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点苔

郑板桥和很多画家不同,他这一辈子,号称只画三样:兰、竹、石,三绝。他也自我标榜过: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郑板桥名头的顶峰,是晚年客居扬州卖画这个时间段,他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顺带提一下,扬州八怪不是八个人,是个小群体,有十几个人呢。

而郑板桥就任潍县县令之时,也已经五十多了,名头也可以了。他结交又广泛,所以来求字画的人可谓络绎不绝。

但他却没那么多空闲时间。

谭木匠就此闪亮登场。

不过,一般情况下,谭木匠只是画,画好之后,郑板桥落款用印。这样的画,也大多没有题写诗文什么的。

但是谭木匠比郑板桥年轻太多了,郑板桥死后,他又仿画了不少作品。

谭木匠的仿作,可以看做郑板桥仿作中的最高等级。尤其是现在的人看来,年份没问题,纸墨装裱没问题,笔法极为相似。

就好像明代大家文徵明的入室弟子朱朗,仿作文徵明的画,也是最难鉴定的。

不过假的终究是假的,不可能一点儿漏洞都没有。而且,谭木匠的画,还流传下来过他落自己款识的作品,这也为后人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话虽如此,漏洞却不是一般人能判定出来的。

余耀看明白之后,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吴臣。吴臣伸出手指,虚点了几下山石上的“点苔”,问罗老板,“罗老板,你对此画,可是了解透了?”

所谓点苔,是国画的技法名词,简单来说,就是用笔作出点子,用以表现山石、山坡、树根旁的苔草。不过用笔不是一成不变,圆一些的,尖一些的,或者横的、直的,或者笔毛散开的破笔,都可以。

余耀一看吴臣指向山石点苔,便知道他是看明白了。

谭木匠仿郑板桥,有一个关键的鉴定要点,就是点苔。

郑板桥作山石,很少用点苔,而且即便用,那种自然的参差感,非常难仿;而谭木匠的仿作,一般来说,山石上都会有点苔,而且不少是用了大量点苔。

他之所以多用点苔,还是因为功力不足。郑板桥画山石,造型、用线,透出的那股子韵味,很难企及,谭木匠只能用点苔来掩盖。

还是那句话,说出来容易,看出来难。这幅画作,山石上的点苔不算多也不算少,若是放到板桥真迹中,那就算是多的。但这不足以成为认定谭木匠仿作的证据,还得从特点来看。

这才是眼力的关键。

过去琉璃厂的古玩铺子教学徒,特点不好表达,就用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只要有点苔,先考虑谭木匠。

另外,郑板桥的画,还有一种高仿,是后世的高仿,被称为“潍坊造”,潍坊造的仿作,点苔极少,但整体水平,却比谭木匠的仿作差一些。

实际上,这位罗老板,是当成真品了。

既然当成真品还拿出来,那就和林丰草预料的差不多:好东西我拿出来了,既然是好东西,报高价也可说成进价。你买了,我赚;你不买,我也就此消了刚才欠下的“不好意思”。

所以,吴臣这一问,他并没有过多关注点苔,笑了笑,“好东西啊!我得来也不容易!但谁让我不好意思在先呢。”

吴臣就此看了一眼余耀,两人同时口形微张,是个“谭”字。

林丰草此时也明白了,这定然不是郑板桥的真迹了,但罗老板却当成真迹来卖了。

吴臣和余耀确认过,对着罗老板笑了笑,“还是算了吧。”

罗老板一愣,因为余耀和吴臣的举动有些怪,吴臣说话时又有些别有深意,他接着顺口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什么。不喜欢。”吴臣接着便直接说道,“忙着吧罗老板,告辞了。”

罗老板也没法儿再问了,余耀接着也跟了一句,在吴臣后头出了门。

林丰草和罗老板也算是熟人了,最后才道别,可罗老板却拉住了他,低声问道,“林老师,你们不认识,怎么搅和到一起去了?”

林丰草便把刚才的经过说了说。

余耀和吴臣站在门口又聊了两句,因为谭木匠的仿作,彼此都对对方的眼力有了再认识。

这个吴臣,在说出《七经集注》是民国翻刻的时候,余耀就知道他在古籍善本上是一把好手,没想到在字画上眼力也如此了得,他就是长得奶油了点儿,但言谈谦恭礼让,颇具儒雅之风。

而吴臣的惊讶远比余耀要大,认定嘉趣堂刻本体现了余耀的眼力,可也只能说是眼力不俗;但看谭木匠的仿作之时,余耀不过在一旁,没他看得仔细,居然一样能够定性,这就厉害了。

关键余耀也太年轻了,吴臣佩服不已。

见林丰草没出来,余耀得等一下,吴臣先行告辞,末了还接连说着“常联系”。

吴臣走后,林丰草还没出来,余耀便掀开厚棉帘子,又进去了。

“正好,要到外面叫你呢!”林丰草到,“他走了?”

“走了。”

“从罗老板这里,我也买了不少书了,交流一直挺好;他刚才一直拉着我问,我就据实说了说,你的眼力,非一般人可比。”

余耀笑了笑,“你吹捧我干什么?”

罗老板却拱拱手,“余先生,主要是刚才那位,在古籍善本上着实了得,看了这幅画,你俩好像意见一致。我这心里犯嘀咕呢。看在林老师的面子上,你能不能给指点指点?”

余耀看了看林丰草,林丰草点点头。

林丰草的面子,余耀当然得给,“罗老板,既然这样,那我就得先问问,这画怎么来的?”

罗老板本来就开始有点儿打鼓了,一听余耀这么问,登时更觉不妙,便掏了实话,“这画,是有人送来的。这个人带着潍县那边的口音,说是传下来的;现在家里老人在燕京看病,不得以想卖了凑凑手术费。”

余耀一听,这故事有点儿老套,不过这画的迷惑性太大了,随便编个就容易把人蒙了。

“我再问句犯忌讳的,多少钱收的?”

第372章 北齐佛头又得发单章,无语第461章 一夜未眠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216章 白奇楠第389章 红脸儿白脸儿第214章 长生丹第793章 账房先生第416章 我并没有答应要帮你第764章 局中局第735章 仪器第246章 货卖与识家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捡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385章 批判地继承第187章 一句话坏了买卖第793章 账房先生第372章 北齐佛头第227章 琥珀之圣第563章 赢了之后第205章 好心第542章 搭个香炉也是漏儿第12章 被退货的玉舞人第61章 御制鼻烟壶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106章 真佛难请第525章 上官雨的秘技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101章 盛气凌人的专家第781章 我说真的,它就是真的!第245章 黒女王第248章 留电话,琉璃厂第674章 鹿死谁手第521章 对不上第762章 他乡遇故知第395章 他还是个孩子完本感言第366章 不会玩了吧?第795章 线索不明的雍正珐琅彩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449章 退货,收盒子贴路费第689章 感情问题第270章 我想起来了第618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94章 背后的瘸爷第185章 没白忙活第700章 来由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276章 骗局第184章 自作主张第335章 重要线索第379章 大号石针第316章 林丰草的仓库第420章 库货,百宝箱第456章 奉惊鲵以定陵第87章 四方葫芦第110章 徐夫人第725章 江龙第654章 星空图第68章 仿古一条街第320章 永历金钱第650章 顾二娘第512章 货款两清却没走成第135章 无款辨铭第474章 聚齐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107章 斗宝第747章 灌江口第47章 一水儿汝窑第262章 一番梳理,两枚铜印第191章 拿下镇纸,又遇蹊跷第493章 辨物,认人第337章 圣旨,和珅第735章 仪器第311章 月影贴片第615章 小团队的大活儿第368章 进展第793章 账房先生第169章 玉猪龙第645章 讨主意第243章 谭家第413章 取珠第63章 顺便捡个漏儿地球仪第768章 差一步来晚第50章 蓝戳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148章 梨园翘楚,江宁遗工第607章 左右羽林卫第351章 胭脂红第604章 老井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29章 宣德青花第53章 花觚里的纸包第474章 聚齐第386章 宋画谜团第329章 半块玉佩,许家后人第18章 这不是作死么?第214章 长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