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赢家(大结局)

“不错!沈客是安国公之子!没人比我更清楚这些,安国公三代尽忠职守对大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皇上却见不得安国公等功勋手握兵权唯恐他们日后生变无法控制,于是十一年前策划了安国公血案,杀了安国公一家的凶手就是故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朱阁,朱阁原名祝革,乃安国公亲信,被皇上买通的朱阁杀害安国公一家后改名易性为朱阁,为皇上执掌锦衣卫,若非当时安国公中有一与沈客年岁相仿的小孩,沈客也根本无法逃出生天,沈客十二岁参军!在泾城从小小的士卒做起,为大贺抵御草原的入侵杀敌数千立下赫赫战功,皇上………………”

十一年的往事,被高台之上的杜依依简洁的缓缓道来,人们熟知的未知的真相从记忆深处被挖掘而出,那些熟悉的陌生的画面,刺痛的浮现在她的脑海中,沈客的穷困潦倒,沈客的穷途末路,沈客的生不如死,沈客不是大贺百姓们的英雄,但是是她的英雄。

她知道宁致远肯定会来,虽意料之中,但她依旧很感动,感动于他能在天下百姓面前将他父皇的丑事讲出来,为的只是救她一命,宁致远豁出了性命的来救她,宁萧是如此,颜行禄也是如此,那么,沈客也会是如此。

泾城的艰苦,沈客浴血奋战立下的功劳,伏虎军变的真相,雁留湖畔叛变的真相,乃至京城那场大火的真相。

就算无法让百姓相信,至少能让他们怀疑。

真相永远不会被淹没,她坚信。

宁朝戈的败,败在他失道寡助,败在他大意自得,若他不是要侮辱沈客与宁致远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今日杜依依不可能站在这里,若非他那不该有的贪婪欲望,她也不会知道这些事情,若非他冷血无情,今日他也不可能从未众矢之的。

“呵呵!笑话!一群乱臣贼子,居然抹黑惠明帝劫持皇后还要来污蔑本王?动手!”宁朝戈笑眼一眯,身后的是禁卫立即就行动了起来。

禁卫双手才刚刚触碰到宁致远的身体,人群中就飞出了一把飞刀,将禁卫的三根手指齐齐削断。

随即,秦淮纵身而起踏着一位百姓的肩头借力掠向了高台。

杜依依让宁致远知道了一个震惊的真相,让百姓们更是狐疑不已,以宁朝戈的权势来看显然宁朝戈蓄谋杀害皇上这点是站不住脚的。

秦淮身手不弱,三名禁卫两三下就被打倒在地,越来越多的禁卫紧接着涌了过来。

然而这次他没有出手,人群中再纵身飞出了一人。

此人是一个老翁,老翁摘下了面具,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全国正在缉拿沈客,沈客居然还敢跑到京城来送死!

他来了!杜依依不知道该是松一口气还是倒吸一口凉气,沈客没有死在全国的大力搜捕之下她很高兴,但她更不想看到他因自己而死在这里。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宁朝戈!雁留湖畔的旧账,我们今日就算算!”沈客把剑,纵身来到了宁朝戈身前,禁卫们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包围,眼看就是一触即发的大战。

宁致远按住了秦淮的手,给了他一个眼神,秦淮得令,趁着杜依依身侧守卫空虚放到了几个禁卫。

宁朝戈的预料之外没有算计到的,依旧是沈客在军方的影响力,他全防万防给沈客罗织了一个杀害君主的罪名,却没想到最后却还是有人可以为了他摇旗呐喊!

开国圣祖丝虽得天下,但从未试图过将天下变成宁家之物,而皇上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这条路走下去要么是赢,要么就会输的一塌糊涂,可惜在他赢之前,他就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

而宁朝戈有今日之困,一部分是他的大意所致,一部分更是皇上在军方留下的怨恨与沈客的威信所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就在午门外僵持的时候,城北门的两万兵力已经突破了都督府的防守线,紧闭的城门,为这群‘乱臣’而开。

兵败如山倒,宁朝戈一掌权就急着排除异己,没有人会相信他,熹王献王之所以会出兵,都是因为对他的不相信。

书如海口中也有一个真相,虽没有杜依依的这么详细,但已经足以让人判断谁是乱臣贼子,书如海对皇上忠心不二,没人会怀疑他。

而思郡王出兵,是得了宋将军的一个承诺,宋将军承诺若睿王能够掌权,他所属的江南军系就能扩大一倍。

信同侯的兵力中有一部分来自镇国将军宁昌安,一部分则是他剿匪时所收纳,很多人忽略了前去锦州剿匪一去就是一月多的信同侯,更没有人知道他另一个真实的身份,他并非锦衣卫里的人,但他与朱阁的地位相差无几,他也是皇上的一双眼睛,在人人都以为他深居不出的时候,他已经替皇上走过许多地方。

如今他的归来,并非为了私情,而是为了皇上的一席话,皇上一力培养宁朝戈让许多人都以为皇上已经将宁朝戈当做了继承人,但实则不是,皇上也一力的要让宁致远与沈客划出界限,皇上曾与书如海说过的话也与他说过,所以他才会亲近宁致远。

沈客这么说过宁朝戈,性情急躁缺乏耐心,今日他就死在了他的这一致命缺点上。

坚固的城楼有一扇脆弱的城门,跋山涉水而来的士兵如遇水的鲤鱼一遍有过了这道龙门,开始了自己崭新的征途,进入了京城,他们或许将会成为历史上的罪人,或许将会就此死去,或许,他们会开辟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城北门,城南门,城西门。

未曾到午门观看斩首的百姓还不知道这些涌入京城的军队是为何因何而来,他们躲入了家中,庆幸着这些士兵没有烧杀抢掠。

也许是同胞相杀太残酷,也许都督府的士兵也在渴望着能有另一种开始的到来,在意识到无法扑灭这群人的时候,有些人干脆选择了放弃。

数万大军,很快聚集到了午门。

百姓们如同鸟散,惊慌失措的欲要逃离,但沈客说了一句话。

不管百姓们认为他是恶魔还是英雄,沈客的话都有着绝对的震慑力。

“诸位放心,他们不会伤你们一丝一毫!沈某请诸位留下来做一个见证!”

局面已经失控,优势正在慢慢转移,还未能从这种转变中回味过来的宁朝戈有些暴躁,大军包围,他手下的都督府大军居然无法抵挡!这是他的耻辱,他欲要让宁致远沈客死在这里,他们去给他反力一击!

“沈客!你两次叛乱不成,还想造反?”

站在高台上,宁朝戈居高临下盛势凌人!

“我们安家世世代代忠于大贺,若非皇上杀害我父母,我也无须隐姓埋名,皇上苦苦相逼,我一而再再三退让,皇上让朱阁在雁留湖畔截杀我等数万士兵,却与天下说我们起兵造反!你觊觎皇位谋害皇上,却昭告天下说我沈客弑君叛乱!现在我就在你面前,面对天下百姓,你如何自圆其说!”

沈客也为想到局面会有这样的突变,他一直没有等到的大军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赶来了还带来了这么多的救兵,人群中宋将军与他一抱拳,他恭敬的抱拳回礼,熹王、献王、书如海、思郡王、信同侯,这些都是他的恩人,今日救了他的命是其一,能够相信他也是其一。

士兵中还有一些人,虽骨瘦如柴却战志高昂,他们是陪着沈客出生入死的那千人,沈客朝着他们深深一鞠躬。

还有一人。

沈客不知道此刻见到她是喜还是忧,他要做一件自己的事情为自己而活,她舍生忘死的前来奉陪,她的无私,让他自惭形愧。

有些话,沈客说来无人相信,杜依依说出人人质疑,但一人说出不会有人怀疑。

皇上的三大心腹,一是陆以安,二是颜柳,三是书如海。

陆以安息声闭门绝客,颜柳失踪不知身在何处,但书如海今日来了。

“宁朝戈,皇上对你悉心栽培寄予厚望,你为人子,怎下得了如此狠手?”书如海气得浑身发抖,他活到这么一把年纪能让他气成这样的事情已经少有,有的也都是与皇上有关,皇上已经入土,他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要不是宋将军的话,或许他还在缉拿沈客的途中,沈客的实力如何没人比锦衣卫更清楚,但那一夜沈客绝对不可能轻轻松松用那么一点人攻入皇宫,那夜的宁元宫已经付之一炬,没人知道真相,他的真相,亦然是推测而出。

但他坚信,而且他身上还有皇上的托付,他不能看着睿王就此身亡让皇上的期望落空。

所以在他去睿王府的那日后,他认真的想过了宁致远的话。

宁朝戈气急败坏的踢翻了身后的椅子,冷峻的道:“书公公,你是一把年纪老糊涂了,居然与这些乱臣贼子掺和在一起!”

“若我们这样是乱臣贼子,那我们就乱一回,大贺的江山也是从陈朝手中夺来的,开国圣祖也是受人冤枉被人压迫才会举旗!宁朝戈,你弑君篡位,现在我替天行道,你有何话说?”

宁朝戈当然无话可说。

纷乱的时局结束得比之杜依依想象的要简单得多,没有流血漂橹的厮杀,没有呐喊震天的讨伐,宁朝戈与沈客的午门外对质已经让蒙在鼓里的百姓知道了真相,以前伏虎军变或许他们还能冷眼旁观,这次他们中许许多多的人都因此受难,知道幕后真凶就是虚情假意的赈灾还让骗得他们感激万分的宁朝戈,知道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被抹黑被冤枉,百姓们的怒火已经足以让宁朝戈粉身碎骨。

宁朝戈负隅顽抗,但也只是以卵击石,更何况有皇后在宁萧的手中。

看似强大的新班子,也不过是耐看不耐用的绣花枕头,都督府的新兵沈客从未放在眼中过,却被宁朝戈当成了盾牌,那些被排斥的有能之士,更成为了压倒宁朝戈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贺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惠明帝入葬皇陵,即将举办登基大典的皇位继承人选晁王在午门外被捕,原中军都督府都指挥使沈客叛乱,领军攻入京城救下其义妹杜依依,揭露晁王弑君弑父赢得战局,时称午门事变。

宁朝戈弑君弑父,罪名应当诛灭九族,但其出身皇族可免株连刑罚,宁致远下令将其关押天牢,秋后问斩。皇后被打入冷宫,镇国侯与熊怀远被收回兵权打入天牢,余下一干党派降职免职。

余下来,就是皇位继承的问题。

几经变故,宁致远对皇位已经没有半点兴趣,他想到了此次随着灵隐寺一同进京的宁承幼,怎想宁承幼受国师点拨已经无心权势。

宁致远召开了一次议会,参与的人有陆以安、被救出的颜柳与颜行禄、赵其东父子、宋将军、思郡王、熹王献王、沈客、孙裴、书如海、信同侯。

宁致远不愿登基为帝,皇位不能悬空,宁承幼也不愿继承,书如海熹王献王提议从宁家的三代内宗亲中寻找,倒是思郡王有不同的意见。

他提出了沈客。

沈客在军中威望无人能及,而此次诛朝奸功劳又是第一,与宁致远乃是姻亲,又是安国公之子,虽非宁家血脉,但开国圣祖与安国公乃是结拜兄弟,若他继位,必能带着大贺走出几次内战后的阴霾。

宁致远都已经不在意皇位的归属,皇位是不是宁家人做他也不会介怀,只要沈客能够善待宁家人在日后将皇位归还宁家,他没有异议。

书如海信同侯虽有反对,但最后也在宁致远的劝说下接受了此事,但先决是沈客必须当着诸人面写下承诺书,愿意在百年之后将江山归还宁家。

沈客本对此一屑不顾,但宋将军与他提到了那些士兵的祈愿,在他被认定叛乱的时期,那些死去士兵的家属遭受了非人的对待,死的死伤的伤,更有甚者家破人亡,只有他继位,才能稳定军心。

最后让他决定的,是杜依依的话。

议会之后,他与杜依依在月光下走了一回。

“你受了这么多苦,这本就是宁家欠你的!以你的能力,能让大贺更加强盛!”

“若我想回泾城,你可会跟我一同回去?”

“不会!”

沈客很认真,她也很认真,没有杜依依记忆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杜依依,对他们两人而言重要的泾城对她来说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边城。

沈客落寞的点头,虽没再多言,但在第二日他召集了众人,当着众人的面写下了承诺的密信交给了宁致远与熹王保管,然后在第三日,他在宁致远以及熹王等人的认同下宣布登基。

有军方的强大阵营为依仗,又有宁家宗室的支持,沈客的登基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时局宛若有回到了百年前那个让人欢喜觉得自由的时代,登基大典在十日后举办,宁致远与杜依依一同出席参与。

颜行禄终于在颜柳的要求下订了婚,将成为颜少夫人的女子乃是思郡王之女。

青澜不知何时不辞而别,连常妈妈也不知道她的去处。

没有了兄弟的倾轧,没有仇恨的驱使,宁致远终于是当起了闲云野鹤的逍遥王爷,每日与杜依依执手闲看落花自在洒脱,杜依依在平复后开始每日忙于打理睿王府内务,夫妻同心协力不亦乐乎。

来到这个世界是她的幸运能认识到这些人更是她的幸运,京城局势渐渐稳定,大贺可预见的会逐渐强盛,宁萧有了心仪的未婚夫,颜行禄有了能白首到老的未婚妻,沈客虽登基也能与陆湘雪一夫一妻相守,这些有血有肉活在她记忆中的亲人,已经是她的牵挂,这个世界已经与她密不可分,就如她与宁致远,已经密不可分!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一百二十章:肃清余孽第二百七十二章:我来取你的性命(一)第二百四十六章:靠山第四十九章:尔之蜜饯,彼之砒霜第二百九十五章:生当复归来第一百三十章:终究会被掩埋的历史第二百四十二章:入局第一百六十八章: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为他人做嫁衣第四十六章:有人搭桥,有人作舟第五十四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三百零三章:灵堂第二百二十九章:不速之客第四十九章:尔之蜜饯,彼之砒霜第一百零二章:八方支援第一百九十八章:英雄第六十五章:四方云动第二百二十五章:君臣老友第四十七章:五嫔第一百二十三章:妖言惑君第九十六章:锦衣夜行,帝王心腹第八章:曲水流觞第一百一十八章:赴宴第九十五章:波涛暗涌谁能料第二百六十四章:做主第一百一十三章:人间地狱第二百四十一章: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九章:又是一个十年第一百二十六章:姐妹情深第二百零七章:装病第二百四十五章:夜未央第二百一十五章:宫婢第三百零九章:陷阱与猎人第一百四十章:相遇的故事第一百零五章:动乱第二百七十三章:我来取你的性命(二)第一百八十三章:他也有怕的时候第一百一十八章:赴宴第十八章:圣断第一百零八章:深入虎穴第一百二十一章:动怒第二百一十七章:班师回朝第二十二章:圣旨下第二百七十二章:我来取你的性命(一)第二百四十六章:靠山第二百九十六章:劫持第五十四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五十八章:将老、将死第二百九十九章:走出来,打回去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夫人第二百七十六章:英雄末路第一百八十四章:天子之威第十四章:皇宫夜话第六十七章:父与子第二百一十三章:回府第一百二十四章:心头刺第一百七十八章:庄田第一百六十三章:主人的信是一幅画第二百二十三章:辞官第一百七十九章:同房第二十三章:偷龙转凤第一百五十六章:以公谋私第六十五章:四方云动第二百八十六章:打个赌第一百四十九章:五大掌柜第四十二章:天子信臣遭冷落第一百零一章:黑夜,遮不住双眼第二百六十六章:安无暇第一百七十四章:肺痨第二百一十三章:回府第四十章:辗转路归来处第五章: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第十五章:姑嫂较量(一)第二百四十四章:革职第二百九十五章:生当复归来第一百一十八章:赴宴第六十三章:不计生死,无谓死活第一百一十五章:其貌不扬的男人第三十七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一百四十六章:九龙殿第一百六十三章:主人的信是一幅画第八十八章:君臣较量第二百六十八章:风吹稻花香第十三章:宾客云散第二百章:需要这一战!第二百九十三章:声东击西第三十一章:府外的眼线第五十三章:离宫第六十二章:金蝉脱壳第二章:斯人独憔悴第一百一十二章:伏虎军变第二百四十八章:血色肃州第一百一十一章:潜行打探第二百六十一章:官复原职第一百七十九章:同房第四十章:辗转路归来处第一百四十九章:五大掌柜第一百八十八章:东风乱我心第七十九章:与天斗,其乐无穷第三十七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一百五十九章:又是一个十年