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严肃!

20头猪的肌肉移植完成后,杨平让团队一边收集实验数据,一边着手准备人体临床实验。

心胸外科的何向军主任这段时间经过反复地思考,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暂时将科室业务由副主任代理,他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外科研究所跟着杨平学习心脏外科手术。

夏书的到来给他很大的压力,他一度认为,这是胸外科要换主任的前奏,夏书也是博士,而且是协和八年制,曾经在阜外呆过,这么亮眼的教育背景,加上现在跟在杨教授身边,这明摆是夏院长准备换掉心胸外科的主任。

而且最近杨平居然带着他做高难度的心脏搭桥,这么下去,不出几年他会掌握心脏外科的各种高精手术。

一旦夏书学成之后往哪放?

不可能总是呆在外科研所,一定会放到胸外科发挥作用,那么自己这个主任就岌岌可危。

与其到那时候显得被动,不如现在主动提高自己,自己为什么不能去跟着杨教授学点东西呢?

运动医学中心的高远就是成功的典范,现在到哪都自称杨平的学生,一点也没有觉得跟着年轻医生学习丢脸。

面子这玩意值几个钱,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高远现在没面子吗?国内国外运动医学学术会都是坐前排,非常受尊重,比谁都有面子。

高主任被称为外科研究所的编外医生,因为他没事就往这边跑,什么学习讲课、病例讨论、手术培训之类的,他基本上不会落下,而且这边要是有运动医学的手术,他是百分之百赶到,有时候还能够混个一助,就这样,杨平面对面,手把手地带他,他已经称为世界顶尖运动医学专家,与罗伯特不相上下。

他带领的运动医学中心的实际水平已经可以算是全国第一,只是时间尚短,积累与沉淀不够,在名气方面与帝都三院等有一定差距,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主任从杨平这里学到技术之后回到科里,他对科里的年轻博士们也是毫不保留,倾囊相授,也尽量给他们动手机会,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整个团队的水平提高非常快,病人也是越来越多。

自从与罗伯特结拜为兄弟之后,他在国际上的交流也很多,欧美的学术会他经常去参加,在国际上的名气超过国内其他老牌专家。

他走过很多家世界一流医院后,开始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方法,回来建立先进的运动医学模式,这让他的科室自然走在国内其它医院的前面。

高主任的成功其实是可以借鉴的,因为外科研究所的大门是打开的,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去学习。

何主任现在想,要是自己有他那地位,他现在去外科研究所扫地都愿意。

“妇女之友”海扶刀科室的段光头本来是一个边缘科室的主任,科室面临撤销,可他就是给杨教授打打下手学点本领,现在治疗子宫肌瘤全国闻名,到处飞刀不说,各种学术会跑得腿软。

现在段光头建立一个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学术协会,自己当协会主席,搞得像模像样,科室门庭若市。

何向军越想越后悔,为什么不早点来外科研究所学习,人一旦开窍,潜力就会无限发挥。

何主任交代好工作,收拾一下东西,心安理得踏踏实实地来到外科研究所报到。

“杨教授,我在你们科室跟跟手术怎么样?你放心,绝不给你们增添麻烦,写病历换药什么事我都能干。”

何主任拍着胸脯。

其实对于本院的医生,杨平从来是来者不拒,只要你不干扰科室的正常工作,随便你怎么来怎么去。

“都是自己同事,客气什么,随时都可以来。”杨平说道。

何主任立刻卷起白大褂的袖子,先看看哪些是运动医学的病例,换几个药给兄弟们点诚意再说。

“张老师,有什么运动医学患者要换药的,我来!”

何主任叫住张林。

张林转头一看,何向军,心胸外科主任,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时也不见怎么来往,今天撸起袖子要去换药。

——

北桥县官渡镇的李民医生很快来到三博医院,为了表示重视,夏院长给他在三博酒店安排一个套间作为宿舍,而且进修期间医院饭堂吃饭免费,总之在这里进修的一切开销免费,大家是真心实意的尊敬李医生。

李民是大专毕业,自21岁毕业,已经工作整整七年,其实他也还是个28岁的小伙子,因为是专科,工作早,所以工作时间长。

毕业这七年来,他主动扎根山区,七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待病人如亲人,为山区患者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山区,病人都知道,有病找李医生,特别信任他。

医教处专门安排一个干事陪着李医生办理进修手续,夏院长亲自将李医生带到杨平的面前。

“杨教授,这就是我说的李医生。”夏院长介绍。

当见到自己的偶像杨平时,李医生激动万分,当时五段再植的直播,他就用手机观看直播,虽然信号不是很好,总是卡顿,但他还是将手术观摩到底,后来因为值班有事才不得不停止观看。

从那个时候起,李医生就视杨平为偶像。

“杨教授——”

李医生既激动,又显得有积分羞涩。

“李医生!”

杨平握住他的手,对李医生的事迹,杨平非常感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扎根边远山区。

“你在这进修期间就跟着我吧,不用值班。”杨平说。

李民非常兴奋,他没想到可以直接跟着杨教授学习,他当时认为只要能够来这里学习就可以,而且不可能跟着杨教授,肯定是跟科室其他医生,没想到现在可以直接跟着杨教授。

“这——这-——杨教授,我可以吗?”

李医生脸红红的。

杨教授是博士,是博导,是主任医师,是学术上的大牛,而自己是乡村医生,李民担心自己会不会底子太差,根本听不懂杨教授的高深知识而浪费杨教授的时间。“没什么不可以,没事的,有什么不懂就问,不要怕。”杨平鼓励他。

李民点点头:“好的。”

“那就麻烦杨教授,李医生,有什么事随时跟杨教授说,不要客气,我先去开会。”夏院长将李医生送到就要离开。

“你们平时什么手术多一点?”

杨平想了解他们山区的情况,好有针对性的带教。

李民想了想说:“挺杂的,都是一些简单手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外伤清创、剖宫产、骨折的,什么都有,我也没去哪里学习过,跟着我们老院长学着做一些手术。”

一些不急的大手术,患者一般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去大医院,但是有些急诊手术无法远走,只能留在乡镇医院做。

还有一些大医院已经放弃的重病患者,为了提高生活患者生存质量,李医生也开展一些手术,总之手术有限,又很杂。

杨平对李民的工作状态有了大致了解,也知道怎么带教,决定耐心将他培养出来。

而且杨平心里有一个计划萌生,以后不仅仅培养大城市的博士硕士,也要免费培养这些边缘地区的医生,让他们掌握高超的医术,更好地为边远山区人们服务。

中国的医疗资源非常不平衡,杨平希望通过这样的计划来减少这种不平衡。

不管李民基础如何,杨平觉得他最重要的是有一颗赤城的助人之心,这就足够了,其它的他可以慢慢来提高。

“你等下用手机下载一个软件,这是南都医大数字医学实验室研发的解剖学习软件,用这个软件熟悉解剖之后,我再带你去解剖一具完整的尸体,最后你要独立画出精细的人体解剖图,完成解剖学习之后,我带你去创伤急救中心将从头到脚的创伤手术做一遍,然后再带你做其它手术。”

杨平决定一点一点来教他,将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

“这是我编写的解剖歌诀,你有空多看看,读熟背诵出来。”

杨平又给他一份打印资料。

李民接过这份资料,里面是全身解剖的歌诀,附带一些注释说明。

“来,我带你见见我们的教学秘书,他带你熟悉熟悉科室和医院环境。”杨平带着李民,将他交给张林。

旁边一个研究生偷偷地说:“张老师,新来的?是不是要给你泡茶?”

张林一瞪眼,压低声音:“严肃!这可不能开玩笑,李医生是人民好医生,以后大家看到李医生一定要多多帮他,知道吗,把我的话传下去,谁要是有半点怠慢,罚他抄三个月病历。”

“李医生,来,我带你走一走。“

张林对李民极为尊敬。

——

南都医大数字医学实验室,在完成一块数字肌肉之后,很快,他们完成全身数字肌肉的建立。

紧接着,他们完成数字骨骼、韧带与肌腱的建立,因为这些器官相对来说结构比较简单,比如骨,由骨细胞和基质组成,比起其他器官要简单很多,肌腱韧带也是一些纤维组织编制而成,这些器官最适合生物3D打印,不像心肝肾之类的器官,结构复杂,而且还要在实体组织中穿插神经血管。

一项基础技术的进步,可以带动无数周边技术的发展,有了新型的数字人做支撑,接下来的生物3D打印技术才可以大放异彩。

骨骼、肌肉肌腱和韧带数字器官建立之后,标志着相数字人的支架已经确立。

巨型计算机的机房正在修建,所以何教授暂时还是借用南都理工的巨型计算机建模,在屏幕面前,看着旋转的数字人支架,何教授心里百感交集。

何教授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就一直在研究数字人,他参与了项院士的第一代数字人研究,后来的博士及博士毕业后工作,全部在研究数字人,数字人贯穿他的整个研究生涯。

现在新型数字人的计划已经实现一部分,这样下去,整个新型数字人完成也指日可待,他们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功能数字人的团队。

第一篇论文已经在《细胞》上发表,他们也尝试在《科学》和《自然》上发表文章,最后,最为关键的成果论文将发表在大家自创的期刊《医学》上。

下一步的目标是建立数字心脏,一颗在虚拟数字世界可以搏动的心脏。

心脏建立之后,就是建立整个数字人的血液循环。

工程很大,异常艰苦,但是何教授的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即使已经毕业的博士也留下来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

项老院士激动地眼睛湿润,没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看到功能数字人实现,曾经在他眼里,这是暂时不可能实现的计划,要实现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

功能数字人一旦实现,意味着中国的数字人计划将遥遥领先世界。

项院士和何教授心理明白,要不是杨平提出精微解剖的概念,又提供海量的精微解剖数据,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这种新型的数字人,杨平既为他们提供理论指导,又提供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如果他们自己来积累,需要数十年才有可能得到。

科学研究很多时候必须经历试错的过程,试错的成本有时候是巨大的,很多科学家可能终其一生在试错中,无法没有找到正确的路线。

锐行公司的生物3D打印设备也在研发之中,两千多名研究员,通过各种渠道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3D打印机买来拆解研究,进行逆向工程,通过逆向仿制出第一代样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改进。

终于,最新一代技术开始拥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其中最大的进步是使用无基质打印技术。

但是这项技术还不成熟,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做到实用,首席工程师陈智带着工程师们正在进行技术攻关,一旦获得成功,这种生物3D打印技术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世界上其它所有生物3D打印技术都必须利用基质作为支架来维持目标形态,然后细胞是镶嵌在支架上,这是因为这种打印机只能简单塑造形态,不能模拟细微结构,比如细胞与细胞,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连接方式,它们无法模拟。

说到底,这种技术就是照猫画虎,只能画个样子,不能画出内部的东西。

这也是目前生物3D打印出来的器官无法用于移植的原因,只能用于一些诸如药物实验等功能要求简单的场景,因为它不是真正的器官,只是像器官而已。

锐行医疗研发业务最核心的项目就是生物3D打印技术,这是未来医学界的制高点,是基础设备,是医学生物技术里的光刻机。

第398章 地球是圆的第675章 锦旗,医生的荣誉。第48章 张老头骨折了第600章 朋友第255章 小瑶第9章 飞机速度第934章 大义凛然的总编第381章 鞠躬第125章 高精度穿刺第276章 抖音医生第323章 痛苦第190章 一见钟情第640章第589章 苏教授的算盘第103章 立竿见影第675章 锦旗,医生的荣誉。第835章第491章 东京之夜(二)第671章 年轻人兴奋阈值太高第34章 急诊出诊第355章 老铁们第61章 左右互搏术第467章 红色电话又响了第647章 不在一个维度第633章 充满火药味的病例讨论第127章 密恐者绕道第512章 一年几台手术第797章 行走的个案报道第529章 天有不测风云第218章 一面之缘第126章 十五度第56章 冤家路窄第319章 不可复制第729章 命悬一线第562章 来路不明的机构第364章 弥留的恩师第751章 彩礼与嫁妆第534章 去中国手术第659章 团队的第一课:从吃龙虾开始!第920章 谁怕谁!第944章 熄火的发动机第219章 借的,要还的!第60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103章 立竿见影第71章 手术把握不大?第640章第745章 这种手术也清场?明摆欺负人!第899章 一团烟雾状的血管第71章 手术把握不大?第1章 抢救第318章 十面埋伏第781章 输在一瓶老干妈再次说明第106章 山路十八弯第305章 消失的椎间盘第556章 掰直神器请假第366章 梦之队的无奈第520章 请打开你的脑洞第356章 霸榜第108章 有我在,别怕!第866章 人生赢家第409章 休斯敦,我们有麻烦了!第580章 漫画第153章 你不要来了第227章 枕戈待旦第312章 以势压人第665章 能力越大,世界越大!第355章 老铁们第617章 水落石出第84章 推心置腹第843章 绝佳减肥代言人第25章 有钱人第528章 转移第28章 神秘的朋友第286章 基因检测关于更新第684章 这是我的皮?第936章 躲在哪呢第602章 伯乐第372章 疯狂的开场第155章 最后的时间第891章 猪都整瘫几头第942章 我就问你尴尬不第477章 他一定可以跟你回去第942章 我就问你尴尬不第302章 回国第217章 你不是韩信第828章 体外切除第953章 消失的股骨第342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319章 不可复制第644章 多煮点饭第625章 其乐融融第396章 桥梁第797章 行走的个案报道第767章 措手不及第658章 好巧!第191章 四世同堂第565章 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