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蓝戳

余耀说敲碎埋掉,是明清时期御窑厂的规矩,烧造的官窑器,若是出窑之后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用了,都是要被敲碎埋掉的。

所以,如今在瓷都乃至周边,地下仍埋有大量的官窑瓷片,因为施工挖出来是常事儿。而且,有不少专门干这个的,甚至在御窑厂原址周边租了院子,打地道专门挖瓷片。

老周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沉吟着开了口:

“当时皇权斗争很激烈,这东西烧出来,万一运出御窑厂,就在瓷都附近,又被反对势力派人偷走、抢走或者设计弄走什么的,而且机缘巧合没毁掉,这个不是没有可能。”

濮杰却对他们反复推敲不以为意,“这都不用琢磨。这摊主又不是自己挖出来的!你们想想,好几百年过去了,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就算是入了京城,用了,以后几百年机缘巧合,流出皇宫,在民间兜兜转转,最后又到瓷都来了,这个不也可能?”

老黄点点头,“只要年份和工艺到位,配合这个款儿,是可以认定的。至于出现在哪里,历史上的事儿,谁也说不清。实在不行,可以去做个碳十四或者热释光检测什么的。”

余耀提了提手中的袋子,微微抬头,一脸自信,“不必,我觉得没问题。而且这路东西,我也不会轻易出手。”

他现在不算有钱,可出手了几件东西之后,暂时也不太缺钱,有好东西,是可以留一留的。

特别是这件香炉,这辈子也未必能碰到类似的第二件。

虽说只是余耀捡了漏儿,可他们三个也涨了见识,又是一起来的,也都挺高兴,一时间说说笑笑继续逛摊子。

天色大亮了,市场里的人却慢慢少了点儿。走了的,大多是老客,就愿意赶天不亮的氛围。

老黄比他们多个想法,对于瓷片摊子更加留意一些,之前看了几个,虽然也有不少真品,但总体都不太满意。

所以,又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摊子之后,他直接就上去了。

这摊子占了常规的两个摊位,瓷片的种类比较多,而且单色釉的东西不少。老黄是琢磨着想想试试瓷片镶嵌,做挂屏出售,所以对单色釉的瓷片更上心。因为若是青花或者釉上彩什么的,做挂屏花花绿绿的未必好看。

余耀对瓷片不是很感兴趣,不过这会儿也有点儿累,站在一边看了看。老周和濮杰也不感兴趣,跑到附近的摊子上看了起来。

这个瓷片摊子有两人守着,年纪大的五十多,年纪小的二十多,瞅着眉眼有几分相似,像是爷俩儿。

果然,老黄聊了几句,期间听年纪小的叫了年纪大的一声“爸”。

“小兄弟。”余耀正看着,听到有人招呼,一看原来是摊主赵海生,老赵,就是摆影青小碗那个。

“诶?老赵,你这收摊了?”

“没有,我老婆来送饭,我吃完了,她看着摊子呢,我这也插空转转。你怎么不逛了?这是收着好东西了?”老赵指了指余耀手里的袋子。

“嗐,瞎拿一件。”余耀努了努嘴,“我和朋友一起来的,他正在看瓷片呢。我稍缓缓。”说着,单手摸出烟盒,递烟给老赵。

老赵接过,很懂规矩地没追问余耀手里的东西,看了看摊子,略略压低声音,“我刚才还没注意。原来是蓝戳的摊子,他的瓷片地道,研究二十年了。”

“那真是不短了!人家燕京那位叫片儿白,他这是片儿蓝啊。不过,这名字有点儿怪。”

老赵一乐,“蓝戳不是他本名儿,他姓徐,叫徐富贵。”

老赵一说这个,好像就有点儿绷不住,一看余耀没有转题的意思,竟接着小声讲了起来。

二十多年前,蓝戳还是个瓷都郊县的庄稼汉。因为家里困难,老琢磨着干点儿别的能多个进项。那时候瓷都的古玩市场刚刚开始兴盛,他认识的一个邻村的老表入了行,在附近挨村收货,攒着不定期跑到瓷都的古玩集市上去卖。

有一回,他跟着跑了一趟,眼见着这老表摆出来一个十几块钱收的盘子,结果竟然上千块钱卖了。好家伙,比抢钱还快!

但是他小学二年级都没上完,大字儿不识几个,旁的也没记住,就记住瓶底的款儿了,蓝的,圆的。

其实,那老表还不错,回来的路上提点了他两句,告诉他那个盘子上是清代的官窑款儿。这瓷器也分年代,分官窑民窑,往往官窑更值钱。要学瓷器,最好先学学款儿,什么圆的方的,篆书楷书。

可他的脑子里,光记着有这蓝色的戳儿就值钱了。而且如醍醐灌顶般自己活络开了,老瓷器还不好找么?不过,平时就是见不到这种“蓝戳”。

晚上回家,喝了二两小酒,他眯着眼睛一琢磨,突然想起一个没出五服的堂哥!这个堂哥是屠宰场的,那白条猪身上,不也盖着“蓝戳”么?这不就是“官窑款儿”么?

于是,他就从村里找了两个看着挺老的罐子,找了堂哥,在罐底盖了俩蓝戳。不过,这是检验章,上面是年月日和检验合格的字样。

他却不想这个,自以为找到了发财的门路,也没找那个老表商量,又划拉了几件老铜锁、老镜框啥的,直接就奔市场摆摊去了。

结果,当天他成了市场上最大的笑话,满街的人都在讲这个。人家也不知道他叫啥名儿,“蓝戳”这个外号就传开了。

碰巧,那天逛市场的,有个陶瓷学院的老教授,心地好,坐在他摊子前聊了几句,指点了一番。告诉他官窑款儿太多了,这个且得好好研究。而且根据他的情况,识字不多,可以先从瓷片开始研究,胎质,釉色,画片,慢慢学,熟能生巧。

当天他被逛摊的臊了个彻底,就这个老教授推心置腹,没把他当傻子看。回去之后,他憋了一口气,也记住了研究瓷片。

那时候,瓷片不值钱,他研究起来也没什么花销。同时,也开始学习各种官窑字体和陶瓷史。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二十年的光景过去,到现在,谁也想不到,一个原本大字不识几个庄稼汉,在瓷器上的造诣已经不是那些个所谓的砖家能比的了。

他现在也在古玩市场开了店。不过,依然对瓷片情有独钟,哪怕利润不算太高,但一直不曾放手瓷片生意。

余耀听完,心说,这蓝戳,可比那个卢记瓷行靠谱多了,应该建议下老黄和他长期合作!

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717章 说穿了还是一笔交易第225章 林丰草的外公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310章 放漏第485章 金二爷,百骏图第519章 金合页,雷打绺第399章 翡翠店里买瓷器第184章 自作主张第199章 两两相对,云里雾里第572章 错金,错金第700章 来由第181章 天球瓶第533章 身份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398章 吃仙丹第468章 夺盒,收网第401章 飞镖扎地图,海黄紫油梨第355章 两个人的尾牙第436章 我懂了第144章 因为他是我孙子第336章 去而复返的卖家第413章 取珠第199章 两两相对,云里雾里第88章 这个太监很伶俐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38章 这买卖太圆满了第205章 好心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472章 镶口定器,失之交臂第441章 空缺的传人,未知的密码第151章 真正来历第565章 明代云子第365章 桥头劫第472章 镶口定器,失之交臂第225章 林丰草的外公第574章 弃金银,取檀香第755章 赔了夫人又折玺第203章 唐人街,回流货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523章 心机深沉的老头儿第264章 最后的暗示第143章 新鹤天,老提油第453章 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传人!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19章 老苏片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350章 选择题第297章 瓜形壶,无肉亦欢第136章 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第685章 两两勾连,三足鼎立第507章 港胖又要来第318章 峰回路转第749章 法台第560章 伙着拿下第393章 崔白变成唐白虎第412章 虚惊一场第693章 会面圆明园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531章 一个陌生男子的来访第553章 盯上了(为盟主庄John加更)第790章 昭陵六骏,谢流斋第743章 移幻镜天第801章 拾古会的由来第691章 玉为媒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720章 金声引魂,双金传应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46章 技高一筹第438章 密码错误第191章 拿下镇纸,又遇蹊跷第481章 靳伯声第172章 一个人竞拍第60章 鬼眼穿火第85章 鬼眼门,往事如烟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画第409章 郁闷中的一线希望第166章 这种把戏,我不想再玩了第32章 郎世宁第732章 难窥天机第264章 最后的暗示第583章 入谷,蹊跷第108章 帅卖怪坏扫地僧第185章 没白忙活第631章 繁花似锦,五彩龙腾第310章 放漏第802章 太爷爷第377章 陪我过年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710章 鞭辟入里第60章 鬼眼穿火第550章 两个摊主,双鱼水滴第5章 剃头挂袍将军罐第235章 禅椅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140章 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