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代四大书法家

老周翻到了最后一张,“这也没有名字啊,只有年月和‘父字’。关键这封家书抬头也没写他儿子的名字,只写了‘吾儿如面’!这个,要是落款能有个印章也好啊。”

余耀应道,“既然是老子写给儿子的信,怎么会加盖印章?”

“这倒是,我就这么一说。主要是找不对主儿可麻烦。”老周点头。

当爹的给儿子写信,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当然是不会加盖印章的。要是弄个印章,岂不是相当于说:儿砸,这是你爹给你写的信,加个印章,证明一下哈。

水浒中,梁山好汉为了救宋江,伪造了太师蔡京写给儿子蔡九的家书,结果军师吴用一时失误,让人加了个印章,反被蔡九手下的通判黄文炳看出了端倪,蔡九立即下令斩首宋江,最后众好汉四路劫法场才将宋江救出来。

“找不对主儿,我能买么?”余耀微微一笑,“要是有这位书法家的名字,虽说是凑巧夹在了书里,但恐怕也不会一直蒙尘。”

“嗯?这书法是不赖,但你这样就能看出是谁?关键是清代的书法家不少,你这么看看就能确定?太神了吧?”老周知道余耀的眼力,但还是不由倒抽一口冷气。这不光是眼力的问题,若是这种博闻强记,那也太吓人了!

“当然没那么神。”

余耀实话实说,“依稀有点儿印象,但最终能判定的,还是书信里的内容,抬头没写他儿子的名字,但是信中有几句感慨,反倒加上了名字,里面写着:汝所著泉币考,为父已阅,树培精进矣。”

“树培?”

“翁树培,是清代书法家翁方纲的儿子,此人特别擅长钟鼎和钱币上的文字。这句话,正好一下子点明了!”余耀解释道,“除了书信内容,再配合这信笺的纸质、款式和年份,基本就能判定这就是翁方纲写给儿子的家书!”

“翁方纲?清代四大书法家之首啊!”老周不由高叫一声。惹的出租车司机回头盯了他一眼,心下纳闷儿,翁方纲?没听说过。还没有郭德纲出名。

清代的书法家,确实没法跟之前一些朝代的顶级大家相比。华夏泱泱书法史,清代之前,无论真草隶篆,都已是名家迭出,被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很难再超越了。

不过,没有顶级大家,也有书法名家。翁方纲,就是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这四个人,除了翁方纲,还有刘墉,爱新觉罗·永瑆,铁保,号称“翁刘成铁”(成指永瑆)。

翁方纲是内阁学士,刘墉是“宰相刘罗锅”,铁保也是个官儿。

至于永瑆,是乾隆的儿子,嘉庆的哥哥,成亲王。其母死后被追封淑嘉皇贵妃,生前曾是嘉嫔。延禧攻略中有嘉嫔的戏份,不过,历史中的嘉嫔不仅没被被娴妃勒死,还生了好几个孩子,活到四十多岁病逝。

这所谓“四大书法家”,非官即王;而且书法艺术这东西,每个人眼光不一样;所以有人对这种称号就觉得不够公允。比如号称“熔炼古今,清代第一”的何绍基,居然没入选?

但不管怎么说,能有这个称号,没一定水平和成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翁方纲的楷书,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和欧阳询,行书主要学的是米芾和董其昌。他的书法,师法过的古人很多,强调笔笔有来历。

因为翁方纲和刘墉曾经同朝为官,又都是名家,两人相互不服,还有个小段子。

翁方纲的女婿,是刘墉的门生,有一次,翁方纲对女婿说:问问你的老师,哪一笔是古人的?这女婿还真问了。刘墉对翁方纲的女婿回复道:问问你老丈人,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这个小段子,点了翁方纲墨守成规,不求创新。但是,同时也说明了,他的基本功尤为扎实。可以说,他的字很漂亮,雅俗共赏。

同时,翁方纲的书法作品,如今行价还是不低的。

老周看完了余耀所说的地方,将七张信笺轻轻递还给了余耀,“我就纳了闷儿!怎么走到哪儿,你都能捡漏呢?”

余耀笑道,“这次真是运气好。我没拿最上面的那本,而是从里面随手抽了一本一翻,结果发现竟然夹着一张信笺,接着就在一摞书里找了找,竟然把翁方纲的一封家书给找全了!”

老周叹道,“这一封完整家书,虽然不是成幅的书法作品,但十万八万的肯定有人愿意要。”

“先收着再说,总不能什么东西都着急出手。”

老周苦笑,“我忙乎着张罗着跑过来,倒让你捡了漏。那两句诗怎么说来着?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余耀看了看老周,玩笑道,“我好像是招人嫉恨了?”

“你小子!”老周拍了下余耀的肩膀,郑重说道,“能者居之!各行各业都是一样。这古玩行啊,归根结底,靠的还是眼力。”

“到底是大记者出身,接着就总结上了!”余耀顺势拍了一句。

“不过,今天你真是得谢我啊!”老周又道,“没我,你可就不来了!”

“那是,今天的晚饭我请了。”余耀道,“正好咱们合计合计,除了老黄想成批弄瓷片,咱们要逛逛古玩市场,既然来了,是不是也见识下这里大名鼎鼎的仿古瓷啊?”

老周点点头,“栾家井仿古一条街,全是搞这个的。”

“原来你们是古玩商啊!”出租车司机突然扭头,“栾家井不行,都是大路货!真正牛逼的高仿,在景子甸!”

“噢?这也是个市场?”余耀问道。

“景子甸是个村,没有街面门头,村里好多作坊和瓷窑。一般的货,也直接送到瓷都的古玩市场。但真正的高货,都有他们的渠道。”

“你这么一说,我们岂不是去了也没用?没引路的啊!”

“那倒是。不过你们既然是古玩商,找熟人先打听下啊。”

老周咳嗽一声,“作假的东西,我们没搞过。”

司机嘿嘿笑道,“您这还搞古玩呢!我一个外行都知道,那叫做旧,不叫作假!”

PS:因为不能用真地名,而且瓷都比较特殊,所以晨光路古玩市场、栾家井仿古街等等,都是“处理”过的。

第202章 没想到你女朋友这么漂亮第145章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第453章 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第61章 御制鼻烟壶第671章 来历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346章 划重点第244章 书封里的牛皮纸第589章 魂瓶,提点第659章 纷至沓来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783章 还账第507章 港胖又要来第457章 江底探陵第93章 赌格第439章 一箱过十亿第71章 帝王绿是个什么绿第631章 繁花似锦,五彩龙腾第568章 小宋何许人也第532章 鬼叔第617章 彩漆戗金银锭盒第198章 从天而降小玉人第785章 分析,试船第672章 交错第675章 台盏开拍第302章 半两钱,鼻烟壶,地球仪第212章 解玉砂第377章 陪我过年第755章 赔了夫人又折玺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第210章 嘉尔德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画第203章 唐人街,回流货第467章 杨锐给的惊喜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802章 太爷爷第349章 俗体字,风化纹第767章 内画壶,李莲英第540章 标字斗彩杯第540章 标字斗彩杯第402章 三棵野生黄花梨第193章 麻烦第365章 桥头劫第180章 这个传人不知情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264章 最后的暗示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474章 聚齐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388章 五花八门第209章 特聘专家第139章 技惊余耀的老者第178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332章 唐画,半印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380章 唐人写经第32章 郎世宁第278章 最难仿的古玉第438章 密码错误第504章 事到临头第485章 金二爷,百骏图第157章 四方神兽汉镜(第五更)第668章 纷乱扰扰,认定直觉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76章 你听懂了吗第702章 狗血第325章 唐墓四俑第193章 麻烦第732章 难窥天机第413章 取珠第542章 搭个香炉也是漏儿第540章 标字斗彩杯第744章 八卦湖,太极岛第526章 我不是看出来的第280章 挂屏上的宝塔第370章 送上门来第151章 真正来历第209章 特聘专家不得不解释几句第399章 翡翠店里买瓷器第359章 碧玺印章第91章 南疆石狮子头第141章 无双谱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496章 赴港第19章 老苏片第669章 举重若轻第107章 斗宝第84章 大掌眼第166章 这种把戏,我不想再玩了第670章 拦路,会面第421章 “乱码”的六器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426章 诸葛碗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画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319章 面授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