所以一直没能如愿。其实贵族反对大汗开疆拓土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喀山汗国的实力并没有大汗自己想的那么大,这点可以从征服莫斯科公国后看出,喀山汗国入主莫斯科公国后就如后世美国入主越南一样难堪。

汗国大汗对不能开疆拓土耿耿于怀,他一直认为不能完全控制莫斯科公国是因为那里地穷人蛮的原因。终于有一日机会来了,这个机会来自金帐汗国,金帐汗国派遣使节提出结盟共同征服大明,说是要重现昔日天可汗的辉煌。金帐汗国与喀山汗国一拍即合,金帐汗国定下了一条看似可行的计策,这计策就是喀山、金帐二国假意与大明结盟讨伐瓦刺,待征服瓦刺后喀山、金帐二国再与大明反目,到时便直捣大明京师。之于怎么实施计策是金帐汗国的事,喀山汗国配合就是。

金帐汗国这几年国势江河日下,她从一个庞大的中央高度集权的帝国变成各方贵族雄据一方的公国,那喀山汗国就是早些年从帝国分裂出来的,造成帝国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国内派系林立、内斗不休。金帐汗国当代可汗自认为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明主,一直想扭转汗国局面,可惜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拯救汗国的方案。

大约于1449年汗国来了几位汉族谋士,据说这些谋士因得罪大明朝廷才远走西域避祸,正好汗国大汗是求贤若渴之时,于是便招募了这些谋士。这些谋士也没让大汗失望,他们提出一条能够扭转汗国局面的方案,就是团结国内派系力量把矛头一致对外,说简单点就是金帐汗国需要一场战争。这个方案得到了大汗的推崇,但有一个问题是战争需要对象。金帐汗国周围都是些小国家,有些小国干脆就是从金帐汗国分裂而来的,比如说喀山汗国,这些小国单个都不是金帐汗国的对手,但他们早就联盟成铁板一块,并且还逼迫金帐汗国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于是变的汗国想打仗却没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还是汉族谋士有办法,他们提出联合瓦刺去征服东方大明的想法,因为大明近年积弱,如果能够联合上瓦刺那么就一定能够征服大明。

联合瓦刺征服大明的想法一经提出大汗便激动不已,长生天保佑金帐汗国重现昔年天可汗的荣光,征服汉人江山。于是大汗便派人与瓦刺结盟,可惜那瓦刺王也先贪图安逸以无进取之心,拒绝了结盟提议。瓦刺一拒绝征服大明的计划就僵了,因为金帐汗国到大明要经过瓦刺的地盘,在说没有了瓦刺参加金帐汗国也未必征服的了大明。

金帐汗国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征服大明的计划,他甚至想是不是先征服瓦刺再打大明,不过这个想法明显很可笑,金帐汗国是不是瓦刺的对手还不知,就是勉强征服了瓦刺也没有力气再去攻打大明了。还是汉人谋士有办法,一计不成便再生一计,计划还是原来的计划,不过稍微有变动,就是联合大明先征服瓦刺,然后再与大明翻脸。为了安全起见金帐汗国可以再拉一个盟友,这个盟友的势力不易太大,以防客大欺主,最好这个盟友是与金帐汗国有密切联系、并又有野心的国家,于是金帐汗国选择了喀山汗国。

1450年这个关于喀山、鞑靼、金帐、瓦刺、大明这些国家的计划实施了,这个计划不当十分庞大还十分错综复杂。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的话,那么很可能历史上的瓦刺要提前灭亡,喀山、金帐二国也入主了中原大地。很可惜世上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计划,金帐汗国低估了大明杨家的力量。其实也不算低估,要是这些国家一旦开战那么就是有十个杨家也是阻止不了。 问题是出在还没开战时,金帐汗国不是开了一封无署名的介绍信让代宗传给宫中供奉,让那些供奉出动武林高手截杀英宗嘛,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信交给供奉的原因想必是让代宗明白自己的实力有多大,你看你调不动的供奉却听命于我一纸。其实那金帐汗国哪能调的动供奉,那介绍信根本就是出自金帐汗国的那些谋士之手。宫里供奉接到介绍信后就调武林高手去截杀英宗,而调武林高手前往大漠的动静是很大的,至少瞒不过杨家在江湖上的势力。而在此时偏偏代宗又调九边兵马陈兵边界,杨家明白大事不妙了,于是便进宫问清情况,

代宗也算光棍把自己联合喀山、金帐二国讨伐瓦刺的计划对杨家和盘托出。杨家听后当然知道事情并不止代宗说的那么简单,这代宗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除去英宗稳固自己的帝位,至于那瓦刺不瓦刺的就根本不重要,还有说不定自家杨凡便要成这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但形式比人强一时间也没办法救的了杨凡。最后杨家干脆向代宗妥协了,不管英宗回不回大明,杨家都愿意无条件继续支持代宗当皇帝,杨家也愿意交出兵权,并且保证不会报复代宗。

对杨家的提意代宗也是心动不已,截杀英宗是有风险的,要是遭人告发那么自己将会被人唾弃,死后也会身负骂名。如果杨家能够支持自己当皇帝当然最好,就不必担那些风险,更何况杨家还主动放弃兵权呢,要是自己下令收兵权多少会让人误会有鸟尽弓藏、或者过河拆桥之意。还有就是代宗对喀山、金帐二国报有很大的戒心,他也怕讨伐瓦刺后被两国反咬一口,于是代宗接受了杨家的提议。

杨家继续支持、维护代宗,并且交出兵权。而代宗则撤走边界上的兵马不与喀山、金帐二国联盟,并且为了补偿杨家失去的兵权给了一个护国公的爵位。

就这样因为大明的退出,一个天大的阴谋就不攻自破了。

以上所说都是胖子的二叔经过五年的调查的来的结果,要不是胖子死了那么多属下,这个秘密将无人知晓。其实这里面还有个不清楚的地方,就是那么汉族谋士是什么人,他们无处不在,就连鞑靼与大明、喀山、金帐三国结盟也有他们的身影在,他们这样做是在图什么?又为什么一封平常的介绍信会让宫里那些连皇帝也命令不了的供奉听命于他?这都是迷!因为在胖子二叔开始调查这件事时,那些谋士都遭到了清洗,至于是谁对那些谋士下的手就无从得知了。

本来事情还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宫中的那些供奉,可惜胖子一激动就全杀了,没留下一些有用的信息。好在倒也从供奉口中知道了一些,就是供奉受命于介绍信的原因是因为写信的人是那些供奉的主人。据胖子他们估计,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大概就是写信的人,那些谋士十有八九也是他清洗的。

神秘人说谁?时至今日还未调查清楚,昔年多国联盟之事依然迷雾重重。

PS:中秋节快乐,祝大家幸福!

第十四章 九阴绝脉第七十四章 谢恩宴4第五章 劫机者第七十三章 谢恩宴3第六十章 西北第十六章 明朝旧事1第六十九章 明朝疑云下第二十六章 明朝旧事11第八章 天境尊者第四十三章 一贯道第六十八章 明朝疑云上第五十九章 杨氏子孙3第三十三章 明朝旧事18第八章 天境尊者第六十五章 相见第十九章 明朝旧事4第七十五章 谢恩宴5第八章 天境尊者第三十六章 明朝旧事21第十四章 九阴绝脉第七十章 妾第五十四章 酒吧风云2第四十五章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第七十章 妾第三十一章 明朝旧事16第五章 劫机者第三十章 明朝旧事15第六十五章 相见第十六章 明朝旧事1第三十章 明朝旧事15第四十五章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第五十一章 杨情第五十六章 酒吧风云4 <求花收藏>第五十七章 杨氏子孙1第四十六章 血月第六章 胖子有时是救世主第十七章 明朝旧事2第七十六章 林家图谋第四十九章 坦诚相见第四十三章 一贯道第十七章 明朝旧事2第四十四章 倒栽葱第六十三章 天蓬元帅第五十四章 酒吧风云2第四十七章 柳如若第五十章 藏龙村第五十四章 酒吧风云2第四十章 汉代公侯第十三章 通道风波下第七十六章 林家图谋第七十四章 谢恩宴4第四十七章 柳如若第五十九章 杨氏子孙3第二十三章 明朝旧事8第十八章 明朝旧事3第九章 少女的猜想第四十二章 要命的信第五十九章 杨氏子孙3第十三章 通道风波下第四十一章 遇狙第十章 挡路了第十九章 明朝旧事4第二十九章 明朝旧事14第四章 劫机第二十章 明朝旧事5第二十三章 明朝旧事8第十五章 舒夜的伯伯们第六十二章 改造杨情第六十章 西北第七十六章 林家图谋第六章 胖子有时是救世主第六十五章 相见第五章 劫机者第六十三章 天蓬元帅第五十一章 杨情第七章 胖子很骚包第十四章 九阴绝脉第七十三章 谢恩宴3第十四章 九阴绝脉第三十一章 明朝旧事16第十五章 舒夜的伯伯们第四十七章 柳如若第七十四章 谢恩宴4第十一章 通道风波上第十二章 通道风波中第七章 胖子很骚包第二十章 明朝旧事5第五十章 藏龙村第四十一章 遇狙第七十六章 林家图谋第三十五章 明朝旧事20第四章 劫机第十五章 舒夜的伯伯们第四十章 汉代公侯第五十七章 杨氏子孙1第十五章 舒夜的伯伯们第四十九章 坦诚相见第二十四章 明朝旧事9第七十四章 谢恩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