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一印两人刻

上官雨这么说,那就成了《云山清江图》要价一千八百万了。

尹宝荣眼神一变,但转而笑着点点上官雨,“我说什么来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咱俩想法都一样!”

上官雨咳嗽一声,“其实价钱都是可以商量的。”

尹宝荣却没有再说话,面无表情地拿起一支烟点了,抽的时候也没看上官雨和余耀,好似在纯粹享受香烟。

这情况,是尹宝荣觉得奇货可居、狮子大开口在先,上官雨则是跟着提了价儿。

不过,东西和东西确实不一样。这方“真品烜赫”田黄印章,对上官雨和余耀来说,志在必得;但是一幅《云山清江图》手卷,尹宝荣却不一定非得买。

这里头,不能说上官雨提了前辈之物、临终交待之类的是个失误,因为你都寻过来了,就算表现的轻描淡写,尹宝荣也不是傻子,不在意的东西哪会如此费力查访?况且,如果不说出个原由,说不定尹宝荣还会起疑、暂时捂住东西。

这气氛不对了。因为尹宝荣对上官雨的开价很不满意。

余耀也点了一支烟,“尹老板,我看这样吧,你俩坐这儿空谈,实在是有点儿太干,不如,彼此先看看东西如何?边看边聊嘛!”

尹宝荣看了看他俩,“这话说得倒对!”

上官雨笑道,“我这就回去取东西。另外,看完了东西,今晚我做东。”

余耀接口,“尹老板,你和才老不也认识么?正好才老今天和我通过电话,叫上一起吧!”

“才老今天有空?”

“有。”

“那该我做东!买卖成不成的两说!”

一个小时后,余耀和上官雨、才朋玺一起到了尹宝荣的办公室,而尹宝荣也是刚取了印章回到办公室不久。

他没想到,才朋玺直接到办公室来了,连说了几句“有失远迎”、“招呼不周”之类的话。

同时,尹宝荣心里也嘀咕起来。

显然,才朋玺是上官雨和余耀请来的。才朋玺精通玉石,有帮忙掌眼的可能,也有帮腔的可能······哎?难道,这印章其实是才朋玺要买?上官雨和余耀反倒是他请来的“先锋”?

这尹宝荣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真实的情况,但才朋玺的面子,是不能不给的。他收起了思绪,心说边谈边看吧,反正不能吃亏,最好两全其美。

上官雨没有提出先看印章,而是和余耀一起,展开了这幅手卷。

尹宝荣一看这展开的手卷,脸色一变看向上官雨,“老弟啊,你可没说有王原祁的题引首啊!”

这“引首”,是手卷装裱特有的东西,就是在开卷的位置空出一部分页面,可以题字题诗什么的;相对的,还有“拖尾”,就是在手卷末尾留出空白。

这幅手卷,上官雨说一米九的长度,其中王原祁的题引首就占了七八十厘米。

四个大字:元贤妙笔。有王原祁的落款,也有钤印。

上官雨微微一笑,“你也没问啊,你只问有什么鉴藏印!”

“好家伙,人家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这还把优点给藏起来了。”

上官雨心道,若不是为了“真品烜赫”印章,这画我也不会卖给你。而且,反正最后都得看,给你个惊喜,反而好谈。

“以尹老板的眼力,说什么不重要。”

尹宝荣确实惊喜了,“有王原祁的题引首,确实是加分项啊!”

王原祁,清初“四王”之一。

华夏书画史上,有“二王”,指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也有“四王”,指的是清初画坛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其中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孙子。

四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崇古仿古,他们都认为宋元名家的笔法才是最高标准。结果呢,这个艺术思想被皇帝认同了,所以当时就成了“正宗”。四王的画作,以山水为主。

这王原祁,从小就临摹宋元名家的真迹,是公认的仿古高手;他最擅长的,是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也就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这幅元代高克恭的《云山清江图》手卷,有王原祁的题引首,合情合理。而且既然如此,说明是王原祁旧藏。此画的价值,的确是得上一个档次的。

不过,即便上一个档次,此画的行价,虽说能过千万,但也到不了一千八百万的高价。

尹宝荣细细看完,保存的确完好,连个霉点儿都找不到。元代纸本真迹,清初重裱过,裱材和裱工都是一流的。

看完之后,尹宝荣搓了搓手,“我也不说旁的了,的确是好东西,但上官老弟你之前的开价,确实太高了。”

“不忙说。我还没看印章呢!”上官雨笑道。

“对,对。来,请看!”

尹宝荣拿出了一个锦盒,打开锦盒,将一个剔红的印盒摆在了桌上。

余耀、上官雨、才朋玺三人都是心头暗喜,原盒完好无损!

这方田黄印章,就如杜大爷介绍的那样,随型钮薄意雕“半壁见海日”,田黄品质好,雕工又极佳,相得益彰。

看了这雕工,余耀和才朋玺不由对视一眼。

虽然没有落款,但两人都看出来了,这应该是林清卿的作品。

林清卿,民国时期寿山石雕刻名家,尤其是薄意雕刻,堪称大师。在他之前的清代,已经有人不断在尝试浅雕的印章钮饰,但却都局限在工艺上;林清卿的薄意雕刻,则引入国画的构图原理和意境,艺术性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不过,印文,却并不是林清卿刻的。

这里面,或许是许太炎请林清卿和另外一个人分别雕刻了印钮和印文;也可能许太炎根本就不认识林清卿,只是得到了一方他的薄意雕钮的印章作品,而后请人篆刻印文。

而篆刻印文的人,许太炎却应该是认识的。

印文“真品烜赫”,小篆的体势,阳文。

余耀之前从上官雨那幅书法中,已见过落在纸上的朱印。但是见朱印和见印章是不一样的;印章上除了印文,还能审视刀工。

余耀和才朋玺审视这印文,又对视了一眼。只不过,这印文,两人却都看不出是谁的手笔。

第394章 小摊上的“美人醉”第193章 麻烦第128章 我不是演员第541章 青花瑞兽盘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门?第119章 国宝金匮直万第634章 七贤残卷第209章 特聘专家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468章 夺盒,收网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70章 报仇吧,小舅子第292章 力透纸背,绝技成三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23章 达摩渡江,何朝宗第369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23章 王玉兰第658章 线索之外第228章 紫檀交椅不用看第110章 徐夫人第85章 鬼眼门,往事如烟第20章 龙马相会第560章 伙着拿下第192章 顶级高仿代名词第210章 嘉尔德第218章 不打不相识第388章 五花八门第682章 贯虹第410章 新手手壮第442章 三合一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万利第144章 因为他是我孙子第560章 伙着拿下第737章 监测船第17章 江岸翠峰图第476章 机关鸮头钮第341章 接二连三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576章 战国红第68章 仿古一条街第726章 两部落之争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第167章 会面中谷神花第771章 难道是有了?第14章 考校第428章 灭魂第409章 郁闷中的一线希望第170章 竞拍青铜敦第323章 萧影赴京,暂缓回程第395章 他还是个孩子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松第630章 轴中之笔第568章 小宋何许人也第640章 偏要会一会第475章 三个议题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234章 英雄合卺杯第466章 各自布局第473章 赌一把第799章 会长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传人!第452章 粉锈如疫第693章 会面圆明园第574章 弃金银,取檀香第375章 从二流作家到瓷器圣手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687章 摽上了第558章 农家院里有大佛第790章 昭陵六骏,谢流斋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气成第554章 宋青花第46章 技高一筹第252章 大司农司第796章 莱布卡图第292章 力透纸背,绝技成三第696章 三江并流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95章 一山二虎,新仇旧怨第348章 北方书圣第613章 核桃闲话第643章 指日高升第270章 我想起来了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583章 入谷,蹊跷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松第527章 造假集团第50章 蓝戳第478章 预先定传人,插曲古月轩第307章 鸡油黄第345章 图书馆员的工作笔记第673章 火字口补遗第218章 不打不相识第701章 算盘第585章 大论辩第130章 科普耀第98章 真有大宝藏!第724章 泸水米擒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427章 重合的鸟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