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闻仲的自述

李靖赶忙随着侍卫往回走,这次侍卫带李靖去的不是刚才的大厅,而是这座大帅府的书房。

李靖跟随侍卫有了一会,就到了书房,侍卫推开门,示意李靖可以直接进入。李靖也没推辞,直接迈步走进了书房。

看到闻仲,李靖微微的一愣,因为闻仲这次居然没有着甲,平时闻仲都是顶盔掼甲,双鞭不离身,这次确是一身青色长袍,略显魁梧的身材,以及一身出尘的气质,像极了一个文臣。

李靖这才想起,后世的封神演义中,闻仲官拜太师,是一个位极人臣的文官,而且帝乙去世时也告诉纣王,军事咨询黄飞虎,政事咨询闻仲。从种种迹象表明,闻仲是一个极有才能的文官!可能现在这个气质雍容的文官才真正的是闻仲。

李靖可没管闻仲是何装束,纳头便拜:“末将李靖,参见大帅,不知大帅找末将有何事情,末将必竭尽全力。”

李靖先不管闻仲找他什么事情,但是无论什么事儿,先表一下忠心再说。显然闻仲对李靖的态度很是满意,笑了笑朝李靖右手虚抬,示意李靖起身,李靖借势起身,老老实实的现在一旁,等待闻仲发话。

“李靖师弟,现在我当不论形势、士气还是军力,我军都占据绝对优势,而我在北伯候接受投降后,没有争取一下,现在就要求全军撤退,你是何什么看法?”

闻仲笑着询问,现在的闻仲跟之前在大厅中脸色铁青的闻大帅简直是天差地别,现在的闻仲满面笑容,像极了一个和善的员外。

李靖没有立即回答,因为李靖根本不知道闻仲是什么意思,按道理闻仲军中嫡系众多,不应该找自己问这个问题。但是闻仲的提问还不能不回答,略微沉吟,抬起头看着闻仲。

“闻师兄,我也不知道现在退军是何意,我们凭借抛石机和云梯等器械以及高昂的士气,攻破那些小诸侯的城围子简直易如反掌,毕竟再有半个月左右我们基本就能横扫北海全境!不过师兄既然要退军,必然有必须退兵的理由,我相信师兄不会做昏聩的决定!”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书房中回荡,李靖被闻仲笑的摸不着头脑,自己说的话基本都是万金油的话,根本没什么主观意见,他怎会笑的如此开心?

正在李靖不断盘算闻仲的用意时,闻仲停止了笑声朝李靖道:“我闻仲当年在金鳌岛师傅坐下修道,由于资质不佳,也就修炼了个地仙,再难寸进,我不认命,我拼命的修炼,别人学一天,我就学十天,直到学会为止,可以资质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后来我还是不甘心,我去多宝师伯那里,打听可以增长道行的办法,后来多宝师伯告诉我,我的机缘在红尘中,于是我不顾师傅的挽留,毅然决然的下山。”

“可是我下山之时,并没有携带过多的法宝,只有几件不入流的小玩意儿,后在红尘中历练的过程中,被一只妖魔最后一击所伤,我跌跌撞撞的逃出妖魔的洞府,后来就晕过去了,不知过了多久,在我醒来之后我才知道,我是被人救了,而救我的人正是帝乙。”

“那时帝乙才二十左右,我们相谈甚欢,也是为了红尘历练,也是了报答帝乙救命之恩,我就答应了辅佐殷商百年,话说百年对我们追求长生而言的人来说,也不算多久!于是就让我入朝为官,这官一作就是30年!”

“我曾经发过誓守护大商,你知道么?这三十年我无时无刻不为大商考虑,而大商的国力也在这几年得到飞速提高,不过我大商有一个极大的隐患,师弟,你猜猜是什么?”

李靖整在听的仔细,被闻仲突然的一叫,愣了愣说道:“师兄,可说的是东南西北四大诸侯?”

李靖虽然不是什么高智商的人才,但是这个问题其实都不用想,后世的商朝就是被西伯侯干倒的,存在即是合理,自己说是四镇诸侯自然没问题,至于其他殷商的问题,自己也真心不知道呀!毕竟不了解历史上殷商的底细。

听了李靖的回答,闻仲眼睛一亮,闻仲问李靖其实也就顺嘴一说而已,没想从李靖得到什么真正的答案,没想到自己还真小看这个师弟了,这个小师弟真是个多面手,看来以后真的不能以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看待了。

于是闻仲笑着说道:“哈哈,李靖师弟,果然是伶俐之人,一猜便中!正是这几位,师弟你知道么?我大商最初为什么设立四镇诸侯么?”

李靖心中翻了翻白眼,自己哪能知道为什么设立四镇诸侯,就算原本的李靖也不知道呀,轮回八次都没经历红尘,这一世的李靖从小在山上修行,也从未下山,怎们了解殷商的历史呢?

“这个师弟我真不知道,还请闻师兄赐教!”

“师弟不知道也正常,我也是下山之后,融入我大商的朝堂,才渐渐的了解到的。我大商立国之初,禹皇九鼎不知所踪,为了镇压人族气运,把人皇气运分出六分,分镇四地,使我人族血脉得以延续传承。不过这么作有其弊端,人皇自此不复远古人皇那般威势,不得不借助封禅国教来镇压中央王朝的气运!”

“而得到一成半的气运的四大诸侯,则因为有一定的人皇气运,也使他们的命格有伪龙之相。这也给一些窥视我人族气运的宵小磕碜之机。这北海叛乱就是这么来的,至于是那股势力想要介入,相信度厄师叔和师弟心里多少都有些猜测。”

“这次北海撤兵也是逼不得已,四镇诸侯占天下气运的六分,这气运占比我大商都多,我们只能借北伯候给的台阶,要是真的被四大诸侯在朝歌联名上书,我大商的气运定会收到损耗,气运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我大商要想在与各诸侯博弈中占据优势,必须至少拉拢四大诸侯其中的一位,而这个北伯候胸无大志,是最好的拉拢对象,这次不管北伯候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必须放任他这次,循序渐进把他拉到我大商这边,这样我们就能挪出手,梳理各地野心勃勃的家伙们!”

李靖惊讶的睁大眼睛,从后世封神演义来看,闻仲的这个策略是对的,这个北伯候不但被闻仲拉过去了,再封神演义中北伯候崇侯虎一直对纣王马首是瞻,还对其他三位诸侯下黑手,对纣王献计囚禁其他三镇诸侯。

而且封神中纣王东面出击攻击东夷,然后又往南出击徐夷,把中央政权的版图扩大很多,而且还找机会吧东面的东伯侯干掉,收服东面的二百镇诸侯,从这些来看要是没有阐教扶持的西岐,没准在闻仲的引导下,殷商真的会强盛不已,要是把散落在四处的人皇气运加于一身,没准人族皇者真的能展现出远古人皇的威势。

李靖想到这,身子不由一滞,纣王之所以急切的要干掉四镇诸侯,是不是目的就在这,而他的失败会不会是因为众圣级强者不想看到,在人族中有一个可以左右各教道统的强者出现?联想到西岐去的帮手有西方教的二位教主赤膊上阵,有阐教十二金仙,还有龙吉公主代表的天庭势力,有代表地仙的萧升、曹宝,更有代表散仙的陆压。

李靖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不管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自己还真的不能跟殷商因果过于深重,这么多势力掺杂其中,自己这个连元神都没有的修士,不被人家玩死。

第八百三十章返回陈塘关收拢心腹第二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八百一十五章封敕正神(二)第三百二十章祸事!第五十三章 静夜思第五百六十二章战场之上,师徒相对第八百三十八章龙宫打秋风第一千零一章“石破”天惊第五百四十一章李靖斗函芝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出手第六百二十八章天罡三十六般变化之术-移山填海第四百六十五章闻仲大军来袭第七百一十八章杨戬求教第七百八十二章轩辕人皇再现第一百一十七章返回蓟城第七百四十三章下临潼关第四百六十四章李靖受创第七百零八章人皇灵丹救疫症第二百二十章偷袭玄元真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积雷山上的大战第七百一十六章背阐入释第十四章 碧眼金睛兽第八百七十二章辞别黄飞虎第一百零七章搜查第四百六十五章闻仲大军来袭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告诫第七百四十七章黄飞彪劝降第八十八章讲解任务第八百三十章返回陈塘关收拢心腹第九百三十二章纵横一脉,立!第五百六十七章夜袭商营第九百九十八章小鼍龙的修炼方向第六百四十章李靖说原始第六百八十八章界牌关遇阻第二百二十七章赐婚第五十章交令第九百三十三章返回军营第三百三十七章讨说法第七百二十二章再现“百分之百空手接白刃”第四百二十八章阳城城下的战斗(四)第二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二百七十四章女娲娘娘招妖第九百九十四章袒露真身第五百四十八章杨戬说教三吒第七十九章商水龙王第二百一十章道士进城第四百四十八章黄天化到西岐城第一百八十五章神庙之中见螭龙第三十七章玄门护法神功第四百一十章师徒相谈第二百七十一章商容劝谏第七百零四章阐教群贤聚穿云关第六百三十八章孔宣战准提(1)第一千零六章抽蛟筋第五百七十六章吕岳伏诛第七百二十一章李靖激将乌云仙第四百二十一章攻阳城第七百三十七章决战万仙阵第八百七十一章出谋划策第七百九十三章朝歌城再见帝辛(下)第八百一十三章返回西岐第七百零八章人皇灵丹救疫症第四百零九章帝辛说天下第四百二十四章张桂芳的破绽第七百八十五章李靖渡过黄河第七百七十一章父子夜话第二百九十五章冀州争锋(四)第二百七十一章商容劝谏第四百八十六章破天绝阵(一)第九百四十七章孙武立宏愿第九百九十一章周游列国第三百七十九章破阵第八十四章副将孔宣第一百七十四章总兵官府议事第五十章交令第四十八章 议制云梯第一百一十章人族气运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南天门外的战斗第七百四十二章幽魂白骨幡第二百七十章来自准提的警告第九百九十三章擒龙第七十九章商水龙王第八百三十四章论道第一百三十九章太阳金焰第七百零一章大战龙安吉第五百三十六章元始天尊入阵第四十九章研制战争兵器第二百八十二章帝辛召见第八百七十四章洛邑的异象第二百一十六章寻踪祖巫精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八臂魔神法身再现第九十三章剑光分化第七百八十章诡异的秘境第六百章杨戬VS翻天印第二百六十六章纣王七年第四十一章颖城下的战斗(一)第八百七十七章点化元神第一百八十八章再见石矶第三百八十二章陈塘关上方的冲突第八百三十六章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