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货卖与识家

余耀接起电话,林丰草便问他缓过来了没有。

许太炎的妹妹和中谷安次郎的事儿,余耀算是在一天的来往走动中自然通了。这世上的事儿,夹缠不清的多了,表面是一回事儿,但真相和成因可能却是另一回事儿。

就像西汉的玉玺上,文帝不是汉文帝;又像一百多年前大洋彼岸发行的珍邮,不知有什么曲折复杂的过往,最终却暗藏在了一本华夏的旧书中。

林丰草听了,连说咱俩想一起去了,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可别扭的。

接着,林丰草提出请余耀吃饭。

余耀觉得林丰草今天有点儿不一样,便笑着问道,“吃完了饭,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啊?”

“有件东西,我寻思着,吃完了你和我一起去看看。”

“那你直接说看东西不完了?你不擅长的东西?”余耀直接问道。

“这个,不是不擅长,也是木器。只是这货主······货主是个女的。”

“母老虎啊?你自己都不敢去?”

“说哪儿去了。她是我一个同事,只是有点儿太主动,所以······”

余耀哈哈大笑,“行了,我知道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对吧?林流水先生?”

林丰草:“······”

余耀自然是去了,两人就在燕京大学西门吃了烧烤,期间还遇上几个认识林丰草的学生,对他都是很尊敬的样子。

饭后,林丰草带着余耀去了距离燕京大学西门不远的一个小区。

进了一栋楼,电梯上去,到了门前,按响门铃,开门的确实是一个女子,年纪上应该有三十左右,和林丰草年纪差不多。

但女子的样貌可真是出乎余耀的预料,不仅模样秀丽,身段婀娜,而且气质脱俗,穿着上也很有格调。

不过,这感情的事儿,也不好说,林丰草没感觉的话,那也没办法。

林丰草给相互介绍了一下,女子名叫董月华,也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不过她来得比林丰草晚,是今年暑假之后才从别的大学转过来的。

董月华将两人让进客厅。这房子不大,两室一厅,布置得古香古色。

“随便坐,喝茶还是咖啡?”

“董老师,不用忙了,还是看东西吧。你别看余先生年轻,可是鉴赏大家,他很忙,很难请的。”林丰草应道。

董月华又对余耀笑了笑,“余先生,也是古琴行家咯。”

余耀一愣,心说这一路上还真没细问,林丰草只说是木器,没想到是古琴。而且林丰草本来就擅长木器,让自己来,无非是想收东西又怕尴尬,主要作用不是鉴定。

这一说古琴,余耀一下子关联起来,他看到客厅靠近阳台的地方,有一个书卷式的榉木案子,似乎就是琴案啊。

“略懂。”余耀随后也笑了笑,“董老师,你这古琴确实是要出手么?”

这下子轮到董月华一愣,这话乍一听没毛病,看东西就是为了买,可细一琢磨,又话里有话。

“货卖与识家!”董月华来了这一句,随后便冲林丰草点点头,“林老师,那我这就去取来。”

董月华取出的,是一把落霞式古琴。

古琴的样式很多,落霞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项和腰,只是头尾稍窄,中间稍宽,两侧各有内收的十二连弧。

董月华拿着古琴出来的时候,并不是抱着琴盒出来的,而是直接抱着琴出来放到了榉木案子上。

果然是琴案!

余耀不由看了林丰草一眼,心说你们之前怎么谈的啊?这可不太像要卖。难不成连带琴案一起出?可这琴案,是个新的。

林丰草却已经被这把古琴吸引了,直接上前就看了起来。余耀也只好跟了过去。

栗色古漆,漆面如玉,鹿角灰胎,琴面多是蛇腹纹断。

林丰草小心翻看琴背,上首刻“落霞秋水”四字隶书,下面刻有小字行楷,是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款是:咸丰八年孟夏为南昌胡兄整。还带着一方朱印,两字小篆:凤喈。

古琴是古玩里的冷僻项,懂的人不多。同时,这把古琴显然是清代咸丰时期的;在传世古琴当中,清代名琴最少,也少有斫琴名家。

不过,这个“凤喈”,算是清代名气最大的斫琴师之一。

祝凤喈,字桐君,生于嘉庆年间,卒于道光年间。他十九岁开始跟着哥哥祝凤鸣学琴,三十年不辍此道。曾经携琴广游江浙,所以名声也传扬了出去。他不仅善于斫琴,对琴学理论也有很深的研究,所著《与古斋琴谱》和《琴诀》,对清晚期的琴坛影响极大。

这把落霞式古琴,看落款是咸丰八年为南昌一个姓胡的人所制,滕王阁就在南昌,琴式选用落霞式,又用了《滕王阁序》的句子,显然是有思量的。

不过,林丰草和余耀都想不出清晚期南昌有什么相关的胡姓名人。但这不算很重要,能断定是祝凤喈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把古琴保存得相当完好。林丰草看完之后,看了看余耀,余耀回了个肯定的眼神。

“董老师,这确实是一把清代咸丰年间的古琴。不知道你什么价位能割爱?”林丰草问道。

“林老师,你只看了,却还没听,这怎么能全面了解呢?”

林丰草怔了怔,余耀笑道,“董老师,你这是?”

“两位请坐。”董月华说完,先是在旁边的香几上燃了一炷香,然后才坐到了琴案边。

说实话,余耀是真不懂古琴的音律,但这时候也不好说不听了;林丰草显得更是尴尬,没想到带了余耀来,进展也不爽利。

琴声响起,居然是一首现代古风歌曲《醉文明》,董月华还唱了起来:

琵琶半抱,心曲一首,玉碗斟满葡萄酒

雾里看花,欲说还休,千呼万唤总是愁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疑惑重重何时休

几千年文化层层积累,为什么我却总也看不透

置一桌坐一椅摆一花瓶,如对美人

挂一画佩一玉吟一情诗,尽得风流

商鼎周彝,和璧随珠,战国错金玉带钩

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

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天工开物件件优

······

一曲毕,董月华盈盈起身,“林老师,这琴音你可还满意?”

林丰草点点头,“没想到董老师是操琴高手,有幸欣赏了!那现在,可以出价了吧?”

余耀听了,不由咳嗽一声。你这转折也太急了,缓两句再说也不迟啊。

董月华皱了皱眉,却又问道,“林老师,我问的是你对琴音的看法。”

“这个······”

“我早就说了,货卖与识家!林老师懂古琴,看来却不懂琴音啊。”

第29章 宣德青花第540章 标字斗彩杯第471章 假赛真第608章 收破烂的和收古玩的第226章 猛犸象 披毛犀第492章 失忆第447章 不明山谷,传人将聚第714章 不太对第234章 英雄合卺杯第23章 王玉兰第559章 来龙去脉第414章 珠寿不长,人老珠黄第590章 黄猫脖挂白玉坠第413章 取珠第484章 法花釉,后门造第635章 铺垫第9章 沈歌第149章 清远道人汤显祖第48章 黑三代的妖怪第177章 金尔珍第645章 讨主意第3章 捡漏?打眼!第3章 捡漏?打眼!第285章 圣旨玉牌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114章 撞器第311章 月影贴片第345章 图书馆员的工作笔记第171章 程咬金,架子床,竹臂搁第42章 鬼市钟馗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卖了第306章 白眉初,***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万利第305章 雪巴珠,暗暗相助第605章 随意的生意第602章 水月镜天第644章 百宝镶嵌大师第687章 摽上了第363章 一出好戏第502章 疑神疑鬼第591章 四路劫法场,发财遇贵人第226章 猛犸象 披毛犀第77章 斩不断,理还乱第112章 混球贺文光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626章 坐地起价晚了点儿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传人第331章 新的开始第144章 因为他是我孙子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85章 鬼眼门,往事如烟第436章 我懂了第9章 沈歌第494章 收货后的奇遇第182章 气死官窑第370章 送上门来第741章 法印第771章 难道是有了?第284章 想多了?第41章 影青第111章 后错金,洞察入微第74章 乃字还是这么正第223章 开门红第717章 说穿了还是一笔交易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传人!第532章 鬼叔第426章 诸葛碗第400章 永乐甜白第799章 会长第350章 选择题第386章 宋画谜团第105章 气韵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第665章 预展上的熟人第587章 符与图第110章 徐夫人第347章 名不虚传第171章 程咬金,架子床,竹臂搁第340章 谢谢你的理解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291章 祝枝山第366章 不会玩了吧?第795章 线索不明的雍正珐琅彩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炉第244章 书封里的牛皮纸第275章 海水龙纹高足碗第73章 它就像赵子龙!第261章 传国玉玺,和氏璧第638章 又遇谭心定第698章 七钱之用第772章 祖传之物第169章 玉猪龙第301章 白宝石不是重点第766章 结交第239章 大哥许太炎第246章 货卖与识家第259章 点苔第60章 鬼眼穿火第490章 一印两人刻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