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空工厂开工

沈文剑在地面上胡乱折腾计划的时候,仙宫空间站上也进入重要阶段。

经过功法改造之后,人员在空间站上的滞留时间从半年延长至一年,更有利于较长的规划展开。

一年多的准备,仙宫空间站已经有不少设备,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空间站第三期的准备工作。

设计院对第三期工程进行了数次论证,最后决定抛弃由第一期、第二期构筑的现有空间站,进行全新建造而不再是升级。

该方案也在去年年底初由掌门盖章通过,今年开始展开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等离子发动机生产线的重造——直接在轨道上新建。

太空设备由太空工厂制造是理所当然的,第二期空间站完善到现在,除了部分科研应用,主要就服务于第三期工程的建造工作。

早几年,玉剑山曾经在天枢星基地部署了年产三万台的等离子发动机厂,因此这项工程并不是依赖臆想实现的,只是从地面到太空的技术升级。

增加的产品有三个型号,一种大号的老式灵能等离子发动机,两种大小不同的新式水燃料发动机。前面介绍过,水发动机最大的优点,是单位体积的燃料储备质量大很多且更安全,缺点是产生同等推力需要的能量更多。

新的等离子发动机厂,也会成为第三期工程的一个标准化工厂模块。

此刻,工程师陈力正驾驶着工程艇飘在仙宫空间站的金属加工舱边,工程挺的机械爪抓着个长相别致的设备等待加工舱出料。

“工程艇到位,相对位移每秒一毫米内,马上固定。”陈力报告着情况,工程艇上伸出跟头部是饼状的金属杆。

圆饼在距离工厂模块外壁只有几毫米的地方注入磁力,吸附在外壁上。

继续微调,又过去几分钟,陈力才再次开口:“固定程序完成,二号艇可以来了。”

通话结束,很快就有另一台工程艇飞过来,这架工程艇并没有执行固定动作,只是飘在一号艇几米外。

“二号艇到位,可以开工。”

来自空间站内部的通话响起:“师兄们注意点,我们上料了。”

寂静的太空里,加工舱里突然伸出一根截面为U形的金属型材,如果有人作为参照物,能辨识出这型材的截面很大,U型的内部可以塞两个人头。

这根型材被一号艇带来的特别设备套住,但两者并未接触,伸出二十米,能通过热成像模式看到出现了个高热截面。

高热截面很快就开始通过一号艇带来的设备中间的空洞,一堆读数出现在一号艇上。

“参数正常,焊接质量稳定,继续。”

……是的,加工舱此时正在做的,就是型材焊接工作。

别看就是简简单单的把两根型材接成一根,这里可是太空里,为保证焊接质量,仙宫空间站前面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实验是围绕它展开。

通过太空焊接,就能在太空上获得百米或者用公里计算的超规模基材,让地面的准备材料生产、运输都更简单,还能让空天飞机的运输安排更合理。

半个小时过去,一根一百二十米长度的超长型材出现。

一号工程艇没有动弹。

二号工程艇用两条机械臂抓住型材,启动动力,调整姿态。

“惯性有点大啊。”二号工程艇上的工程师抱怨。

“稍等,我回去再开一台。”

陈力说完,检查头盔,直接开启工程船船舱。

人飘到太空里,用法术推一推,抓着沿空间站外壁安装的攀爬杆移动,很快到达工程艇存放区,又开了一台工程艇来。

“你们不行啊,不如用机器人算了。”舱内的工程师吐槽。

“行了行了,先做着,我去遥控舱找机器人去帮忙。”一个较稳重的声音出现。

两台工程船花了十分钟,把型材送至空间站主体下方的一个吊架上固定,又回到出料口边。

此时已经有一台机器人飘在太空里,与陈力换班。

陈力仍然回到固定着的一号艇里,三号艇由机器人接手。

操作工程艇,配合着运输超长工件,对于机器人而言还是太难了些,这种型材一个工厂也就几根,不可能为此专门给机器人开发逻辑模块,那样还不如想办法做智能工程艇呢。

工作的过程,也是优化工作流程的过程。

工程师们花费八个小时,中间做出两次调整,最后由原本操作二号机的工程师回空间站,一人借着两台机器人同时操作两台工程艇。

这么看来工程艇做成遥控的似乎更好,但是在太空里要不停的计算相对位移,遥控的延迟很影响精度,只能做些粗糙的工作,比如现在的搬运工作。

八个小时过去,有了四根120米长的、四根60米长的U型材,以及四根60米工型材,配合其他不超尺寸的型材,它们一起成为工厂的框架构件。

不过在开始搭建框架之前,还有另一件事要做,要组装几个遥控型的推进装置,以保证工厂建造过程中,能够保持与空间站的相对位置。

这种推进装置很特殊,首先为配合工程,它需要做成可拆卸式的,意味着它自身就要拥有全功能抗辐射、高低温耐性、燃料储备等特点。其次还要推力够大且不能做平推,否则临近完工时工厂会有进万吨的重量,若是采用平推方式,就无法用简单排列提高推力。

这东西在地面上已经设计出来,大体呈金字塔形,其实从推力角度考虑,四面体就足用,只是同等高度下,金字塔形的内容积更大,设备与燃料罐的安排容易许多。

金字塔形的推进组,在不使用矢量技术的前提下,只要两个就能让工厂做到全向姿态调整,整体技术难度对于现在的仙宫空间站趋近于零。

反正只是自动化工程船出来之前的替代品,简单弄一弄能满足要求即可。

这边开始搭建框架,空间站本身又开始升级。

按玉剑山的划代方式,其实算不上升级,本次是为配合工厂模块的建造,做一些增设工作,主要用于储备水资源,以及材料的堆放平台和转运设备。

水资源在太空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水,连加工粉尘都难以处理,冷却、化学残渣,都需要用水进行快速处理,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把残渣打包丢到大气里去。

预计在等离子发动机工厂完成前,将水储备提高到接近一万吨,为了适应这样的储备能力,整个空间站还要增设一大堆推进器以保持轨道高度和转轨的需求。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东门探索(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多拉的小怪物第四百一十四章 真仙级接触第一百七十八章 “小”动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婴儿潮第五十九章 围棋室的深渊女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实验素材的来源第四百三十四章 幼龙安置第三十五章 只要矿石第一百七十八章 “小”动作第八十七章 近似的方向(上)第三十六章 老熊的报酬第一百七十章 “真相”(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宣传准备第四十章 成果第二百六十二章 上门送礼(下)第五十七章 世界门变量应对计划第六十二章 天火升级唠嗑第五十一章 芯片?九十九章 阿尔温妮式突袭(上)第二十五章 不同的气氛(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玉(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土豆游击者(三)第五十一章 角斗(中)第九章 蜘蛛与天河第七章 静修?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角交流(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林大教堂第七十一章 大会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仙一号发射(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新址大教堂第一百六十八章 风洞第二十七章 李钦第十一章 第一站(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魔族的意图第十七章 邪能带来的预期第三十三章 利兹港(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卖技术第二百一十八章 伊索莱姆的发现(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院子外(下)第一百章 对撞第一百一十三章 基纳尔联合商会的烦恼(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云城的磕绊第二百一十八章 伊索莱姆的发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波动第二百六十五章 联合体的主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复数门?第四百六十七章 棉花第十六章 司机第一百五十二章 识时务之举第九章 拖拉机如何炼成(上)第四十七章 好贵的药第二十三章 当年挖的坑第一百零九章 《仙阳终时》第十八掌 深渊魔宠(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女王的忧虑(上)第九十五章 满头是包(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魔族生存危机”第九十一章 便宜弓箭第三百零九章 大魔王论(下)第六十五章 南宫梦轩的质疑第四十章 成果第四十七章 好贵的药第一百五十七章 宣传准备第一百二十七章 闻双双的金丹路(上)第十二章 友谊城日常(中)第二十一章 魔物群的动作第三百七十九章 卡车产能的难题(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联合体的选择第四十五章 大水第三百二十九章 空间站日常(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三仙会面第二百六十八章 有人搞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炼的物理攻击第六十九章 结界涡流的BUG第二百一十七章 推算危险(下)第七十一章 亡灵海(二)第一百五十章 闻双双,出发!第一百五十二章 充能平价化(上)第三十三章 做个好东西第二百一十四章 俘虏笔试(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渎神者那哈尔奥拉(十)第七十四章 飞艇生产链恢复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三章 克罗蕾历险记(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入林第四章 克罗蕾历险记(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实人第九十二章 镯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卫星通讯的规矩第二百三十三章 怪兽卡车的诞生(中)第九十二章 险境中的机遇(八)第七十九章 野猪的贡献第一章 仙山上的怪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代飞艇魔改剁手版第一百一十一章 二代飞艇的价格第二百四十七章 猎空行动(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角交流(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渎神者那哈尔奥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