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

余耀扫到的,不是摊子上的玉器,而是一只碗。

这个摊子上主要都是玉器,也有一些零散的东西。瓷器只有两件,一件青花龙纹水洗,一眼的现代工艺品。

还有一件,就是这只碗。

不管是青花龙纹水洗,还是这只碗,里面都放着东西;青花龙纹水洗里放的是各色玉珠子,这只碗里面放的是一些玛瑙指环,批发价二三十块一只的那种。

这只碗很特别,外壁内壁满彩,褐、黄、绿、白,色块组合,很有现代感,有点儿像迷彩服。

碗不大,口径有个十五厘米左右,是一只斗笠碗。

斗笠碗顾名思义,像一个斗笠,广口,斜腹,小圈足。

斗笠现在也不常见了。红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防雨的。

在蜜蜡摊子上看中一件线轱辘,又在玉器摊子上看中一件斗笠碗;这弄的,还能不能正儿八经买东西了?

杨锐还在专心致志看那件青玉戈,余耀顺手掏出烟来,一边递给摊主一边问道,“老兄,你这摊子上的东西都是卖的吧?”

摊主先是摆摆手,“不会!”接着又说,“摆出来还能不卖吗?”

余耀自己点了烟,指东打西,“那件青花笔洗,也卖么?”

摊主不由笑了笑,“你朋友看玉器,你不喜欢玉器是吧?”

“喜欢,就是不太喜欢新东西。”

“玉器这东西,旧未必如新,关键看玉质和雕工!”摊主把话给说分叉了。

余耀摆手,“这个青花水洗不卖是吧?”

摊主竟直接说道,“你买这个还用从我这买吗?几十块一个,那边有批发的!”

嘿!余耀没想到摊主这么直接。虽说这青花笔洗新手也能看出就是个工艺品,但摊主也是够实在的。

“哎?那个‘迷彩服’呢?”余耀接着指了指那只斗笠碗。

“迷彩服?”摊主乐了,“你还挺有意思,这叫素三彩,底下有康熙的款儿呢!素三彩就是康熙年间创烧的!”

余耀一听,这摊主还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不过,这古玩圈里,侃侃而谈头头是道的,未必真有眼力,最不缺的就是纸上谈兵的。

既然摊主卖玉器,而且刚才说得这么直接,余耀干脆也直接来了一句,“原来是比照康熙官窑来的啊!这个哪儿能批发?”

摊主果然没反对,“最近我还真没注意到。我本来俩青花水洗装小件儿,另一个今天来之前打碎了,这个碗是我早些年就在市场里一个摊子上淘的,觉得挺有特色,一直放家里,今天临时拿来用了。”

“噢。我也觉得挺有特色,你多少钱淘的,加俩钱儿匀给我吧!”

摊主想了想,“行啊。先等等你朋友看,他要买东西,一起算吧!”

“别啊,各算各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余耀应道,“你先拿给我看看。”

摊主点点头,将斗笠碗里面的玛瑙指环,直接倒在了装玉珠子的青花龙纹水洗里。

余耀拿起这只斗笠碗,翻底一看,确实是青花双圈楷书款:大清康熙年制。

整个碗,也就是碗底这一小点没上彩了。

素三彩这个称呼,和唐三彩一样,并不是只有三色,三是个不定数。

这种瓷器,摊主说得不对,并不是康熙时期创烧的,明代就有了,不过很少;康熙时期相对多一些,但只是相对,非主流的东西,偏门一些。

素胎直接上彩釉,而且是多种彩釉,大多没有固定纹饰,有点儿抽象画的特点。比如这一只斗笠碗,乍一看像迷彩服。

所以,素三彩还有个俗称,叫做虎皮三彩。

这一件斗笠碗,就是康熙官窑!只不过判断起来确实有难度。因为这素三彩的彩釉就是随意涂抹,没有纹饰,看不出画工,而釉料又比较普通。

就连余耀,也是看完碗底的胎质、白釉、款识,才最终确定。

这个摊主,买来时价钱定然很低,当成仿品了。把仿品当成真品叫打眼,把真品当成仿品,一样是打眼;只不过,把真品当成仿品,在买的时候,打眼也不会吃亏。

可要是往外卖,那就不一样了。

余耀心说,这都是假货横行导致的,很多人没有火眼金睛,防范心理过重,很容易把偶然出现的真品当成假货。

“挺有意思,出个最低价儿吧!”余耀拿着碗开了口。

摊主还没应声,杨锐却先说了,“各算各的没错儿!不过买两件,总归能优惠吧?”

余耀这时不由又看了看杨锐手中的青玉戈,确实是一件高古玉,看来杨锐要买了。

“你手上的青玉戈,是我在村里收的,春秋高古玉。”摊主一本正经说道,“我先说道明白了,你要是懂,就知道我开价合不合道儿。”

杨锐笑了笑,“开价吧,这件青玉戈和那只碗,都要!你别一起算,但给个实落价儿!”

余耀听了之后,却暗道,本以为摊主对玉器应该很在行,没想到这青玉戈也是个漏儿!

春秋的玉戈和战国的玉戈的区分相对容易,起码戈头的尖锐程度和弧度就不太一样;但是,春秋的玉戈和西周的玉戈,区分难度却大多了。

这件青玉戈,是西周的,不是春秋的。

这个摊主主营玉器,看来还是过于关注现代工艺品,古玉能懂一些,却不够精深。

而且还挺自负,怕别人是半瓶醋,先把“春秋”摆出来,不想让对方在年份上说东道西来砍价。

摊主此时已经想好了,“这件青玉戈,十二万。这件素三彩碗,五千。”

“什么?”余耀和杨锐几乎是异口同声。

杨锐接着说道,“你这件青玉戈就算是春秋的,玉质一般,沁色也一般,哪能过十万?”

余耀心说,杨锐这下子算是真要捡漏儿了。

这件西周的青玉戈,玉质其实不错,而且一侧带着金黄色的边沁;只不过摊主可能为了保持出土的原样,没有彻底清理表面的土斑和结垢,显得不好看罢了。

杨锐肯定懂,不过摊主也懂,“你回去用猪鬃刷蘸清水,刷出来就好了!”完了还补一句,“别问我怎么不刷。”

这话杨锐不好接,余耀借机开口,“那这碗你也不能要五千啊?”

第309章 兔毫盏第619章 九锡玄香第402章 三棵野生黄花梨第723章 龙门第6章 连环套第255章 石渠宝笈第704章 非同凡响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713章 免死玉牌第241章 文帝信玺第232章 最后的水字口第649章 底托落款第709章 扶助第528章 说画就来画第406章 抱月瓶,三块钱第543章 一善堂第735章 仪器第291章 祝枝山第307章 鸡油黄第595章 子冈不明,上山先行第31章 皇宫赌具第594章 竹林七贤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721章 脉络和原点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276章 骗局第708章 古墓第10章 引鱼上钩第613章 核桃闲话第122章 又遇港胖第252章 大司农司第467章 杨锐给的惊喜第16章 窜货场第475章 三个议题第727章 又见玉牌,只是半块不得不解释几句第602章 小镜天第419章 扎手的官窑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第601章 憋宝第752章 一时僵局第250章 适合吃饺子的小盘第438章 密码错误第460章 完美除锈,唯此一人第32章 郎世宁第297章 瓜形壶,无肉亦欢第262章 一番梳理,两枚铜印第651章 朱子常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第526章 我不是看出来的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159章 犀角杯,蒋烈卿第624章 拓片识杯第437章 两个保险箱第223章 开门红第239章 大哥许太炎第110章 徐夫人第785章 分析,试船第671章 来历第272章 九鼎堂第364章 拔刀相助第660章 土匪和玉玺第235章 禅椅第308章 雍正宣德炉第128章 我不是演员第791章 传国玉玺,残缺的完美第553章 盯上了(为盟主庄John加更)第205章 好心第126章 谢流斋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第496章 赴港第651章 朱子常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401章 飞镖扎地图,海黄紫油梨第626章 坐地起价晚了点儿第762章 他乡遇故知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338章 这买卖太圆满了第248章 留电话,琉璃厂第605章 随意的生意第595章 子冈不明,上山先行第730章 洞府第93章 赌格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14章 吃瘪的濮杰第496章 赴港第250章 适合吃饺子的小盘第542章 搭个香炉也是漏儿第605章 随意的生意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第346章 划重点第389章 红脸儿白脸儿第52章 港胖第54章 帮你找补回来第589章 魂瓶,提点第644章 百宝镶嵌大师第38章 清代四大书法家第274章 首富之子第517章 笔迹第54章 帮你找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