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重大历史发现

“文帝,西汉时期······”才朋玺扶了扶额头。

“西汉时期,除了大汉王朝,确实有过文帝。不仅有文帝,还有武帝。”余耀接口道,“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有文帝行玺金印,竟还有文帝信玺,而且是黄蜡石的!”

才朋玺道,“南越国?我想到过这个,不过一时还未查证。”

“对,以前在羊城发掘的南越王墓,发现过文帝行玺金印,但并未发现其他玺印。没想到,您的孙子居然在民间找到了一枚黄蜡石的文帝信玺!”

“这个考古事件我知道,好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我确实没太留心。”

“南越国疆域,包括了当今的粤省、桂省。这黄蜡石就产自桂省,看来,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利用了。不过,可能只是偶然发现一块玉石,因为色黄如金,故而珍视之雕刻为玺。后来流落民间,也不是没有可能。”

“南越国应该只是大汉的属国,用玺倒也能想得通,那就是反了。但以谥号为玺文,这又是为何?”才朋玺对这段历史确实不够了解。

“南越国的武帝文帝,并不是谥号,因为他们和大汉的礼制不一样,而且,这段历史也有点儿特殊。其实,南越文帝之前是南越武帝,就是他先自称武帝,他孙子才自称文帝。”

南越武帝名叫赵佗,曾经是秦朝大将,平定岭南之后,就此驻守为官。秦亡之后,中原大地楚汉争霸,岭南的赵佗也没闲着,接连拿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建立了南越国。

最开始,他自称武王。

这南越国的地盘,除了如今的粤省、桂省,还有闽省一部分,还有琼岛,还有如今越南的一部分。如今的港岛,自然也在这个范围之内。国都定在番禺,就在如今羊城的大范围内。所以,才在羊城考古发掘了南越王墓。

刘邦建汉之后,思虑再三,觉得不宜攻打南越国,就此派出使臣陆贾,游说赵佗,赵佗最终接受了南越王印绶,南越国由此成为大汉的藩属。

刘邦不想打南越,原因有二。第一,多年战乱,刚刚建汉,休养生息是当务之急;第二,南越在地理上有天然屏障,就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五道山岭,“岭南”的岭,也是指这五岭。

游说赵佗成功,也是因为刘邦用对了人。刘邦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使臣陆贾,堪比苏秦张仪,打项羽的时候就追随刘邦。

刘邦死了之后,吕后掌权多年,最后周勃夺军,陆贾也功不可没。

而赵佗从武王“变成”武帝,正是在吕后掌权期间。起因是吕后想收回南越国,派兵攻打,结果汉军没过岭就败退了。

刘邦已死,脸又撕破,赵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称帝了,自称武帝。

吕后死了之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继续采取了他老子刘邦的策略,而且又把陆贾派去了。这一次,赵佗表面上接受藩属王侯的身份,但在南越国内,却继续称帝。而汉文帝刘恒,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而南越文帝,是赵佗的孙子,名叫赵胡(一说赵眜),是赵佗的继任者。

赵佗自称武帝,他孙子赵胡就自称文帝。赵佗是大将出身,自夸武力战功,而赵胡想表达的,自然是文治之长。

所以,这个文帝不是谥号,是自称的尊号,赵胡活着的时候就用上了。

虽然历史上一直将赵佗和赵胡称为南越王,但他们自己是称帝的。

文帝行玺,金印,在羊城考古发掘南越王墓的时候被发现。却不料,文帝信玺居然是黄蜡石的,而且是才持璜在民间发现的!

“老爷子,这枚文帝信玺的来路,您孙子没细说,但大概总有点儿吧?”余耀介绍完之后,接着问道。

“他说,是在桂水无意中捡的漏儿,还说让我自己研究研究,也是一大乐趣,别的什么都没说。”才朋玺道,“我当时欣赏之后,暂时收起,还没来得及研究。结果你正好来了,还真省了我的事儿了!”

“这是个重大历史发现啊!”余耀叹道。

“我孙子送我的宝贝,我可不能捐出去。”才朋玺警惕道。

“嗐!老爷子,您想哪里去了?”余耀解释道,“我只是感慨一下,别无他意。”

“你这和特殊文物调查局合作,我才觉得你话里有话。”才朋玺笑了笑。

“两码事儿。民间那么多大收藏家,手里的东西多了。我个人觉得,都是保护和传承。再说了,不也有很多私人博物馆么?”

才朋玺点点头,忽而看了看余耀,“万一,鬼眼门秘藏重见天日,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余耀应道,“总得先和所有的传人一起好好合计一下。”

“你刚才说私人博物馆······”

余耀接口,“老爷子您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么多重器,倒是可以单独开一个民间的博物馆,这也算一种告慰大掌眼和各字口掌眼的方式!”

“对,若真能重见天日,咱们这些人悄悄眯着,既没意思,也背离了前辈们当年的初衷,保护国家的文物精华,为的不就是传承么?这个传承,是大传承,单独建一个博物馆最合适!咱们也可以筹备一个管委会或者基金什么的。”

余耀哈哈大笑,“老爷子您想得很周全!我赞同。不过此事还未有结果,这辈子能不能完成,还两说呢。”

“我这把年纪了,都充满希望,你才多大?”

正说着,保姆进来了,“老爷子,客人留下吃饭么?”

“留。”

“那您早上说的,是不是?”

“哦,对,我早上说让你请师傅来做爆肚是吧?爆肚照做,然后你呢也辛苦一下,加几个拿手菜。”

“您不光说请师傅来做爆肚,还说只要牛百叶和羊散丹。”

“瞧我这脑子!这样,你赶紧通知老店的爆肚师傅,牛百叶、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领、羊肚板五种全要。”

“好的,老爷子,我这就去安排。”

才朋玺对余耀笑道,“你以前吃过正宗的爆肚么?”

“还真没有。”

“那正好尝尝。我好这口儿,又脆又鲜,不油不腻。梅兰芳大师也挺好这口儿呢!”

第602章 水月镜天第217章 意外收获第646章 仁者无敌第574章 弃金银,取檀香第609章 刷漆的长案第431章 残器巧改,绿釉后上第372章 北齐佛头第384章 你不了解许太炎第342章 撞礼第744章 八卦湖,太极岛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661章 紫金字体第781章 我说真的,它就是真的!第308章 雍正宣德炉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又得发单章,无语第563章 赢了之后第763章 嘉禾壹圆第276章 骗局第388章 五花八门第378章 我哪是什么行家第12章 被退货的玉舞人第591章 四路劫法场,发财遇贵人第708章 古墓第47章 一水儿汝窑第144章 因为他是我孙子第784章 费尽思量,狡兔三窟第635章 铺垫第512章 货款两清却没走成第343章 傅青主第405章 墙外开花墙里香第346章 划重点第560章 伙着拿下第770章 援手第77章 斩不断,理还乱第32章 郎世宁第184章 自作主张第531章 一个陌生男子的来访第670章 拦路,会面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第225章 林丰草的外公第260章 秦陵地宫第665章 预展上的熟人第292章 力透纸背,绝技成三第752章 一时僵局第196章 无名玉石,扑朔迷离第228章 紫檀交椅不用看第324章 星云镜第756章 如果第604章 老井第496章 赴港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612章 顺便撮合第186章 看上镯子带出龙完本感言第331章 新的开始第466章 各自布局第379章 大号石针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229章 坐地泡第170章 竞拍青铜敦第520章 十二生肖册页第669章 举重若轻第586章 谢礼第667章 难道?第707章 物归原主第334章 我真想会会他啊第574章 弃金银,取檀香第151章 真正来历第280章 挂屏上的宝塔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谭家第354章 及时雨沈歌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87章 四方葫芦第755章 赔了夫人又折玺地球仪第644章 百宝镶嵌大师第795章 线索不明的雍正珐琅彩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9章 沈歌第384章 你不了解许太炎第63章 顺便捡个漏儿第565章 明代云子第223章 开门红第313章 李大嘴第710章 鞭辟入里第83章 他老人家神出鬼没第521章 对不上第707章 物归原主第519章 金合页,雷打绺第145章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第131章 黄衣大士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60章 土匪和玉玺第67章 赃物第167章 会面中谷神花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543章 一善堂第678章 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