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唐画,半印

“我说你最近在忙乎什么呢!”此时,背后忽而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

余耀扭头一看,沈歌的粉脸在寒冬的晨雾中,泛起两腮酡红。

“你这大早上的怎么来了?”

“我惦记着你请我吃饭啊!”

“那走吧!我也没吃,街西头有家老羊汤馆子不错,再配上牛肉烧饼,还是很过瘾的。”

“吃货!”沈歌白了他一眼,“大早上吃这些,腻不腻啊?”

余耀正待接口,抬头却看到沈重远也走过来了。

“原来你和沈老一起啊!”余耀上前两步,“沈老,早啊!”

“早晨起来沈歌陪我出来锻炼,完事儿车走到这里,她说有日子没见你了,我说这大清早的,店铺怎么会开张?结果······”沈重远笑了笑,“还是年轻人心有灵犀啊!”

沈歌闻声皱眉,转而低头踢了一块小石子。

余耀笑道,“我这刚装修了一下,以后就不在这住了,今天起得早,溜达着过来了。”

“嗯!”沈重远看了看,“不错,感觉这店的气质都变了!还有,你这乔迁之喜,该说一声啊!”

“我就一个人,很利索就弄完了,也没好意思惊动您老人家。”

“你呀,优点是独立,缺点也是独立。”沈重远微微一笑,“既然这么巧,那就一起吃早饭吧?”

“我刚才说喝羊汤吃牛肉饼,沈歌不太感兴趣。”

“是有点儿腻。”沈重远抬头想了想,“不如去福兴茶社吃一口汤包、夹两筷干丝?”

“也行。还是我做东吧。”

沈重远呵呵一笑,“那走吧,车停在那边。”

上车时,沈歌先上了副驾,余耀便和沈重远上了后排。

“小余啊,正好,你说清洗缂丝的事儿,我最近打听到了一个人,不过人在浙省,具体还没联系。”

余耀一听,“沈老,您说的是不是绍市的一位老婆婆?”

“原来你自己也打听到了啊!”沈重远一愣,“没错,绍市是纺织之乡,而这位老太太,精通洗染,是一位民间高人。”

“她是有自己的生意么?”

“不是,要不然也不会少有人知。她儿子很有钱,老两口衣食无忧,她只是早年经历和兴趣使然。我听说,她在缂丝上,研究尤深。”沈重远看了看余耀,“看来,你打听得不细啊!”

“是这样,我不是去了趟燕京嘛,在那边认识了一个朋友,他说起了这个人,清洗过老缂丝。前两天,也告诉了我地点和联系方式,但一直没详细介绍这个人。我这边呢,也是刚忙完。所以一直还没联系。”余耀笼统说了说。

“既然两边都指向了同一个人,那就肯定没问题了。那你抽空联系就好了。”沈重远点点头。

到了福兴茶社,吃完了早点,沈重远擦完嘴之后,才又开口道,“小余啊,还有件事儿,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老爷子太客气了,有什么不方便的?当时你带我去窜货场,对你来说,也未见得方便啊!”

“你这话说得暖心。”沈重远笑了笑,“有幅画,想让你帮着掌掌眼。”

“难道老爷子也拿不准?那我未必有没把握啊!”余耀适当谦虚了一下。

沈歌喝了口水,轻哼了一声,“又开始装了。”

沈重远假装没听到,接着说,“这不是一般的画。虽说无名无款,但我却感觉是一幅唐画,金碧山水。”

“唐画?金碧山水?”余耀略略吃惊,剩下半句话咽在了肚子里:江州居然发现了唐代的金碧山水?

以古画而论,目前公认的传世品当中,最早的就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画也是溥仪带出清宫,后又流落民间。最终,是大名鼎鼎的张伯驹通过变卖宅院和物品筹钱购得,最后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唐画虽不如隋画稀有,但传世品也是凤毛麟角。可以这么说,若是有人告诉你在市面上发现了唐画,先怀疑是赝品,基本没问题。

至于金碧山水,圈外的人可能听得少。金碧山水,可以归到青绿山水的大类里。

青绿山水知道的就多了,从隋唐到北宋,也很流行。所用的颜料主要是石青和石绿,不易变色脱色,再配合一些点缀,画面效果极佳。展子虔《游春图》,可以看做是青绿山水的开山之作。

而金碧山水,虽然可以归为青绿山水,也用石青和石绿,但有鲜明的独特风格,因为会加上金、蓝二色,设色更加浓厚,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青绿山水在宋代之后,逐渐开始式微;但独特的金碧山水,却长盛不衰,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画家钟情。在很多上档次的大厅之中,也能看到金碧山水的画作。

青绿山水可从隋代作为发端,金碧山水却从唐代才开先河。

唐代的金碧山水,不要说名家,即便是一般画家的作品,流传至今,那也极有可能被炒到天价。

“这只是我的感觉。”沈重远接口道,“一时也不敢相信,但却又心痒难耐。”

“无名无款?也无收藏钤印?”余耀再问。

其实,唐画无名无款很正常,当时还没有形成落款的传统,很多作品是不带款识的。不过,一幅唐画流传至今,过程当中,历朝历代留下收藏者的钤印,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特别是宫廷和皇帝的收藏用印。

“有且仅有一处,押缝,宽边朱文半印,‘司印’两字。”沈重远道,“此印,我更是感觉不似作伪。”

“司印”两字确实是一半,完整印章应该是“纪察司印”。

纪察司,全名典礼纪察司,是明初内府诸司之一,其中一个职能就是掌管书籍书画。在一些传世名画上,也出现过这样的半印,比如董源《潇湘图》,戴嵩《斗牛图》,等等。

之所以是半印,是因为一半盖在书画上,一半盖在书画薄上,以此存档。

有纪察司的半印,说明曾被明内府收藏。

只有纪察司的半印,如果是真品,这就说明,此画从明内府流出之后,基本上是沉寂在民间。

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儿,能被明内府收藏的画,肯定差不了,结果后世却无有高手识得?无一加盖收藏钤印!

“这画的货主?”余耀继而开口问道。

第342章 撞礼第217章 意外收获第443章 九宫机关第100章 天青云破第469章 琥珀木,婴戏杯第404章 狮子大开口第353章 可怜之人和可恨之处第674章 鹿死谁手第705章 子母剑第232章 最后的水字口第184章 自作主张第183章 复仇者联盟第624章 拓片识杯第127章 余尔摩斯第26章 臭流氓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53章 花觚里的纸包第768章 差一步来晚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邻居第426章 诸葛碗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93章 赌格第33章 珂罗版第80章 金顶香炉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496章 赴港第761章 猛料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万利第13章 老窑第230章 鸣鹤二十八宿第602章 水月镜天第403章 挨千刀第435章 他不叫何以涤第428章 灭魂第694章 拾古会第501章 摔杯第604章 老井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万利第580章 结界,地窟第246章 货卖与识家第575章 玛瑙杯,糊弄谁?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义之财第372章 北齐佛头第362章 大盘第297章 瓜形壶,无肉亦欢第284章 想多了?第21章 崇祯官窑第42章 鬼市钟馗第500章 福满仓的高足杯第386章 宋画谜团第617章 彩漆戗金银锭盒第797章 起飞第436章 我懂了第645章 讨主意第369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692章 谁拍走了赵无极的画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532章 鬼叔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448章 道义和良知第439章 一箱过十亿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谭家第128章 我不是演员第402章 三棵野生黄花梨第524章 虢国夫人游春图第64章 脱口垂足郎不流第577章 下三滥的后账第38章 清代四大书法家第99章 天字第一号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传人第550章 两个摊主,双鱼水滴第639章 他是谁?第517章 笔迹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镇纸第260章 秦陵地宫第735章 仪器第141章 无双谱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计第33章 珂罗版第121章 唐镜昆仑奴第437章 两个保险箱第748章 林中见阵第599章 一个铁盒第30章 真赛假第365章 桥头劫第716章 运筹帷幄第485章 金二爷,百骏图第646章 仁者无敌第569章 老蜜蜡第707章 物归原主第291章 祝枝山第482章 小院寻访第266章 晴岚飞瀑图第45章 暗战第717章 说穿了还是一笔交易第690章 买玉遭劫第168章 我还有个名字,许如琢第35章 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