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

这是一件战国青铜错金嵌松石带钩。

带钩这东西,既是实用器,也是装饰品;现在服饰和古代不同,自是用不上了,不过带钩的大小和形制很适合把玩,所以也算是“畅销货”。

这件带钩弧形凤首,通体错金,钩面的中心嵌了一颗绿松石,钩身还有兽面纹。铸造、错金、镶嵌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

不过,余耀看了几眼之后,便轻轻摆了摆手。

这是一件现代仿品,而且仿造水准极高;但想瞒过余耀的眼力,还差了火候。

“怎么?”张一鸣还问了一句。

“我还是喜欢老东西。”余耀淡淡应道。

张一鸣微露尴尬。虽然余耀看出错金扁壶是真品好物,但他对余耀的眼力了解并不深,还以为这件一流高仿余耀能看上眼呢。

本来余耀对张一鸣印象还不错,但见他引自己进来,第一件东西就想蒙人,立即就发生了转折。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不管是高低,还是好坏,看着文气柔和的张一鸣,一样有着狡狯的心思。

张一鸣调整很快,放下木盒之后,迅速便将两件锦盒摆好,没有停顿,连续都给打开了。

余耀表面不动声色,迅速看了看。

靠他近的锦盒里,放的是一只“宣德炉”;而另一锦盒比较大,放的是一件高20多厘米的青铜簋。

余耀看完之后心道,怪不得他要拿一件青铜错金扁壶放到外面,原来除了这扁壶,就没什么真东西啊!拿出一件真品精品,说不能卖,然后再捧出一堆高仿,看来是想蒙一个算一个。

“张老板这鸣金阁,真是名不虚传,都是铜器金器啊。”余耀没有评论张一鸣拿出的东西,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而且说完之后,便顺势缓缓站了起来。

“余先生果然是好眼力!看来一般的东西入不了你的法眼啊!”张一鸣此时竟已毫无尴尬之色,“还有一件东西,估计能让余先生满意,就是价儿高了点儿······”

“张老板不方便,那就甭看了,我也不能耽误张老板做生意不是?”余耀拱拱手,“要不您先忙,得空儿我再来叨扰?”

“别!”张一鸣抬手,“既然我把余先生从街上请进来了······这么着,还是看看!如果要,我必给个最低价儿;如果还是不要,好歹也是件像样的东西,欣赏下也算余先生不白进来。”

说完,张一鸣没等余耀应答,便转身走到了柜台后面。

余耀低头点了一支烟,心说也不差这一件了,分分钟的事儿。

这一次,张一鸣捧过来一个很上档次的木盒。

虽然这木盒很小,只有一个成人手掌大小,但却是上好的紫檀老料,盒面还镶嵌金银丝的福寿图案。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宝靠盒装,看这盒子,似乎里面装的东西也应该不赖。

这一次,张一鸣没有自己打开,而是将紫檀木盒摆在余耀面前,“余先生,请!”

余耀伸手打开,这一次竟然没有失望。

里面不是铜器,是一块银牌。

看着,长度有个十二三厘米,宽度在七八厘米,形制椭圆,牌头祥云;有孔,不是居中单孔,而是两侧各有一孔,如此穿绳挂戴,会更牢靠;而且感觉更正式。

这块银牌的纹饰还是比较精到的。

牌头祥云,两侧则是“二龙戏珠”,不是普通的龙,五爪龙,龙须龙鳞全都錾刻得很细腻。

牌面居中则是一列铭文:太上皇帝御赐养老。

而背面也有铭文:丙辰年太极殿千叟宴重十两。

原来是一块乾隆千叟宴养老银牌。

这块银牌,余耀掂在手上,沉甸甸很有手感。

清代一斤十六两,一两三十克冒头,十两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六两多点儿。牌面写的是十两,牌子的重量也是一致的。

如果这块千叟宴养老银牌是真品,那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好东西。

丙辰年,是嘉庆元年,乾隆已经退位当了太上皇,所以才有这样的牌面铭文。

乾隆这个皇帝,可以算的上华夏历史上最“舒服”的皇帝。二十来岁登基,八十多岁退位,还当了三四年的太上皇;前面他的祖父康熙、父亲雍正,又给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底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治国难题了。

乾隆老了时候,洋洋自得地号称“十全老人”;同时认为老人的生活状态,最能反应一个国家的状态。

所以啊,他在嘉庆元年,也就是这个丙辰年,搞了个“千叟宴”,从全国召集了大概三千个老人参加。

每一个赴宴的老人,乾隆都赏了一块银牌。

这养老银牌不是都一样,分有不同的形制区别。这种“十两”的,是最普通的,发给七十到七十四岁老人的。

另外,七十五到七十九岁的,发的是“十五两”;八十到八十四岁,发的是“二十两”;八十五到八十九岁,发的是“二十五两”;九十岁以上,发的是“三十两”。

不要以为有三千块银牌,同时“重十两”的最普通,最多见。实际上,这几百年过去了,如今市面上,千叟宴养老银牌,还没发现过“二十两”以上的。

只发现过“十五两”和“十两”的。就连“十两”的,根据余耀了解的情况和资料,市面上也只是个位数的存在。

曾经有一块“重十两”的千叟宴养老银牌出现在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一百多万。

这种银牌,材质不用说了,就是银;工艺价值,虽然精到细腻,但其实也算不得顶级艺术佳作;它的价值,在于特殊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美好寓意,和收藏心理的结合之后,很容易出高价。

余耀细看之后,开口问道,“张老板,你说价儿高,是怎么个高法儿?”

“如果余先生想要,我就报一报。”

“我要不要,还得看价格如何。”

“行,痛快儿的,一百八十个!”

余耀一听,好家伙,这比拍卖会上落槌价儿还高!

“张老板,这价儿我拿不动。”

“那余先生还一口儿我听听?”

“你开这价儿,我还都没法儿还。”

“漫天压价,坐地还钱。如果想要,还是可以商量的嘛!”张一鸣做生意的劲儿还是挺足的,机会再小,也是机会。

第242章 重大历史发现第661章 紫金字体第184章 自作主张第702章 狗血第253章 谭公子第468章 夺盒,收网第232章 最后的水字口第778章 车船问题第295章 开席,快眼第32章 郎世宁第799章 会长第455章 鸡心罐,不是杯第508章 带瓶来,珐琅彩!第348章 北方书圣第232章 最后的水字口第74章 乃字还是这么正第304章 鸟语和泥鳅背第665章 预展上的熟人第583章 入谷,蹊跷第307章 鸡油黄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751章 失联第175章 玉镯本是男人戴第541章 青花瑞兽盘第652章 起兴第113章 真正的传承第87章 四方葫芦第144章 因为他是我孙子第447章 不明山谷,传人将聚第157章 四方神兽汉镜(第五更)第61章 御制鼻烟壶第308章 雍正宣德炉第80章 金顶香炉第348章 北方书圣第56章 因为,你是我的朋友第400章 永乐甜白第485章 金二爷,百骏图第575章 玛瑙杯,糊弄谁?第484章 法花釉,后门造第499章 兔子当皇帝第191章 拿下镇纸,又遇蹊跷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273章 养子第177章 金尔珍第130章 科普耀第8章 玉壶春,拆着卖第651章 朱子常第763章 嘉禾壹圆第589章 魂瓶,提点第22章 赵公明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615章 小团队的大活儿第704章 非同凡响第189章 一组天珠第750章 终于找到了!第310章 放漏第658章 线索之外第335章 重要线索第264章 最后的暗示第426章 诸葛碗第385章 批判地继承第756章 如果第419章 扎手的官窑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第297章 瓜形壶,无肉亦欢第705章 子母剑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斗壶第596章 黄龙背后傍龙河第209章 特聘专家第143章 新鹤天,老提油第126章 谢流斋第50章 蓝戳第500章 福满仓的高足杯第169章 玉猪龙第763章 嘉禾壹圆第246章 货卖与识家第385章 批判地继承第781章 我说真的,它就是真的!第493章 辨物,认人第247章 唐八棱第437章 两个保险箱第431章 残器巧改,绿釉后上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220章 东洲录东坡第687章 摽上了第729章 雪山老僧第722章 澜沧江边第582章 仙猿听禅第157章 四方神兽汉镜(第五更)第495章 阴差阳错第132章 以玺为朋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512章 货款两清却没走成第734章 监测站,研究所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14章 考校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181章 天球瓶第689章 感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