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虎头陀

这把折扇余耀只在折起来的情况下看扇骨,加上扇子轴口外镶嵌的牙圈情况,余耀判断应该是清末到民国时期的东西。

不过,古玩折扇和工艺品折扇不一样,工艺品折扇主要看扇骨和做工,但古玩折扇,扇面的书法或者画作,却往往可能更有价值。

清末到民国时期的扇骨,扇面是什么样的真不好说。可能更早;也可能更晚,是后贴的扇面。

余耀打开折扇,看起扇面来。

这扇面一面是素的,一面题了诗: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

有落款。落款是:戊午孟春,虎头陀。

有钤印。钤印是一个圆形阳文章,是个“禅”字。

这扇面的用纸,余耀一看就是老纸,和扇骨的年份是一致的,也就是清末到民国时期的。

如果是这个时期,那么戊午年就是1918年。

这幅扇面上的书法,功力不浅,书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方中带圆,圆中带方,用笔平稳,却又暗显几分灵动。

“确实是他的真迹。”余耀心下暗道。

虎头陀,是清末到民国时期、政坛上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杨度的一个号。

同时,杨度的书法水平委实不低,说是书法名家也不为过。在书画方面,他早年师从晚清书画大家王闿运;齐白石也曾是他的同学。

当然,他的名气主要不是体现在书画上。清末,杨度曾经和好友梁启超一起,上书奏请君主立宪,后来又追随袁世凯,辅佐其称帝,号称“帝师”。

杨度辅佐袁世凯,其实核心主张是先立君主再立宪。但袁世凯登基,全国骂声不断。就连袁世凯死前,据说也大叫过“杨度误我”!本来和他是好友的梁启超,因为洪宪帝制,转而恶毒骂他是“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袁世凯死后,杨度曾经专心学佛,有点儿遁入空门的意思,这虎头陀,还有一个虎禅师的号,就是这时候来的。当时他也写了不少论佛的文章。

而后,杨度再度入世,曾经当过杜月笙的师爷,后来又改变过主张,追求进步。他的经历太多太复杂,是个很奇特的人。

“王奶奶,刚才您说这把折扇是祖传的?”

“是啊,来历我也大体知道,小时候我爷爷给我说过。”老太太介绍,“我的太爷爷在民国时期,是在津门开当铺的,这幅扇面,当期到了没被赎走,他又很喜欢,就留下了。后来给了我爷爷,就这么留下来了。我出嫁的时候,我父亲把它送给我了。”

“噢,您不是江州人啊?”

“对,我是津门人。”

余耀点点头,又想了想,还是问道,“既然是祖传的,怎么还要出手?”

“我的孩子都不喜欢这把折扇,我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因为祖传老物件才一直留着,但是时间久了,就脏污了。我这不是刚去找专业店铺清洗了么。”

老太太顿了顿,继续说道,“小余老板,我这也算是临时起意,看你是个懂行的,人又好,便觉得出手也可以。”

“王奶奶,刚才不过是我举手之劳。生意是生意,可不能混为一谈。”

老太太笑了笑,“扇面我看过,也不是什么名人字画,可能是当时的佛门中人写的,本来估计价也不会高。”

“那您家传下来的时候,没说是谁的作品?”

“我太爷爷好像知道,但是我爷爷不喜欢这个,也没给我父亲说。其实我父亲也就那么一直放柜子里,我出嫁的时候,因为要远嫁南方,所以才找出这件有渊源的老物件给我。”老太太应道,“我家老头子生前倒是喜欢古玩,但是他不喜欢书画,也没太在意。”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余耀此时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好。我可以收,您打算多少出?”

“你给一千块钱吧,行么?”

“行。”余耀没有砍价,“不过,刚才那蝈蝈葫芦您说了不找后账的事儿,这把折扇·······”

“我也不找!”

“好。”余耀点点头,“王奶奶,要是以后还有打算出手的古玩,可以联系我,我给您张名片。”

老太太接过名片,“只要出手,我肯定找你。”

货款两清之后,老太太便提出告辞,余耀把他送出门,看着她上了出租车,这才返回店中。

这把折扇,光单凭一幅杨度的书法扇面,估计市场价格就应该在十万以上。同时,这红湘妃的扇骨也不便宜。总的来说,这是一把民国时期的精品折扇,很是值得欣赏把玩。

余耀回到店里坐下,不由又拿起这把折扇。因为刚刚经过专业清洗,所以显得很是干净,看着真是赏心悦目。

余耀还拿着轻轻扇了两下,不过也就是轻轻两下。这把折扇年头儿也不算短了,欣赏把玩可以,自不能真的当扇子来用力扇风。

正在欣赏把玩,濮杰急匆匆进店来了,“太好了,我猜你就可能在店里!”

“怎么了?”余耀收起折扇,准备放进锦盒。

“这是收到啥好东西了?”

“今天收了两件,这是把折扇,还有一个蝈蝈葫芦。”

“那我先看看!”

余耀瞅了瞅濮杰的挎包,有点儿鼓囊,“你也收东西了吧?”

“那还是先看我的吧!”濮杰忽又改变了主意,“先看我的,回头再看你的,反正你收的肯定没啥问题了!”

说着,濮杰从挎包里也拿出了一个锦盒。这锦盒是方的,不大,边长和高度都在十几厘米左右。

“你是付钱收了还是活拿的?”

“活拿的。要不这么着急么?你要不在店里,我就给你打电话了。”濮杰将锦盒放到桌上,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只杯子,“先看好了再说。”

余耀定睛一看,这应该是一只酒杯,个头儿不小,高度得有十厘米,小圈足、单环柄,有点儿像唐代的造型。

第213章 大宅门第63章 顺便捡个漏儿第666章 非拍品第784章 费尽思量,狡兔三窟第651章 朱子常第114章 撞器第37章 一封家书(求收藏)第157章 四方神兽汉镜(第五更)第535章 故宫五线第723章 龙门第542章 搭个香炉也是漏儿第15章 次品又得发单章,无语第131章 黄衣大士第620章 鉴墨第296章 气氛第191章 拿下镇纸,又遇蹊跷第446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8章 玉壶春,拆着卖第325章 唐墓四俑第670章 拦路,会面第63章 顺便捡个漏儿第657章 画中玄机第570章 一块特殊的蜜蜡原石第250章 适合吃饺子的小盘第151章 真正来历第143章 新鹤天,老提油第708章 古墓第548章 壶能倒流,盒要单买第602章 小镜天第76章 你听懂了吗第30章 真赛假第801章 拾古会的由来第789章 兰亭序,千古之谜第160章 黑驴蹄子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499章 兔子当皇帝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485章 金二爷,百骏图第706章 天子三剑,有二合一第531章 一个陌生男子的来访第299章 白毫光第787章 天水观第709章 扶助第263章 玉工王孙寿第34章 镇馆之宝第45章 暗战第245章 黒女王第106章 真佛难请第22章 赵公明第133章 青铜敦,预展前日第451章 青铜病第234章 英雄合卺杯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4章 成化斗彩第83章 他老人家神出鬼没第459章 真鼎现身第439章 一箱过十亿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770章 援手第98章 真有大宝藏!第23章 王玉兰第432章 四大高手会“观音”第31章 皇宫赌具第528章 说画就来画第285章 圣旨玉牌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139章 技惊余耀的老者第361章 太有技术含量了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斗壶第441章 空缺的传人,未知的密码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第319章 面授机宜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邻居第35章 真真假假第243章 谭家第171章 程咬金,架子床,竹臂搁第323章 萧影赴京,暂缓回程第443章 九宫机关第489章 互未见货,对口空谈第646章 仁者无敌第721章 脉络和原点第143章 新鹤天,老提油第469章 琥珀木,婴戏杯第318章 峰回路转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决定第108章 帅卖怪坏扫地僧第474章 聚齐第796章 莱布卡图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52章 粉锈如疫第557章 刮目相看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685章 两两勾连,三足鼎立第39章 杀猪第382章 兵分三路第132章 以玺为朋第229章 坐地泡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260章 秦陵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