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后错金,洞察入微

余耀接着说道,“这把剑的剑锋,淬火技术十分特别,从隐隐透出的独特色泽就能看出来!或许是调制了特别的水剂。这种技术,显然是为了让兵刃更加坚韧锋利,已经超出了常规青铜器的范畴。现代绝不会有,我也不相信老爷子能掌握!”

青铜器和铁器不同,一般是不用淬火的;可也有二般的情况。

需要淬火的,多是锋刃器和乐器。而且,普通的青铜器也不能淬火,淬不好就裂了,必须高锡青铜器才行。

滕昆吾暗暗点头,这小子不光是眼力了得,还是个爱学习的主儿,“既然如此,那就是真品了!你为何还要说,说真的不对,说假的也不对?”

“这把短剑,肯定是战国时期的极品青铜剑,这个没错儿。”余耀微微一笑,“但是,不能您认为是徐夫人作剑,就给它加上错金铭文啊!滕老爷子!”

“好小子!”滕昆吾霍然起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这一下子,那就相当于表态余耀说对了!

但是相当于不代表就是。

所以,余耀并未接口,只是看着滕昆吾。

滕昆吾叹息,“罢了,你赢了!现在可以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吧?”

余耀这才说道,“野生的和家养的肯定不一样。”

高手之间,不需要废话。

滕昆吾眼睛微微眯起,“能再多说两句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余耀轻轻摇头,“战国时期的错金,得用镶嵌法,可这是件古器,重器,您錾槽的时候必有心理障碍,很难行云流水地完成。有了这个基础,赵国的篆字又有点儿特殊,最终还是露出了细微的端倪。”

错金,是春秋中后期才出现的青铜器上的工艺,战国到汉代兴盛起来。

这是一项很精细的工艺,对技术的要求极高。

错金的技术手法,主要有两种,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的是镶嵌法,这个又叫镂金。

镶嵌法,就是铸造青铜器的时候,预留凹槽,或者铸成之后,錾刻凹槽,然后,再用金丝或者金片镶嵌到凹槽里。

还有一种手法,叫做涂画法,也很容易理解,用的就是不是金丝和金片了,而是金泥,涂抹到凹槽中。汉代以后多见。

滕昆吾拿出的这把青铜短剑,上面的错金,用的自然是镶嵌法。

但是,这是滕昆吾后加错金,难度比当时错金还要大。在一件两千多年的青铜短剑上錾刻凹槽,那必须得非常小心。

就像余耀说的,就算滕昆吾的錾刻技术没有问题,但是心理上的障碍却很难克服。

他的这个决定本身就很怪诞。你觉得是徐夫人作剑,就突发奇想要给它加个标签?这个暂且不多讨论,毕竟是他的东西,他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无非是性格问题,别人管不着。

可是,就算决定要弄,他的技术也没问题,心理上却很难静如止水。这毕竟不是凡物,他也肯定很喜欢,一旦弄不好,不仅完不成他心目中的“锦上添花”,还会弄个“狗尾续貂”,甚至暴殄天物!

这个心理障碍,使得他在錾刻凹槽的时候,难以真正做到行云流水,干净利索。

当然,即便如此,也能进一步细细修整,但他这不是新作剑器,而是古剑添新工,修整之后,还是有差别的。

实际上,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儿差别,余耀也未必能看出问题来。

这里面还有一个障碍,不是心理上的,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这四个错金字体的特殊性。

既然徐夫人是战国时期赵国人,那么错金字体应该按照当时赵国的字体来,至少滕昆吾是这么想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文字和字体都是不一样的。赵国的文字,类似大篆,但字体特点明显。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浓郁的手写意味。

錾刻凹槽没有行云流水地完成,镶嵌金丝形成的字体又要有浓郁的手写意味,如此,表面上看着整齐合一的四个篆字,就会透出一种“野生”的感觉。

而本来,错金篆字却应该是短剑“家养”出来的!

当然了,说是大体能说明白,但想真正看出来,需要极高的眼力,而且洞察入微。

滕昆吾听了余耀说的,表情怪异,来回踱步,七八趟之后,才站定道,“给我一支烟!”

“您不是戒了么?”

“少啰嗦!我抽一支继续戒!”

滕昆吾点了烟,狠狠吸了好几口,这才看着余耀,“你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也不可能有这般眼力!”

“老爷子,我是学考古的,再就是今天运气不错······”

“狗屁不通!学考古学不出眼力。”滕昆吾连连摇头,“你师父到底是谁?”

“神交算师父么?”

“更是狗屁不通!”滕昆吾跺了跺脚,“罢了,这毕竟有点儿犯忌讳;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说吧,想让我做什么东西?”

余耀正要张口,门又开了,高大男子先是躬了躬身。滕昆吾一甩袖子,“说!”

高大男子:“客人来了,我已请进后厅了!”

“你先不忙说了,放心,我不会耍赖。走!今晚留下,一起吃饭!”滕昆吾说罢,便直接出了门。而高大男子则小心翼翼收起了樟木盒子。

“哎?老爷子,我晚上还有事儿呢!”余耀跟着叫道。

滕昆吾快步如风,在院中直接走向房子最边上的一道小门,拉开门走了进去。

“老爷子?”余耀无奈,只好紧紧跟上。这道小门后,原来不是个房间,而是个走廊。穿过走廊,便来到了第二进院。

“你从江州跑到这里,晚上能有什么事儿?”滕昆吾这才开了口,“便宜你了!我的饭,谁都能吃么?”

余耀抬眼一看,这第二进院子和第一进院可真是大相径庭,第一进院空荡荡的,但这第二进院里,却是鸟语花香,只有一条花草间的小径。

正房仍是五间,也没有厢房,但红瓦之下,没有裸露红砖,而是粉刷成了米黄色;门窗也不再是绿漆,而是朱红。

正中双开的房门敞着,天色已经微暗,里面却灯火通明,能看到一水儿的古典家具。

滕昆吾走到门口,里面的一个人,也就此迎了出来。

第268章 黄家驹,黄宾虹第530章 收册页,办留学第245章 黒女王第538章 你变了第277章 到底谁是冤大头第756章 如果第775章 滕昆吾来电第626章 坐地起价晚了点儿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291章 祝枝山第250章 适合吃饺子的小盘第217章 意外收获第27章 管杀又管埋第758章 所谓回流第460章 完美除锈,唯此一人第53章 花觚里的纸包第578章 欠了个人情第253章 谭公子第150章 诸葛紫毫第428章 灭魂第399章 翡翠店里买瓷器第395章 他还是个孩子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644章 百宝镶嵌大师第284章 想多了?第40章 卢记瓷行第802章 太爷爷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359章 碧玺印章第386章 宋画谜团第660章 土匪和玉玺第445章 开箱第739章 飞熊坐骑第320章 永历金钱第709章 扶助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决定第91章 南疆石狮子头第40章 卢记瓷行第490章 一印两人刻第674章 鹿死谁手第385章 批判地继承第672章 交错第291章 祝枝山第352章 这倒霉孩子第477章 提名上官雨第544章 万几余暇第517章 笔迹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303章 抢先的男人婆第534章 无量山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气成不得不解释几句第523章 心机深沉的老头儿第377章 陪我过年第380章 唐人写经第619章 九锡玄香第168章 我还有个名字,许如琢第192章 顶级高仿代名词第356章 一层窗户纸第485章 金二爷,百骏图第457章 江底探陵第143章 新鹤天,老提油第360章 漏儿不是这么捡的第175章 玉镯本是男人戴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205章 好心第81章 这东西是你的么?第365章 桥头劫第460章 完美除锈,唯此一人第668章 纷乱扰扰,认定直觉第311章 月影贴片第758章 所谓回流第352章 这倒霉孩子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34章 镇馆之宝第452章 粉锈如疫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炉第311章 月影贴片第489章 互未见货,对口空谈第748章 林中见阵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791章 传国玉玺,残缺的完美第280章 挂屏上的宝塔第381章 慧眼独具第61章 御制鼻烟壶第379章 大号石针第775章 滕昆吾来电第279章 簪花仕女图第596章 黄龙背后傍龙河第287章 三幅仿画皆出一人之手第335章 重要线索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87章 四方葫芦第385章 批判地继承第87章 四方葫芦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70章 报仇吧,小舅子第481章 靳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