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历史的公正评价(五)

为了放弃一个不能守住的位置,例如1943年的顿涅茨地区和1944年的第聂伯河湾,常常要争论达几个星期之久。有时为了想抽调一点兵力而放弃不重要的突出地时,结果也是一样的难免一场争论。

希特勒可能是希望事态最后还是能变得合于他的理想,于是他就可以避免作下他所不愿意的决定。

因为他不愿意他的决定是为了适应敌人的行动。他对于他自己的意志力既然具有无比的信心,所以他不愿接受机动性作战中的任何冒险,例如迂回的攻势,其成功是事先无法保证的。

他也不愿意自动放弃任何东西,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因素对于希特勒的军事领导方式所具有的影响力量也就日益增强。

寸土必争的顽固防御也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公式,而终于断送了这种军事领导。

所以,当德军在战争的初期,凭借作战的机动性已经赢得那样优异的成功之后,希特勒对于在莫斯科前线上所发生的首次危机,所采取的对策却是斯大林的死守任何阵地的观念。

在1941年,这种政策几乎使俄国一败涂地,所以当德国人发动其1942年的攻势时,他们也终于放弃了这种观念。

因为在1941年的冬天里古德里安们部队的英勇抵抗,终于击退了俄军的反攻,于是希特勒遂深信他禁止任何自动撤退的命令,已经救了德军,使其不至于遭受拿破仑大军团在1812年所遭遇到的同一命运。

他的宠信人员和某些指挥官对于他的歌功颂德,足以增强他的信心。所以当1942年秋季,德军的攻势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发生了顿挫,一个新的危机又正在兴起时。

希特勒马上就再度想到他的老办法,认为只要不惜一切代价,抓着已经得到的东西不放手,即能确保成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他放弃这个观念。

现在大家似乎都已经公认,在两种形式的战斗中,防御是一种较强的形式。

这却是有条件的,只有防御比较有效,足以使攻击者在攻击阵地时,流血过多而受到致命打击,才能讲得通。在东线上这种理论却是不合适的。德军的数量根本上就不够组织一个如此坚强的防御。

敌人的兵力比古德里安们要强过了好几倍,在那样宽广的正面,可以集中其兵力在任何选定的点上,达到突破的目的。

结果,大量的德军遂难于避免被包围的命运。只有在机动性的作战中,德国参谋人员与战斗部队的优势才能发挥作用,或许才能抵消俄国大军的数量优势。

希特勒这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坚守不动的倾向与日俱增,他之所以如此坚持的原因,也许要在本性深处去发掘。

他对于战斗的看法,只注意到极端野蛮的一方面。他的思想只能了解挺着不动,而让敌军碰在古德里安们的防线上流血致死,但却不能了解一个高明的拳师往往会后退一步,以便发动一个决定性的突击。

他不懂得战争的艺术,而只懂得蛮力,而且认为意志力即足以保证其成功。

因为希特勒重视蛮力远过于心灵,所以他陶醉在德国军需工业的生产数字之中,甚至于忽视了敌人的生产数字还要更高的事实。

他忘记了必须有训练和技巧才能使一种新兵器发挥其充份的效力,只要新兵器达到了前线,他就感到满足了。至于部队是否已经学会了使用方法,和这种兵器是否已经在战斗条件之下通过了考验,他却丝毫不予注意。

同样,希特勒又经常命令成立新的师。虽然古德里安们部队数量的增加是极合理想的,但是因此而使已经编成了的部队缺乏补充兵员,却是得不偿失。

这些老部队几乎已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那些新成立的单位因为缺乏战斗经验,所以死伤率特别重大,空军野战师、党卫军师和所谓人民步兵师都是明显的例证。

最后还有值得提出的一点,虽然希特勒的扮像很英武,并且欢喜追求作为一个前线军人时所获得的经验,可是事实上,他却缺乏一个军人的性格,他的思想与情感都是不合普鲁士传统的。

希特勒从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报告中,对于前线上的情况,毫无疑问具有清楚的了解。此外他也经常召见刚从前线上回来的军官。

所以他不仅清楚古德里安们部队的成就,而且也知道自从俄国战役开始以来,古德里安们部队即在不断忍受过度的折磨。也许这正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使古德里安们从来无法劝说希特勒去接近最前线。

要请他来视察古德里安们的集团军群总部都已经够困难了,至于再向前走一步,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根本上不可能了,他可能是害怕在前线上的所见所闻会打破了他的黄金美梦。

希特勒虽然尽量强调他过去所具有的前线军人身份,但是古德里安却从来感觉不到他的心灵是属于战斗部队的。部队的损失对于他而言,只是数字的减少而已。

他从来是不曾把他们当作人类看待。(注:有人认为希特勒内心是软弱的,他过份受到情感的支配,所以他自己害怕这种弱点会影响他的决心,因此不敢到前线上去看一看。

希特勒这个人却是非常奇怪的,很难于了解。假使说他内心是软弱的,那么为什么他的统治又会那样日趋于野蛮和残酷呢?)

有一点,希特勒的观念却完全像一个军人,那就是对于战功的勋奖。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勇士能够获得荣誉。

上面所说的各点,即足以证明希特勒不适宜作一个军事领袖。假使他能完全信任一个有经验而负责任的总参谋长,则这些缺点也就多少可以获得一点抵补。

无论如何,他也有几种特长,那都是一个最高统帅所不可缺少的:坚强的意志,能够抵抗最严重危机的神经,极端敏锐的头脑,在作战领域中也具有某种天才,还有能认识技术可能性的能力。(。)

第289章 闪击开罗(上)第538章 登陆开始(下)第544章 诺曼底(5)第318章 煽情的表演(上)第395章 工业整合计划(下)第75章 资本的力量第335章 拖延美国参战第563章 德军眼中的空降(下)第454章 顺利得手第587章 狂妄第100章 唯利益尔第190章 噩耗传来第184章 福祸相依的空降第540章 空降作战第83章 形势所迫第471章 必须围歼第206章 英军反击开始帝285章这就是战争中第332章 隆美尔的构想第6章 古德里安来了第464章 坚守(下)第616章 瞒天过海(四)第474章 团长斯大林第196章 我要和士兵在一起第75章 资本的力量第39章 一副挨打像第404章 嚣张的墨索里尼第26章 敌机空袭(上)第119章 知己知彼第202章 达到托布鲁克第508章 综合国力的差距(上)第603章 历史的公正评价(八)第522章 英美准备跳坑第455章 求援第302章 不能这样打第309章 告急电文(上)第293章 第321章 麦克阿瑟的愤怒第185章 截断山路第597章 历史的公正评价(三)第429章 恐怖的喀秋莎第340章 元首专列完了第415章 各有手段第185章 截断山路第112章 抗议无效第326章 新元首的开端(下)第155章 春梦成真第47章 悄悄地进村第106章 《闪电战》第88章 搞笑的意大利(下)第297章 德国的未来地499章 死战下第334章 有私心的希姆莱第188章 投靠第36章 人去村空第113章 苏联的拖延战术第218章 破局安排第542章 诺曼底(3)第267章 政变(上)第225章 班加西第72章 无线电静默第418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第129章 坑爹的记者第329章 张伯伦VS丘吉尔(下)第536章 登陆开始(上)第289章 闪击开罗(上)第343章 给斯大林挖坑(上)第43章 死贫道不如死道友第90章 这就是盟友(上)第55章 黯然收场第137章 末日景象第442章 誓言第223章 无效的烈火第340章 元首专列完了第218章 破局安排第287章 墨索里尼的安排第170章 电影很火第251章 英地中海舰队的覆灭(下)第595章 历史的公正评价(一)第331章 施佩尔的选择第393章 工业整合成绩(上)第206章 英军反击开始第352章 最后的准备第538章 登陆开始(下)第61章 发电机计划开启第388章 俄罗斯解放军第53章 兵临阿拉斯第63章 1614坦克(上)第140章 好莱坞第96章 稀有金属第49章 文明之师第3章 升官(下)第147章 首要攻击目标第278章 决战非洲(上)第425章 罗斯福的诅咒第403章 史上最大围歼(下)第289章 闪击开罗(上)第213章 鼓舞士气第409章 孤军深入第272章 希特勒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