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珍贵的盒饭

4个多小时的时候,杨平完成心脏上最后一针的缝合,开始进行心脏的复跳。

手术灯上的摄像头正对着心脏,心脏安静地躺在胸腔里,所有人注视着这颗幼小的心脏,不知道它还能不能复跳。

王院士也盯着屏幕,眼睛也不眨一下,虽然心脏停搏的时间没有超过4个小时,但是王院士还是很紧张。

这颗小心脏曾经经历三次手术,可谓千疮百孔,这次手术缝缝补补大约三千针,术前就随时有心力衰竭的可能,现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停搏,不知道还能不能复跳,谁也不敢保证。

平时自己主刀手术时,王院士从没有今天这样忐忑不安。

曹教授、辛主任、陈主任几其他医生全部盯着屏幕中那颗安静的心脏,不知道它还能能不能跳动起来。

拔出体外循环的管道,片刻,心脏开始咚咚地跳起来。

示教室里的专家们医生们欢呼雀跃起来。

王院士激动地转身握住辛主任的手:“跳了,它跳起来了。”

跳动,意味着生命的鲜活。

辛主任颇为激动地点头,陈主任更是拳头握得紧紧的,麦子景是他的病人,他给麦子景做过三次手术,最后一次实在有心无力,所以才推荐到杨平这里来。

现在手术虽然还没有做完,但是心脏能够复跳,说明最大的坎已经迈过去。

三博医院胸外科的向常军主任,忙完科里的手术,现在才赶过来,手术已经接近尾声。

而且示教室已经没有他的位置,挤满的研究生、规培生和实习生,根本没人理会他,这水泼不进的场面让向主任十分头痛,他转了几圈之后,发现根本没法挤进去,也不花意思死皮赖脸地往里面硬挤,所以只是在门口转了几圈,什么都没看到。

听说这边做心脏手术,韩主任也抽空过来溜达溜达,他现在虽然还是大骨科主任,但是实际工作完全交给谭博云在做,他基本上退居二线,没事就跟夏院长一起搞搞战略管理。

以前杨平只是专注骨科领域,韩主任还能够参与一下,现在杨平走全域发展的路线,他已经没法参与,不过只要这边有高难手术,他也会过来凑凑热闹。

张宗顺教授已经明确,这种“过山车”式的手术,他最好少观摩,年龄大了,不能跟年轻人一起玩刺激。

韩主任在门口转了两拳,看到无奈的向主任说:“怎么不进去?”

向主任摇摇头:“你看,这水泄不通的,怎么挤压。”

韩主任往里面看了看:“你管他呢,使劲往里面挤,挤到哪算哪。”

向主任还是摇头,自己好歹也是个科主任,去挤学生,干不出这事,有失体统。

韩主任见他没动静,也不好劝,只是韩主任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妥,高远不是经常干这事吗,厚着脸皮往里面使劲挤,好几次还被学生骂都没什么不妥。

接下来,便是最后的止血环节,因为体外循环需要使用一些抗凝药物,现在麦子景的凝血功能非常差,出血倾向比正常人要强很多,所以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恢复后,原来的缝合的地方可能漏血,胸腔内以前没有出血的地方,现在可能出血。

宋子墨的血管钳夹着一团纱布,随时对出血的地方进行压迫止血,为杨平的双极电凝创造时间。

杨平左手拿着血管钳,右手拿着双极电凝,开始对进行止血操作,出血一般分为渗血、涌血和喷血,毛细血管或微细的动静脉出血表现为渗血,而稍粗点的小静脉出血表现为涌血,小动脉或者较粗的动脉出血就是喷射性的。

解决出血的顺序,先是解决喷血,再是涌血,最后才解决渗血。

所以,血液循环一旦建立,杨平和宋子墨就紧盯着可能喷血的地方,在它刚刚喷出,或者还没有形成喷射之势的时候,宋子墨的纱布就压上去,然后瞬间撤开,在这短暂的间隙,血管还来不及喷血,杨平的双击电凝直接夹住血管断端,使用电凝使血管断端碳化闭塞,起到止血的作用。

喷血被制服之后,接下来处理涌血和渗血,这些出血点就容易很多,处理方式也一样,无非是找到出血点,精准地涌双击电凝夹住血管断端,实施电凝。

有些大一点的血管,电凝无法止血,只能使用丝线结扎,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因为在手术开始时,这些血管已经经过了结扎。

止血的画面也极具观赏性,宋子墨配合很好,纱布压向细小的红点,杨平的双极电凝精准地夹住细小的血管断端,随着一缕缕青烟飘进吸管,红点在扩散之前被消灭。

动作太快,又无比的精准,导致没有一个红点扩散成一片血,都在扩散之前被消灭,胸腔一直保持干净。

而心脏所有吻合的部位,包括两根大血管吻合的那一圈,没有出现漏血的情况。

王院士盯着屏幕,倒吸一口凉气,这怎么看可能呢,缝合完之后,居然吻合的部位不需要补针止血。

依据他四十多年的经验,这是不可能的,以前遇到即使没有这么困难的病例,他们也要花上三四个小时来止血,现在一个小时不到,就完成止血,整个术野干干净净,根本不像在做心脏手术。

刚才那一手止血的功夫,王院士见过国内外几乎所有顶尖专家的手术,自己也是心脏外科四十多年经验,从未见过这样精准快速的止血。

那些渗血的红点根本没有机会扩散开来,被快速的消灭,即使排在后面的一些小点,也只是勉强扩散成一小块,根本没有形成气候。

现在王院士终于明白,为什么连李泽会这样的世界顶级专家也尊称他为导师,而辛伟聪为什么这么推崇他,这是一个万年不遇的旷世奇才。

而且年纪这么轻,以后前途无量呀,要是阜外的心脏外科能够有这样的年轻人,将直接登上世界第一。

“伟聪!”王院士捋了一把头发,让自己清醒一点。

“有没有办法将杨教授引进到阜外,我们给一个病区给他。”王院士说完,发现在这种公共场合说这些不合适,好在大家专注手术,没人听他说话。

刚说出口,王教授想起杨平可是发表13篇CNS的主,于是改口说:“给他做大主任。”

辛教授扭头扫视示教室,然后说:“此事稍后我们讨论。”

王院士也发觉此时此地讨论这个话题欠妥,刚刚也是心急脱口而出。

年轻人这种手术水平,当今世界,无人能及,要是能够引进到阜外,以后阜外就是金字塔的顶尖,在手术上没有第二家没有媲美,几乎所有的心脏手术,不管多难,不管风险多高,都可以尝试。完成止血后,为了稳妥起见,杨平等待足足半个小时,没有发现的出血点,这时才决定关胸。

相比胸骨正中切口近半米的手术切口,两个左侧肋间切口,一个也就十多厘米,两个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厘米,显得微创多了,而且从肋间隙进入,无需劈开胸骨,对病人的创伤要小很多。

冲洗胸腔后,置放引流管,然后就是关胸,手术就这么毫无悬念的结束。

“不用延期关胸吗?”一直没有说话的陈主任冒出一句。

王院士道:“这是对自己缝合的每一针都有绝对的信心。”

这种病例如此复杂,心脏上缝合如此多的针数,即使经验丰富的王院士主刀,也不敢一期关胸,一定会延期关胸,防止万一胸腔内大出血,可以进行有效抢救。观察一定时间后,确定安全,才敢关胸。

屏幕上被打叉的广播符号不知什么时候已恢复正常,里面传来一些声音。

“送CCU观察几天吧,叫病房送下一台,吃完中饭立刻做下一台。”

“谁管床?”

“齐医生。”

“让他送病人去CCU,术后观察重点是血压和心律,一旦血压滑坡就第一时间通知我,同样,一旦心脏停博,就地抢救并通知我们。”

“教授,我们是不是考虑以后组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

“现在心脏外科病人越来越多,正考虑这事。”

“李国栋!通知病房送下一台手术,我们分两组轮流去吃饭。”

然后屏幕关闭,里面再也没有传来声音。

他们连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都没有,居然敢做这种手术,真是艺高人胆大,现在王院士不再质疑杨平的工作态度,因为不是杨平的工作态度不好,也不是他缺少责任心,而是水平确实太高,这种病人他压根就不需要分配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怎么样?”辛伟聪主任笑着问道。

王院士竖起大拇指:“要是不是亲眼所见,你再怎么说,我也不会相信。”

辛教授说:“所以我让您老来看看,任何人不亲眼目睹,根本无法相信心脏手术可以做这么好,当时我也是,完全不相信,他以前的专业可是骨科,最近一年多才做心脏外科手术,天赋这东西没法解释。”

王院士不仅禁感叹:“我四十年的手术训练,远远不及他的水平,这个年轻人对解剖的熟悉超出我的想象,不管是正常解剖还是病理解剖,他已经烂熟于心,想必已经解剖过很多具尸体,很多颗心脏吧。”

“刚刚显露粘连的心脏,他毫不畏惧,似乎胸有成竹,尖刀速度非常快,三下五除二打开粘连组织,切开心包,显露心脏。”辛主任也已经关注这一点。

“要是我们来做这手术,显露这一步至少要浪费四五个小时。”王院士很实事求是。

这时,几个研究生和规培生抬着箱子进来,开始给大家分发盒饭,因为此时已经快两点,过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按照座位的顺序,从前到后,一排一排地发,不管是专家还是学生,每人一份盒饭,一瓶矿泉水。

“大家饿了吧,赶紧吃,我告诉你们,综合外科的盒饭非常珍贵,很难吃到,我可是第一次吃。”曹教授拿起一份盒饭交给王院士。

王院士听不懂曹教授的话:“这盒饭怎么个珍贵法?”

曹教授笑着说:“以杨教授的手术速度,一般观摩手术哪有机会等到匆匆吃盒饭的时候,今天特殊,前后花了五个小时,居然混到盒饭吃,你说珍贵不珍贵?我来三博医院反正是头一回吃。”

原来是这意思,王院士打开盒饭开始吃起来,仿佛真的这合饭因为珍贵而特别香。

整个会议室,大家都在吃盒饭,有人坐着吃,有人站着吃,有人还蹲在地上吃。

有几个学生搞一个垃圾袋摊开在地上,大家围在一起,时不时还拿矿泉水“碰杯”,把盒饭吃出了宴席的气氛。

反正这是示教室,大家也不用讲究,吃完嘴巴一擦,垃圾往大垃圾桶一扔了事。

这时候,杨平、宋子墨、徐志良等手术成员也来到示教室,拿起盒饭开吃。

杨平端着盒饭来到王院士旁边,跟王院士打招呼,大家都给杨平让座,杨平让大家都坐,宋子墨搬个塑胶凳子给杨平坐在王院士旁边。

“中午吃简餐,多多包涵。”杨平礼貌地说。

王院士不以为然:“我可已经听说了,你这简餐不简单,弥足珍贵,一般人吃不上,我是运气好,第一次来三博医院就吃上这珍贵的盒饭。”

“杨教授,让我看一次你这手术,饿我三天肚子我都愿意,真是又好又快,我已经找不出好词语来形容。”

王院士的随和让大家生起崇敬之意。

外科医生吃饭讲究速度,一番狼吞虎咽,盒饭全部扫个精光,王院士的胃口也不错,盒饭也是吃得干干净净。

那边的手术还在打麻醉,杨平陪王院士聊一会天,老前辈来一趟不容易。

“你忙完我们再聊,你忙你的,不用管我。”王院士很大方。

“王老师,我去给你倒杯茶?”辛伟聪起身。

王院士摆摆手:“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第21章 一鸣惊人(下)第263章 取长补短第138章 抱出来的尺码第500章 养家的绝活第379章 十五年前第328章 红鼻罗伯特第524章 逆行第824章 都是狠角色第598章 宝典第60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869章 故事很长第371章 山寨手术第241章 国际进修生第510章 可怜的小家伙第312章 以势压人第639章 教学手术第492章 东京之夜(三)第278章 再遇朱主任第290章 拒之门外第214章 乌烟瘴气第249章 家事第856章 不眠之夜第932章 珍珠肠第166章 我来进修的第887章 真相大白第524章 逆行第862章 辣椒为什么会辣第715章 三牛聚首第409章 休斯敦,我们有麻烦了!第795章 自办期刊第311章 忐忑不安第100章 难缠的病人第503章 女婿第61章 左右互搏术第447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877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第264章 服务员第435章 着急的黄总第222章 投桃报李第834章 13篇CNS的勇气第266章 两难的选择第577章 大大的狡猾第331章 答案第467章 红色电话又响了第846章 旮旯里如何动刀子第765章 饭桶制造者第752章 地表最强医生第457章 亚太骨科协会第564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839章 体验主刀第914章 双管齐下第642章 诱导蛋白谱第427章 院士查房第509章 你是骨科医生?第692章 画卷第527章 萝卜头第79章 手术秀第752章 地表最强医生第711章 非物质整形技术第809章 心中的殿堂第33章 儿科,菜市场第8章 兄弟,你行不行呀?第122章 大会诊第521章 饺子第277章 破产第574章 公爵基金第146章 苏南晨的热情第936章 躲在哪呢第392章 五百万美金第24章 这种采访,要命的!第558章 石头砸鸡蛋第647章 不在一个维度第824章 都是狠角色第807章 出道的绝技第109章 回南桥医院第770章 新流派的科幻作品第790章 这已经属于玄学问题第588章 欢迎来到附一指导工作第744章 驾着七彩祥云第448章 动物实验基地第457章 亚太骨科协会第353章 开赛第55章 讨论第760章 手术暂停第655章 还继续谈合作吗?关于近期更新问题第781章 输在一瓶老干妈第889章 恶有恶报第716章 浑水摸鱼的家伙第331章 答案第101章 查电路第919章 请叫我杨教授第780章 老院士的担心第346章 十杯茶第951章 无耻之徒第845章 Y教授第185章 好苗子第763章 闪耀的新星第705章 毛发移植第376章 一波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