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兵分三路

一看是萧影的来电显示,余耀不由自主从“烜赫”想到了“太炎”。

接了电话之后,余耀忍不住道,“我先问个事儿,许太炎大掌眼,有没有过‘烜赫’这个字或者号?”

萧影不由一愣,“看来我不打,你也要打了?我不曾听说过这样的字号;不过,大掌眼好像年轻的时候不叫许太炎这个名字,进入古玩界之后,才用了这个名字,并为行里所熟知。”

余耀沉吟,“他是清末生人,按说应该有名也有字;但能查到的资料里,都只有‘许太炎’这一个,也不知是名还是字。”

“我知道的,确实也只有这一个。刚才说的曾用名,我父亲跟我提过,但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怎么?你又找到相关的线索了?”

余耀应道,“我得到一幅书法,是当年的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送给‘烜赫贤弟’的,写的是‘慧眼独具’。能让易培基赞颂‘慧眼独具’还特地写出来相赠的,必定不是一般人。但想来想去,民国年间没有叫‘烜赫’的。”

萧影听后,却忽而叫道,“这事儿我听说过!”

“你也知道这幅书法?”

“不是这个。我是说我听说过易培基和许太炎先生的交往。而且在1937年,转移太颠方鼎到江州之前,许太炎先生还去沪海看过易培基;不久之后,易培基就病逝了!”

“啊?”余耀想了想,“这幅书法,就是在江州被人收到的!难不成,是许太炎先生在沪海看完易培基的时候,易培基写了送给他的?然后,他带着这幅书法来到江州,不慎遗失了?”

萧影也想了想,“如果能确定烜赫就是许先生用过的字号,那就极有可能!”

“嗯,回头我问问来路。这幅书法的遗失,没准儿还和太颠方鼎有关系。”余耀点点头,“你说你的事儿吧,汉口那边有消息了?”

“我就在汉口。”

“啊?不是说一起么?你怎么自己去了?”

“事出匆忙,不过,我这就要回渝州了。”

“难不成线索断了?”

“怎么说呢。那个李刚,我找到了;玉佩的来历,也辗转打听到了,就应该是许长安遗失的,但是许长安最终去向的线索,确实断了。”

“到底怎么个情况?”

“调查过程我就不必展开了,告诉你结果和推断梳理出来的东西。”萧影道,“当年在汉口,许夫人的弟弟,也就是许长安的舅舅,遭遇抢劫被打死了,而七岁的许长安,被卖到了人贩子手里。”

余耀听了,心里不由一沉。

萧影接着说道,“这块玉佩,被人贩子所得,卖到了汉口一家叫做凤翔的银楼,所幸掌柜的小儿子很喜欢,一直留着,传了下来。传到这一代,日子紧巴,所以就变卖了。最后被李刚收走,又送到了古玩店。”

“也就是说,你找到凤翔银楼掌柜的后人了?”余耀不由插了一句。

“不仅找到了掌柜的后人,而且还找到了一个国军士兵的后人。许长安运气不错,人贩子还没来得及卖出,就被途径汉口的国军某部的一支队伍给救了,不过,当年战事吃紧,这支队伍要继续行军,就把许长安送给了汉口当地的一户百姓人家。”

余耀听了,心中暗忖,这如何又会断了线索呢?萧影没说完,他便也没再开口,继续听着。

“本来这是个好消息,但这户人家有孩子,又因为孩子受过惊吓,时常会显得有点儿呆,在部队走后,竟然又不想收养了,送给了一个无妻无子的远房亲戚。而这个远房亲戚,却带着孩子离开了汉口。线索就是在这儿断的,因为这远房亲戚就此没了联系。”

“那这远房亲戚姓甚名谁,去了哪里?”

“要是当年那户人家的夫妇活着,肯定知道,但这好几代人了,已经问不出姓甚名谁了。至于去向,也只知道是南下投靠朋友。”萧影叹了口气,“时间隔得太久,而且当时兵荒马乱的······”

余耀点点头,“你能从一块玉佩,延伸找到这么多人,梳理出这么多信息,已经很难得了。”

“虽然线索断了,但也算进了一步,顺其自然吧。”萧影接口道,“许长安受过惊吓,或许什么都不记得了,而且极有可能有了新的名字,茫茫人海,再想找到他和他的后代,只能靠运气了。”

“嗯。运气这事儿也不好说的,谁能想到,我会从隔壁老王这儿,拿到这块玉佩呢!”

两人唏嘘不已,又交流了几句之后,挂了电话。

余耀正想给老黄打过去,问问这幅书法他还有什么线索,贺文光来电话了。

“好消息!”贺文光向来是言简意赅,“你方便说话吧?”

“方便,我一个人在店里。”

“根据我们追查的结果,省博的太颠方鼎,千贺美术馆的太颠方鼎,极有可能都是假的!”

其实这不算什么好消息,但是他们早就知道东江省博的太颠方鼎不真,现在若能确定倭国千贺美术馆的也是假的,相对来说多了张底牌就是了。

“那真鼎呢?”

“真鼎如今应该隐藏在民间!”贺文光道,“我们会继续追查!”

“隐藏民间?那为何这么多年毫无动静?”余耀皱了皱眉,“贺所,您要是时间宽裕,还是大致给我捋一捋吧?”

“行,我长话短说。当年许太炎捐赠太颠方鼎之时,其实是兵分三路,有两路来到江州;来到江州的两路,一路直接联系东江省立图书馆,一路联系江州市立图书馆和东江省立民众教育馆。”

“还有一路,就是许太炎自己,却到了沪海。这三路,各持有一尊太颠方鼎,两假一真,为的就是应对倭国的中谷安次郎和军方特务。”

余耀听到这里,不由看了一眼挂着的那幅“慧眼独具”,忽而隐隐有点儿念头露了出来。

“年代太久,很多信息不全,不过大致能推断出一些东西。”贺文光接口道,“许太炎先生应该是亲自带着真鼎,先在沪海暂驻,另外两尊假鼎在江州‘打先锋’,借此试探倭国人的动向。”

第61章 御制鼻烟壶第244章 书封里的牛皮纸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428章 灭魂第101章 盛气凌人的专家第474章 聚齐第419章 扎手的官窑第631章 繁花似锦,五彩龙腾第416章 我并没有答应要帮你第43章 超级保镖闯瓷都第669章 举重若轻第145章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第342章 撞礼第747章 灌江口第113章 真正的传承第476章 机关鸮头钮第435章 他不叫何以涤第405章 墙外开花墙里香第157章 四方神兽汉镜(第五更)第378章 我哪是什么行家第792章 大事初成第301章 白宝石不是重点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607章 左右羽林卫第562章 黄地青花,赌不赌第616章 添上仿款第229章 坐地泡第730章 洞府第174章 朱三松不够,再加吴昌硕第115章 渊源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义之财第606章 金龟第270章 我想起来了第571章 多米蓝珀第351章 胭脂红第548章 壶能倒流,盒要单买第349章 俗体字,风化纹第232章 最后的水字口第352章 这倒霉孩子第633章 谭心定上门第328章 郑成功血统的实物佐证第544章 万几余暇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决定第530章 收册页,办留学第369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666章 非拍品第314章 血沁第335章 重要线索第448章 道义和良知第345章 图书馆员的工作笔记第704章 非同凡响第103章 跟我一起见馆长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第746章 转战木乌岗第630章 轴中之笔第326章 佛龛第274章 首富之子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482章 小院寻访第724章 泸水米擒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第648章 灵璧供石,嫦娥奔月第21章 崇祯官窑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742章 罗甸,金甸第692章 谁拍走了赵无极的画第399章 翡翠店里买瓷器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727章 又见玉牌,只是半块第762章 他乡遇故知第508章 带瓶来,珐琅彩!第292章 力透纸背,绝技成三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756章 如果第505章 费猜第117章 宣德炉,风磨铜第29章 宣德青花第760章 瓜葛第671章 来历第671章 来历第187章 一句话坏了买卖第353章 可怜之人和可恨之处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门?第185章 没白忙活第593章 子冈牌第216章 白奇楠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个局第614章 吃瘪的濮杰第228章 紫檀交椅不用看第494章 收货后的奇遇第369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705章 子母剑第562章 黄地青花,赌不赌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第329章 半块玉佩,许家后人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炉第3章 捡漏?打眼!第583章 入谷,蹊跷第498章 浆胎,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